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約拿情緒”有兩個基本的特征:
1.對自己,總是害怕成長,害怕接受偉大的使命,害怕成為傑出者。
2.對他人,嫉妒別人的優秀與成功,幸災樂禍於別人的不幸。
“約拿情結”是一種十分複雜的心理現象,不過它的存在又有一定的合理性。人們一方麵十分渴望成功,可是當成功真正降臨時又會感到迷茫;人們有時候會對自己感到信心滿滿,有時候又會覺得自卑,好像處處都不如別人;人們總是對成功者抱有敬佩的態度,同時又會產生一定的嫉妒與敵意……其實,這些複雜的表現都可以歸結為對於成長的恐懼—人們既害怕自己成長,也害怕別人成長;既不想自己成功,也不想別人成功。
如果從自我實現的角度來說,“約拿情結”屬於一種阻礙自我實現的心理障礙。這是消極而不可取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克服“約拿情結”,讓自己更好地發揮潛能,並且獲得更大的成功呢?馬斯洛並沒有在自己的著作中給出明確的答案,不過我們也可以從中總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那些擁有“約拿情結”的人有所幫助:
1.認識自己的內心,正視“約拿情結”的存在,要有克服的信心。
2.看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勇敢去彌補和完善自己,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
3.要學會“毛遂自薦”,不要害怕站在最高處。
第十二節 戰勝不應有的恐懼,擁抱屬於你的快樂
淡定點,杞人憂天反而禍不單行
有的人是天生的悲觀主義者,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杞人憂天。人有憂患意識並不是壞事,不過這不一定能給你帶來幸運,有的時候甚至會給你帶來“災難”。因為我們總是會受到“墨菲定律”的影響—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這就是“墨菲定律”的精髓。
你知道嗎?提出“墨菲定律”的並不是學者或心理學家,而是一位美國上尉,他的名字就叫“墨菲”。這位上尉認識一位倒黴蛋朋友,便在不經意間說了一句玩笑話:“如果有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那麼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之後這句玩笑話被不斷拓展,出現了一些其他表達形式,比如“有可能出現的錯誤,總是會出現”“如果有可能發生壞事,無論可能性多小總會發生”“禍不單行”等。
根據“墨菲定律”,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幾條結論:
1.所有的事物都不能隻看表麵,因為它比你想的更加複雜。
2.如果你想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那麼所用的時間可能比你預計的要長。
3.你總是在擔心某種情況的發生,那麼就更有可能會發生。
4.凡事有可能出錯的,總會出錯。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事物往往會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發展,比如你的衣服口袋裏有兩把鑰匙,一把是房間的鑰匙,一把是汽車的鑰匙。由於情況緊急,你要立刻從口袋裏掏出汽車鑰匙,於是你在心裏默念“一定不要拿到房間的鑰匙”,而此時往往就會拿到房間的鑰匙了。“墨菲定律”的適用範圍十分廣泛,它揭示了一種獨特的社會及自然現象。當然,“墨菲定律”並不是強調人為錯誤的概率性,而是闡述了一種偶然中的必然性。
我們可以再舉一個例子,比如你的口袋裏放的不是兩把鑰匙,而是兩枚金幣,你很擔心這兩枚金幣會被壞人搶走,於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摸兜,檢查金幣是否安全。可是,你的這個小小的舉動卻被小偷發現了,最後你的金幣要麼會被小偷偷走,要麼就會因為磨破口袋而掉落。“墨菲定律”在技術界帶來的影響更大,因為它會給技術人員帶來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技術風險總是會由可能性變成突發性事件,讓人猝不及防。
長久以來,“墨菲定律”給人們帶來了許多麻煩,也讓我們明白容易犯錯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無論現代科技水平有多高,事故總是會在不經意間發生,而且人類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那麼麵臨的麻煩就越嚴重。因此,在安全管理中,我們不能忽略任何一個小概率事件,而應該盡量想得全麵周詳一些。
過度激勵不如適度壓力
小時候,如果我們考試得到了滿分,父母總會給我們一些獎勵,這會促使我們更加努力地學習。工作以後,如果業績突出,老板也會頒發一些物質獎勵,為我們的工作增加動力。從以上兩種獎勵機製中,我們能夠明白一個人盡皆知的道理:一個人在受到激勵時,往往會更加努力地學習或工作,並且取得更好的成績。
“激勵”是人力資源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指激發人的行為的心理過程。在現代管理學中,激勵是指上級通過各種有效方法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讓員工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務。有效的激勵能夠點燃員工的工作熱情,讓員工更加努力地工作,甚至產生超越自我與超越他人的欲望。這也是激發人類潛能的最好方式。或許你會認為,對於一個人的激勵越強烈,那麼取得的功效就會越好,受激勵者就會表現得越突出,事實真是如此嗎?
