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學會和自己做朋友
認識自己的第一步:本我、自我、超我
認識自己是自我意識的首要成分,它能夠幫助我們調節和控製自己的心理狀態,也包含了自我感覺、自我觀察、自我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的成分。認識自己是對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圍環境關係的認識。如果你有一些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那麼認識自己就是應對這些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第一武器”。
權威的心理學調查統計顯示,至少有90%的人都不了解自己,即對自己沒有一個全麵客觀的認識。他們可能因為外界的誘惑而漸漸迷失,放棄內心的感受,慢慢地不知道自己是誰;也有可能因為不願意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麵,從而變得迷失自我;或者不善於安靜下來和自己“對話”等。一位哲學家告訴自己的學生,無論是誰都必須明白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裏?我要做什麼?雖然這三個問題很簡單,可是卻不容易回答。
認識自己在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這是一個人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與外界關係的過程。心理學之父弗洛伊德在自己的著作《自我與本我》中說道:“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所以,認識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讓自己知道什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是指人類在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是人類思維的原始程序,也是人類最為原始、屬於滿足本能的衝動的欲望,比如饑餓、性欲等。“本我”這個詞是弗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的作品所建的。本我是人格結構的基礎,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特質,也是自我及超我的基礎。本我隻會遵循“享樂原則”,隻是為了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比如食欲的滿足及性欲的滿足等,並且會自然地避免痛苦的發生。弗洛伊德說:“在人類的嬰幼兒時間,人類的本我意識表現得最為突出。”
2.自我:很多心理學派都將自我定義為個人有意識的部分。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這時候“現實原則”會代替“享樂原則”。因此個體要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和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當然,自我不是自性,因為自性有無意識的一麵,而自我完全出於自己的意識。當代心理學對於“自我”的研究非常複雜,其中還牽涉到哲學中的形而上學。
3.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製者”,由“完美原則”所掌控,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超我就是“父親形象”及“文化規範”的符號內化,由於對客體的衝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性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回避禁忌。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
那麼,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存在什麼聯係呢?首先,本我、自我和超我一起構成了完整的人格,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解釋人類的一切心理活動及現實行為;其次,自我是永久的存在,超我又是與本我對立的,而自我會對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進行調節;最後,如果本我、超我或外界壓力過大時,自我就會啟動防禦機製,比如壓抑、否認、退行、投射、升華等。簡單來說,本我是指人類原始的欲望,自我是人類有意識的行為,而超我是約束人類行為的道德評判。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生活才能接納你
美國第一暢銷書女作家黛比·福特說:“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所以我們時常會努力變成人人都喜歡的樣子,讓自己活得很累。其實,每個人背後都隱藏著優點,而每個人的陰暗麵都對應著一個生命禮物:好出風頭隻是自信過度的表現;邋遢說明你內心自由;膽小能讓你躲過飛來橫禍;潑婦在有些場合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隻有我們真心擁抱它,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這正是一個不完美的女人說出的完美自白。
黛比·福特在成為作家之前,曾經過著放蕩不羈的糜爛生活,她每天嗑藥、酗酒,感情也十分混亂。當時的黛比·福特沒有人生目標,沒有夢想和希望,在她的世界裏隻有三樣東西—性、禁藥和搖滾。直到28歲的時候,黛比·福特才從夢中驚醒,她認為自己不能再浪費自己的寶貴生命了,而應該努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後來,黛比·福特豐富的人生經曆成為了她創作的源泉,而讓她蜚聲全球的著作正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黛比·福特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甚至可以說有很多“缺陷”。不過,她善於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努力成就了完美的人生。為什麼黛比·福特可以做到這樣呢?因為她說:“隻有自己能夠拯救自己。”黛比·福特能夠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人無法做到。
