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挑戰逆境 成就大業(3)(1 / 3)

這個苦難和痛苦的觀念充滿了他們的一生。他們經曆了最慘絕人寰的屠殺;經曆了處處被驅逐、壓迫。他們走到哪裏,欺淩和侮辱就跟隨他們到哪裏。他們四處流浪、衣食沒有著落,也不知道有誰可以容納他們。

經曆了這一切之後,他們已經不怕任何苦難了,再大的苦難他們已經絲毫不覺得難以忍受了。為了生存,他們已經想盡了一切辦法;為了生存,他們已經吃盡了人間的一切苦難;為了生存,世界上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是他們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了。因此,隻要環境相對穩定下來,他們千百年的忍耐與頑強就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做出了讓世人稱羨的成就。

(第三十四節) 讓馬兒飛上天空

《塔木德》指出:“笑對苦難,它最終也將會向你露出微笑。”

猶太人是從不悲觀的,一直積極進取,即使遇到了最為艱難的事情也是一樣,積極進取的精神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它讓一個個缺乏機會的人們從艱難困苦中鍥而不舍地前進,最後獲得了令世人驚歎的成就。

古時候,有一個叫哈比的猶太人因惹怒了國王而被判了死刑,這個人向國王請求饒恕一命,他說:“隻要給我1年的時間,我就能使你最心愛的馬飛上天空。如果過了1年,您的馬不能在天空自如飛翔的話,我寧願被處死刑,絕不會有半點怨言。”

國王想了想就答應了他。

在哈比回到牢房之後,另一位囚犯對他說:“你不要信口開河好不好,馬怎麼能飛上天空呢?”

這個猶太人回答說:“在這一年之內,也許國王會死,也許我自己會病死,說不定那匹馬出了意外送了命。總之,在這一年之內,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呢?所以隻要有一年的時間,沒準馬真的能飛上天空!”

由此可見,猶太人的內心中總是有一種“希望奇跡發生的”情結,在這樣的觀念之下,猶太人總是可以保持樂觀的精神,曆經艱難困苦而始終讓他們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結果奇跡降給了這些勇敢而樂觀的人們。他們可以在別人覺得不可能的地方找出可能,讓不可思議的事情變為現實。

股票大王約瑟夫·賀希哈小時侯是個乞丐,但他卻發誓:自己一定要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在流浪街頭中,約瑟夫·賀希哈每天拾獲別人廢棄的報紙,坐在街邊的石椅上看個不停,晚上借助路邊燈光閱讀撿來的書。在這麼一種惡劣的環境下,他慢慢地對書報上的經濟信息、股市行情發生了興趣,於是,他決心從股票方麵發展自己的事業。

對於一個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一無所有者,竟然想發展股票事業,人們覺得他簡直是異想天開。但是約瑟夫·賀希哈就是憑著他這股頑強的進取精神,一步一步地往這個目標前進。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了,紐約證券交易所和其他證券交易所都因經營慘淡而關閉了,絕大多數證券公司也岌岌可危。就在這個時候,約瑟夫·賀希哈到證券交易所去找工作。幾位在交易所門口玩紙牌的人聽到他來找工作,不禁哄然大笑起來,認為他在股市大崩潰的情況下還想做股票工作,肯定是神經有問題。

小賀希哈沒有灰心喪氣,他轉身到別的交易所去尋找工作。在接連受到了冷水般譏笑的情況下,他仍不放棄自己的追求。最後,他來到了百老彙大街120號的依奎布大廈,在愛默生留聲機公司那裏找到了一份工作,那是一份幹辦公室勤雜和午間總機接線的工作,工薪很低,每周12美元。但他樂意地接受下來。

他滿腔熱情地開始了工作,並十分珍惜自己獲得了一個支點的機會,利用晚間和假日認真鑽研股票業務和市場行情。不久,賀希哈發現愛默生留聲機公司也發行股票和經營股票,於是他時刻注意看公司的經營情況。他想,自己現在從事的勤雜工作與高層次的股票工作差距很大,怎麼能使自己靠攏它乃至參與它呢?

有一天上午,他鼓起勇氣,敲開了總經理辦公室的大門,大膽地提出:“總經理先生,我可以做您的股票經紀人嗎?”總經理驚訝後稍沉默了一下,盯著這位猶太小夥子,覺得他半年來工作勤快,反應靈活,於是,對賀希哈說:“膽量是股海衝浪的首要條件,你既然有這種勇氣,可以試試看吧!”

此後,賀希哈成為愛默生留聲機公司股票行情圖的繪製員,他運用自己積累的股票知識和行情資料,很快就上手了。在工作中,他對股票買賣領悟更深了,為他日後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賀希哈在愛默生公司工作時,每天除了花很少的車費、午餐和零用錢外,其餘全部積蓄下來。同時,他還替另議價股票交易所當跑腿,這份兼職工作是從每天下午6時到第二天淩晨2時,來回跑送有關文件,每星期從中賺取12美元的報酬。經過3年的艱辛努力,他積累了2000美元。於是,他根據自己的奮鬥計劃,獨立地成為了一名股票經紀人,從此走上發跡之路。不到1年時間,他已經擁有了168萬美元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