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米歇爾教授逐漸聯係上了曾經參加這個實驗的參與者們,開始展開了對這些孩子的一些後續調查,包括學習成績、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與同學的關係等方麵。結果發現當年馬上吃掉食物的孩子普遍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很難維持與他人的友誼等情況,在家和學校都屬於行為上較易出現問題,並且成績較差;而那些成功等待的孩子在各方麵都要表現好一些,學習成績上尤為突出。等到孩子們35歲以後,米歇爾和其他研究人員又進行了回訪,發現當年不能等待的孩子成年後體重指數較高並且更加容易出現吸毒等問題,而成功等待的孩子成年後各方麵都表現優異。
通過這個實驗,米歇爾和他的研究團隊認為,自我控製能力對獲得成功起著很關鍵的作用,雖然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智商高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但是米歇爾認為自我控製能力決定著智商能否起作用,而對於這種自我控製能力,先天遺傳和後天的培養都很重要。
如果一個人無法做到“延遲滿足”,那麼他往往克製不住自己的貪念,總會讓欲望的藤蔓恣意生長。這樣的人不會考慮長遠的未來,隻會立刻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樣做的結果也往往以痛苦告終,並且造成無盡的拖延與逃避。如何讓自己做到“延遲滿足”呢?最重要的就是學會長時間的等待、學會克製內心的欲望、學會理解他人並且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如果能夠做到這幾點,並且將它們變成你的生活習慣,那麼就能夠自覺地控製、調節自己的行為,抑製衝動,抵製誘惑,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的實現。
沒有嫉妒,就沒有貪婪
你是否嫉妒過別人?嫉妒別人生活過得比你好、長得比你漂亮、家庭比你幸福、收入比你豐厚?嫉妒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普遍心理,這也是一種病態心理。那些嫉妒心較強的人,往往心胸狹隘,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同時,嫉妒也是貪婪的“催化劑”,一個人的嫉妒心越強,就越是貪婪成性。
哈佛商學院院長尼廷·諾裏亞曾經說過,嫉妒與夢想是對立的,如果你總是用仇視的目光盯著別人的財富或名利,注定會被內心的欲望所綁架,逐漸走向沉淪。與其如此,不如立足於自我,讓自己的潛能得到發揮,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自我的目標。嫉妒的確會讓人走向貪婪,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很多人會想,他學曆沒我高,家境沒我好,憑什麼他的工作就比我好?她外貌不如我,工作能力不如我,憑什麼就能找個好老公?有些人看到曾經和自己境況相差無幾的同學、同事、老鄉漸漸都超越了自己,於是心理慢慢失衡。嫉妒在不知足的土壤裏日益滋長,甚至產生攀比之念,直到演化為貪婪。心理學研究發現,自私的人更容易產生嫉妒和貪婪的心理,因為自私總會產生更大的占有欲,這就導致他們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都錙銖必較,甚至欲壑難填,因此這類人更容易貪婪。
上帝在創造萬物之初,蜈蚣是沒有腳的,它的外形和蛇差不多,爬行速度也較慢。當它看到野鹿、獵豹以及其他有腳的動物都跑得很快時,心裏便產生了嫉妒。於是,它來到上帝麵前,希望上帝可以賜給它更多的腳。上帝微笑著將很多腳放在蜈蚣麵前,讓它自己選擇擁有多少隻腳。蜈蚣開心極了,貪婪地把那些腳一隻隻安在自己身上,直到再也安不下為止。蜈蚣低頭看看自己的腳,心想自己一定跑得比所有動物都快了,然而事實卻讓它大失所望。由於它的腳太多,根本無法把每隻腳都控製好,這樣不僅行走得更慢,還更容易跌倒。蜈蚣感到心灰意冷,它為自己的貪婪付出了代價,然而上帝不會再給它第二次選擇了。
嫉妒會讓人走向貪婪,那麼我們應該消除自己的嫉妒心理呢?請看以下幾點建議:
1.不要讓攀比蒙蔽你的雙眼
或許希望自己在各方麵都比別人優秀,可是你不可能在各方麵永遠都是第一。而且,你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相比,也不能用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所以攀比本身就很有局限性。
2.讓自己忙碌起來
培根曾經說過:“嫉妒是一種四處流浪的情緒,能夠享有它的隻有閑人,每一個埋頭沉入自己工作的人,是沒有時間去嫉妒別人的。”所以從現在開始,讓自己忙碌起來吧!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然後為此而努力。
3.正確看待競爭
良性的競爭能夠讓你和競爭對手一起進步,可是惡性競爭卻會讓你陷入嫉妒與仇恨的圈套。競爭總不可避免,但你要贏得正當,輸得灑脫。
4.正確看待嫉妒
嫉妒也有積極的方麵,因為它能夠催人奮進。當你開始嫉妒別人的時候,你也應該開始采取行動了,努力,並且超過對方!