我們身邊總不缺乏“完美主義者”,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他們總是會提出嚴格的要求,或者極高的標準,總希望做到麵麵俱到—哪怕已經做得十分出色了,仍然不能讓自己感到滿意。什麼是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者在心理學中指一種不斷追求最高要求,追求完美的性格或主義的人,其往往伴隨著自我否定和對他人評價的關注。完美主義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它將給你無窮的動力,運用不當它會將你推入深淵。過於追求完美是一種偏執型人格障礙,也是一種固執己見、不懂變通的心理缺陷。
為什麼有的人會出現頑固心理呢?美國心理學家萊昂·費斯汀格指出,人之所以會產生頑固心理,就是因為自身的認知出現了失調,當內心製定的“完美標準”與現實狀況發生矛盾和衝突時,人們就會通過兩種方式來讓自己的認知到達平衡,要麼給自己找出一個適當的理由繼續維持平衡,要麼就是接受現實。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就會出現所謂的認知失調,也就是在你做出並不完美的決定時,如果你不懂得通過調整自己內心的“完美標準”來適應現實,就會產生頑固心理。另外,一個人固有的認知習慣也會影響他對事物的認知方式,當自己內心的“完美標準”與現實情境發生衝突時,擁有頑固心理的人絕不會調整自己的“完美標準”來順應現實的需求。這也是一種自我防禦機製—堅持自己的標準,避免出現認知失調的情況。生活中,很多人都擁有頑固心理,他們總是抱著自己的“完美標準”,在嚴峻的現實麵前不願意做出半點讓步,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做得麵麵俱到,而當他們發現自己的不完美行為時,就會陷入深深的自責中,甚至出現厭食、沮喪、自殺等情況。
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心理學家戈登·弗萊特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完美主義,他發現所有完美主義者身上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心理問題,而且都擁有偏執型人格。
完美主義者都應該努力調整自己,努力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要知道,世界上並沒有真正完美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會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代表著愛與美的維納斯隻有一隻手臂,卻被稱為世界上完美的藝術品。過去的歲月裏,有很多藝術家都嚐試著將維納斯的斷臂修補上,可是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因為無論給維納斯加上一個怎樣的手臂,都沒有之前那樣完美。所以說,世界根本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如果你一定要讓自己變得完美起來,那麼肯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並且得不償失的。
疏導不良情緒,而不是釋放心裏的惡魔
有的人平時總是表現得喜怒無常,一會兒因為一點小事哭得稀裏嘩啦,一會兒又因為一個笑話笑得前仰後合,一會兒又怒火中燒亂發脾氣……我們通常將這類人稱為“情緒化”的人。什麼是情緒化?情緒化是指人類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而發生的較大較明顯的情緒波動,也可以理解為人在不理性的情感下所產生的行為狀態。
我們知道,人的情緒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一個人的情緒反應越強烈,在身體動作上的表現就越強烈,比如人在怒的時候會咬牙切齒,在喜的時候會手舞足蹈,在憂的時候會茶飯不思,在悲的時候會痛心疾首等。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認為:“情緒意指情感及其獨特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狀態,以及一係列行動的傾向。”所以情緒是不能被完全消滅的,隻能進行有效的疏導、管理及控製。
情緒沒有好與壞的分別,隻有積極與消極的分別,不過由情緒引發的行為卻有好壞之分,由行為所引發的後果更有好壞之分。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情緒管理。這也是提高自己情商的重要內容之一。情緒管理,就是用對的方法,用正確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緒,然後調整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放鬆自己的情緒。簡單來說,情緒管理是對個體和群體的情緒感知、控製、調節的過程,其核心必須將人本原理作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緒得到充分發展,人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是從尊重人、依靠人、發展人、完善人出發,提高對情緒的自覺意識,控製情緒低潮,保持樂觀心態,不斷進行自我激勵、自我完善。
哈佛大學的伊萊恩·凱瑪克教授曾指出:“比暴君的奴仆更不幸的事情,就是成為情緒的奴仆。”也許你還不知道吧?在所有的情緒問題中,影響人們最多的是憤怒的情緒。經常產生憤怒情緒,對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同時還會影響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和睦友好關係。更可怕的是憤怒還有可能導致間接的死亡,在所有車禍事故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由於駕駛者的憤怒情緒引起的。如果不懂得控製憤怒,那麼就等於在釋放心裏的惡魔。
想要“管”好自己的情緒,也不是一件難事,很多方法都可以幫助你解決問題。不過,我還是要告訴你:“自己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很多不好的情緒都是由於不能自控造成的。”為了能夠更加快樂幸福地生活,也為了“管”好自己的情緒,希望你能夠在發怒前問自己幾個問題:
1.你認為這樣,別人會怎樣看待你,會怎樣對待你?
2.如果你是別人,你會對自己的做法產生什麼樣的感想?你會生自己的氣嗎?
3.你可能做錯的地方有哪些?
4.你打算對別人采取怎樣的行動?這些行動會導致什麼後果?
5.你們之間可能出現什麼誤會?
6.你最終如何看待這件事?如何對待別人?
