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2 不管願不願意,你都是在活給別人看(3 / 3)

在美國經濟蕭條時期,耶魯大學的畢業生邁克及同屆學生找工作困難,邁克為了生計,選擇去一家小型出租車公司應聘司機,他的這個決定遭到了同學們的恥笑,他們認為耶魯大學的畢業生去開出租會丟麵子。後來,同學們都陸陸續續地找到工作。幾年之後,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邁克接手了這個小型的出租車公司,通過自己的打拚,公司逐漸壯大,資產高達上億,而他那些講究麵子的同學還是普通的白領一族。其實邁克的同學都選擇了活給別人看的生活,而邁克卻突破了這一心理障礙,收獲了一個無比精彩的生活。

有的人活給別人看,而有的人卻是為別人而活。後者往往是一種犧牲類型的人,他們一般都缺乏自我肯定和自主性,甚至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需要,分不清他人需要和自我需要的邊界。從關係角度進行分析,就會發現他們和周圍的人是一種控製和被控製的關係。從表象上看他們是在為周圍的人付出,實質上內心深處隱藏著極度不安,這種不安使他擔心自己不被別人接納和喜歡,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付出得到別人的肯定。比如有的女性會抱怨:“我一輩子都是為了家人活著,原先為了我的父母而努力工作,後來為了老公而操持家務,為了兒子也是操碎了心,但是為什麼他們卻對我不好呢?老公不理解我,兒子不心疼我,還經常說我帶給他們壓力,我全心全意的付出卻換來如此的對待,生活也太不公平了!”我們身邊總不缺少這樣“默默付出”的人,他們生活的重心總是放在別人身上,而這種付出與自己的收獲卻很難得到平衡。由於長期的“無私奉獻”,也會讓他們的內心出現失望、憤怒等情緒。雖然他們會被這些負麵能量所影響,可是仍然很難改變自己的習慣,為自己而活。

除了以上兩類人,還有一種類型的人屬於“不知道為誰活”。這類人的思維好像失去了主體,整天都生活在渾渾噩噩中。因此,他們總是感覺迷茫,又不斷尋找自我。為什麼他們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究其原因,大多和童年的經曆有關。這類人可能從小就生活在精神掠奪性的關係環境中,由於家庭氛圍總是被專製和強製所籠罩,因此他們很少會有自主和自足的機會。這樣也就失去了行為抉擇和內在情感豐富的動力源泉。

第六節 “第三隻”眼睛的積極作用

讓無所不在的約束之眼發揮監督作用

人的行為可以改變外界環境,同樣外界環境也可以改變人的行為,這是一種相互作用。曾經有心理學家做出設想:如果人的行為可以不受任何約束,比如法律、道德、倫理的約束,那麼人都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以前人們的行為標準會受到《聖經》十誡的影響,現在人們又會受到法律、道德、倫理的約束,如果這些都沒有了,人的行為會走向怎樣的極端?

怪誕行為心理學家丹·艾瑞裏曾經提出疑問:“假如人們可以不借助《聖經》十誡,就在自我約束力的作用下保證對公眾的誠實,那麼這種自我約束力是否能夠達到《聖經》十誡一樣的功能?”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丹·艾瑞裏和自己的助手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了一次實驗,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實驗來證明自我約束力的積極作用。

丹·艾瑞裏在麻省理工學院招募了一批參與者,然後將他們分成三個小組分別進行測試。第一組參與者在嚴格控製下進行數學測驗,他們需要將答卷交給坐在房間裏的主持人,主持人會根據他們答對的題目數量付給他們錢。第二組參與者也做了同樣的數學測驗,不過他們可以將自己的答卷折起來自己保留,隻要告訴主持人自己答對幾道題,主持人就會付給他們相應的錢。這次實驗的重點是第三組,丹·艾瑞裏教授要求參與者在試卷上方寫一聲明並且簽上自己的名字:“我知曉並且允許本次實驗結果進入麻省理工學院的道德規範記錄。”簽名之後參與者開始做題。測驗時間到了,參與者把答卷放進自己的口袋裏,然後告訴實驗主持人自己答對了幾道題,再拿到自己的錢。

最後,實驗的結果出來了,在嚴格控製下的第一組不可能作弊,參與者一共答對了3道題;第二組參與者可以把答卷放進自己的口袋中,他們平均答對了5.5道題;而第三組簽過“道德規範聲明”,盡管他們也將答卷放進自己的口袋中,在“道德規範聲明”的影響下,他們也平均答對了3道題,這一結果和嚴格控製下的第一組完全相同。丹·艾瑞裏教授指出,這樣的實驗結果證明了簽署道德規範聲明的效力,可是在麻省理工學院根本就沒有那樣一項道德規範。所以,那種自我約束力來源於參與者本身,好像無處不在的“上帝之眼”在發揮監督作用一樣。由此,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參與者在有機會作弊的情況下,仍然不會肆無忌憚地作弊。不僅如此,隻要他們意識到了誠實—無論這種誠實源於《聖經》十誡,還是某項簡單的聲明,都會讓他們完全停止作弊行為。

