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回憶》reference_book_ids\":[649781367183245620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十節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恐懼
對私人領域的憂慮:略帶緊張地盯著電梯裏的樓層數字看
每次乘坐電梯的時候,都有一些怪誕的事情發生,比如一個人乘電梯時我們會感覺很自在,這時如果電梯走進一群陌生人,我們就會變得拘束起來。這時候我們通常會做出同一個化解“尷尬”的行為,那就是盯著樓層的數字看。為什麼和陌生人一起乘電梯時我們會感到不自在呢?為什麼我們總是盯著樓層的數字看呢?
我們知道,電梯總是處於上升或下降的懸空狀態,這會讓人產生一定的緊張感,加上潛意識裏對於電梯事故的隱憂,因此會對乘電梯產生一種不安和恐懼感。這種恐懼感的表現行為就是當電梯到達底層時人們會很輕鬆地慢步走出,而當電梯達到高層時人們則會加速走出電梯。人在電梯裏本來就緊張而恐懼,加上許多陌生人一起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因此會感到自己的“私人領域”被侵犯了。行為心理學家指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距離是有一定規律性的,這就是所謂的“安全距離”。一般說來,公共場合的陌生人之間的交往距離為360~750厘米,朋友、親戚之間的交往距離為40~120厘米,而夫妻、戀人之間的交往距離是0~45厘米。如果在交往中超出這些距離,就會感到自己的“私人領域”被侵犯了。
那麼,為什麼人們的“私人領域”被侵占之後,總是會盯著樓層的數字看呢?這是因為在狹小的電梯空間裏,人們的“私人領域”被侵占了,內心的不安和恐懼感會催促我們盡快“逃離”電梯的狹小空間,而盯著樓層的數字不斷變換,能夠讓人們感覺到電梯在移動,自己正在離開被侵占的領域,這樣能夠讓我們內心的不安與恐懼得到舒緩。可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並不是越親密越好,如果不想侵占別人的“私人領域”,也不想自己的“私人領域”被侵占,最好和對方保持最佳距離。
對“被關愛”的恐懼:寧可求助陌生人,卻不願向父母求助
你有沒有遇見過這樣的人?他們行為怪異,整天抱怨沒有人關心、沒有人愛護,可是有人關心愛護他們的時候,他們又表現得很抗拒、很恐懼。他們害怕“被關愛”,遇到困難的時候寧願求助於陌生人,也不願意向父母求助。這是一種怎樣的怪誕心理呢?
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都對母親充滿了依戀,這種依戀幾乎是出於本能—為了從母親那裏獲得食物或保護。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依戀心理會擴展到親人朋友之間,直到成年。也就是說,成年人也會有依戀心理。不過也有一些例外的情況,比如上麵我們說到的那種人,他們不是屬於正常的依戀狀態,而是屬於“逃避型依戀”。擁有這種心理傾向的人,往往會產生“被關愛”的恐懼感,因而不願意去建立或維持較親密的關係。
“逃避型依戀”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輕視親密關係與恐懼親密關係。輕視親密關係的人通常都具有很強的獨立自主性,他們認為沒有親密的人際關係更讓人感覺舒服,平時不依賴於他人,也不希望他人依賴自己。他們逃避依戀,拒絕任何親密關係的需要,並且通過遠離重要的人來避免被拒絕。恐懼親密關係的人既渴望得到親密關係,又難以信任和依賴他人。親密感會讓他們感到不安與恐懼,這種負麵態度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正常交際。他們通常認為自己不值得被親密的人關注,也不願意關注親密的人。由於恐懼,他們還時常會壓抑自己,不向任何人傾訴自己的感受。
對社交的恐懼:宅男宅女養成記
如今網絡上十分流行一種“宅”生活,很多年輕人為了追求“時尚”,變成了足不出戶的“大家閨秀”。他們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頂著亂糟糟的鳥窩頭以及惺忪的熊貓眼;他們用方便麵來填飽肚子,用網絡購物平台買東西,用聊天軟件與外界溝通……
