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癮”更像是一顆腫瘤,滋長於人們遏製不住的欲望中,縱使這次輸到傾家蕩產,可是一旦時機成熟,它又會鑽出來。有著賭癮的人往往具有投機心理,賭注得失的差額往往和吸引力成正比,如果贏了,那麼一定會想獲利更多;如果輸了,則會有一種挽回損失的心理。如此賭博往往會使賭徒沉浸在希望和絕望之間而不能自拔。
如果你也喜歡賭博,並且希望可以戒掉自己的“賭癮”,那麼就要認識到賭博的危害性,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最好能夠培養其他愛好,比如看書、喝茶、運動等。另外還有就是要循序漸進,就是給自己設定個限額,無論是輸或贏,隻要達到設定的限額就要立即停止,然後循序漸進地減少限額,最終順利擺脫賭癮。
第二節 你為什麼會這麼貪
貪得無厭的根源—占有欲
人有欲望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方麵人生要有追求、有目標,另一方麵生活本身就充滿了各種誘惑。哲學家羅素說:“人的欲望有四種,分別是占有欲、競爭欲、虛榮心和權力欲。”他還曾寫道,人們對於食物的渴望,曾經是導致很多政治事件的主要根源之一,現在仍然如此……人們被各種欲望控製著,無論自己擁有了多少,仍然渴望擁有更多,這就是人性中最貪得無厭的部分。
你一定還記得《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吧?漁夫貪得無厭,不斷向小金魚提出各種要求,這種無休止的“追求”變成了貪婪,最終讓漁夫一無所獲。這個童話故事也告訴我們,人有欲望並沒有什麼過錯,可是過度的貪欲卻容易走向極端。一個人的欲望達到無法克製的病態時,做事情就會不擇手段,甚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損害他人的利益。這樣最終會導致眾叛親離,並且失去生活的所有樂趣。雖然人人都明白貪得無厭是不正確的,可是卻很少有人去探究貪得無厭的根源,為什麼人會貪得無厭呢?
怪誕行為心理學家將欲望認定為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而貪欲是各種心理需求的層層遞進。當人類的最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時,就會渴望得到更高層次的心理滿足,所謂的“飽暖思淫欲”就是這個道理。其次,人類貪得無厭也是自身發展的需要,因為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意味著淘汰,人類必須不斷擴展自己的資源,才能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另外,人類的很多貪欲都和童年時期的某些“喪失”有關,比如有的人家庭條件較差,從小就很羨慕有錢人家裏有鋼琴,於是“想要擁有一台鋼琴”便成了內心的欲望,並且這種欲望會不斷地膨脹,直到長大後買了鋼琴,才知道不過是有錢人家裏的一個“擺設”而已。
除了以上這些原因,還有人類最原始的欲望—占有欲。占有欲可以補償人類內心的缺失感,不管是對人的占有、對物的占有,還是對利益的占有,都能夠體現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是自卑的、孤獨的,或者其他的。人類是群居動物,幾乎每個人都有與人相伴的嗜好,也有與物相伴的嗜好。與人相伴的時候,人類可以感受到作為群居動物的原始安全感;與物相伴的時候,人類可以感受到與外部世界的原始聯係。人類渴望在群體中找到“同類”,也渴望找到與外部世界的聯係,如何滿足這些渴望呢?那就是不斷地占有。
在人類的情感世界裏,占有欲表現得更加明顯,因為人類都有著十分強烈的歸屬願望,喜歡把他人當成自己的財產來支配與掌管。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習慣用歸屬性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男人對女人說“你是我一個人的”,而女人對男人說“我隻屬於你”。在這些親昵的情話中,可以窺見男人和女人相互占有的原始心理。如果這種占有欲過於強烈,甚至將對方當成自己的“財產”,那麼就會失去尊重與平等,也失去精神的交流與溝通。
由此可見,占有欲過度也是造成人類貪得無厭的主要原因,如何去控製占有欲的尺度呢?對於男女關係來說,保持一定的占有欲能夠增強彼此的歸屬感,不過這種占有欲要在愛對方而不是控製對方的基礎之上,否則隻會讓對方感到壓抑與逼迫。對於物的占有欲,則在觀賞而不是占有的基礎之上,比如你可以去圖書館把書單上羅列的書目看完,不一定非要把這些書通通買回家束之高閣,通過這樣的方法便可以使人的強烈占有欲得到改善。
“沒有最好隻有更好”是貪婪者的座右銘
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人類的欲望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不可控製,無論是對美食、金錢,還是對權力、情感的欲望,都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哈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丹尼·羅德克說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一條戒律,那就是禁止貪婪。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人們用不屑的口吻說出貪得無厭、貪心不足、貪婪成性等詞彙來鞭笞貪婪者。”
