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本來就是很複雜的,想要真正地了解自己的性格或人格都十分不易,當一個人擁有多重人格時,豈不是亂套了嗎?多重人格障礙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很多人覺得自己的性格中擁有很矛盾的對立麵,這是多重人格嗎?為什麼會出現多重人格呢?
很多人都會產生以上這樣的疑問,其實幾十年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就證明了多重人格的存在,它是一種嚴重的心理障礙,美國精神病大詞典對於多重人格的定義是這樣的:“一個人具有兩個以上的、相對獨特的並相互分開的亞人格,是為多重人格。這是一種癔症性的分離性心理障礙。”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相對穩定的、完整的,擁有不同的性格及思維模式,擁有不同的記憶。多重人格患者分裂出來的人格包羅萬象,他們擁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然後輪流出現控製患者的思想及行為。分裂出來的人格並知道彼此的存在,而原本的主人格—在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人格—並不知道“他們”的存在,因此患者往往發現自己的記憶有截斷的現象,也無法知道自己患上了多重人格障礙。不過,在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會有一個人格知道所有人格發生的事情,因此這個人格如果願意配合醫生的治療,那麼醫生就能從他那裏獲取很多有用的信息,從而為治療提供幫助。
從本質上來說,多重人格是對於環境壓力的防禦,每種分裂出來的人格都是對於某種環境的特殊防禦,比如用比較自信的人格,去應付具有競爭性的環境;用脆弱、神經衰弱的人格去贏得同情、獲取依賴;用畫家和藝術家的人格和身份,去應付上層社會等。雖然多重人格具有應對壓力的防禦性,不過他們多是虛弱、恐懼和不安全感的產物。所以,多重人格對於本人的發展和享樂都是一種累贅及障礙。
生活中擁有矛盾性格的人,雖然他們認為自己身體裏擁有兩個不同的“自己”—有勇敢的,也有懦弱的;有開心的,也有難過的;有衝動的一麵,也懂得什麼是理智。不過這並不能算作多重人格障礙,而是輕度的多重人格傾向,這種傾向隻是人們自身的適應性表現,雖然擁有這種傾向的人情感波動較大,但是大多能夠保持在健康、平衡的範圍之內。很多藝術家都具有輕度的多重人格傾向,這也是他們靈感永不枯竭,又常變常新的主要原因。
現在,多重人格仍然是人格障礙中最難理解和應對的領域之一。由於多重人格的發生多與童年時的不好經曆有關,所以治療多以心理安撫及心理疏導為主,相信隨著醫學及心理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未來一定能夠更有效地治療這種心理疾病。
記憶錯覺,深信不疑的記憶不一定真實存在
我們在對某件事情做出評價或者反應時,都會依賴於我們的記憶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即成功的經驗,甚至人的一切行為都會受到記憶的“操控”。每個人都對自己的記憶深信不疑,甚至將它當成自己認識世界、處理各種問題的“理論依據”。不過,美國的心理學家洛夫托斯卻說,我們深信不疑的記憶也不一定真實存在。這是怎麼回事呢?
很多人都應該知道這樣一個現象,就是一個人將一個動作或者將一件事情傳達給另一個人,再由這個人傳達給另外的人,最後一個得到信息的人往往會發現自己所理解的與第一個人想要表達的完全不同。為了證明記憶的不可靠性,心理學家還做過一個類似的實驗:心理學家讓第一個實驗對象看一張圖片,圖片上印著相對而立的兩個人,一個是穿著整潔的黑人,另一個是手持刀刃的白人。實驗對象看完圖片之後,要憑借自己的記憶力,將圖片的內容傳達給第二位實驗對象,第二位實驗對象再傳達給第三位,如此接力進行……最後實驗的結果出來了,在經曆幾輪轉述之後,圖片中的內容也被扭曲,變成了手持刀刃的黑人和穿著整潔的白人。這個實驗充分證明了人的記憶也不是完全可靠的。
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記憶錯覺,如果我們隻是將一次愉快的下午茶記成了一頓火鍋,可能沒人會介意這種無傷大雅的記憶錯覺。可是在一些重大決策與重大事件上,記憶的可信度卻可能是關乎生死的事情。比如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統計,結果表明在警方安排的嫌疑犯指認中,有20%~30%的目擊證人會指認出警方明確知道並不是正確的人。如果真正的嫌疑犯並不在指認範圍中,目擊者仍然會指認出一個“嫌疑犯”,這就造成了一些無辜者蒙冤入獄的情況。事實上這樣的事件常有發生,在20世紀的美國就有一名叫傑克遜的年輕人因為與真正的強奸犯長得過於相似而被指證,無論他如何辯解都無濟於事,最後隻能蒙冤入獄,直到5年後真正的罪犯被逮捕,他才有機會重見天日。
諾貝爾獎獲得者利根川進在一項神經生物學實驗中,發現了大腦中專門負責記憶痕跡的細胞,實驗中還能夠人為地通過操作這些細胞去讓動物產生虛假的記憶。為此,利根川進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表示:“最新的研究能夠讓人們意識到人的記憶是多麼不可靠!”
