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曾經有人問美國華爾街40號國際公司前總裁馬修布拉:“您會不會對別人的批評很敏感?”馬修布拉回答說:“早年間,我非常在乎別人的看法,因此想要讓公司裏的每一個人都認為我是最完美的。如果他們不是這樣認為,我就會感到十分不安,甚至是焦慮。隻要有誰對我有所不滿,我就會想辦法取悅於他。可是,無論我怎麼去做,總會讓另外的人生氣,等我補償這個人的時候,又會惹惱其他人。最後我發現,我越是想取悅所有人,就越是樹立更多的敵人……”馬修布拉的經曆讓人同情,好在之後他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不再花時間去討好他人,而是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對於他人的看法也隻當成參考性的意見。這樣一來,對他不滿的人反而越來越少了。
在生活中,無論你怎樣出色,總會聽到各種不利於你的言論。這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反省自己,然後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千萬不要因為“人言可畏”而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第五節 你的思想誰做主
完美主義是滋生“為別人而活”強迫症的溫床
每個人身邊都會有幾個“完美主義者”,他們的思想及行為都讓人“難以忍受”。你也切身感受過完美主義者的“挑剔行為”吧?他們對人對事都會提出嚴格的要求,或極高的標準,也許他們從來都沒有認真思考過,一個潔白無瑕的世界與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究竟哪一個才更符合自己的心意?他們總希望成為別人眼中的“完人”,盡管自己已經十分出色了,仍然無法讓自己感到滿意。他們也知道這個世界並不完美,可是又渴望生活在極度完美之中,因此顯得矛盾而怪誕。
哈佛幸福學導師泰勒說過:“我們要追求卓越,但是不要追求完美,這才是人們獲得幸福的根本。”追求完美原本是一種積極的心理,人們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希望自己能夠麵麵俱到,這些都是正麵而積極的力量。可是過於追求完美,尤其是努力成為別人眼中的“完美形象”,卻是一種病態心理。完美對於人們來說,就像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你將獲得無窮的力量,運用不當則會讓自己陷入無邊的苦惱之中。
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任何一個細節上的不完美,都足以讓他們抓狂。他們既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不能接受身邊人以及身邊事的不完美。我曾經看過一篇“荒誕”的報道,報道的主角是一位追求完美的女士,她的生活中發生了各種各樣讓人“難以忍受”的事件,其中還包括“一片韭菜葉引發的顛覆性結果”,想知道事情的始末嗎?
那位女士有一個很愛她的男朋友,他們相戀五年後終於結婚了。婚後的生活也很幸福甜蜜,女士一直對身邊的朋友說,自己找到了一個完美的男人。可是,後來的某一天,女士突然覺得自己不再愛這個男人了,立刻提出了離婚。而女士離婚的理由,竟然是因為一棵韭菜。原來,那天男人吃了帶有韭菜的食物,然後沒有將牙齒清理幹淨。當女士看到男人的牙齒上居然還殘留著一片韭菜葉時,她瞬間覺得自己心中那個完美男人的形象徹底崩潰了,而她實在無法接受這樣不完美的男人,於是提出了離婚。
這樣的事件讓人感到荒誕不經,卻在現實生活真真實實地發生了。追求完美的人都是“細節狂”,眼中容不下一粒微小的沙子,任何一點小小的不完美,都會在他們身上產生“蝴蝶效應”,引發惡劣的後果。加拿大的心理學家戈登·弗萊特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完美主義,他發現所有完美主義者身上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心理問題,有的甚至可以稱為心理疾病。為了更好地研究完美主義者,戈登將他們分成三種類型:
1.自我型
“自我型”完美主義者,通常會給自己設定一個較高的目標,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如果現實付出沒有取得相應的回報,他們就會陷入自我批判,出現失落沮喪的情緒。這種類型的完美主義者,在生活中比較常見。
2.外因型
這類完美主義者通常會因為外界的某些原因,比如他人對自己的期望,或者自身所處的環境壓力,而給自己設定較高的標準。這類型的人很少會接受新鮮的事物,因為害怕失敗,害怕做錯決定,更害怕給人留下愚蠢、不完美的形象。如果他人的要求不合理,他們也隻會強忍住憤怒的情緒,默默地進行自我調節。
3.外放型
這種類型的完美主義者,不僅會對自己提出嚴格的要求,還會將高標準的要求拓展到他人身上,對於他人也要求絕對的完美。這樣的病態心理會給他人帶來消極的影響,並且嚴重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比如朋友之間的關係,甚至夫妻間的關係也有可能因為“外放型”完美主義而破裂。
其實,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絕對的完美,所以對於那些完美主義者來說,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嚐試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如果你行為的動機,隻是為了獲得別人對你的積極評價,那麼你大可不必再這樣,因為你永遠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也不可能在所有人心目中樹立“完美的形象”。你需要做的就是給自己設定更合理的目標,並且更加客觀地認識自己。最重要的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後努力完善自己。
求同心理:別人有的我也要有