社會學家將這類追求“宅生活”的人稱為“隱蔽一族”,或者“社交恐懼症患者”。他們的生活圈子小得可憐,幾乎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他們也不願意外出工作,不願意與人交流,不願意麵對社會壓力,對於身邊的親人朋友也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態度。事實上,過分的“宅”也是一種心理疾病。因為長期“宅”在家裏,就等於將自我囚禁起來,這樣不僅會讓身體出現很多問題,比如麵色蒼白、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等,還會使自己的精神或心理產生很多問題,比如忽而亢奮、忽而低落、溝通困難等。這樣宅男宅女們就會變成網絡中最受歧視的一種人—“廢柴”。
雖然“宅生活”帶來的危害不小,可是這種“時尚”的生活方式仍然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推崇。還說“宅生活”更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心理需求,也反映了年輕人的諸多心理缺陷,比如害怕麵對壓力、害怕與人交往,總是以逃避的方式來處理問題等。由於年輕人是未來社會的主體,因此如何改變他們的“宅生活”態度,或者讓他們“宅”得更健康,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年輕人必須放棄“宅生活”中陰暗頹廢的一麵,而轉向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給自己製訂一份生活計劃,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飲食要健康規律等。當宅男宅女們逐漸擁有了相對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後,便可以走出“宅生活”的陰霾,奔向屬於年輕人的自由而廣闊的天地。
對幽閉空間的恐懼:不能踏入的電梯、不能關上的門
在一次同事聚會上,大家興起要玩“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其中一位同事問另外一位同事:“你最害怕什麼?”另一位同事麵露難色,想了想回答說:“我最害怕乘電梯……”他的回答引來大家的哄堂大笑,所有人都很不解:一個大男人居然害怕乘電梯?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並不缺少這樣的“膽小鬼”—他們害怕乘電梯、害怕房間的門被關上、害怕關燈睡覺等。如果你隻是笑話他們太膽小了,那麼你已經產生了一些誤解。因為這些“膽小鬼”並不是膽小,而是有可能患上了“幽閉空間恐懼症”。
“幽閉空間恐懼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屬於場所恐懼症的一種。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害怕擁擠或封閉的場所,因為總擔心這些場所會發生一些未知的恐怖事件,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焦慮、惡心、窒息、昏眩等症狀。可是當他們離開封閉的環境之後,生理及心理的不適又會立刻消失。“幽閉空間恐懼症”最容易在封閉的電梯、車廂或機艙內產生極度恐慌的情緒,甚至感到呼吸困難。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幽閉空間恐懼症”的發生呢?和其他許多心理病症一樣,“幽閉空間恐懼症”的發生也與幼年時期的經曆有關,比如幼年時聽過關於幽閉空間的恐怖故事,或者被父母關進黑暗封閉的空間等。此外,個人的成長經曆、性格因素及心理壓力,都有可能造成“幽閉空間恐懼症”。
目前治療“幽閉空間恐懼症”的最好方法就是“係統脫敏法”,即為自己設定階梯性的抗恐懼訓練,從出入等級低的幽閉空間到等級高的幽閉空間,循序漸進地克服恐懼。對於症狀較重的人,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抗恐慌或焦慮的藥物。
對失敗的恐懼:破罐子破摔