見好就收,用“舍得”換“收獲”
每個人都有貪欲,總希望自己能夠多贏一點、多賺一點、多擁有一點……尤其是在生意場或賭場之上,這樣的貪欲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他們不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結果導致自己損失更多。
有人做生意投資了大把金錢,當生意走下坡路時,卻不願意馬上收手,避免更多的損失,而是選擇“堅持到底”,總盼望會有所轉機。因為他們顧惜之前的“投入”,不想白白損失了自己的付出。有人在賭局上輸了一大筆,卻不知道“回頭是岸”,而是總想扳回老本,甚至不惜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其實,這兩類人都是受到“沉落成本效應”的影響,總是在顧惜已經支付的成本,即使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仍然不願意選擇放棄。因為人們之前已經花費了一些成本,現在放棄就意味著損失。在這種思維陷阱的影響之下,人們通常會繼續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把錯誤的行為堅持下去,而不是“見好就收”,因為他們不願讓自己之前的付出變得毫無價值。
怪誕行為心理學家丹·艾瑞裏說過:“人類總是本能地懼怕損失。”如果人們沒有付出過任何成本,那麼麵對誘惑時就會選擇“見好就收”。比如現在讓你在“賭一把”和確定的收益兩者之間做一個選擇,你會怎麼做呢?再說得具體一點:你是選擇穩賺50000元呢?還是選擇有80%的可能賺70000元,20%的可能一無所有呢?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絕大多數的人還是選擇了前者,也就是所謂的“見好就收”。因為“落袋為安”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安全感。這時候一些擅長傳統經濟學的學者可能會說:這道選擇題選擇前者是不對的,因為70000×80%\\u003d56000,期望值要大於50000。即便如此,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往往處於收益狀態時,都是擔心既有利益的失去,這就導致了比較厭惡風險的心理。心理學家卡尼曼和特韋斯基把這種狀態稱為“確定性效應”,即如果人們處於收益狀態時,那麼他們大多都是比較厭惡風險的。
“確定性效應”表現在股市上,即大多數人對於獲利總是有著強烈的落袋為安的心理傾向,也就是常說的“賠則拖,贏必走”,人們賣出獲利股票的意願遠大於賣出虧損股票的意願。盡管這不太符合“對則持,錯即改”的投資理念。深究這種“確定性效應”的心理,不得不提“損失規避”。“損失規避”即白撿的100元所帶來的喜悅心理遠不及丟失100元所帶來的痛苦多。傳統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也曾說,增加100元收入所帶來的效用,小於失去100元所帶來的效用。這揭示了絕大多數人麵對做有關收益和有關損失的決策時往往會表現出敏感程度不對稱。如果說麵對獲得的快樂指數很高,那麼麵對失去的痛苦指數則要更上一個台階。也許有些人麵對這一結論會不以為然,行為經濟學家試圖通過一個實驗來證明這一結論的正確性:
如果把一枚硬幣扔向空中,如果落地時正麵朝上,那麼你就可以贏得50000元,如果反麵朝上,那麼你就會失去50000元。你願意參加這個賭博遊戲嗎?