我們常說:“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裏。”因為能夠看透事物本質的人本來就不多。可是,有的人在掌握真理之後,卻不懂得堅持,因為自己的想法和多數人不同,於是他們開始改變自己的想法—哪怕是真理,讓自己變得和多數人的想法一樣。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求同心理”。人是群居動物,人的本能就是讓自己變得“合群”。如果自己的行為或想法顯得與眾不同,就會被認定為“異類”,從而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求同心理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別人擁有的,自己也想擁有,無論是行為、思想,還是金錢、地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觀看足球比賽,這時候你正好坐在主隊運動員座位上方的位子上,周圍都是主隊的拉拉隊。當主隊進球時,周圍的觀眾都站起來歡呼鼓掌,這時如果你一個人坐在那裏無動於衷,是不是會感到很別扭呢?所以你也會跟著站起來,盡管你的心裏並不想那麼做,可是在求同心理的影響下,你還是做了。
在現實生活中,無論你是否願意做出某種行為,總會傾向於和周圍的事物保持一致,那種“與眾不同”的恐懼感,會讓我們不能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德國心理學家伊麗莎白·諾埃爾·紐曼說過:“人出於社會天性,為防止交往中的孤立,總是尋求與周圍關係的和諧。”
當一個人在發表公開意見時,如果感覺到自己的意見被大多數人所認可,那麼他會更加積極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可是,當他發現自己的意見與大多數人不同時,為了不出現被孤立的情況,往往會選擇沉默,保留自己的意見。在群體決策過程中,這種“求同心理”表現得更加明顯,因為群體決策講究的就是“少數人服從多數人的意見”,如果你是其中的“少數人”,而你手裏掌握的是真理,那麼你會堅持自己的意見,說服更多的人,還是保留自己的意見,讓自己和其他人一樣呢?由於最後的決策是所有人一起做出的,責任不會落在某一個人的頭上,所以“求同心理”表現得更加明顯。
“求同心理”的最好解決方法,就是堅持自己的主見。人必須忠誠於自己,不要總是過於顧忌別人的想法,不要總想著取悅於他人。生活的最可貴之處,就在於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做你自己,不斷豐富充實自己的內心。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自己的想法,要學會獨立思考,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因為每一個人對待事物的看法和評價都不同,一味在意別人的看法而沒有主見的人,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而那些擁有主見,敢於說出自己觀點的人,更容易主宰自己的命運,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讓你迷失自我的從眾效應
你的思想誰做主?當你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會不會覺得很荒誕?心裏會不會在想:自己的思想當然由自己決定,難道還由別人決定嗎?其實,人很容易自我迷失,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受到外界的影響,出現盲目從眾的情況。
從眾效應是指人在受到外界人群或事物的影響下,在自己的知覺、判斷及認識上表現出來的符合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的意見更具有正確性,因此服從於多數人也很少出錯。不過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論,有某些特殊情況下,大多數人的意見也不一定正確。如果一個人總是缺乏獨立的思考,凡事都“隨大流”“人雲亦雲”,那麼就是盲目從眾了。這種行為是消極的,也是不可取的。
關於“從眾效應”,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
心理學家讓一位學生跟著四位陌生人走進一間實驗室裏,之前心理學家就告訴那位學生:“另外四個人來自其他學校的,也和他一樣來接受測驗。”然後心理學家給他們五人同時看A、B、C、D四條直線,並且問他們:“直線A與直線B、C、D中的哪一條長度最相近?”正確的答案應該是B,可是當前麵四人都回答是“C”的時候,最後那位學生雖然已經看出應該是“B”,卻還是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懷疑,跟著回答說是“C”。原來,前麵那四人並不是來自其他學校的學生,而是心理學家的年輕助手,他們故意答錯來誤導那位真正的學生,那位學生也因為從眾心理而選擇了錯誤的答案。後來,這個實驗又陸續請來了其他測驗者,結果有超過30%的學生都因為從眾心理而選擇了錯誤的答案。
為什麼人們容易被從眾效應所影響呢?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
1.因為性別、人格和文化上的差異,一般自信心不足、性格軟弱、智力低下、文化素質較低的人,容易出現從眾心理。
2.受到群體因素的影響。如果處於群體之中,而群體的規模大、凝聚力強、群體意見較統一,則容易出現從眾心理。
3.情境因素,比如擁有的信息量不足或者受到權威人士的影響等。
美國作家詹姆斯·瑟伯在描繪人的從眾心理時,寫了一段十分生動傳神的文字:
突然,一個人跑了起來。也許是他猛然想起了與情人的約會,已經過時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麼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來,向東跑去。另一個人也跑了起來,這可能是個興致勃勃的報童。第三個人,一個有急事的胖胖的紳士,也小跑起來……十分鍾之內,這條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來。嘈雜的聲音逐漸清晰了,可以聽清“大堤”這個詞。“決堤了!”這充滿恐怖的聲音,可能是電車上一位老婦人喊的,或許是一個交通警說的,也可能是一個男孩子說的。沒有人知道是誰說的,也沒有人知道真正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兩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來。“向東!”人群喊叫了起來。東邊遠離大河,東邊安全。“向東去!向東去!”
