有焦慮感並不是壞事,適當的焦慮能夠使人保持生存的警覺性,會激發人內在的潛能,但如果長時間處於焦慮中不能自拔,就是一種心理疾病了。
性格特征
生活節奏越快,焦慮就會越多。焦慮型性格的人,在種種的壓力麵前會緊張,時常擔心發生不好的事情,很多事心裏放不下,內心急躁不安。
典型人物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原是後周的一員大將,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了大宋皇帝。十八年戎馬生涯,南征北戰,風霜雨雪,費心耗神,大傷元氣,未老先衰。趙匡胤每當下朝回到養心殿,顧境自憐,臉上皺紋,鬢邊白絲,加之腹部隱隱作痛,煩惱焦慮油然而生。越煩惱,衰老來得越快。到後來,趙匡胤飲食無味,夜不成寐,懶理朝政。這樣一來,急壞了滿朝文臣武將,禦醫們更是手忙腳亂,頻頻會診。張禦醫的補氣方,服之無效;李禦醫的補血方,也無效;王禦醫的氣血雙補方,同樣不中,方子開了一大籮,卻方方無效用。什麼千年野山參、萬年靈芝草、野林鹿茸、高山花粉等珍貴中藥應有盡有,養心殿成了中藥鋪,卻治不好大宋天子的病。禦醫們絞盡腦汁,想出了稀奇的藥引、苛刻的忌口,但都無濟於事。趙匡胤一怒之下,殺了張、李、王等十幾個禦醫,並下旨如不能醫好疾患,就要殺掉所有禦醫,嚇得禦醫們屁滾尿流,坐立不安。幸好,後來由名醫王懷隱給調治好了。
另外,趙匡胤的焦慮型性格致使他經常擔心自己被奪權,於是有了“杯酒釋兵權”事件的發生。
性格與命運
焦慮是對個體感到不確定事件的防禦性的身心反應。由於焦慮是一種防禦性的反應,這樣會激發人的內分泌係統的參與,腎上腺素等會加大活動。出現緊張、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等生理反應。焦慮的直接後果是,引起心理和生理機能係統的紊亂,出現不適應,伴隨著痛苦的心理體驗。當然,適當的焦慮對人的心理狀態的調節還是有益處的,可以使人變得機警,並能適當地激發人的潛能。
焦慮型性格的人,一般性子急,不服輸,有闖勁,做事果斷,容易成功;但也因為焦慮會使自己活得很累,也會因為衝動而遭遇很多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