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6 把一切都寄希望於明天(3 / 3)

可是,在實施了罰款措施之後,日托中心與家長之間的關係就變成了市場關係,也就是以市場規範代替了社會規範。市場規範裏不存在友情,而且界限十分清楚。這裏的交換是黑白分明的—工資、價格、租金、利息以及成本和盈利。說得簡單一點,也就是利益比較和及時償付。如果家長和日托中心都處於市場規範裏,那麼家長為他們的遲到行為付了錢,他們就會用市場規範來詮釋這件事情—既然遲到了會罰款,那麼就可以自主地選擇早來還是晚來,大不了為自己的遲到行為埋單。這當然不是日托中心的初衷。

實驗進行幾周以後,尤裏和奧爾多教授將日托中心的罰款措施取消了。也就是說,日托中心方麵又回到了社會規範。那麼,家長方麵也能夠如此嗎?他們的內疚之心還會再回來嗎?事實證明,根本就不會回來。自從取消了罰款製度之後,家長們仍然出現遲到的行為,甚至遲到的人數比之前還要多。這讓兩位教授感到比較驚訝。

這個實驗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願意接受的事實,那就是當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發生衝突時,社會規範就會退出,而且很難再重建。一旦社會規範被市場規範打敗之後,它就會像枝頭掉落的玫瑰花一樣,難以發揮任何效力。所以,那些希望通過罰款來杜絕員工遲到行為的老板們可能要大失所望了,罰款並不能有效杜絕人們的拖延行為。

別讓“責任分散”心理成為你拖延的理由

我們都聽過和尚挑水的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為什麼和尚多了,反而沒水吃呢?這樣的怪誕現象在生活也經常出現,比如一位弱者跌倒了,很多人看到,卻無一人伸出援手;一個任務分散到多人頭上,結果一個人也沒有做好。其實,這些現象涉及一個心理學效應—責任分散效應,或者說旁觀者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美國紐約的克尤公園發生過一起非常令人震驚的謀殺案。一位叫基蒂·珍諾維絲的酒吧女經理在回家路上被人追殺,她絕望地喊道:“殺人啦!誰來救救我?”附近的住戶打開了燈,站在窗戶前觀望,凶手被嚇跑了。可是一切安靜之後,凶手又返回來作案。當基蒂·珍諾維絲再次呼喊時,附近的住戶仍然打開了燈,站在窗戶前觀望,可是卻沒有一個人幫助她,甚至沒有一個人打電話。在這個過程中,至少有38位她的鄰居眼睜睜地看著她被刺死。這起事件引起了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家的反思。後來,心理學約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內將這種“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後來,約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內組織了72個不知實驗目的的參與者和一名假裝有精神病的誌願者參加實驗,讓他們以一對一和四對一兩種方式利用對講機進行遠距離聯係—實驗的過程就是精神病患者大喊救命。在不同的聯係方式情況下,得到的實驗結果是不同的。在一對一聯係的情況下,有85%的參與者都采取了行動報告有人犯病,但是在四對一聯係的那組,隻有31%的受試者采取行動。實驗結果說明,並不全是紐約人人心冷漠,或人類的道德日益淪喪,而是“責任分散效應”在作怪。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隻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麵。這種現象就像“拔河”一樣,參加拔河比賽的人數越多,每個人出的力反而越少,因為每個人都在想“人這麼多,我不用出多少力,也肯定沒問題”。這樣就造成了“都不想出力”的情況。

責任分散效應可以解釋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現象,比如有的人出現拖延行為,就是因為 “責任分散”。尤其是在團隊合作中,“責任分散”更容易導致人的拖延行為。如果是一個人單獨完成任務時,他可能會因為承擔所有責任而減少拖延的行為,不過在團隊任務中,責任是團隊的,是大家的,所以就有更多的理由去拖延,而且拖延的後果也被“分散”了。

如果你不想讓“責任分散”成為你拖延的借口,那麼最好能夠明確自己的責任性。無論在團隊合作中你負責哪一個環節,都有獨立的責任需要承擔,這也就是個人的使命。而對於上級或企業來說,更應該建立分工製度,責任到人,並且建立完善的責任追究體製和公開且明晰的獎懲製度。這樣便能夠杜絕員工推卸責任而出現拖延行為了。

化整為零地分割長遠目標

很多人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並不是因為麵對的困難太大,或者挫折太多,而是感覺自己與成功的距離太遠。正如美國作家諾曼·文森特·皮爾曾經說過:“所有成功人士都有目標。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想去哪裏,不知道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他就不會成功。”這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可是目標過大卻有可能引起反作用。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人們的目標過於遠大時,通常就會產生拖延懈怠行為。因為過於遠大的目標會在他們心裏形成一種“遙遙無期”的感覺,這樣就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行動效率。在麵對這樣的困境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學會化整為零分割你的長遠目標。如果能夠將較長的距離分割成若幹個小距離段,然後逐一跨越它們,那麼實現整個大目標變得輕鬆很多。

1984年的東京國際馬拉鬆比賽中,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選手淘汰了許多知名選手,成為一匹黑馬,奪得了比賽的桂冠。當時記者圍繞著采訪他,問他是如何戰勝那些實力強勁的知名選手的,他隻是很平淡地回答說:“憑借我的智慧!”