美國管理學家貝雷爾森說:“一切內心要爭取的條件、希望、願望、動力都構成了對人的激勵。它是人類活動的一種內心狀態。”這樣說來,激勵所起的作用總是積極的。不過,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心理學家羅伯特·亞爾克斯和約翰·多德森做過的一個實驗,卻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答案—過度的激勵也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羅伯特·亞爾克斯和約翰·多德森將一隻小白鼠放進不同的箱子裏,通過電擊的方法讓小白鼠穿過箱子裏的迷宮,找到“最佳的出路”。他們在不同的箱子裏設置不同的迷宮,然後觀察小白鼠的學習能力,以及在電擊的“激勵”下會不會加快它們的學習速度。當實驗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都猜測隨著電擊的加強,小白鼠的學習能力肯定也會不斷加強。現實是怎樣的呢?當電擊程度非常輕微時,幾乎不會造成痛感,也不會產生激勵作用;當電擊達到中等強度,對小白鼠的激勵作用顯現,它們立刻開始做出努力,想弄清楚迷宮的規律,而且學習的速度也很快。實驗到這裏,得出的結論與我們有關激勵與表現之間關係的直覺是一致的。但是實驗的意外收獲是:當電擊非常強的時候,實驗白鼠的表現很差!
這樣的實驗肯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過也並不是難以理解。雖然我們不知道小白鼠究竟在想什麼,可是當電擊達到最強時,它的身體一定是疼痛的,內心一定是恐慌的,這就會分散它的注意力,讓它根本無法做出最理性的選擇。
同樣的道理,人們在受到外界的適當激勵後,會大大加強自己的學習及工作效率。可是,在受到過度的激勵後,反而不能正常發揮自己的能力了。從亞爾克斯和多德森的實驗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勞動力市場上薪酬、獎金與業績之間的邏輯關係。事實上,激勵機製也是一把雙刃劍,隻有運用得當才能發揮最好的功效,否則隻會適得其反。
迎難而上,長痛不如短痛
小孩子害怕打針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打針會很“痛”,並且會引發生理的不適及心理的恐懼感。於是,每次孩子生病需要打針的時候,父母和醫生都會絞盡腦汁,盡量讓孩子不要哭鬧、反抗。孩子卻沒有那麼“善解人意”,他們總是拳打腳踢,扯著嗓子哭個不停。這時候父母會安慰孩子:“寶貝,不會很疼的,隻要一下就好了。”醫生也眼明手快,迅速地打完針,一場“打針大戰”才算結束了。
如果父母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孩子在打針前哭的時間,明顯要比打針後哭的時間長。這是為什麼呢?美國埃默裏大學心理學和行為科學教授格雷戈裏·伯恩斯說:“對於某些人來講,預感到疼痛與真正經曆疼痛一樣糟糕。因此那些‘極端怕痛者’往往為了縮短感到疼痛的時間,而去選擇時間更短但是更加強烈的疼痛。”這就是“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也能夠解釋為什麼孩子在打針前哭的時間要比打針後哭的時間長,因為在打針前他們會經曆一個“預感疼痛”的過程,這個過程和真正經曆疼痛差不多,甚至更加糟糕。
格雷戈裏·伯恩斯教授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專門找來32位誌願者來進行“忍痛”實驗。他讓這些誌願者依次進行腦部磁共振掃描,並且在掃描的過程中電擊他們的腳,電擊的強度由弱到強—從起初的毫無感覺到針紮般的疼痛。在進行電擊之前,教授會告訴誌願者下一次電擊的強度以及需要等待的時間,等待時間大約為1~27秒。在接受輕微的電擊之後,誌願者可以選擇在5秒或27秒之後接受一次中等強度的電擊,他們也可以在20秒後的輕微電擊和3秒後的超強度電擊之間做出選擇。最後實驗的結果表明,在告訴誌願者電擊的強弱及時間後,誌願者基本上都會選擇接受等待時間最短的電擊,那種被電擊的強度讓人難以忍受。為什麼那些害怕疼痛的人,會在疼痛感弱但是等待時間久,以及疼痛感強但是等待時間短之間做出那樣的選擇呢?難道長痛真的不如短痛嗎?
