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最好的和最差的
自命不凡的網絡紅人們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人們找到了一個展示自我的更好的平台,也給很多平民草根創造了“走紅”的機會。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奇葩”或者是“驚豔”的網絡紅人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裏,他們迅速走紅的原因也很怪誕—有的人發布幾張雷人的自拍照,有的人說一些憤世嫉俗或者讓人跌破眼鏡的言論,有的人因為天生喜感的外形就走紅網絡,被稱為“某某哥”“某某姐”,擁有一大批的粉絲。
如果我們能夠暫時收回娛樂看客的心態,認真觀察一下這些網絡紅人,就會發現他們身上擁有同一個特質,那就是自命不凡。他們大多具有強烈的表現欲,並且以自我為中心。在他們看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普通的,甚至不值一提的,而他們自己是特別的、獨一無二的。有的人可能會為這些網絡紅人擔憂,認為他們擁有心理問題或人格障礙,事實上這隻是杞人憂天。如果網絡紅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沒有出現明顯的問題,並且沒有影響到身邊的人,那麼這種“自命不凡”的心態就不屬於心理問題。盡管通過網絡讓他們的知名度得到了提高,可是真正能夠改變生活、改變人生軌跡的卻寥寥無幾,大多數網絡紅人在走紅之後生活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在一段時期的波瀾之後,又會回歸於平靜。
網絡紅人自命不凡,與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以及個人的成長環境有關。很多網絡紅人其實也代表了大眾的潛意識心理,比如成名欲、表現欲等。如果在現實生活中觀察他們,或許會發現他們與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兩樣。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通過網絡走紅,隻是其中一小部分人實現了這個“夢想”,而大多數未能實現而已。網絡紅人堅信自己與眾不同,這種堅信具有心理暗示的作用,也是一個自我催眠的過程。所以網絡紅人更應該認清自己,不要盲目地沉溺在自我幻想之中。當然,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不要被一些假象所迷惑,要知道很多網絡走紅事件並不是“意外”,而是幕後團隊努力的結果。
這個創意是我想出來的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誇讚自己的孩子,無論小家夥身上有多少缺點,都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寶貝”。這種心理或許很容易理解,父母愛孩子本來就出於天性,因為孩子是父母感情的“結晶”。不過,這種“自己的孩子最好”的心理,也在表現在其他事物上,比如某個創意是自己想出來的,那麼它肯定完美無瑕;某個發明不是自己的,那麼它就沒有什麼價值。
國外有一則廣告,廣告中有一群身穿正裝的雇員坐在會議室的桌子周圍,然後西裝革履的老板宣布會議開始,會議的內容是如何幫助公司節約成本。這時候,一位其貌不揚的雇員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老板和其同事都反應平淡。老板沉默了一會兒,又把這位雇員的觀點複述一遍,並且加上一個誇張的手勢,立馬得到了熱烈的掌聲和附和聲。當雇員爭辯這個觀點是自己提出時,老板反問:“你剛才說的時候可沒有這個誇張的手勢。”
雖然這則廣告多少有些誇張的成分,不過也反映出一個很普遍的問題,那就是人們以怎樣的態度去對待自己和別人的意見。廣告中那位老板對於提出觀點的雇員缺乏熱情的原因,就是那個觀點並非是自己提出的,並不認為它有多大價值。在美國幽默大師馬克·吐溫的《傻子國外旅行記》中,馬克·吐溫對於德國的火爐大為稱讚,覺得那種白瓷的火爐是迄今為止人類發明的最好的火爐,使用起來方便實惠,而美國的火爐卻笨重無比,並且需要一個專人整天往裏麵填木頭。馬克·吐溫認為,美國人看不起這種火爐的原因是因為美國人自己設計不出更好的火爐。
這樣的現象不止在美國出現,比如世界很多地方的創新產品在其他地方根本找不到,除了引進這些產品需要很長的時間及很大的成本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那些地區拒絕引進這些創新產品。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我們也覺得自己的創意才最有價值。這種怪誕的心理讓很多人在麵對別人的建議時都會選擇拒絕,因為建議並不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
自己選的彩票號碼才讓人有安全感
假如有人邀請你玩扔硬幣的遊戲,當你猜對硬幣落地時的正反麵時,對方就會給你10美元。這時候你已經連續九次沒有猜對了,而前九次你都猜的“正”麵,那麼第十次你會不會覺得猜“反”麵更容易對呢?我要告訴你一個殘酷的事實:“不會!”因為每一次硬幣落地正反麵出現的概率都是一樣的,這沒有任何規律可言,即使前麵九次都是“正”麵,也無法保證第十次一定是“反”麵。
硬幣落地時的正反麵具有偶然性,這種偶然性事件的發生和概率有關,買彩票也是同樣的道理。有的人認為自己“精心”挑選的號碼更容易中獎,還有的人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來研究以往的彩票中獎號碼,這種行為無疑是滑稽可笑的,事實上機選和自選的號碼中獎率幾乎是一樣的,可是為什麼有的人會認為自己選擇的彩票號碼才更有安全感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看看發生在一家保險公司裏的故事。這家保險公司對內部員工發放了一批彩票,員工們可以花1美元的價格買入一張彩票,這樣就有機會中百萬美元的巨額獎勵。彩票的號碼可以機選,也可以由員工自己選擇,等員工挑選完畢之後,公司開始和員工協商,希望可以購買他們手中的彩票,結果機選彩票的轉讓價是1.6美元,而自選彩票的轉讓價是8.6美元。當公司調查自選彩票號碼的員工為什麼會提高轉讓價時,員工的回答是他們覺得自己選擇的彩票中獎率會更高一些。這當然不是保險公司和員工開的玩笑,而是心理學家進行的一項測試。得到調查結果的心理學家指出,人們之所以會認為自己選擇的彩票號碼更容易中獎,是因為“控製錯覺定律”在作怪。
