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心理學家丹·艾瑞裏曾說,你怎麼樣我不清楚,但是直到今天,我還沒碰到一個從不拖遝的人。遇見麻煩就往後拖,“明日複明日”的現象隨處可見—無論我們怎樣痛下決心、自我克製,一次又一次痛心疾首地發誓改過自新,但是克服拖遝的惡習實在太難,難得無法想象。可見,一個人對於自我的堅守與反抗都深植於內心,也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事情。
“時間還有很多”—主客觀時間意識的偏差
亞裏士多德曾經提出過一個十分著名的“倒樹疑問”:如果一棵樹在茂密的森林中倒下,在旁邊沒有人的情況下,是否會發出聲響?這位先哲對於時間的理解同樣沒有確定的答案,所以他才疑惑地問道:“如果沒有人來測定時間,那麼時間還存在嗎?”
很多人都有過“時間判斷失誤”的經曆,明明感覺還有很多時間用來完成工作任務,可是一轉眼時間就不夠了,於是隻能加班加點地熬夜,為自己的拖延行為埋單。很多人出現拖延行為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主客觀時間意識的偏差。古希臘人認為時間有兩方麵—鍾表時間和沉浸時間,而鍾表時間之外的時間才有意義和價值。現代人對於時間也有類似的區分,也就是所謂的“客觀時間”和“主觀時間”。
“客觀時間”是不可更改的,一般用日曆或鍾表來衡量,比如我們都知道每年會有一個2月14號;電影在6點30分開場;課間休息時間為10分鍾。如果你錯過了這些時間,就會錯過開始、錯過開場、錯過上課。這些時間都是可以預知的,可以量化的。“主觀時間”是指我們對於時間的預知與判斷,是不可量化,也是無從比較的,是我們對於鍾表之外的時間的經驗。有的時候,我們感覺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有的時候,我們又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就像蝸牛在爬行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快樂的時光都是短暫的”。
有的拖延症患者就是因為生活中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嚴重衝突,所以才出現了拖延行為,因為主觀時間會告訴他們“時間還有很多”,而客觀時間其實已經少得可憐了。要知道,每一個人對於主觀時間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我們的時間感。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在全身的細胞層麵上運作的“時鍾基因”,它們控製著一些像睡眠和蘇醒這樣的人體日常活動。大腦有許多不同的時鍾基因,其中有一種主時鍾基因負責協調它們。時鍾基因可能讓某些人成為在早上工作效率特別高的人,而另一些成為夜貓子。通常情況下,我們的大腦對時間都具有良好的判斷,但是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也可能受到諸如注意力、情緒、預期和前後背景等因素的扭曲。所以那些具有多動症的人往往對時間沒有很好的判斷。對他們來說,時間過得特別慢,所以他們對時間間隔的概念要比一般人短,他們會出現典型的不耐煩情緒,並希望更快地變換節奏。
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說:“人們是參照基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不同坐標來感知時間的。如果你隻是局限於其中某一個時間坐標,那麼你的生命觀就會發生偏差和受到局限。那些可以在三種不同的時間坐標參照中保持平衡的人最有可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也更能夠充分地享受生活。”那些主觀時間判斷有偏差的人,就容易出現拖延行為,因為在他們看來,時間總是很寬裕的。當他們感覺到時間緊迫,通常已經來不及了。
拖延心理是如何演變的
如果你曾留意過身邊患有拖延症的人,就會發現他們並不缺乏做事的能力,隻是習慣性地放慢了執行速度而已。一般的拖延症患者很容易分散自己的精力,也很少采取現實行動,不過他們並不缺乏專心做事的能力。隻是他們習慣於拖延,甚至在拖延的過程中忘記了自身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拖延的可怕性,也不了解自己的拖延行為。
這便是拖延行為的最初表現,就像一個缺乏自我意識的嬰兒一樣。那麼,現在你應該認真地問自己:“我知道自己有拖延的行為嗎?如果有的話,這些拖延行為產生於哪裏?又會給我帶來怎樣的後果?”如此的自問也是一個“自覺”的過程。一般說來,導致拖延症的原因無非有以下幾點:(1)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娛樂方麵的誘惑,比如當一個人認真工作的時候,如果身邊的人都跑去參加派對了,那他一般都會受到誘惑,開始無心工作。(2)任務上的特點,比如一項任務的完成時限過長或過短,任務的難易程度較高等。(3)個人因素導致拖延行為,比如自我設限、自我效能感差、完美主義傾向等。
當你對自己的拖延行為有了自覺意識之後,要麼進行自我調節,改變自己的拖延行為,要麼進入拖延的下一個階段—樂觀期。所有拖延症患者似乎都有一種通病,就是天生的樂觀。他們總是認為人生的道路還很漫長,自己還有太多的時間,為什麼要急於做出決定呢?也許等到明天、後天,或者一兩個月後再做決定更好。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有用不完的時間,而這些時間可以讓他們做出更完美的決定。這當然是一種特別危險的想法,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又十分常見。有人的總是有恃無恐地說:“我為什麼要那麼快做決定?我還那麼年輕,還有大把的時候去選擇、去結婚、去生孩子……等我把這件事情做好後再做決定吧!”這樣推遲做決定,自然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意外,也會讓做錯決定的幾率大大提高。