格雷戈裏·伯恩斯教授在對誌願者腦部進行磁共振掃描時發現,在誌願者受到真正的電擊前,他們大腦中掌管疼痛感的區域就已經活躍起來。誌願者內心的恐懼程度越強,他們大腦中的疼痛感受區域對等待時間的關注程度就越強。這就是誌願者寧願選擇劇烈的短痛,也不選擇較緩和的長痛的主要原因。
從格雷戈裏·伯恩斯教授的實驗中,我們也可以推導出其他結論,比如一個人在處理問題時會選擇迅速完成還是稍微推遲,往往取決於他們等待時間的感覺;一個人在做一件困難的事情時,往往會選擇難度高但是所需時間較少的方法,而不是難度弱而所需時間較多的方法;一個人在做選擇時,快速的選擇可能要比緩慢而仔細的選擇更正確等。
煩惱和壓力也可以用筆“劃”掉
有人說,畫畫能夠表達一個人的情感,從畫中也可以讀到作畫者的心靈。生活中喜歡畫畫的人不勝枚舉,有的人是科班出身,立誌要成為大畫家;有的人卻隻是單純的愛好,來了興致就畫上幾筆。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你心情煩悶時,畫風通常偏陰暗,而當你心情愉悅時,畫風也變得明朗起來。這說明畫畫能夠以最微妙、最朦朧的方式來表達個人的情感,這也讓畫畫變成了一種“心靈語言”。
在心理學上,繪畫也漸漸衍生出一些心理治療方法,所謂的“繪畫療法”就是心理藝術治療的方法之一。它是指繪畫者通過繪畫的創作過程,而不是利用語言工具,將潛意識中壓抑的情緒或者內心的愉悅感呈現出來,從而在繪畫過程中得到排解及釋放。“繪畫療法”真的能夠幫助人們宣泄內心的抑鬱嗎?甚至連煩惱和壓力也能夠用筆“劃”掉?
荷蘭拳手巴特·皮特爾喜歡拳擊,也喜歡繪畫。每當他心情鬱悶,或者比賽壓力過大時,就會選擇一種特殊的“繪畫”方式來排解自己的鬱悶與壓力。你能夠想象到他是如何“繪畫”的嗎?他會戴上拳擊手套,然後在手套上塗滿顏料,然後連續出拳,擊打包裹在沙袋外麵的空白畫布,直到畫布上被各色顏料所塗滿。皮特爾說:“這是野蠻拳擊和優雅繪畫藝術的完美結合。我的靈感主要來源於自然,繪畫隻是向拳擊運動致敬的一種方式。”皮特爾在比賽前經常會感到壓力巨大,並且時常會心情鬱悶,不過在“繪畫”過程中,他能夠將自己內心的壓力與鬱悶都釋放到畫布上去,從而讓自己變得開心起來。皮特爾認為,自己用拳擊的方式“繪畫”,比傳統的用刷子作畫要好得多。畫布被裹在沙袋外麵,每一拳都是情感在宣泄,將恐懼、攻擊以及憤怒等情緒印在畫布上,就像自己內心的野獸在怒吼一樣。
畫畫作為一種藝術治療方法,能夠通過“投影”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一個人的內心狀態,透視出一個人的性格特質以及不易被發現的內心衝突。對於某些人來說,一幅隨意的畫作可能就是他們對於自己人生及生活的講述。繪畫的治愈功能很突出,一個人如果能夠在繪畫過程中做到“自覺”,那麼就能夠很好地進行自我治療,因為一個人要改變自己總比改變別人容易。作畫的過程就是對於自己內心重新認識的過程,它隻是通過作畫的方式,打開了認識自己、改變自我的大門。
在作畫的過程中,你可以選擇塗什麼樣的顏色、用怎樣的畫法、畫了一些怎樣的事物、安排了怎樣的位置結構等細節,這能夠指引你從作畫的過程中,看到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或者是一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想法。在真實地表達自己感情的繪畫過程中,你不僅能夠很好地認識自己,還能夠把自己的渴望和理想都表達出來,從而更好地學習、工作和生活。
