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抗擊“孤獨症”呢?心理學家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多進行語言交流上的訓練,多接觸社交方麵的訓練人員並練習相關的技能。
2.少吃雞、鴨、魚、肉、蝦、蛋、貝類等“酸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思維紊亂。
3.有意識地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多與家人、朋友交流,減少自己的心理壓力。
4.谘詢醫師,配合相關的藥物治療。
第八節 我為什麼如此“獨特”
雞尾酒會效應:我們對自己的名字很“敏感”
有這樣一些“怪誕”的現象經常會被我們忽略,比如當女人懷孕之後,她們開始重點關注其他孕婦的一舉一動,而這樣的關注在她們懷孕之前並沒有過;再比如美國“9·11”事件發生之後,人們看到“11”這個數學就會產生某種恐懼感,好像恐怖事件隨時會發生一樣,而在此之前“11”這個數字一直存在,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人們總是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要知道,人的大腦每時每刻都要處理大量的信息,但是並不能將所有的信息都做出適當的處理。換句話說,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們隻能將“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在與自己有關的信息中,而其他信息會被自動忽略。假如人類不具備這種“注意力集中性”,那麼人們聽到聲音或者看到光也無法意識到它們的存在。而人類的這種“注意力集中性”,又可以用“雞尾酒會效應”來解釋。
什麼是“雞尾酒會效應”?在一個雞尾酒會上,有談話聲、腳步聲、音樂聲、酒杯餐具的碰撞聲等,這時候你仍然能夠集中精力同別人聊天或全神貫注地欣賞音樂,其他的聲音就算再嘈雜也不會影響到你和朋友的談話。如果這時候遠處突然有人叫你的名字,你也會馬上注意到。另外,當我們處於異國他鄉時,周圍都是聽不懂的語言,但是在較遠處有用母語說話的聲音,我們也會很快地捕捉到,並且對說話的人及說話的內容都特別關注,這就是“雞尾酒會效應”。如果把我們所注意或引起我們注意的聲音比作“圖形”的話,則其他的聲音就是“背景”,那麼“雞尾酒會效應”就是圖形背景現象的聽覺版本。
“雞尾酒會效應”實際上是我們本身聽覺係統的一種適應能力。如果用特瑞斯曼的注意衰減理論來解釋的話,就是當我們把精神全神貫注在某一事物上時,我們的聽覺係統會有意識地排除一些無關的聲音,與此同時再觀察外界的情況,一旦出現與己有關的特殊的刺激,則能立刻引起我們聽覺係統的注意。人的注意力有兩種特征,一是集中性,二是指向性。
集中性:當人的意識或心理活動專注於某個事物時,他們會在這個事物上集中起來。
指向性:如果你的意識或心理活動選擇了某個事物,就會忽略另一個事物。
由於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同一時刻所能處理的信息往往以此時最重要或最感興趣的信息為主要關注對象。也就是說,當外界的嘈雜聲音傳到我們耳朵裏時,由於它們並不是我們的關注對象,因此會被我們所忽略,甚至未被知覺。可是,如果傳來的嘈雜聲中包含我們所關注的內容,那麼我們的注意力就會馬上集中性地指向它。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夠在很嘈雜的環境中進行輕鬆的對話,因為這種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使我們獲得了對關注聲源的超敏感能力,使我們在無意識中就忽略了背景中的其他的聲音。
現在,你可以做一個假設:你正在參加一個嘈雜的舞會,四周音樂及談話聲簡直想讓人捂住自己的耳朵,這時候突然有人叫你的名字,相信你還是會馬上注意到的。這種情況看上去好像是你對自己的名字特別“敏感”,其實隻是受到“雞尾酒會效應”的影響而已。
巴納姆效應:讓你覺得別人誇的就是你
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看星座測試,什麼雙子座的人擁有雙重性格,獅子座的人很有王者氣質,射手座的人都很幽默等,年輕人都認為星座測試十分準確,因為它所分析的每一點都很符合自己,好像專門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樣。為什麼年輕人會如此相信星座測試呢?
這是由於受到“巴納姆效應”的影響。那麼,什麼是“巴納姆效應”呢?