雖然人們知道中彩票是偶然事件,是講究概率的,不過他們仍然會錯誤地認為可以由自己控製。這種錯覺即是不符合本身特征的錯誤的感知,它並非是幻覺,也不同於想象,而是根據客觀存在的物理刺激而形成的,就好像我們的感官在瞬間做了錯誤的判斷。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比如飛行員在海麵上方飛行時,由於環境的原因,沒有地標做判斷,很多飛行員會產生“倒飛錯覺”,甚至會發生飛入海中的情況。正是因為受到“控製錯覺定律”的影響,人們才會覺得自選的彩票號碼更容易中獎。
她們都是一樣的—臉盲症
早上剛走進公司,我們就會發現很多熱情打招呼的人,他們的親切問候及動人微笑會帶給我們一天的好心情。可是也有另外一種人,他們基本不和熟人打招呼,遠遠看去顯得高傲而冷漠。我們可能會有意地疏遠這類人,認為他們是無法親近的。可事實上呢?他們隻是“臉盲症”患者,他們不和熟人打招呼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認出對方來。
臉盲症也稱“麵孔失認症”,是指大腦在麵孔加工上明顯受損的病症,按照病因又有獲得性麵孔失認症和發展性麵孔失認症之分。獲得性麵孔失認症指由於成年後所發生的一些疾病或者腦部創傷的原因,導致麵孔加工相關的腦區與顳葉部分受損而出現的麵孔識別障礙。發展性麵孔失認症是指自出生就伴隨的特異的麵孔識別障礙,其他基本認知能力正常及並不存在任何腦損傷的情況,這種情況也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臉盲”類型。
英國倫敦大學心理學教授喬安娜·帕蒂尼指出:“現代科學界仍然對大腦中是否存在一個用於麵孔識別的區域擁有爭議,如何描繪出臉盲患者大腦中這些複雜的結構和功能,對科學家來說是一個挑戰。”許多研究者都認為,麵孔識別任務遠遠不止涉及早先發現的那些對人臉響應最大的腦區,簡單來說,就是參與麵孔識別的神經網絡比科學家們想象的更為廣闊。所以,科學家們也在不斷尋找新的證據,來證明“臉盲症”的真正原因。
在很多人的眼中,外國人的臉好像長得都一樣,其實是“知覺窄化”的原因,這種分不清外國人長相的現象又被稱為“異族效應”。人類在知覺的發展過程中,就普遍發生了“知覺窄化”的現象。這種現象是人腦自動調試以適應需要的,同時也符合進化的需要。因為平時我們接觸的一般都是同種族的人,“知覺窄化”更有利於社會中的交往和種族生存。
“偏不!”用逆反來宣示個性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喜歡用“偏不”來宣揚自己的個性。如果有人叫他們往東,他們偏偏要往西;如果有人讓他們坐下,他們非要站著走來走去……這種“不聽話”、“不受教”、總喜歡和別人“對著幹”的行為,往往是由於受到逆反心理的影響。
逆反心理是指人們為維護內心的自尊感,而對對方提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度及言行的一種心理。這種心理在青少年時期表現得最為明顯,因為青少年漸漸走向成熟,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他們常常用一些“逆反”行為來表達自我意識。成年人也擁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尤其是那些自以為“高明”“非凡”的人,逆反心理特別嚴重。
心理學家費尼·貝克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實驗的地點設在男士洗手間裏。他將一塊寫著“嚴禁胡亂塗鴉”的警示牌掛在一間男士洗手間裏,將另一塊寫著“請不要胡亂塗鴉”的警示牌掛在另一間男士洗手間裏。結果掛著“嚴禁胡亂塗鴉”的男士洗手間裏被塗鴉的情況特別嚴重,而另一間男士洗手間則沒有被塗鴉。這也充分體現了人們的逆反心理。
為什麼人會有逆反心理呢?一般說來,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
1.為了標新立異
有的人為了尋求自我肯定的滿足感,往往喜歡否定權威和標新立異。這類人希望他人能夠承認自己的價值和地位,從而獲得更多的認同感。因此他們總是表現得很“獨特”,總想表現自己,並且采取與他人不同的態度和行為來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2.好奇心過於強烈
如果有些事物被打上“禁止”的標記,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及求知欲,特別是那種被禁止又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濃厚的神秘色彩會引發人們做出一些逆反的行為出來,越是被“禁止”的事物,越容易引起逆反行為。
3.特殊的生活經曆
比如有的人期待愛情卻被戀人所傷;有的人循規蹈矩卻被莫名地冤枉;有的人安分守己卻總是被欺負……這些生活經曆就很容易對人的性格產生極大的影響,於是性情大變,對人對事的逆反心理也隨之加強。
逆反心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巨大,一旦這種心理形成了定式,就會左右人的思想及行為,使人無法客觀地、準確地認識事物的本來麵目,而采取錯誤的方法和途徑去解決所麵臨的問題。擁有逆反心理的人,時常會與常理背道而馳,雖然他們也常常會做出一些具有“創造性”的行為,不過這和真正意義上的“創造性”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那麼,對於極度自我的人來說,如何才能克服逆反心理呢?