我們都要麵對人生的許多大事件,做出決定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沒有什麼樂趣可言,可它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麵對的事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任務的完成期限也越來越近了,拖延症患者漸漸感覺到 壓力,再樂觀也無法讓自己變得輕鬆起來了。這時候,任務帶來的焦慮感會逐漸增多。這便是拖延症的另一個階段。由於拖延產生了焦慮,焦慮又會影響到行為,拖延者要麼激發出自己的潛能,以最好的效率完成自己的任務,要麼繼續拖延,任務毫無進展。顯然第二種情況會引發惡劣的後果,甚至影響到自己的事業發展。不過,拖延症患者並不會因為吃了一次苦頭而主動改變自己的拖延行為—事實上主動改變了也難以見到效果,於是他們再接到任務時,又會陷入下一個拖延的怪圈中。綜上所述,拖延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即不自覺期→樂觀期→焦慮期→最後抗爭期,這也是拖延的演化過程。現在你對拖延症是否有了更多的認識,那麼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努力克服拖延行為了。
拖延≠懶惰
很多人認為拖延行為就是懶惰的表現,其實這種看法也不一定正確。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經過多年的研究調查,行為心理學家將拖延症分成消極拖延和積極拖延兩種,這打破了之前人們對於拖延症的認知。在一般人看來,拖延症隻是一種自我調節失敗以及自我設限的不正常行為,可並不是一切拖延行為都是有害的。
一般意義上的消極拖延總是不能快速采取行動,不能按時完成任務,而積極拖延則是故意做出拖延行為。積極拖延患者會喜歡高壓之下的工作,他們總會故意拖延到最後才做出決定,並采取行動。雖然和消極拖延相比,積極拖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是在控製時間、自我效能、應對方式等方麵卻截然不同,甚至接近非拖延症患者。你現在也可以對照一下自己的行為,看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拖延症患者。如果是積極拖延症患者,那麼大可不必為自己的拖延行為感到羞恥,隻要稍微調整一下作息時間就能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樣,你的拖延行為也並不是懶惰的表現,不必為自己戴上這樣消極的“帽子”。
美國斯坦福大學哲學教授薑佩裏說過:“拖延也可以很藝術。”這位擁有獨創意識的哲學教授提出了“結構化拖延法”,用來對付人們的拖延行為。所謂“結構化拖延法”,就是從小事做起、從優先性低的事情做起,這樣能夠讓你擁有一種成就感,從而更有精力和信心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薑佩裏教授本人就是一個慢性拖延症患者,所以他建議自己的“同類”們可以先選擇一個重要的任務,但是在攻克其他工作前先推遲一陣子,並且不為這樣的安排而覺得羞恥,也不要認為自己在偷懶,而是在尋找一種更好的工作方法。
薑佩裏教授還認為,人們總是習慣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最重大的事情上,可是卻把時間用在最無收益的活動上,比如上網、聽音樂、玩遊戲等。因此他建議拖延症患者,可以把這些浪費掉的時間用來做一些並不艱難但是很有用的工作,比如跟進客戶、完成開支報告或者閱讀行業新聞等。如果能夠這樣去做,那麼既可以獲得“高效”的好名聲,也可以繼續“屈服”於自己的拖延衝動—雖然大事還在拖延中,可是一些必須完成的小事已經完成了。
雖然積極的拖延並不等於懶惰,可是正如加拿大卡爾頓大學拖延研究組主管提摩太·皮奇樂所說:“無論哪種拖延症,都對人一點好處沒有。”所以就算你是一個積極的拖延患者,我也有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助你更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
1.不要大事小事全部包攬
明智的老板可能會將最重要的工作交到你的手中,並且給你時間和空間一心一意地處理,不過有的老板也會將大事小事全部交到你的頭上,讓你被各種繁重的工作追著跑。麵對這樣的情況,你就要學會“偷懶”,能夠拒絕的工作盡量不要接下來,而應該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2.專心“偷懶”15分鍾
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人類能夠集中專注力的平均極限僅僅是15分鍾。因此,當你感到自己無法專心做事,工作效率也越來越低的時候,就可以專心“偷懶”15分鍾,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閉目養神或者做做運動,然後再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3.有的工作可以舍棄
老板每天安排的事情很多,但不是每件事情都“非我不可”。也許你的手頭上正忙著一份工作,這時候老板又有其他重要的事情交代下來,為此你很容易陷入兩難的境地。所以在進行工作安排之前,你就要分辨出哪些事情是“非我不可”的。如果是誰都完成的工作,或者在完成後可以讓別人接手的工作,就要學會勇敢地拒絕或者舍棄。
哪些人最容易成為拖延症患者
說到拖延症,好像每個人都多多少少能沾上一點關係,比如信用卡的賬單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天才去還;穿髒的衣服想洗卻一直沒有動手;馬上要交策劃方案了,卻還在玩網遊、刷微博;兩天可以完成的方案,卻要拖一周甚至更久……這些拖延行為發生在很多人身上。
根據美國和加拿大的權威統計數據表明,至少有70%的大學生存在學業拖延的狀況,普通人中也有20%每天都會出現拖延行為。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數據推算一下,全世界至少有10億人患有拖延症,他們每年給世界經濟造成的損失更是無法估算。那麼,你有想過哪些人更容易成為拖延症患者嗎?