在你情緒不穩定的時候,要學會控製與冷靜,要嚐試著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要學會先理解別人。當你學會為別人著想時,你的情緒也不再容易爆發了。
自我期望要適度,白日夢更要適度
每個人都對自己以及身邊的人擁有一定的期望值,這也是自我評價的一種方式。如果你的期望值過低,人們就會認為你不夠自信,對於自己或他們的能力評估不夠全麵真實;如果你的期望值過高,人們又會說你過於自信,就像在做白日夢一樣。因此,隻有適度的期望值才能夠更好地處理問題,才不至於出現較大的壓力或者錯亂。
美國心理學家弗羅姆指出,上級對於員工的激勵水平高低,取決於員工的期望值和效價的乘積,因此在不考慮期望值的前提下,效價越高對於員工的激勵水平就越高。看來,一個人的期望值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身價”。如果自我期望值過高,就會在職場上遇到問題了。
一位叫喬治的年輕人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一家國際上市公司工作,擔任部門經理一職,年薪20萬,可以說是平步青雲。而且,喬治還經常會接到獵頭公司的電話,希望他能夠“跳槽”,給出的薪水也比現在的多出一倍。然而,喬治對於“獵頭”提出的要求卻感到不滿意,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身價”遠遠不止如此,他寧願等待更好的機會,也不要輕易地跳槽。
後來,公司的信息化設備越來越強大,需要的工作人員也越來越少,喬治十分不幸地麵臨著裁員危機。果然,老板發給喬治一筆“遣散金”後就將他辭退了。喬治不得不重新找工作。他找到當初的獵頭公司,對方卻譏笑著說:“你當時在大企業中擔任要職,地位和身價都高,如今失業了,情況也不一樣了,我們給出的待遇也會削價的。”喬治受到奚落之後,憤然離去。他想,自己畢業於名牌大學,能力也很強,怎麼可能隨便屈就呢?於是,他連續找了幾個月工作,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後來迫於生活壓力,他才願意屈就自己,找了一份自己並不滿意的工作。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他將自己的經曆告訴了一位學習心理學的同學,同學告訴他,是他的自我期望值太高了,以至於無法正確地麵對職業危機感,然後又因為失業形成的失落感而產生了焦慮與抑鬱的心態。喬治想了想,覺得同學分析得挺正確的。同學又給他建議說:“你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關鍵是自我期望值要適度,無論職位高低、薪金多少,都要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為基礎,這樣才算深刻地理解了達爾文‘適者生存’的法則。”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像喬治那樣,自我期望值過高。所謂自我期望值,是指在從事某種行動前自我估計所能達到的目標水平,這個自定的目標水平與將來的意誌行動結果未必完全相符,比如學生在考試前往往都會對自己的考試成績及報考學校的等級有一個期望值,但是實際的考試成績和錄取學校,可能等於、優於或低於期望值。如果是等於或優於期望值,學生會感到愉悅和滿足;如果低於期望值,學生則會感到失落和挫折感。
可見,在進行自我評估時,切合自身實現情況的期望水平是很重要的。過高或過低的期望水平都會對個體的行動造成不利影響,而那些經過努力能達到的,難易適中的期望水平,由於它既富有挑戰性,又具有實現的可能,所以會對個體的行動起到較好的定向作用。
巧用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來做出正確決策
當你觀察一幅油畫的時候,如果站在離畫很近的地方,往往很難看清楚畫的是什麼,可是當你站在離畫稍遠一點的地方時,卻能夠看得更全麵、更清晰了。這種離開畫麵較遠距離反而看得更清晰的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阿斯伯內多效應”。
“阿斯伯內多效應”是由心理學家阿斯伯內多發現的,因此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個效應不僅僅適用於觀察油畫,在生活中也很常用,簡單來說,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你特別專注於一件事情,那麼往往會因為太過投入,而心情緊張、認知狹隘,很難看清事物的整體及本質;而以“旁觀者”的態度對同一事物進行觀察時,就會放得更開,視野也會更加廣闊,觀察的過程中既能看到問題的全部,又能促進思維的冷靜思考。
一般情況下,人們會受到“阿斯伯內多效應”影響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觀察位置有誤
無論觀察油畫,還是觀察一個事物,如果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觀察點,那麼看到的畫麵肯定是模糊不清的,對於事物的了解也是片麵或表麵的。
2.過於專注與投入
如果對某件事情過於專注或過於投入的話,往往會深陷其中不知所措,在行為上也會不經思考就做出行為,而且很容易被事物的表麵現象所迷惑。
3.被私心影響
所謂“當局者迷”,就是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這樣就容易形成過於主觀的思維,缺乏客觀與公正性。
在決策過程中,我們更需要懂得“阿斯伯內多效應”,並且善於利用“阿斯伯內多效應”的積極作用。正如美國社會學家T·戴伊說過:“正確的決策來自集體的智慧。”無論你要做出怎樣的決策,都不可能隻采納自己的意見,而對“旁觀者”的意見置若罔聞。雖然個人決策也有一些優點,比如不用承擔過多的責任,可以讓權力更加集中,從而讓決策變得迅速起來等,可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比如:
1.個人性格上的弱點可能在決策時無法得到有力的彌補。
2.個人的經驗、學識、才幹可能會和要處置的複雜問題構成鮮明的對比。
3.個人權力的過度集中可能導致有效監督失效。
由此可見,個人決策還是存在太多的局限性,而且很容易陷入“阿斯伯內多效應”中,如果能夠在決策中發揮“阿斯伯內多效應”的積極作用,就能夠做出更正確的決策。那麼,具體應該怎樣去做呢?
1.要選好觀察點
無論針對什麼樣的決策,都需要站在一個正確的觀察點上,這樣才能夠真實、全麵、清晰地看待決策中可能出現的一切問題。
2.要學會輕裝上陣
如果在決策過程中,內心糾纏太多事務,考慮或顧忌太多,往往就無法輕裝前行。輕裝就是卸下內心雜亂的事物,專心投入到當前決策中。你要做好當前的決策,就要放棄一切與決策無關的事物。
3.做到心無私念
決策時存有一定的私念無可厚非,不過私念過重則無法分辨是非,因為私念讓你無法全心觀察,也無法走出“當局者迷”的影響。
4.要學會隨時“變焦”
觀察油畫時,不斷變換觀察距離,可以加強觀察效果。同樣,在決策過程中也要學會隨時“變焦”,這樣才能對事物做出全麵、客觀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