人的記憶不像影像記憶那樣精確和真實,也更容易出現錯誤,因為人們對之前所經曆過的事情的記憶會在一定程度上被後來的事情不斷修正。這就是說,我們的記憶都具有重構性,平時我們看到事情的發生,但是在儲存記憶的同時,也可能會將虛假的信息同時納進來。這些虛假的記憶信息,具有人類認知經驗的傾向性,雖然我們覺得自己的記憶如此真實、如此清晰,甚至從來不會懷疑它的客觀真實性,不過記憶也並不是那麼真實可靠的。要知道,每天有太多的信息進入我們的記憶中,其中有很多可能是真假信息的綜合體。
心理學家研究記憶在質和量上的變化,以及人們的知識經驗如何影響對記憶的提取時,發現記憶的內容與事實是不符的,這就是記憶扭曲現象。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見,就算是人們經曆了相同事情,也會在各自的記憶中出現很大的差異。所以在現代法庭中通常會采用多個證人的多種證據,而且獨立向每個證人提出問題,以此來避免記憶扭曲造成的錯誤判斷。這樣說來,對於我們深信不疑的記憶,也不能完全相信,尤其當你記憶模糊的時候,更應該學會客觀地思考,找到更多有關的證據,然後再做出相應的反應。
路西法效應:環境改變令人性格大變
你還記得發生在1994年4月到6月中旬的“盧旺達種族大屠殺”事件嗎?在短短的三個月內,胡圖族人就殺死了將近100萬圖西族人,死亡人數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1\/5000以上,事件震驚了全世界,也成為了人類曆史上最血腥的事件之一。
“盧旺達種族大屠殺”的發生在現在看來十分匪夷所思,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兩族人是混居在一起的,他們有的是要好的鄰居,有的是親密的朋友與同學,有的是老師與學生,有的是同事、合夥人。就是這樣親密的關係,僅僅在一夜之間,政府告訴胡圖族人,圖西人是壞蛋,你們必須拿起武器消滅他們,然後政府給他們武器,他們就展開了血腥的大屠殺。為什麼善良的人類會犯下這樣的錯誤呢?當我們身處這樣的情景之時,一定會認為自己能夠保持清醒的大腦,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至少自己不會去幹這樣的事情。然而“盧旺達種族大屠殺”又讓我們明白,在受到環境的影響時,人的性格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善良的天使到嗜血的魔鬼也許隻要一刹那的時間,這就是“路西法效應”。
路西法原來是侍奉於上帝右側的天使,在墮落以前曾經擔任熾天使長的職務。由於它不願意跪拜聖子,不肯承認聖子的地位比天使高,而率領天界三分之一的天使舉起了反旗,並且最終失敗墮落成撒旦。這一段故事在《神曲》和《失樂園》中都有描述。後來,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引用這個寓意深刻的故事,來說明人性的善惡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在他的著作《路西法效應:好人是怎樣變成惡魔的》中記錄了一個真實的、極富爭議的實驗:
1971年,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先是在報紙上征集自願者參與監獄生活的研究,時間為兩周,自願者每天能夠得到15美元的報酬,然後有70位應征者來到斯坦福大學報到,接受一係列的心理測試。這些人都是身心健康的美國大學生,其中有24人被選中參與這次實驗。菲利普·津巴多隨機抽出一半人飾演監獄裏的看守,而剩下的一半飾演囚犯。接下來,自願者被告知,那些飾演囚犯的人有可能會被剝奪公民權,並且隻能得到最低的飲食和醫學護理。那些答應飾演囚犯的人被告知在某個周日等在家裏,那一天他們真的被警察“逮捕”了,然後被送進了斯坦福大學心理學係的地下室模擬監獄裏。實驗的第一天,大家都表現得很平靜,並沒有什麼事情發生,可是第二天“囚犯”就發起了一場暴動,他們撕扯身上的囚服、拒絕聽從看守的命令,還取笑看守。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告訴看守們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控製局麵,看守們照做了,他們強迫“囚犯”做俯臥撐、脫光他們的衣服,拿走他們的食物和被子,並且讓他們空著手清洗馬桶、關禁閉和毆打等。實驗就這樣持續了六天,最後就因為局麵失控了而不得不終止了。不過,菲利普·津巴多已經從實驗中找到了答案。
他說:“當我看到美軍虐待囚犯的照片時,並不會感到特別震驚,因為人的善良與罪惡,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在斯坦福監獄實驗中看到了人類在環境的影響下,由善變惡的過程。他把這個過程稱為“路西法效應”—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法也會墮落成可怕的撒旦,更何況人類呢?