如果人類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又無法很好地控製,那麼就會變成貪婪。這是人性的惡習,也是人性中無法被隱藏的缺陷。我們也時常聽到貪婪者說:“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東西,隻有更好的東西。”這種聽上去“催人奮進”的理念,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黑洞”。一般說來,貪婪心理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錯誤的價值觀念
有的人認為,隻有擁有更多的東西,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才能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這種人存在極端的個人主義思想,並且貪婪成性,往往得隴望蜀,有了金錢,想要豪宅,有了豪宅,想要權力,永遠無法得到滿足。
2.扭曲的攀比心理
還有的人原來貪欲不強,可是看到身邊原本與自己境況相差無幾的同學、朋友、親人、鄰居等過得比自己更好,便產生了心理不平衡的情況,總想讓自己過得比身邊的人更好。事實上,他們的境況也並不差,隻是因為攀比出現了心理上的落差。
3.行為的強化作用
擁有貪婪之心的人,會通過各種手段讓自己的欲望得到一定的滿足,而在一定的滿足之後,會逐漸形成一種條件刺激,然後不斷強化著貪婪心理。
文學家將貪婪比喻成水麵上遊弋的蛇,它能夠讓人心緒不寧、躁動不安。如果人類無法讓自己的欲望得到控製,那麼就等於失去了抵禦一切邪惡的屏障,很容易讓自己的內心防線在利益或感官的刺激下化為烏有。貪婪者內心的道德底線,也會隨著欲望的增加而不斷減少,而讓惡念不斷膨脹。貪婪雖然能夠在理性的意誌力下得到暫時的遏製,不過要想從心靈上徹底戰勝它,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心理學家認為,想要戰勝貪婪心理,首先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另外還可以嚐試一下自我反思法:你可以拿出一張紙,在紙上寫出20條“我想要的東西”,或者“我最想做的事情”,然後再認真分析這些“願望”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超出你能力範圍的過分欲望。這樣做可以幫你更好地明確貪婪的對象與範圍,讓你對自己的貪婪有一個更加全麵的認識。最後,再根據自身貪婪心理產生的原因與危害,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從而明確自己貪婪的真正原因—是攀比心理、行為強化作用,還是不正確的價值觀或人生觀?經過這樣的分析之後,你便能夠找準目標,找對方法,盡可能地改掉貪婪的惡習。
當然,你也必須樹立“知足常樂”的觀念。“知足”就是不要對超出範圍的欲望抱有幻想,“常樂”就是始終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1
18世紀的法國有一位哲學家名叫丹尼斯·狄德羅,有一天他收到了朋友送來的禮物,那是一件做工精美的奢華睡袍。狄德羅將睡袍穿在身上,顯得華麗大氣,心裏美滋滋的。可是當他在書房裏來回走動時,卻覺得書房裏的家具、窗簾、地毯,都顯得殘破不堪,根本無法與奢華的睡袍相匹配。為了與睡袍配套,狄德羅把書房裏的東西先後更新,不過當所有的一切都跟上睡袍的檔次時,狄德羅卻不開心了,因為他覺得自己“輸”給了一件睡袍。為此,狄德羅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叫《與舊睡袍別離之後的煩惱》。
21世紀,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朱麗葉·施羅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即“狄德羅效應”,或“配套效應”,用來表示人們在擁有了一件全新物品時,總會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其他物品,以此來達到心理上的平衡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狄德羅效應也經常會出現,那些不夠了解的人就會以為這是某種怪誕的行為,比如有的女人用攢了好久的錢買下了一雙價格昂貴的鞋子之後,就會覺得以前那些平價買來的衣服、褲子、配飾非常不協調、非常沒有存在價值,為了讓身邊的一切都與自己穿著新鞋子後的風格和檔次相配,還會接著攢錢去買新襪子、新衣服、新褲子、新裙子、新項鏈、新手袋,甚至連隨行的男友的衣著都要改變一下。這聽起來十分怪誕,不過這樣的現象卻時常發生在我們身上。
