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6 把一切都寄希望於明天(1 / 3)

第十六節 人人都有拖延症

先甜後苦的行事原則

我們通常將“拖延症患者”稱為樂觀主義者,因為他們做事情總是不慌不忙,即使在最緊急的關頭,仍然能夠找到拖延的理由。所以,他們也信奉“先甜後苦”的行事原則,寧願現在享樂未來受苦,也不願意現在受苦而未來享樂。

有一個關於葡萄的選擇題:給你一串葡萄,你是從最好的開始吃,還是從最壞的開始吃呢?樂觀的“拖延症患者”一定會選擇從最好的開始吃,他們會說:“我從最好的開始吃,這樣吃的每一顆都是最好的。”這樣的樂觀心理值得我們學習,不過這種“先甜後苦”的心態並不適用於任何時候。比如早年間哈佛大學就曾做過一個“延遲滿足”的心理測試,結果是,選擇“先苦後甜”的人擁有更強的意誌力,更能夠抵擋外界的誘惑,更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

此外,心理學家艾德·迪耶內還做過一個實驗,他虛構了一位女性的角色“簡”,然後讓實驗的參與者看她的傳記,並且對於“簡”一生的幸福做出評價。結果發現,即使將“簡”的壽命延長一倍,也不會影響參與者對她人生幸福程度的評價。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如果讓“簡”一直很幸福的生命增加5年“還算幸福”的日子,那麼參與者就會對她的幸福評價大大降低。如果是增加5年“令人失望”的生命,那麼參與者就會覺得她的人生十分糟糕。這樣說來,人們對於幸福感的認定更傾向後“先苦後甜”,而不是“先甜後苦”。

考試前夜的突擊戰

拖延症患者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臨陣磨槍”,在被事態逼得“走投無路”時,這是他們反敗為勝的最後武器。尤其對於那些即將參加考試的學生來說,考試前夜的突擊戰成為了他們唯一可以抱的“佛腳”。可是,這樣的突擊戰真的有效果嗎?

國內的教育學家曾經針對這一問題進行過專門的研究調查,結果發現在高考前2~4個月內運用適當的方法進行複習,能夠大大地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尤其是考試前夜的複習至關重要。在調查中,教育學家根據最近幾年的高考成績做了詳細的分析,結果顯示在高考前經過2~4個月的有效複習,至少有65%的學生能夠在模擬考試的基礎上提高30~70分,這些分數的提高,讓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進入了名牌大學。這些學生在接受專家提問時說道,自己在考試前夜還在加緊複習,努力記住更多的知識點。

所以,考試前夜的突擊戰也不是沒有效果的,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考試前的複習階段正是學生“複習求知的高峰期”,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會在輕度焦慮情緒的推動下達到頂峰,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力和記憶力。

很多拖延症患者總是將工作拖到最後,而且在高壓下又能爆發出潛能,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活絡、靈敏,最後順利地完成任務。這些都是“突擊戰”所帶來的積極作用。

工作時卻沉溺於工作之外的“樂趣”

在這個講究效率的時代,每個人都會提醒自己:“工作中必須快人一步,並且要交出最好的工作成果。”然而,現實的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很多人都喜歡在工作中偷懶,甚至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拖延行為。這類人通常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從而讓自己的信譽受損,讓上級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態度,最終影響到自己的事業發展。

難道你沒有過拖延的行為嗎?在工作任務或學習任務的完成期限快到時,才開始竭盡全力地挑燈夜戰,雖然這種臨陣磨槍的行為可以給你帶來一定的效率,可是質量卻無法得到保證—匆匆上交的作業總是筆跡潦草,匆匆上交的方案也是漏洞百出。你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在拖延,總是在工作中沉溺於工作之外的“樂趣”嗎?原因有以下幾種:

1.懶惰心理

有的人麵對一些自己並不喜歡,但是又比較繁重的工作任務時,容易出現懶惰心理。隻要一想到工作就感覺頭疼,所以總是“分散”自己的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而自己的本職工作能拖就盡量拖延。

2.過分自信

有的人過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能夠像彈簧一樣,壓力越大能力越強,所以不到最後的關頭,永遠不願意花精力和時間去完成工作任務,就算努力讓自己去做了,也完全沒有效率。

3.恐懼心理

還有的人遲遲沒有行動,是因為害怕自己無法將工作任務完成好。這種逃避的惰性心理,往往很容易讓自己產生挫敗感。當工作期限越來越短時,這類人就越是不敢行動,不過短暫的逃避及拖延隻會讓自己的恐懼感越來越強。

4.追求完美

有的人希望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不惜一切代價追求質量上的完美,結果導致工作上的拖延行為。

無論因為什麼,在工作中出現拖延的行為,都會對自己的職場發展帶來極壞的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克服工作上的拖延,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呢?