“路西法效應”告訴我們,人類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作惡,不過菲利普·津巴多教授也樂觀地指出,也有一些人能夠頂住壓力,英勇地違抗“路西法效應”。他們能夠正視自己的錯誤,能夠客觀地看待善惡行為,最後會拒絕為了所謂的人身安全而去傷害他人,他們勇於反對不公平的製度,勇於與邪惡抗爭。這類人包括那些反對戰爭、追求和平的人。
盜夢空間,在幻象與真實之間的掙紮
每次睡覺醒來的時候,我們都會感到大腦迷糊,好像自己還沉浸在夢境中沒有醒來,或者正身處於幻象之中,一切都不那麼真實。還有的人,根本分不清現實和幻象,所以整日渾渾噩噩的,找不到生活的重心。
為什麼人類的大腦會分不清幻象與真實呢?著名神經科學家傑弗裏·紮克斯在自己的著作中寫到這樣一個心理實驗:受試對象首先要讀一段準確的曆史文章,然後再觀看關於這段曆史的好萊塢影片。雖然這些好萊塢電影有時候會嚴重地扭曲曆史真相,不過這些知道真相的受試者並沒有化身為正義的謊言批評家,對這些好萊塢電影進行挑刺,而是混淆了史實,更願意去相信電影裏的情節。傑弗裏·紮克斯寫道:“對觀影者進行的記憶測試表明,電影中歪曲的曆史給他們留下了驚人的影響。盡管他們在文章中閱讀了正確的內容,他們還是認為大約40%的歪曲其實是正確的,而且無論他們是在觀影前還是觀影後閱讀曆史文章都沒有差異。”在好萊塢電影裏被扭曲的曆史會影響到很多人對於真實曆史的印象,從而影響人們對於當下的看法。人類的大腦寧願去相信虛構的幻象,也不願意相信赤裸裸的真實。
傑弗裏·紮克斯認為,人類的大腦之所以很難分清幻象與真實,是因為大腦就像一個建模機一樣,當人們單純地閱讀故事並且理解它們的時候,所激發的神經係統和人們為真實世界建模時激發的神經係統是一樣的。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傑弗裏·紮克斯還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來掃描上述受試者的大腦,結果發現當電影中的人物伸手去拿一個物品時,核磁共振成像上顯示控製手動的大腦區域也被激發了。由此可見,人們對於自己生活經曆的記憶,和對虛構故事的記憶,都具有相同的形態,因為它們形成的機製是一樣的。這就是大腦區分幻象與真實會顯得比較困難的根本原因所在。人類用大腦的模型來理解現實,而這個模型究竟是“虛構”的還是“真實”的就不那麼重要了。
人類的大腦也和大自然一樣,時刻都在“運轉”著,它會在你意識清楚的時候自動創造出“在哪裏”“做什麼”的幻象。比如當你一個人閉上眼睛待在黑暗的屋子裏,或者舒服地躺在床上或浴缸裏時,大腦中就會浮現出一係列的虛構圖像。這時候人們會很自然地想象自己飄出體外,在幻象中做什麼事情,這也是人們總是把幻象和真實混淆起來的原因。
另外,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約翰·卡西奧普說,在這個充滿互動的信息化時代,人類更容易感受到孤獨,這也使得人類更容易沉溺於幻象之中。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人類越來越缺少現實的人際交往,人類無法找到自己需要的情感交流,因此電視或網絡上的人物會取代現實的真人滿足人們的情感所需,這樣大腦就很難分清哪個是真實的,哪個是虛構的。換句話說,人類越是依賴的虛構人物,大腦就越會將他們視為“現實”,這也是大腦進行自我欺騙的行為。對於那些無法分清幻象和真實的人來說,更應該努力去麵對現實,哪怕現實中有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也不能選擇逃避而讓自己沉溺於虛無。
詹森效應:關鍵時刻的判若兩人
生活中我們會看到這樣一類人,他們在平時的考試或比賽中總是表現很突出,可是到了關鍵的重大考試或重大比賽中,他們卻總是發揮失常,屢屢失利。如果說“實力雄厚”之人卻在“賽場失誤”,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的心理素質太差。事實真是如此嗎?