A.願意
B.不願意
盡管這個遊戲輸贏的幾率相同,可以說是個很公平的賭博遊戲,但是通過行為經濟學家一係列的調查得知,大多數人不願意參加這個遊戲,他們是出於哪種心理而拒絕這個很公平的遊戲呢?盡管這個遊戲看起來公平無比,但是如果用“損失規避”效應來解釋,輸贏的幾率相同,但是人們對於“得”“失”的敏感度卻是不同的。也就是說,輸掉50000元的沮喪的心理要遠大於贏得50000元的愉悅感。這種心理也可以很好地解釋股市中人們麵對損失的敏感度要大於收益的敏感度,從而導致一旦股票下跌,人們就會因為承受不了股票下跌的損失痛苦而急於拋售股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有“損失規避”的心理,一旦感覺有損失的可能,就會寧願放棄本來有可能的獲利。見好就收,說白了就是知足感恩。守住既得利益,舍得放棄多餘的欲望,這樣才能收獲滿滿。放眼現實生活,很多人欲壑難填,在商場上唯利是圖,情場上腳踏N隻船,股市上永遠盼著數字飄紅,不懂落袋為安,這樣沒完沒了地乘勝追擊,反而會加大風險,導致前功盡棄,損失巨大。
做人生的季軍,你會比亞軍更快樂
每次觀看國際體育賽事,人們總是會將目光聚集在冠軍身上,很少會關注到亞軍或季軍。你也可以想一想,人們都知道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阿姆斯特朗,可是第二個、第三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呢?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了。
這樣說來,作為亞軍或季軍,是不是特別“委屈”呢?而這種委屈的程度是否也是隨著名次的降低而不斷減少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相比那些沒有獲得獎牌的運動員來說,每個項目的冠軍、亞軍和季軍已經是很幸運的了,但是,他們的心情和成績並非成正比,冠軍的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是最為強烈的,這個大家都能理解。亞軍卻大多數都會黯然神傷,甚至傷心落淚。季軍遠遠比亞軍更為滿足和快樂。真是這樣嗎?讓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的測試:
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田徑比賽場上,西班牙和美國心理學家為了研究獎牌獲得者的情緒反應,用攝像機分別記錄了15名銅牌獲得者和20名銀牌獲得者的反應。透過鏡頭發現,頒獎台上的季軍看上去比亞軍更高興。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運動員的心理感受相差甚大呢?人們對於結果的滿意程度受哪些因素影響呢?
兩位心理學家發現,運動員們的滿意程度和預期關係密切,結果比預期的要好,運動員就會很高興;結果和預期差不多,運動員的情緒達到基本滿意;結果沒預期的好,則運動員的情緒就會很低落。通常季軍獲得者往往對於比賽的結果預期值不是很高,得到了銅牌他們已經很滿足了,因為他們差一點就和獎牌擦肩而過。而亞軍大多對於獎牌的預期很高,通常是奔著金牌而參加比賽的,得了亞軍,顯然沒有達到預期,這也是亞軍情緒低落的原因。如果人們並不知道自己的預期是什麼,那麼對於結果的滿意程度又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針對這個問題,心理學家提出了社會比較理論。
從社會比較理論的角度看,亞軍往往和冠軍相比較,一般來說,亞軍的心理往往是,覺得假如自己再努力一點,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冠軍了。季軍的比較對象通常是沒有登上領獎台的其他運動員,這樣他們就會對於這種比賽結果感到很滿意。
也許這一研究結果並非適合所有的運動員,但是心理學家還是給了大家建議,如果想提高對於比賽結果的滿意度,那麼不妨從兩方麵入手,一方麵降低預期,避免過於樂觀地估計比賽結果。另一方麵要采取下行比較,和成績沒有自己好的運動員比較,這樣就能成功避免失望。以上的這種心理現象被稱為“銅牌現象”,它不僅適用於體育競賽,而且在其他類比賽以及日常生活中同樣存在。