1949年,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做了一個心理實驗,他招募了一批學生誌願者來做一個關於性格診斷的實驗。首先,福勒把一份有關性格診斷的報告交給學生,這份性格診斷報告類似於現在的星座測試。然後,福勒讓學生對這份報告的準確度進行評分,總分是5分。測試的結果出來了,學生們對於這份報告的平均評分居然高達4.26分。也就是說,學生們認為這份報告的準確率是86%,其中有一半的學生認為這份報告與自己的性格完全契合。
難道福勒教授真的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所以才能做出契合每一位學生的性格診斷報告?其實福勒給每位學生的性格診斷報告都是一樣的,報告中的內容都是他從一些占卜、星座雜誌上節選下來的。福勒教授說:“這些占卜、星座的分析,適用於每一個人。”比如星座測試中經常會用到的一些語句:你認為對所有人做到完全坦白是不明智的做法;你喜歡一定程度的變動並在受到限製時候會表達不滿;你平時表現得沉默而謹慎,偶爾也會表現出親和與外向;你自己做的決定有時會得到自己的質疑;你擁有無比的潛能,現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雖然你的人格有些許的缺陷,你卻總有辦法彌補……類似於這樣的“性格診斷”幾乎能夠用在每個人身上,這就是所謂的“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是一個心理學概念,當一個人聽到一段關於性格特質的描述時,雖然語句比較模糊但是傾向於正麵描述,這些語句可以用來描述每一個人,這個人在讀它的時候,都會覺得這是關於自己性格的描述。在占卜術、星相學、刑偵學裏,都會應用“巴納姆效應”。
有趣的是,在三十年之後,福勒又做了同樣的實驗,實驗結果同上次是一樣的。無論時光如何流逝,人們還會被這個原理所蒙蔽,因為他們首先把自己帶入了“這是為我做出的性格測試報告”的情境中,從而失去了比較客觀的判斷,覺得這個報告結果是正確的、真實的。其實,福勒做這個測試的目的在於向人們證明,有時候人的自我評價是多麼的不可靠。
在我們的頭腦中,都存在著“自我”意識,這些意識是很強烈的,比如我們往往會通過設置手機鈴聲、電腦桌麵等來體現自己的個性,我們要是想相信某事,肯定就會找到相信的邏輯及理由。即便這件事不合情理,但是我們同樣會找到理由覺得它是正確的,這就是“主觀驗證”的作用。人們都願意以正麵積極的形象示人,從潛意識裏,都會覺得自己有著無窮的潛力,並且覺得自己符合很多正麵的描述。人類的基因都是相似的,大腦機製也同樣相似,盡管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和經曆不同,思維方式也會有差異,但是從情感和個性上卻有著很多的相似點,這就導致了他們覺得這些符合每個人的描述其實是說的自己。
著名雜技師肖曼·巴納姆在對自己的表演進行自我評價時說:“我之所以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就是因為每個節目中都包含有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鍾都會有人‘上當受騙’。”如果某天有一個人不受到“巴納姆效應”的影響,那麼這個人肯定就是可以打破這個原則的瘋子或天才!
讓人高估自己的烏比岡湖效應
“烏比岡湖效應”源於美國公共廣播電台的一檔廣播小說類節目,該節目擁有30多年的曆史,節目主持人名叫蓋瑞森·凱勒,他還是一位幽默的作家及劇作家。在這檔節目中,有一個十分受歡迎的單元名叫“烏比岡湖新聞”,主要由凱勒報道一周以來他的故鄉“烏比岡湖”又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當然,烏比岡湖隻是凱勒幻想中的小鎮,他說:“鎮上的女人都很強,男人都長得特別帥,孩子的智力都在平均水平之上……”雖然凱勒對烏比岡湖的居民讚不絕口,不過聽過幾期節目就會發現,烏比岡湖常常會有各種搞笑的事情發生,其實鎮上的居民沒有聰明到哪裏去。後來,人們就用“烏比岡湖效應”來形容人們總是高估自己實際水平的心理傾向。也就是說,人們通常會在很多方麵高估自己,即自我拉抬偏差。
為什麼人們總是會高估自己呢?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大衛·鄧寧說:“實力越弱的人越容易誇大自己的能力,無論是妄自尊大還是妄自菲薄,其根源都在於不準確的自我信念。”鄧寧博士認為,人們的自我評價往往具有自我服務的意識,比如一個人在數學方麵比較擅長,那麼讓他來定義“智力”,他就會覺得數學能力和分析技巧的權重應該有所增加;而擅長語言及創造的學生來定義“智力”的話,就會覺得語言能力或創造力應該占的權重較大,所以人們就自我評價方麵很難獲得比較客觀準確的反饋。
為了證實自己的觀點,鄧寧博士與伊利諾伊大學的賈斯汀·克魯格博士一起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從康奈爾大學挑選了一批學生,對他們的語法、邏輯和幽默感進行測試,並且讓學生分別對自己的表現以及其他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測試的結果讓人驚訝,因為那些表現越差的學生,越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之後,鄧寧博士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上撰文指出:“人們對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具有根深蒂固的看法,這些看法對自我評價的影響甚至可能超過真實表現本身,使人們對自己作出不切實際的判斷。”其實,這也是“烏比岡湖效應”在發揮作用。人們卻很少意識到這一點,或者說是自動忽略了。
正確的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人們對於自己的能力、素質、偏愛等多方麵的情況進行判定。正確的自我評價應該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是直接的自我評價,二是間接的自我評價。在間接的自我評價中,要通過與他人的情況進行對比,從而發現自身的優劣。此外,在進行自我評價時,最好懂得運用換位思考,這樣才能給自己更客觀的評價。
我在一本書上看到柳傳誌寫給楊元慶的一封信,裏麵有一句話:“隻有當自己鍛煉成火雞那麼大的時候,小雞才肯承認你比它大。當你真像鴕鳥那麼大時,小雞才會心服。隻有實力增強了,才具備讓別人心服的條件,才能在同代人中做核心。”這就是最客觀、公正的自我評價吧!