從狄德羅效應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那個吞噬著理性的欲望黑洞,會讓我們逐漸陷入失控狀態之中。那麼,奢華的睡袍或昂貴的新鞋子就是罪惡之源嗎?當然不是。你必須明白,並不是某件物品的真實價值讓我們做出了欲望升級的決定,而是我們所賦予鞋子的價值和意義讓我們高估了自己對與之配套的其他事物的需要程度,被某件物品的存在改變的認知態度才是讓人們做出荒唐之舉的根源。
除了欲望的不斷擴大,人們還會出現喜新厭舊的心理。你應該也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你對某件物品感到習慣,不再具有挑戰或新鮮感的時候,就會去尋找新的目標,大腦的獎勵機製會激勵我們不斷去尋找更有益的“獎勵”,比如食物、水、性愛等,或者是這些“獎勵”的直接代替品—金錢。不過,當人們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後,“遊戲”就這樣結束了。這時候,被心理學家稱為“習慣化”的機製開始生效,人們會在一段時間內習慣自己剛得到的東西。比如你一直想買一台數碼相機,經過好幾個月節衣縮食的努力之後,你終於買下了一台數碼相機,這時候你內心的高興程度會達到一個頂峰,也就是滿懷期待終於變成了現實,可是再過幾個星期,你心裏的高興程度就會慢慢降下來,因為相機的新奇感已經減少了,它也變成了你擁有的眾多物品中的普通一員。當這個循環結束以後,這件物品再也無法讓你找回最初的興奮感了,然後人們又會采取什麼應對方法呢?那就是尋找新的目標,重新體驗那種興奮的感覺。這就是人們喜新厭舊的根本原因。
需求層次的變化是欲望的助燃劑
從心理學上來說,任何行為皆由動機推動,欲望不斷膨脹的變化,本質上是人的需求層次的變化。需求層次理論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首先提出來的,他由低到高地將人的需求(也就是欲望)分為以下7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認知需求、審美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一個需求層次得到滿足之後,就會進階到下一個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的過程,如果第一個需求都難以得到滿足,第二個需求便很難得到關注和追求。
中國有句古話叫“飽暖思淫欲”,說的就是當一個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不再為生存發愁後,他就有了自我膨脹的資本,開始追求更高的目標、滿足更多的欲望,甚至有了放縱自我的非分欲念。加之“自我實現的需求”是一個非常空泛的概念,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理解,如果遇上了持有錯誤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人,他們就會把“金錢、權勢、女色、地位”與自我實現掛鉤,這些較高層次的需求便會成為貪心行為的主要動機。
我們可以用“男人有錢就變壞”這件發生概率較高的事情來解釋需求層次的變化是如何讓欲望不斷升級、直至戰勝理智和忠誠的。
“男人有錢就變壞”這句話仿佛是詛咒一般屢屢應驗,在許多男人事業有成之後,他們開始花費更多的時間在酒色應酬和夜不歸宿上,或是堂而皇之地發生婚外情,或是暗度陳倉地和情人生下私生子。雖然我們並不能把“男人有錢就變壞”看作絕對真理,但它確實有一定的合理性,絕不是女人們的偏見的產物。
從需求層次理論我們能看出男人變壞的深層原因:
當常規性愛作為男人的生理需要從妻子處滿足之後,他在這方麵的生理需要就會更進一級,富足的經濟狀態使得他們更具性吸引力,婚外性關係恰好滿足了男人對刺激性和誘惑力的追求。
當男人對於愛的需要因為妻子將大部分注意力轉移到孩子和其他家庭事務上而逐漸被忽視時,男人也會感到孤獨和失望,被人關心和嗬護的需要就越發強烈,他們會開始渴望重新煥發出戀愛第二春,享受那種有人圍著他轉的感覺。
當事業成功、家庭美滿已經滿足了男人對於尊重的需要後,他會更深切地希望別人(特別是身份和地位與自己相當的人)認可自己的成就和地位,並且在上流社會的圈子裏站住腳。而敗壞的社會風氣已然讓人們有了這樣的錯誤認識:有錢男人的身份象征是出軌、婚外情、妻妾成群,如果沒有一兩件讓媒體關注的花邊新聞,你還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功人士。讓自己名實相符、滿足虛榮心也是有錢男人紛紛“變壞”的原因之一。
並不是說窮人就沒有對於非常規性愛、被愛意簇擁、被社會認可等更高層次需要的追求。這些需求其實早已像定時炸彈般埋藏在人類的本性之中,而驅使著他們去實現這些需要的動力和勇氣隻有在他足夠強大之時(多數男人都會覺得有錢有權時的自己很強大)才會很明顯地暴露出來。
蔡加尼克效應:為吃不到的葡萄而耿耿於懷
我們常說“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其實人們對於“吃不到的葡萄”更加印象深刻。在現實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信寫到一半時,圓珠筆突然沒墨了,這時候你會去尋找另一支筆繼續寫下去,還是扔下信箋不再管了?或者當你被一本懸疑小說迷住的時候,你會堅持把它讀完,哪怕淩晨也不願意放下,還是將書放下不再讀下去了?