從小父母和老師就教導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了並不可怕,跌倒了就要再爬起來……可現實的情況卻並非如此,很多人害怕失敗,在失敗後也沒有及時爬起來,而是破罐子破摔,長時間沉溺在失敗的陰暗中。人類總是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這些看上去很簡單並且理所當然的事情,卻難以做到,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人們對於失敗的恐懼,會讓人想起心理上著名的“瓦倫達效應”。這個效應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美國有一位高空鋼索表演者,他的名字叫瓦倫達。很遺憾的是,他在一次眾人矚目的表演中失足身亡了。事後他的妻子含淚說道:“我知道這一次他肯定要出事,因為在他上場前就一直說‘這次表演太重要了,一定不能失敗,絕對不能失敗……’而此前無論參與什麼表演,他隻是專心為其做好準備,而不去想其他事情,而不會擔心表演的成功或失敗。”後來,人們把這種專心做事,而不在意這件事的意義和結果,不患得患失的心態,稱為“瓦倫達心態”,又把這種害怕失敗而導致失敗的情況稱為“瓦倫達效應”。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也指出,大腦中的某些圖像會像現實情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係統,從而影響到人的行為及心理。比如一位籃球運動員在比賽前提醒自己一定要進球,而他的大腦中往往會出現“沒有進球”的情景,而這一情景會直接影響到他的發揮,而讓現實的情況向他害怕的方向發展—最終真的沒有進球。
所以,害怕失敗就是最大的失敗。假如你在做某件事情之前不去考慮太多問題,不讓功利心帶來擔憂,而是專心去做那件事情,那麼成功就會更加容易了。
對細菌和病毒的恐懼:潔癖者眼中的世界
在很多人看來,愛幹淨的人總會給別人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可是當你遇到一個超愛幹淨的“處女座”時,或許就不會這樣認為了。過分愛幹淨被稱為“潔癖”,這是一種心理疾患,會嚴重影響自己及周圍人的正常生活。
美國舊金山有一家婚慶公司,公司老板寶蓮就是一個患有“潔癖”的人。她要求公司的員工每隔一小時就要去浴室洗一次澡,每天最少要洗八次,而她本人每天最少要洗十次澡。雖然公司會免費提供香皂和浴巾給員工,可是大部分人都受不了這樣“潔癖”的老板,紛紛選擇了辭職。可是寶蓮卻認為,自己隻是講究衛生而已,因為生活周圍全是細菌和病毒。
潔癖是一種心理障礙,也是強迫症的一種表現。那麼產生潔癖心理的根源是什麼呢?
1.自卑心理
有的人擁有過度的潔癖,是害怕自己不整潔而被別人看不起。
2.成長環境
如果父母是有潔癖的人,那麼就會將子女“培養”成潔癖者。
3.代償行為
即人的某種心理欲望無法得到滿足時,就會通過其他方式來獲得替代滿足的一種方式。比如有的人在社交中沒有得到肯定,就希望通過外在的潔淨來增加自己的魅力,從而被更多人所接納。
潔癖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心理健康,甚至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質量。有潔癖的人通常感到痛苦和緊張,因此活得特別累。過度的潔癖還會導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要知道,細菌也是人類生活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我們日常接觸到的眾多細菌都是對人體有益的。如果沒有選擇性地一概消滅細菌,會破壞人體內以及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平衡,從而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愛幹淨、講衛生也要有一個限度,不要讓潔癖影響到生活。
對寂寞的恐懼:夜不歸宿的派對狂
你有過“夜不歸宿”的經曆嗎?無論是在網吧通宵上網,還是與朋友開派對狂歡到天亮,都無法隱藏你內心的寂寞感。心理學先賢艾瑞克·弗洛姆說:“人既向往自由,又渴望歸屬感。”如果你總是離群索居一個人生活,就會因為缺乏歸屬感而心生寂寞。這時候你就需要有人陪伴,需要參加派對,因為你的內心充滿了對寂寞的恐懼。
弗洛姆在自己的名著《逃避自由》中寫道:人身上有兩種相互矛盾的動機,首先人總是在渴望獨立和自由,年幼時因為身體及心靈的弱小而不自由,但是隨著自身的不斷成長,就越來越渴望成為獨立的個體,渴望擺脫自己所依附的力量。不過,在真正獲得自由之後,又意味著離開群體,因為失去群體的保護而缺乏安全感,並且心生寂寞。這時人又會逃避自由,渴望重新回到群體之中。所以,人既向往自由,又渴望歸屬感。如果一個人離群索居太長時間,就會越來越孤獨、越來越寂寞,久而久之就有可能患上“孤獨恐懼症”。
“孤獨恐懼症”是一種持續的、極度害怕孤獨的心理疾病,患有“孤獨恐懼症”的人總是擔心得不到關愛與重視,他們又因為長時間離群索居的生活而變得越來越害怕孤獨。“孤獨恐懼症”的病因十分複雜,除了長時間離開群體而缺乏安全感與歸屬感之外,遺傳的性格弱點以及對自我認識的不完善,也會導致“孤獨恐懼症”的發生。這也是現代人群中十分常見的一種心理頑疾。