第一類:追求“慢生活”的人。
農耕時代,人們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會出現拖延的情況,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人越來越提倡所謂的“慢生活”,人的時間也被嚴重碎片化。那些追求“慢生活”的人,也容易發生拖延的行為,因為在他們看來安逸享樂才是人類的天性,放慢生活節奏才能減少人類的功利心。
第二類:思維活躍的人。
有的人發散思維較強,而線性思維較弱,在歸納和排序上會遇到問題,他們不拘一格、隨遇而安、重視過程與細節、思維異常活躍,這些性格和行為都容易引起拖延症的發生。
第三類:先天缺陷的人。
20世紀80年代以來,醫學家和心理學家都將拖延症與注意力問題聯係到一起,也就是說,拖延行為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以及抑鬱症有著明確的關聯,而且這兩種疾病又具有明顯的遺傳特征。當然,這並不是說拖延症患者都有先天的生理缺陷,就像身高的遺傳一樣,有的人高,有的人矮。所以,大多數可能在注意力方麵存在“先天不足”,不過這種行為並不極端。
第四類:追求刺激的人。
有的人隻有在被“逼急”的狀態下才會有工作的靈感及動力,他們在“最後期限”到來前都表現得很懶散,不過也有壓力,直接最後一刻壓力形成對大腦的刺激,才讓他們的辦事效率和創造率達到高峰。雖然這樣的刺激會給人帶來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不過這樣往往會給自己帶來較大的心理負擔。
第五類:回避恐懼的人。
有的人屬於典型的“回避型”人格,在生活和工作中缺乏自信,因此做事總是中規中矩,不敢輕易冒險,而且做事很拖拉。這類人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而不是本職的工作,害怕工作成果拿不出手或者任務完成不好,因此采用拖延的方法進行回避。
第六類:過度完美主義型。
有時候,一些對於工作任務特別認真主動的人也會患上拖延症,因為他們往往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用在行動的準備工作上,開始工作後又不斷進行修改,讓一件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從而浪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以上六類人容易出現拖延的行為,但不是說拖延症隻出現在這六類人身上。生活中人人都有可能出現拖延的行為,當你發現自己有拖延的情況發生時,一定要盡量調節,讓自己成為積極樂觀的行動主義者。
第十八節 腳踏實地地戰勝拖延
罰款未必能有效地杜絕拖延
我們絞盡腦汁,想出了很多方法來杜絕拖延行為,不過最後取得的成效都不明顯。然後我們會想,如果我們自身做出的努力沒有成效,那麼來自外界的約束力會不會更好地幫助我們克服拖延行為呢?比如在製度森嚴的大公司裏,職工遲到可能會被罰款,那麼這樣的規定—或者說外界的約束力—能夠幫助我們改掉拖延的習慣嗎?
怪誕心理學家丹·艾瑞裏在自己的著作中寫過這樣一個實驗:他的好朋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奧爾多·呂斯提切尼和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教授尤裏·格尼齊在以色列的一所日托中心進行了一個巧妙的測試,這個測試的目的就是看罰款措施能否有效減少一些家長總是接孩子遲到的現象。這些家長類似於那些上班總是遲到的拖延症患者。
最後的測試結果出來了,罰款措施並沒有減少家長的遲到行為,並且還因此產生了一定的負麵影響,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知道,在實施罰款措施之前,老師和家長之間是社會關係,是用社會規範來約束遲到行為的。什麼是社會規範?社會規範也就是人們之間互相的友好請求,比如“你能幫我倒一杯水嗎?你能幫我拿一下杯子嗎?”等。社會規範包藏在我們的社會本性和共同需要裏。它一般是友好的、界限不明的,不要求即時的報償。你可以幫鄰居搬沙發,但這不是說他必須馬上過來幫你搬,就好像幫人開一下門—它為你們雙方都帶來愉悅,並不要求立即的、對等的回報。在社會規範的影響下,如果家長出現了遲到行為,他們會因此感到內疚,而這種內疚感會迫使他們以後準時來接孩子。尤其在以色列,內疚感似乎比罰款措施更能杜絕家長的遲到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