意大利心理學家弗朗西斯科·西裏洛提出了一個應對拖延的好方法,簡稱“番茄工作法”:首先,你將自己要完成的工作列在紙上,然後買一個定時器(那些定時器通常為番茄形狀)設定自己的工作時間,一般25分鍾最佳。然後將這25分鍾當成一段番茄時間,每工作25分鍾定時器就會響起,這意味著你完成了一段番茄工作時間,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再進行下一段番茄工作時間,直到完成你的所有工作為止。如此長期堅持下去,你就能夠漸漸找到工作的動力,避免工作中的拖延行為。

屢教不改的上班遲到

一個周末,和朋友一起喝下午茶。她一邊抱怨工作壓力大,一邊嘲笑自己是“遲到大王”。她感到十分苦惱,因為上班的時候總是會遲到,即使提前一兩個小時起床,仍然於事無補。我問她:“為什麼會這樣?”她說:“因為每次起床都會花很多時間用來化妝,出門前總會反複地照鏡子看自己的衣著是否得體,還要做早餐等。雖然自己是提前起床了,可是時間卻浪費在家裏了……難道我患上了拖延症嗎?”我點了點頭說:“病得不輕。”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上班總是遲到,即使被老板批評了,也屢教不改。這些人就是典型的拖延症患者,他們的遲到行為就是拖延的表現。一般情況下,他們會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底線”,比如他們心中預設的出門時間是7點半,那麼即使在7點25分的時候,他們也絕對不會踏出家門。這樣在路上遇到什麼意外情況,就免不了會遲到了。此外,對於工作的倦怠也是一部分人遲到的原因,倦怠來自哪裏?就是平時的繁重的工作任務及壓力。有趣的是,心理學家調查後發現,很多屢教不改的上班遲到者,通常會編出各種故事來解釋自己遲到的原因,比如“我的西服在上班途中弄髒了,回家重新換了一套”或者“我夢見自己炒魷魚了,於是多睡了一會兒”等,這些荒唐的理由可以反映他們對乏味工作的不滿,說明他們在潛意識中已經產生對工作的抗拒心理了。

那麼,對於那些上班總是遲到的人來說,如何才能改掉拖延的習慣,按時上下班呢?

1.合理安排時間:你可以給自己製訂一張嚴格的作息時間表,什麼時候工作,什麼時候上班,什麼時候休息,都寫清楚,然後將它掛在最顯眼的地方。

2.學會換位思考:如果你是老板,你的員工總是遲到,甚至影響到整個公司的工作進程,那麼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也許你會因此懂得守時的重要性。

3.不給自己拖延的借口,遲到了就承認錯誤,以後杜絕類似的情況發生。

毫無舉措地等著奇跡出現

在如此快節奏的社會裏,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因此你必須把握好它,不能有一分一秒的等待與拖延。如果你不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隻是毫無舉措地等待奇跡的出現,那麼等時間一天天流逝了,你就隻能錯失無數機會。每個人都知道時間經不起等待,不過真正把時間利用起來學習和奮鬥的人,卻少得可憐。多數人還是選擇了虛度,每天都製造出一些忙碌的假象,來掩飾自己的拖延行為。

根據德爾森年度富人調查以及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全美時間使用狀態調查數據表明:絕大多數抱怨時間不夠用的人,完全可以抽出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算是忙碌的工作時間也是如此。這兩項權威的調查還告訴我們,不管受教育程度與收入狀況是怎樣的,許多人總是會假裝很忙碌來完成自己的工作,並且讓身邊的人也對此深信不疑。不過他們有三分之一的清醒時間都用在和工作無關的事務上,甚至用在自己的私人事務上。

當然,每個人都有權利將時間花在讀書、遊戲、旅遊等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可是當你在工作與學習中不斷抱怨時間不夠用的時候,就應該認真地思考一下:你是真的太忙了,還是給自己製造了一個忙碌的假象?恩格斯就曾經說過:“利用時間是一個極其高級的規律。”很多時候抱怨時間不夠或者自己太過忙碌,都隻能說明你是怎樣耗費和利用時間的,而不能說明時間已經用完了。而且你必須明白,在你毫無舉措地等待奇跡出現時,其實奇跡早已經離你遠去了,為此你必須明白以下幾件事:

1.什麼是時機

很少有人能夠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簡單來說,時機就是具有時間性的客觀條件,或者特定時間的特殊機會。做決定需要一定的時機,但是不要一直等待時機。

2.時機可以創造

“弱者等待機會,強者創造機會。”當你錯失機會的時候,也不要灰心絕望,更不要等待與拖延,而應該想辦法給自己創造機會。

3.時機也會折舊

你是不是還在埋怨:“上帝總是在我不需要的時候把機會給我,在我很需要的時候卻又將機會收回。”其實,你隻是沒有明白時機的真正含義。機會隻屬於現在,不屬於將來。

總之,為了更好地把握住時機,你必須克服拖延的壞習慣,讓自己不再白白等待。

“焦慮→拖延→焦慮”的慢性中毒

拖延症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心理疾病,心理學家將它定義為一種自我調節失敗行為,也就是在自己能夠預知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無法按計劃完成任務。拖延不僅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學習及工作,還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會破壞團隊協作以及社交關係。如果拖延症出現在政治、軍事、管理、決策等重大問題上,比如重大的決策拖延、處理危機的拖延、解決問題的拖延等,則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後果。