工作中,假如單位給別人加薪50,給你加100,你會高興。若是給別人加200,給你加100,你一定會生氣。盡管給你加的薪酬同等,但是和周圍的人相比較起來,會大大地影響到心情。這就是美國經濟學家杜森貝利提出的“相對福利”。杜森貝利認為人們的消費水平取決於自身的實際收入,但是也會受到相對收入的影響,相對收入指每人的收入和之前比、和周圍的人比。這種比較而來的差距會影響到消費,影響到心情,也會影響到自身的福利,像上麵這個例子中提到的,通過這種比較而來的福利就是“相對福利”。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提出的社會比較理論影響巨大,他認為,人不管是心靈高尚還是卑鄙,總是有一種內驅力來進行自身的能力和觀念評估,如果此時缺乏一個客觀的衡量標準,那麼人們通常會選擇與他人進行比較,以此來進行自我認知。由於選擇對象的不同,所以就有了上行比較和下行比較之分,上行比較指的是和一個比自己能力強的人比較,這樣有可能會激發人們的進取精神,但是也容易產生失落心理。下行比較指的是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較,這樣會提高自尊水平,增加“相對福利”。
心理學家建議人們,要想成為情緒的主人,一定要擺好自己的位置,避免好高騖遠和一切不切實際的追求,如果你想增加“相對福利”,不如多去醫院、貧民窟、殯儀館等地方跑跑,這樣就能抵消掉不少的痛苦。
學會利用“得寸進尺”心理來激發鬥誌
我們通常會對“得寸進尺”的人不抱有任何好感,因為他們戴著“永遠不知足”的麵具。可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我們又不知不覺地接受了別人“得寸進尺”的行為。這聽起來是不是很怪誕?現實就是這麼讓人捉摸不透。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裏德曼做過一個“得寸進尺”的心理實驗,剛開始他讓一位大學生帶著一份有關安全駕駛的請願書去拜訪一些家庭主婦,並且請她們簽上自己的名字,結果所有的受訪者都簽了名。幾周之後,弗裏德曼又讓另一位大學生去拜訪兩組人,其中一組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人,而另一組是之前拜訪過的家庭主婦。這次拜訪的目的是讓他們在自家的後院裏豎立一個巨大的、外觀醜陋的交通安全警示牌。最後實驗的結果出來了,和弗裏德曼推測的一樣,前一組隻有17%的人同意了那個請求,而後一組有80%的人同意了。弗裏德曼將這種心理現象稱為“得寸進尺效應”,也就是一個人接受了別人的一個小要求,那麼在此基礎之上,他也會傾向於接受別人提出的另一個“得寸進尺”的要求。
“得寸進尺效應”在生活中十分常見,也被許多心理學家所證實,比如加拿大心理學家曾經號召多倫多居民為癌症學會捐款,結果發現假如和人們直接提出這個要求,則隻有46%的人願意捐款,但是如果分兩天進行,第一天發給人們這次活動的紀念章,並請求人們佩戴,第二天再提出捐款的請求,結果同意捐款的人數翻了一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這是因為人們所做出的每個意誌行動都具有最初的目標,麵對眾多場合,人們所作出的決定總是要權衡各種利弊,假如外在環境相同,人們總會選擇那些簡單容易的目標來接受。而人們又都喜歡表現出自己友好、合作的一麵,並且有著保持形象一致的想法,既然答應了一個簡單的要求,那麼為了保持這種形象的一致性,即便再麵臨一個比較瑣碎的“得寸進尺”的要求,他們也會下意識地傾向答應。如果感覺接受“尺”有難度,那麼不妨從接受“寸”開始。在目標實現的過程中,要善於“搭梯子”,當然梯子的方向要是正確的,並且注意梯子的間距要適當,要遵循易於轉化的原則。這樣讓人們接受起“尺”來就不會再是難事。
如果要把“得寸進尺效應”說得更簡單生動一些,那就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樣的循序漸進。無論在日常生活、學習,還是工作競爭中,我們不可避免地麵臨著多個目標。有的目標巨大,難度較高,那麼我們也可以利用“得寸進尺”的心理來激發自己的鬥誌,給自己搭一搭“梯子”—我們可以將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幹小的目標,然後一步一步地將其完成。要知道,人類的本性就是永不知足,如果想要克製住種種貪婪的欲望,就要學會“得寸進尺”,比如購物狂可以先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的目標,一次花錢不能超過某個範圍,然後堅持一段時間,再設定更大的目標,這樣就不會再那樣衝動而盲目地消費了。再比如貪食症患者,想要一次戒掉膨脹的食欲並不現實,可是通過“得寸進尺效應”卻能夠一步步地實現。同樣的道理,像換工作成癮、賭博成癮者,也可以通過這種心理效應來進行克服和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