這就是從眾心理給人帶來的影響。人們甚至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就跟隨了大眾的行為,這實在太讓人驚訝了!在現實生活、學習、工作中,從眾效應都有所體現。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克服這種盲目從眾的行為呢?請嚐試著這樣去做:
1.讓自我意識得到全麵的發展,尤其要增強自主做出選擇和決定的能力。
2.努力提高自己,包括努力學習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尤其要注重提高自己獨立思考、自主判斷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3.培養自信心,要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敢於做出錯誤的決定,而不是過度在意他人的想法。
霍桑效應與表演型人格
20世紀20年代,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梅奧帶領研究小組走進了西屋電工公司的霍桑工廠。那是美國西部電器公司的一家分廠。梅奧教授希望能夠通過實驗,找到提高生活效率的捷徑。於是,梅奧教授從工廠裏選擇了六名女性作為研究對象。
在七個階段的實驗中,梅奧教授和研究小組人員不斷改變工廠的照明、環境等外部條件,又不斷給漲工資,調整她們的作息及用餐時間等,希望能夠從中發現這些因素與生產效率之間的關係。可遺憾的是,無論外在因素如何改變,工人們的效率始終沒有得到提高。為此,實驗小組又找來了各個領域的專家,在約兩年的時間內找工人談話兩萬餘人次,耐心地聽取工人對管理的意見和抱怨,讓她們將自己的情緒完全宣泄出來。結果,霍桑工廠的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這種奇妙的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霍桑效應”。
心理學家這才認識到,人的行為不僅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自身主觀上的激勵,這便是管理行為理論的基礎。針對霍桑實驗本身來說,在那六個女工被抽選出成為一組時,她們就已經意識到自己是“特殊”的,是心理學家一直關注的對象。這種受到關注的感覺會讓她們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從而證明自己是優秀,是值得關注的。在現實生活中,霍桑效應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情緒和意願,如果把那些現在看來希望渺茫的願望通過合理的渠道宣泄出來,那麼你就有可能大規模地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增加實現這個願望的幾率。那麼,什麼樣的人最容易受到霍桑效應的影響呢?
應該是擁有表演型人格的人。表演型人格是一種人格違常的心理障礙,擁有這種人格的患者,往往表現得很幼稚,並且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及個人表現欲。擁有表演型人格的患者,很容易受到霍桑效應的影響,因為他們的行為及思想都會最大限度地受到外界的影響。心理學家對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群進行分析發現,此類人群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1.感情十分豐富,熱情十足,不過極易出現情緒波動。
2.表現欲很強,一般都具有很好的藝術天賦,常常為了表現自己而做出誇張的舉動。
3.擁有高度的自我意識,在得到他人誇讚時會欣喜若狂,反之則情緒低落,甚至中傷他人。
4.喜歡幻想,同時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經常把幻想暗示成現實。
5.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
表演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嚴重的心理障礙,就算是心理學十分發達的美國臨床治療也沒有較大的突破。擁有這種心理障礙的人,極易出現自殺的情況,因此必須及時進行矯正。患者可以從正視自己開始,要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而不是別人的言論及評價中。由於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一般擁有很強的藝術表演才能,因此從事與表演相關的行業,或許能夠找到更好的自我完善之路。
活給別人看和為別人而活並不是同一件事
喬布斯說過:“你的時間有限,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裏。”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做到這幾點,很多人要麼是活給別人看,要麼是為別人而活。
有的人總是活給別人看,總是很在意別人的評價,無論做什麼事都小心謹慎,唯恐被別人說,經常會過於關注別人的感受和一些小細節。其實,擁有這種心理的人都極度的不自信,以至於限製了自己的能力和行為,使自己的性格偏離正常軌道,經常會出現諸如焦慮、緊張、失眠、抑鬱等症狀。這類人或許能夠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卻沒辦法做出很好的改變。比如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總會有一些人為了得到別人的好評而去做一些自己並不情願做的事情,往往這種不情願的付出讓自己心力交瘁。這種心理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矯正的話,很容易出現一些嚴重的心理問題,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