如果你不想再被“孤獨恐懼症”所困擾,那麼就要拿出勇氣、樹立信心,與寂寞為敵。你可以嚐試著擴展自己的生活圈子,通過學習或運動來打發無聊的時間,或者你可以回到群體中,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漸漸走出寂寞,走向陽光與活力。
對疾病的恐懼:小小感冒杞人憂天
每次生病去醫院,我們總能看到許多焦慮的人,他們或是產房外來回踱步的“準爸爸”,或是等待化驗結果的病人,或是手術室外含淚等待的親屬……他們之所以如此焦慮,是因為對於未知的期待與恐懼、變化和不確定性都是人類產生焦慮情緒的重要原因。
由於對疾病的不確定性,有的人還會出現“疑病症”。疑病症是指對自身感覺或征象做出不切實際的病態解釋,使整個身心產生疑慮、煩惱和恐懼的一種神經症。簡單來說,就是有的人一出現身體不適,就以為自己患上了什麼嚴重的疾病,由此產生恐懼憂慮的情緒,可事實上他們並不一定真的患病了,隻是一種心理上的不確定性而已。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埃爾韋·拉朗曾經做過一次醫學調查,他對112名接受乳房檢查的病人進行了問卷測試,以此來判斷她們的焦慮及抑鬱水平。接受調查的女性都是因為乳房結節或腫塊前來就診,而出現結節和腫塊的原因可能隻是良性的乳腺增生,也有可能是惡性的腫瘤形成。由於在拿到檢查結果之前,她們的內心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因而焦慮和抑鬱的水平都很高,甚至超出了那些被確診為惡性腫瘤的患者。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疑病症”在作怪。而對於那些已經知道病情的患者來說,焦慮水平反而沒那麼高。
生活中,患有“疑病症”的人並不少,他們一感到身體不適就會查閱大量的資料,總是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某種“絕症”。在去醫院就診時,往往能夠說出很多讓醫生目瞪口呆的“診斷”出來。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醫學生都曾有過“疑病症”。那麼,如何才能避免“疑病症”的出現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醫院診斷,當醫生給出最專門的診斷時,你心中所有的疑惑及不確定性都會自動消除了。
對嫉妒的恐懼:同事之間都對自己的薪酬避而不談
曾經聽過一句很有哲理性的話:“一個乞丐不會嫉妒整天錦衣玉食的皇帝,但是會嫉妒身邊啃著爛蘋果過得比自己好一點的乞丐。”這樣的怪誕現象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人們往往不會嫉妒離自己生活圈子太遠的人,而是嫉妒自己身邊的人,比如同學、朋友、同事等。而那些害怕被嫉妒的人,往往收斂起自己的鋒芒,甚至連自己的薪酬都避而不談。
什麼是嫉妒心理?就是人類為了競爭一定的權益,對於競爭者或潛在競爭者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冷漠、排斥、貶低或仇視心理。無論是競爭者的容貌、地位、金錢,都能夠成為被嫉妒的理由。在我們身邊,從來都不缺乏那些喜歡嫉妒的人,同樣也有一些人對於別人的嫉妒十分恐懼。如果說嫉妒別人是因為自己正處於劣勢,那麼害怕被嫉妒又是什麼心理呢?
害怕被嫉妒其實是一種防禦心理,是人類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因為被嫉妒就意味著一定的競爭與危機。對於他人的嫉妒,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首先,你應該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在哪些方麵招人嫉妒,對於別人的流言蜚語,也要客觀對待,要懂得反省和完善自己。其次,要樹立強大的自信心,不要因為別人的嫉妒或非議而否定自己。當然,你還應該具備一顆豁達的心,對於別人的嫉妒采取寬容的態度。當你取得成功或榮譽時,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冷落了身邊的人,否則很容易引來嫉妒。如果你懂得分享榮譽,平時為人虛懷若穀,那麼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與支持,而不是嫉妒與非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