簡單來說,如果人們沒有受到任何約束,行為就可能會走向不誠實的一邊。可是在受到誘惑的瞬間如果能夠得到有關法律、道德及倫理的提醒,人們則會保持誠實。這就是約束之眼所發揮的監督作用,即自我約束力的作用。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曬曬幸福更幸福

美國幽默作家馬克·吐溫說:“悲傷可以自行料理,快樂的滋味如果想要充分體會,就需要有人分享才行。”於是,我們會在微博上、微信朋友圈上看到各種各樣的“分享”。我們把這種“分享”的行為稱為“曬”,比如“曬工資”“曬男友”“曬幸福”等。為什麼人們會愛上各種“曬”的行為呢?難道隻是為了充分享受快樂的滋味?

從行為心理學上來說,人類的分享行為都是在向外界傳達關於自我的信息。這種自我表露的行為來源於進化的本能,它能夠讓我們獲得更多的生存優勢,比如獲得各種反饋信息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等,這些“收獲”能夠讓我們更加進步,更利於我們的生存。另外,在和他人分享的過程中,我們還能夠獲得一種自發的快感。在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中,哈佛大學的研究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人們在描述自己的性格或表達自己的思想時,大腦中的伏隔核和腹側被蓋區會被激活,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快感。這種快感和大腦的獎勵機製有關,當人們在進食或者性行為的過程中,也會獲得同樣的快感。

人類的分享行為看似出於本能的需求,不過“曬”過頭了,也會讓人從中看到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比如,“曬”出了現代人的孤獨感。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與人的內心距離卻在逐漸疏遠,而社交網絡的出現正好可以縮短人們的“距離”。德國柏林大學做過一次研究調查,研究者將大學生分成兩組,並且要求其中一組提高在Facebook上的更新頻率,而另一組則保持不變。一周後研究者對大學生進行了觀察,發現那些提高了更新頻率的大學生,孤獨感明顯減弱,另外一組大學生卻沒有什麼變化。而且,孤獨感減弱與是否有人回複並沒有直接關聯,隻要提高了社交網絡的更新頻率,就會讓孤獨感減弱。現代人通過社交網絡來展示自己的生活,除了攀比、互窺等心理因素外,還能夠讓現代人找到一種歸屬感—通過網絡平台,人們覺得自己並沒有“脫單”,這也是很多人“曬”的理由。

我們看到,許多人不僅“曬美食”“曬自拍”,還“曬秘密”。你可能無法理解這種怪誕的行為,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為一些以“曬秘密”為主題的網站早就開始風行了。人們十分樂於將自己的隱私或秘密公布在網站上,並且和陌生人一起交流。為什麼有的人要曬自己的隱私或秘密呢?因為人的內心可以分為三個區域:一個是“透明區”,即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區域;一個是“隱藏區”,即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區域;一個是“潛在區”,即自己不知道別人可能知道的區域。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感知幸福的能力,和這三個區域在內心所占的比例有著直接的關聯。如果“透明區”最大,“隱藏區”較小,而“潛在區”最小,說明人的心理狀態十分健康;如果“隱藏區”大於“透明區”,或者“潛在區”過大,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所以,內心的隱私或秘密,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一個人的秘密越多,內心承受的壓力就越大,因此人們總是在尋找宣泄的途徑,讓自己變得快樂起來。

其實,在網絡上“曬一曬”自己的生活、感想或經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壞處。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把真正有意思的東西分享出來,並且注重平等而高質量的交流,就能夠形成良性循環,這樣的“分享行為”能讓我們的社交生活更有益處。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異性效應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作或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情況。男女搭配之後,做事就真的不累嗎?在個體關係中,男性和女性相互搭配的方式能夠產生相互吸引及相互激發的力量,這對於人們的工作或學習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異性效應,即“磁鐵效應”,也就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意思。

異性效應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尤其是在亞成年人群中更為顯著,它的主要表現就是當兩性同時參加某項活動,比隻有同性參與活動時,其個體會感到更加愉快,也做得更加出色。不過,異性效應的產生有一定的條件限製,隻有在一個集體中異性數量不低於總數的20%,而且年輕差距不能太大,才能讓異性效應發揮最大的功能。隨著亞成年個體的年齡增長,他們會越來越注重異性對於自己的評價,並且找機會展示自己。

美國醫學教授在對太空飛船上的宇航員進行調查時發現,有60%的宇航員會在太空飛行中出現頭痛、惡心、失眠、情緒低落等情況,其原因就是沒有遵行“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做事法則。在太空飛船上,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男性,沒有任何女性可以調動他們的視覺器官,這對於男性宇航員來說,也是一種“折磨”。後來,美國宇航局采納了心理學家的建議,本著為男性宇航員謀福利的原則,在執行太空任務時特意挑選一位女性加入。結果,男性宇航員先前的各種不適症狀也逐漸消失了,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異性效應不僅在美國宇航局得到運用,大街小巷裏幾乎人人都知道這個有效的工作方式。為什麼會出現“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情況呢?