美國有一位速滑運動員名叫丹·詹森,他在平時的訓練中表現得十分出色,實力也相當雄厚,不過一到賽場上他就會表現失常,和平時判若兩人,讓自己及他人感到失望。賽後,記者采訪詹森本人,問他為什麼總是在賽場上失利,他回答說:“因為感到壓力太大了,在賽場上總是過度緊張。”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比賽失利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這種效應經常會出現在運動員身上,或某些考生身上。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中國男子體操世界冠軍李小鵬被寄予了奪金的厚望,可是在正式比賽中他卻發揮失常,最後隻獲得了男子雙杠單項比賽的銅牌。而在之前的世界體操錦標賽中,他卻輕鬆地獲得了兩個項目的金牌,同樣他也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男子雙杠比賽的冠軍。其實,李小鵬並非沒有實力去爭奪金牌,而是受到“詹森效應”的影響。賽後他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在賽場上發揮失常是因為自己的壓力太大了。
“詹森效應”不僅僅出現在運動員身上,很多考生也會受到“詹森效應”的影響,從而在考試上失利。這樣的現象太常見了,那些平時學習成績優異,考前準備充分的學生,一到了中考、高考時就會發揮失常。這是主要是由於“詹森效應”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讓他們在考場上出現緊張、慌亂,甚至記憶力驟減的情況。這類考生通常對於考試成績抱有很高的期望,不過又缺乏自信心,隻想著成功,又害怕失敗,如此患得患失,壓力過大,結果造成大腦皮層興奮與抑製過程失衡,神經功能也會出現紊亂,各種症狀也隨之而生。
“詹森效應”對人們的影響巨大,那麼如何才能克服“詹森效應”呢?
1.要適當淡化結果,更注重過程
通過“詹森效應”我們可以知道,賽場上考驗的不僅僅是選手的實力,還有選手的心理素質。很多人受到“詹森效應”的影響,就是因為他們對於比賽結果太過重視,隻允許自己贏,不允許自己輸,這樣隻會給自己增加無形的壓力,最終導致賽場發揮失常。如果能夠淡化結果,而更加注重比賽過程,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解決問題和比賽過程中,或許更能夠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
2.要樹立一定的自信心
因為隻有充分相信自己能贏,才能夠在賽場或考場上冷靜沉著地應對一些難題,發揮真正的水平。一個人如果擁有了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那麼在任何時間都能夠做到遊刃有餘。當緊張情緒出現時,要及時喚醒自己的自信,要提醒自己“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然後全身心地投入考試或比賽中。
3.也不要給別人“製造”壓力
當某些優秀的人取得傲人的成績時,大家都會對他大加讚賞,如同眾星捧月一樣,同時也對他抱有一定的期待。這樣他就會在心理形成一種心理定式:“我隻能成功,不能失敗。不然就會讓相信我的人失望的。”在這樣的心理定式影響下,內心的壓力自然會越來越大,最終就會導致自己發揮失常。所以,我們必須用平常心去對待他人的期望,同時也不要給他人“製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