悲觀主義者覺得全世界都與自己為敵
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從同一扇窗望出去,有人看到一地泥濘,有人卻看到滿天繁星。”是什麼原因導致不同人擁有不同的心態呢?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意識不同,當意識貫徹在人的決策過程中所出現的決策傾向也會不同,這樣就有悲觀主義者和樂觀主義者。
悲觀屬於精神層麵,是由於自我感覺失調而引起的一種安全感缺失、自我指責、對預期的負性思維方式等,同時還會在器官層麵表現出來,比如抑鬱、神經衰弱、神情恍惚等症狀。悲觀的人往往具有意誌相對脆弱、過分自責、生性膽小等共性,悲觀主義者往往是由於長期適應欲求不滿的狀態並且長期處於情緒的低水平活動中,他們總會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對抗負向影響,並且認為這種負麵影響是很巨大的。
很多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悲劇主義者,他們畢生都在研究悲觀的人生。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鍾,盲目地走,一切隻聽命於生存意誌的擺布,追求人生目的和價值是毫無意義的。”這就是悲劇主義的最典型詮釋。在叔本華看來,欲望就是痛苦的化身,而人生於世上,就會存在各種欲望。另外,哲學家尼采同樣也是一名悲觀主義者,但是與叔本華不同的是,他自稱為“強力悲觀主義”“理智悲觀主義”。尼采的悲觀主義是基於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之上的創新,他認為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悲劇,人的一生中存在著各種的痛苦和恐懼,但是他選擇了直麵這種悲慘,他在與悲劇的抗爭中獲得生存的欲望,體驗生存的快慰。
悲觀主義者往往思維模式比較單一,內心比較爭強好勝,對於人際關係也往往會陷入恐懼的狀態。過度的悲觀者往往是用自我的經驗和感覺往前走。當然,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想象力豐富、高智商的表現,但是這樣就容易使個體將曾經的錯誤意識再度放大。
悲觀主義者很少會發現生活中的樂趣,他們一直覺得自己會犯錯,所以導致行動上真的出錯。很多悲觀主義者認為整個世界都在與自己為敵,那麼如何才能改變自己的心態,走出悲觀的泥沼呢?
1.調整認知
悲觀主義者對自己往往會產生一種歪曲、錯誤的認知,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比別人差,遇到問題也總往壞處想。如果能夠調整自己的這些錯誤認知,學會接受自己、正視自己、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就能夠逐漸走出悲觀。
2.改變歸因
悲觀主義者總是將失敗的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而自己對於失敗又無能為力,於是越來越消極,越來越悲觀。其實,失敗的原因有很多種,除了自身的一些原因以外,還有很多客觀的無法自控的因素,你必須學會正確地歸因,不要把一切問題都歸結到自己身上。
3.從容應對
當困難或問題出現時,悲觀主義者往往選擇自責、退縮。這樣的應對方式無疑是消極的,對於解決問題或戰勝困難毫無幫助。因此,你應該學會調節自己應對問題與困難的方式,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從容應對。
4.樹立自信
悲觀主義者往往也很自卑,很難獲得對於過去成功的體驗,對此心理學家指出,幫助悲觀主義者樹立自信,能夠讓他們更好地體驗到成功,更容易變得樂觀。
第九節 做個路人也挺好
從反對意見中認清真實的自己
希臘聖城德爾斐神殿上鐫刻著一句著名的箴言:“認識你自己!”千百年以來,人類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了自我探索的旅程。在你認識這個世界之前,你首先要學會認識你自己。不過,認識自己可能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有的人用一輩子也無法做到。
哈佛大學第22任校長洛厄爾曾經說過:“認識自己能夠做什麼固然重要,但認識自己不能做什麼更為重要。”人類之所以很難認清自己,主要原因就在於人類對於別人的正麵評價通常采取接納的態度,而別人的負麵評價—包括意見、建議等,通常采取拒絕的態度。這樣一來,人類總是看到自己的優點,而看不到自己的弱點,對於自己也缺乏客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