食物也能成為好心情的原料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的身邊總有那麼一兩個吃貨,他們對於食物的喜好簡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隻要有一時間,就到各個地方去搜尋美食。當他們感到不快樂時,也能夠通過“吃東西”來改變自己的心情,這種“能力”讓一般人羨慕又嫉妒。
美國著名營養師喬伊·鮑爾說:“食物的力量是無窮的。”以什麼樣的方式攝入什麼樣的食物,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心情、記憶力及皮膚。為了維持每天的身體所需,我們必須從外界攝入一定的食物,因為科學合理的飲食結構可以幫助人們養成良好的性格習慣,還可以幫助人們緩解心理上的壓力。你應該也有所發現,一些人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喜歡利用吃甜食來讓自己恢複快樂的心情。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當含糖量高的食物進入人體之後,會產生一種叫作“羥色胺”的血管收縮素,而這種血管收縮素能夠緩解人們的憂鬱、緊張及易怒行為,讓人的精神進入更愉悅的狀態。
心理學家夏烏斯博士在自己的著作《飲食·犯罪·不正當行為》中寫到一位叫傑利的怪癖年輕人,他從小就頑固調皮,父母根本管不住他。在傑利9歲時,還被管教了一段時間,11歲的時候因為涉嫌犯罪而被法院傳訊,為此他的父母真是焦頭爛額。後來,專家建議傑利控製糖類食物的攝入,因為他經常攝入大量的糖類食物,讓自己處於過度愉悅甚至興奮的狀態。就這樣,傑利的性格明顯好轉,從犯罪少年變成了一個積極上進的年輕人。
為什麼食物能夠成為好心情的原料呢?德國營養學家福爾克·帕德爾教授研究發現,新鮮的香蕉中也含有大量的“羥色胺”,它能夠將信號傳送到大腦的神經末梢,從而讓人的心情變得愉悅、安寧。因此,當你遇到難題,感到緊張不安、思慮過度或者嚴重失眠的時候,就可以在睡覺前吃一些香蕉,喝一點脫脂牛奶加蜂蜜的麥片粥,它們能夠幫助你擁有更好的睡眠。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壓抑、鬱悶狀態,那麼他體內的維生素消耗量會比平時多8倍。這時候多吃一些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或者服用一定的維生素片,能夠幫助人們消除壓抑感。此外,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比如粗麵製品、穀物顆粒、動物肝髒及水果等,能夠治療心情不佳、沮喪和抑鬱。這是因為B族維生素類食物中含有一種叫煙酸的物質,它能夠有效緩解憂慮、疲倦、失眠及頭痛等症狀。
當你感到莫名的煩躁,想要大發脾氣時,如果能夠盡快攝入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比如乳酪、魚幹、牛奶、蝦皮等,或者直接服用一些能夠被快速吸收的鈣片,那麼你很快就會感到自己的心情得到了平複。這就是食物能夠起到的作用。在平常生活中,如果想要控製自己的不良情緒,保持健康愉悅的精神狀態,除了要加強學習、注意修養、維持和諧的人際關係之外,還要學會利用膳食來控製自己的情緒,消除心理的障礙。尤其是那些正處於更年期的中老年人,運用食物療法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走出低沉、憂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