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自戀型性格(1 / 1)

“自戀”不隻是自我迷戀,它還有其他重要特征,大多表現為過度自我重視,對別人缺乏同情心,對別人的評價過分敏感,等等。輕度自戀是一種自我欣賞,重度自戀則是一種需要加以矯正的不良性格。

性格特征

有自戀傾向的人,總是認為自己將獲得無止境的成功、權力、榮譽,認為自己生在世上就享有一種特權。他們對別人的議論是頗為關心的,一旦聽到讚美之詞,就沾沾自喜,反之,則會暴跳如雷。他們對別人的才智十分妒忌,往往有一種“我不好,也不讓你好”的心理。在和別人相處時,他們很少能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的情感和需要。

典型人物

自戀之人自古就有,李白可算得上是個自戀狂。李白自以為才能匡世,器可扶蒼,治國不過是小菜一碟,所以不屑參加科舉考試,整日遊山玩水,潑墨揮毫。當玄宗召他入京時,他的自戀掀起了一個小高潮,大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看似謙虛,實則有些狂妄。在此之前,李白口口聲聲說如果自己當政,可以使“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實際上直到他去世,他也沒有證明自己的治國才能。從根本上說,李白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詩人,而且把天才詩人的自戀、狂傲毫不掩飾地表現了出來。李白自戀其詩歌才華,戀得有理,因為他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奇才,但李白對於自己治國才能的自戀,不能不說是其人生的一個敗筆。

性格與命運

對那些自戀狂人進行深入了解,我們就會發現在其內心深處,常有深藏的自卑和自責心理。他們雖然表現出自命清高,超凡脫俗超,但對別人的隻言片語都極為在乎,而且,一旦被人擊中“痛點”就會怒不可遏,暴跳如雷。往往,他們隻是用自尊、自重來構築一堵自我防禦的圍牆,而這堵牆實際上並不牢固,一旦有外力作用,就會搖晃甚至坍塌。因此,自戀者會時時出現各種情緒困擾,如抑鬱、煩惱等,並可有失眠、頭痛、汗多等生理症狀。

對這些人應當讓他們學會理智調節法。自戀人格在出現過度緊張等不良情緒時,往往會伴隨出現思維狹窄現象,而思維狹窄現象出現後,又會加速不良情緒的盲目增長。人的不良情緒強度越大,其思維就越有可能被卷入情緒的漩渦,從而發生不合邏輯、失去理智的種種反應。例如,一個人在氣憤時,看什麼都不順眼,因而會把氣出在無辜的家什和器皿上。

理智調節法是針對上述情況,用正常的思維消除不良情緒盲目增長的自我調節方法。運用這個方法一般有三個步驟:第一步,必須承認不良情緒的存在;第二步,當承認自己存在某種不良情緒之後,就要分析引起這種情緒的原因,弄清自己為什麼苦惱、憂愁、憤怒和恐懼;第三步,對具有真實原因的不良情緒,要尋求適當的解決途徑和方法。如果是由於缺乏認真溝通而造成同別人之間的隔閡,使你產生不被理解的苦惱,那你就得主動、誠懇地與他人交談,讓別人理解你的立場、思想和行為,以便消除彼此的隔閡,這樣就會使你內心恢複平靜。

對自戀症的矯治,還可運用對比法。讓患者在事實的麵前領悟自己不過是滄海一粟,從而克服井底之蛙的淺見與自大。運用對比法時應注意,有一些人原是由於自卑引起的外在表現上的自尊,運用對比法會加深其自卑,那將是有害無益的。

自戀型性格的人,一般較有才華、能力,或有容貌優勢。這種人若能對自己有更清醒的認識的話,會達成所願;但如果到了自戀狂的程度的話,最終會美夢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