在男性看來,與女性一起學習或工作,會讓他們覺得格外賞心悅目,也更有成就感。從生物學上來看,男性天生就對女性“有興趣”,這是源於原始基因。男性的興奮點,首先是從視覺上獲取異性信息,比如異性的容貌、身材、發型等。這些信息能夠刺激男性的興奮點,從而帶來心理上的愉悅。此外,男性擁有十分強烈的表現欲,他們希望在異性麵前展示自己,希望得到異性的讚美與欣賞,這些心理因素都會讓男性更加賣力地工作及學習。

女性的心思一般都比較細膩,如果她們總是和同性待在一起,會感到“疲勞”。女人做事都很謹慎,在與男性共事的時候,她們不用為一些瑣碎的小事情而操心,因此更加放鬆與愉悅。在女性看來,男人更具有責任感,所以當她們遇到困難時,總會傾向於求助男性,而不是女性。而且,女性的潛意識中也存在著攀比和爭奪的欲望,如果向同性求助,會讓她們產生“沒麵子”或者“不如別人”的感覺。此外,女性在得到男同事的關注或讚賞後,會讓她們覺得自己更加出色、更加優秀。這樣的心理體驗也會讓她們在工作或學習中更加努力積極,工作中的委屈與疲勞感也會自然降低。

在日常工作與學習中,異性效應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積極作用,尤其是“男才女貌”的搭配更能取得讓人滿意的效果。

別讓自己墮入“秀恩愛,死得快”的邏輯怪圈

每次參加聚會的時候,我們總能看到幾對“秀恩愛”的情侶,他們的各種親昵舉動真是讓人羨慕又嫉妒。另外,在各種網絡平台上,我們也總能見到“秀恩愛”的照片和文字。不過一段時間之後,那些如膠似漆的情侶卻突然又分手了,朋友圈裏的“秀恩愛”也變成了“失戀宣言”。這時候我們會感到很疑惑: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秀恩愛,死得快”嗎?

首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秀幸福”的人的心理。每個人都有虛榮心,同時又在渴望得到一段真正幸福的戀情。當某些幸運兒得到這樣的幸福之後,就會產生一種優越感,然後在虛榮心的驅使下“秀”出自己的幸福。這樣才能引起周圍人的關注與羨慕。此外,自卑、自戀、空虛、缺乏安全感等心態,也會助長人們“秀恩愛”的行為。還有的人“秀恩愛”是為了讓另一半看到,這樣會讓另一半更加堅信彼此的幸福,並且做出更多維護這種幸福的行為。可是事實上,這種“秀恩愛”的行為更多是因為內心的不確定性,由於不確定幸福的存在,所以要通過“秀恩愛”的行為來證明,而且這種行為不一定得到另一半的認可。

那些總是在“秀恩愛”的人,可能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幸福正在流失了,或者根本就沒有任何幸福可言,所以他們需要通過“秀恩愛”來強化自己的信念,這種行為就像是自欺欺人一樣。比如一些並不幸福的夫妻,總會在外人麵前做出“很幸福”的樣子,其實兩個人早就走到了感情的盡頭。這樣說來,並不是“秀恩愛,死得快”,而是幸福開始離去時,人們才“偽造”幸福拿出去秀。當然,在“秀恩愛”大軍中,也不乏一些真正擁有幸福之人,他們“秀恩愛”是出於新奇,是想和朋友們一起分享自己的幸福,這種“秀恩愛”是自然的感情流露,而不是出於刻意。這樣的“秀恩愛”也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

如今,“秀恩愛、死得快”早就被單身黨們口口傳誦,很多“秀恩愛”的情侶也的確陷入了這樣的邏輯怪圈中,為什麼會這樣呢?在美國出版的《關係科學》中提到,研究者對Facebook上的“秀恩愛”行為進行調查後發現,那些經常在網絡展示自己“幸福生活”的人並不受到他人的喜歡。哈佛福德學院的社會心理學家本傑明勒教授也說過:“如果你經常在Facebook上秀出自己的優越,那是很危險的,因為就算你的朋友們都知道你過得很不錯,他們還是會更加不喜歡你的。”正因為如此,過分 “秀恩愛”的人往往很難得到朋友們的真誠祝福,這也會直接影響到“秀恩愛”的人。如果說“秀恩愛”是為了自我形象完善—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樹立一個受歡迎、被寵愛的形象,那麼受人嫌棄則會讓他們的自我形象備受摧殘,這也是導致人們陷入“秀恩愛,死得快”邏輯怪圈的根本原因。

最後,我們還必須搞清楚另一種現象,就是別人在“秀恩愛”的時候,能夠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如果最後別人分手了,那麼就會使我們出現較大的心理落差,這樣就能夠加深我們對於“秀恩愛、死得快”的印象,而那些秀過幸福之後仍然長久在一起的情侶,並不能夠造成那樣的落差,因此會被我們自然而然地“忽略”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