由於拖延的時間基本都用來做了無意義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拖延是由於懶惰貪玩造成的,其實它並不是這麼簡單。對於拖延者來說,他們的內心會糾結於很多事情,比如因為拖延失去的重要機會、各種負麵情緒的困擾、失去機會的負罪感、效率低下的無能感等。這些複雜的情緒足以讓人焦頭爛額了。

在麵對內心的焦慮時,人又會無意識地采取拖延行為來逃避麵對,甚至可以說拖延本質上是為了避免內心的衝突及焦慮的手段。這樣一來,人們就陷入了“焦慮→拖延→焦慮”的惡性循環中,因為拖延而產生焦慮,又因為焦慮而拖延。既然拖延的本質是為了緩解焦慮,那麼克服拖延的最好方法就是知道內心的焦慮情緒來自哪裏,並且想辦法消除。

最後期限時的痛苦糾結

我記得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心理學家讓一群小學生閱讀一篇課文,在不規定時間的前提下,小學生足足看了8分鍾,而在規定“5分鍾內必須讀完”時,所有的小學生在不到5分鍾的時間內就已經讀完了。

這個實驗也證明了拖延症的另一個特征,那就是對於不用馬上完成的任務,拖延症患者總是習慣在最後期限即將到來時再去努力完成。這種行為也反映了人類的拖拉傾向,也就是在完成某個任務時,總是抱著“能拖就拖”的態度;在不能拖的情況下,就不得不努力去完成任務。這種現象又被心理學家稱為“最後通牒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最後通牒效應”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弗洛伊德人格理論中的“本我”會遵循快樂的原則,因此就會避重就輕,不去做那些需要付出心理資源較多的任務;而在“自我”看來,總是渴望能夠找到那些費力最小,甚至用捷徑解決問題的方法;“超我”又會遵循“理想主義”原則,於是在完美主義情緒的影響下,總覺得還沒有準備充分,應該還有更好、更省力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樣就會出現“最後通牒效應”。

雖然,“最後通牒效應”對於解決問題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不過總是拖延到最後期限也存在許多弊端。因此,我們必須學會立即行動起來,用行動去克服拖延,這樣才不會出現“到最後手忙腳亂”的危急情況。

第十七節 明日複明日,明日因何如此多

反抗自我心理導致的一拖再拖

從心理學上來說,拖延行為並不是一種純粹的心理疾病,而是一種壞習慣或是意誌力較差的表現。不過,當拖延行為引起自責、負罪感,每次拖延到最後都伴隨著強烈的焦慮情緒,由於拖延導致任務失敗,從而引發自我否定、自我貶低及抑鬱情緒時,就必須注意了。

有心理學家指出,拖延症也是一種自我的反抗行為,由於反抗自我而導致一拖再施。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知道,一個人想要獨立思考是很困難的事情,附和、隨從使人變得平庸,如果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要異於眾人。不過,要反抗環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於是反抗成為我們潛意識中一直想去做的事情。如果說聽從老板的安排,按時完成任務就是一種順從環境的表現,那麼拖延行為足以告訴眾人,你有多麼與眾不同。

人是很矛盾的,一方麵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盡量想讓自己的言行和大家一樣,一方麵又希望自己與眾不同,不被環境所影響。什麼是從眾心理?“從眾心理”是指人的心理和行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這些影響包括外界的各種信息和規則,當然也包括其他人的思想與言論。當我們受到外界人群的影響時,我們總會通過調節自己的認知和判斷來讓自己表現得更符合公眾的標準。在一般情況下,多數人的意見可能是正確的,但是有的時候“真理卻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所以也會出現多數人都錯誤的情況。擁有“從眾心理”的人,都缺乏獨立思考與獨立判斷的能力,也很難分清決定的錯與對,因為在他們看來,大多數人認為的“對”才是真正的“對”,而大多數認為的“錯”就一定是錯。很多人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失去了自我的堅持。如果有人沒有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那麼在受到外界環境影響時,就會通過反抗自我的盲目從眾心理,來堅持自我的認知及判斷。

一般說來,人的反抗自我心理有兩種,一種暴力的反抗,也就是對於既存的秩序、規則不加了解的一種反作用,另一種是深入的、充滿智慧的反抗心理。有許多人反抗既存的正統規範,卻又落入新的正統規範,落入了更進一步的迷惘和巧加隱飾的自抑自滿之中。我們總是脫離某一群人或某一組理想,而加入另一群人,背上另外的理想,如此就製造了新的思想模式;而對於這種思想模式,我們則必須再起而反抗。反作用隻會產生對立,而改革則需要再度的改革。然而還有一種明智的反抗,它並非反作用,而是由於一個人對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加以覺察,因而隨著自我認識而產生。唯有當一種經驗來臨時,我們麵對它,而不避開它所帶來的騷擾,如此我們才能使智慧保持高度的覺醒;而高度覺醒的智慧就是直覺,它是生活中唯一的向導。這樣說來,反抗自我的心理也會導致拖延行為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