人類總是傾向於把事情做完,這是一種做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不信你可以拿筆畫一個圓圈,在最後留下一個小小的缺口,這時候停下來再看它一眼,心裏是不是有一種很想把它畫完的衝動呢?人類總想把事情做完,而且對於沒有做完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對於已經完成的事情容易遺忘。這怪誕的現象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蔡加尼克效應”。
20世紀2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蔡加尼克在一項記憶實驗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她把參加測試的人員分為兩組,分別做一件簡單的工作,比如從60倒數到15、把不同顏色的珠子串起來、寫一首自己喜歡的詩等。在這兩組人員中,一組順利完成,另一組被下令中途停止,然後讓全體人員回憶工作細節,結果完成工作的一組能回憶43%,中途停止工作的平均可回憶68%,這種“完成欲”沒有得到滿足的人對工作印象很深刻,而那些快速完成工作的人則能夠輕鬆地忘記工作。蔡加尼克效應是推動人們完成工作的重要驅動力,不過這種過於強烈的完成驅動力一旦主宰了你的思想,也很容易使人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強迫自己一氣嗬成地完成要做的事情,否則一日不完結,一日不得解脫;要麼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拖遝囉唆,沒等把這件事情做完就半途而廢轉移目標,這樣的結果就是永遠無法徹底地完成一件事情。這兩種人都需要調整他們的完成驅動力。
如果一個人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那麼他的內心一定充滿了恐懼,因為害怕失敗,害怕任務完成後無法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甚至讓自己遭受到非議或批評。那些永遠隻想待在“象牙塔”裏不肯畢業的學生,就是因為害怕畢業後找不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害怕失敗後的各種挫折,所以會有意識地逃避成功。對於擁有這種心態的人來說,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把做事情做完,逐漸培養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如果你的精力最多隻能集中10分鍾,而工作需要1個小時才能完成,那麼在你的精力渙散時最好能夠停止工作,用幾分鍾的時間來做做運動,舒展一下僵硬的四肢,或者去給自己倒一杯水等,等自己放鬆下來再繼續工作。
另外,一個非得把每件事情都做完的人,由於受到過於強烈的驅動力的影響,也會導致自己的生活沒有規律、情緒過於緊張、生活圈子過於緊張等問題。比如有的人會強迫自己把一件毛衣織完,可是織成之後自己並不喜歡,不過她還是會覺得那件毛衣非穿不可。其實,對於某些事物來說,不害怕半途而廢才是真正的智慧。
我們應該如何來控製脫韁野馬一樣的完成驅動力呢?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價值觀標準,如果覺得哪個工作計劃不值得做,就要勇於放棄。另外,還可以編製一個時間表,把那些必須要做的事情寫出來,努力培養一種更切合實際的意識,再把那些可以不用去做的事情寫出來,然後理智地放棄。
第三節 別讓欲望掌控你的人生
延遲滿足能讓你控製住貪念
很多人對“延遲滿足”並不陌生,它是一個心理學概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忍耐或節製。“延遲滿足”能夠幫助我們克製自己的貪念,抵製眼前的誘惑,從而追求更長遠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通常做到延遲滿足的人,可以做到克服眼前的困境而獲得長遠的利益。
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提出了“延遲滿足”這一概念,他通過一個實驗讓世人了解了“延遲滿足”所帶來的巨大收獲。“延遲滿足”實驗的地點是一個幼兒園的一間小房間裏,房間裏有一張放著棉花糖、曲奇或是餅幹棒的桌子和一把椅子,研究人員讓數十名兒童分別單獨待在這個房間裏,告訴他們麵臨的兩個選擇:一是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這樣做就沒有任何獎勵;二是可以等研究人員返回時吃掉這些食物,這樣做還可以再得到一顆棉花糖作為獎勵。實驗的過程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煎熬,因為他們必須克製內心的欲望,抵製這些美味的誘惑。孩子們有的捂住自己的眼睛或者回過身去不去看那些食物,有的孩子通過拽自己的衣角或踢桌椅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實驗結果出來後,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因為大部分的孩子沒有堅持夠三分鍾就把桌子上的食物吃掉了,隻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控製住了食物對自己的誘惑,等到研究人員再次返回時才吃掉這些食物,並且成功兌現了獎勵,這個控製時間差不多有15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