首先,擁有逆反心理的人,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見識廣博是克服逆反心理的基礎,隻有對生活、對人生擁有廣博見識的人,才能認識到逆反心理的荒謬之處,采用一種更科學、更寬容的思維模式。另外,還應該學會冷靜地思考,並且培養自己的寬容之心。
無限誇大自身的不幸
有的人喜歡向別人傾訴,而傾訴的內容多半是自身的不幸遭遇,說到動情之處更是聲淚俱下,讓人心生憐憫。可是理智地分析一下,他們的“不幸”遭遇很多人都經曆過,為什麼別人沒有那樣痛苦、悲憤呢?
其實,這都是因為“自憐心理”在作怪。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欲望也水漲船高,不過現實卻不能使所有的欲望得到滿足—無論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這樣就容易讓人產生失落感;有一部分人實現了多數人的目標,對比之下又會讓那些沒有實現目標的人心理更加失衡。所以,在這種心理失衡的狀態下,人就會感到苦悶不已,總是覺得自己缺少機遇、缺少資源,也是最沒能力、最不幸的人。一旦這種心理深入內心,就會讓他們在說話中無限誇大自己的不幸。
從另一方麵來說,自憐心理也是一種自我認知方式,是對於自己當前狀態的一種自我評價。雖然它也有消極的一麵,不過卻具有自我防禦及自我調節的功能。當你感覺到冷的時候,就知道給自己添加衣物。同樣,當你感到“不幸”的時候,就會想辦法讓自己戰勝“不幸”。當然,凡事都講究過猶不及,如果總是無限誇大自身的不幸,總是沉溺在自憐自艾中,卻沒有采取任何改變的措施,那麼這種自憐心理隻會讓人走向極端的消極狀態,甚至走向墮落。所以,當你覺得自己是“最不幸的那個人”時,也要學著調節自己的心態,樹立信心,不斷努力進取。這樣才能從“不幸的人”變成快樂的“幸運者”。
被遺棄與被忽視?人不孤獨心孤獨
有的人堅信“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甚至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的“同類”,於是他們感到十分孤獨,總有一種被眾人忽視與遺棄的心理,就算有人嚐試著靠近他們,向他們袒露心聲,他們也會選擇逃避,拒人於千裏之外。你知道嗎?這些“怪異”的人很有可能是孤獨症患者。
孤獨症一般會在兒童早期被發現,屬於全麵性精神發育障礙疾病。孤獨症患者的主要表現有孤單離群,無法與身邊的人建立正常的聯係,語言功能障礙等。在成年人中也有一種“孤獨症”,他們在社會人際交往方麵往往會出現極大的障礙,在語言溝通及為人處世方麵存在很大的困難,甚至害怕與陌生人接觸、交流。他們做事都非常極端,時常在無意間得罪身邊的人,而他們自己並不知道。他們尤其害怕獨處,時常會有被眾人遺棄的感覺。
為什麼有的人會被孤獨症困擾呢?心理學家認為,孤獨感原本是人類的正常情感體驗,是人類應有的自知自覺,它的表現就是把自己與環境分開,從而在小範圍的環境中感受自己的存在。不過,人的自製力總是很差,很容易在孤獨感中迷失自我,於是在一段時間內出現抑鬱、低落的情緒。如果過度孤獨,還很容易造成人的心理障礙,即孤獨症的發生,從而無法適應社會,自我封閉甚至敵視社會。人們之所以會被孤獨症困擾,主要是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過快,在人際交往方麵存在表麵化、程式化問題,很少真正交心談心;同事之間也因為競爭的緣故而無法成為朋友;鄰裏之間很少有交往;家人朋友之間缺少溝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