這位選手體力一般,個子還很矮小,和其他選手相比,根本毫無優勢可言。那麼他是如何贏得比賽的勝利呢?後來,人們終於在他的自傳中找到了答案。原來在比賽開始之前,他就乘車將比賽的路線認真觀察了一遍,並且將路線中那些比較容易記住的標誌記錄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一座綠色的房子,第二個標誌是一座鐵塔,第三個標誌是一棵大樹……這樣一直畫到比賽的終點。

在正式比賽中,這位選手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一個標誌,然後又以同樣的速度跑到了第二個標誌,他的心裏十分清楚,自己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自己距離這個目標有多遠,也知道自己該在什麼時候加速,什麼時候蓄積體力……這樣胸有成竹地跑下去,讓他戰勝了所有的對手,第一個達到終點站。其他選手則將自己的目標定在幾萬米之外的終點站上,可是在中途就覺得疲憊不堪了。

這位“黑馬”選手將最終的大目標,分解成無數個容易到達的小目標,如此有計劃地向前奔走,每到達一個目標都會給他一種成功的感覺,並且激勵他繼續向下一個目標前進。所以說,當我們有了遠大的目標之後,也要學會將它分解成無數個小目標,然後逐一攻破。

任何人在付出一定的努力之後,仍然沒有達到既定的目標,都會因為疲憊而產生拖延及懈怠心理,甚至因為成功的希望渺茫而放棄目標。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將遠大的目標分解成容易完成的小目標。正如美國商業巨頭羅斯·佩羅所說:“凡是優秀的、值得稱道的東西,每時每刻都處在刀刃上,要不斷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鋒利。”這位商業巨頭告訴我們,在分解目標的過程中,要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此外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自己的核心目標,也就是最終的目標。

2.寫出每個小目標的實施步驟,做到胸有成竹。

3.給每個小目標打上“時間戳”。

4.立即行動起來,拒絕一切拖延行為。

5.隨時調整你的小目標。

善用80/20法則來抓住事情的重點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些十分怪誕的現象,比如富人比窮人少很多,可是他們卻掌握著大筆的財富;一個班上的學生有很多,可是成績優異的就那麼幾個。這種分布不均勻的狀態,心理學家稱為“80\/20法則”。如果能夠善於運用這個法則,就能夠很好地克服拖延行為。

1897年,意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托分析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他發現英國大部分的財富都流向了少數人手中。同時,帕累托還發現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現象,也就是一個族群占總人口數的百分比和他們所享有的總收入之間存在一種微妙的關係,而這微妙的關係存在於不同的時期以及不同的國度。無論是早期的英國,或者是其他國家,都能夠從資料中發現這種微妙關係的存在,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係。

後來,帕累托又進行了大量的調查,他再次指出社會上20%的人占有社會上80%的財富,也就是所說,財富在人口分配中具有不平等關係。同時,帕累托還發現生活中存在很多不平衡的現象,他說:“這些不平等的關係,都可以用‘80\/20定律’來解釋,雖然從統計學上來看,精確的80%和20%不太可能出現,不過這個定律仍然能夠用來解釋大多數的現象。”一般說來,“80\/20定律”討論的是頂端的20%,而不是底部的80%。後來,人們又將帕累托的這項發現給予不同命名,比如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最省力的法則和不平衡法則等。現代人利用“80\/20定律”來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這也是一種量化實證法。

有經濟學家認為,美國人的金錢大多在猶太人口袋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猶太人認為宇宙間存在一條78:22法則—人體中的水分占78%,其他為22%等。他們把這個法則也用在生存和發展之道上,始終堅持二八法則,把精力用在最見成效的地方。有一位電腦銷售員,在進入公司的第一個月就賺到了500美元,他將自己的銷售業績表仔細分拆之後,發現自己80%的收效來自20%的客戶,可是他在每一位客戶身上花費的時間都一樣多。於是,他將那80%的“不重要”客戶分派給其他銷售員,而自己卻將精力花費在那20%的“重要”客戶身上。第二個月,他足足賺到了2000美元。

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年輕人都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不重要的地方,可是細心地總結之後你就會發現,你投入了80%的精力,最後卻有20%的回報。所以你必須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時間都要用在刀刃上”,集中精力在20%的重要的事情上,才能做出最好的成果。如果懂得利用“80\/20定律”來抓住任務的重點去做,那麼拖延行為也就不容易出現了。

“ABCDE法則”是管理拖延情緒的靈藥

你知道人在什麼情況下最不容易出現拖延的行為嗎?當然是在計劃周詳的時候。如果你沒有一個很好的計劃,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做什麼,不知道最終要擁有怎樣的結果,那麼就很容易出現拖延的行為,因為害怕盲目地奔跑會隨時跌倒。

中國古代有一句話:“不謀全局者,不足與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與謀一時。”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盲目跌倒,也不想一直拖延不采取任何行動,最好能夠給自己製訂一個周詳的計劃,將自己的追求與喜好進一步分解,將每一個選項的細則都思考到位。這樣做就能讓你的行為始終不會偏離你的計劃,也讓你穩步靠近自己的預期目標。在很多人看來,製訂一個詳細的計劃方案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可是,如果你懂得運用“ABCDE法則”,情況就不一樣了。當你擁有了完美的行動方案之後,盲目拖延的行為就會自然減少了。

“ABCDE法則”是一種十分有效的製定行動方案的方法,這種方法極為簡單,尤其在處理多種任務時,隻要任務不是線性的,都可以運用“ABCDE法則”來處理,具體操作方法是:

第一步:對你的任務進行分類。

A類的工作或活動:代表非常重要的事項,如果沒有完成,後果非常嚴重。這類工作或活動包括拜訪某位十分重要的客戶,或者為老板準備一份馬上要用到的會議報告。

B類的工作或活動:代表你需要去做的事項,但如果沒有完成,後果並不會太嚴重。這類工作或活動比不上A類,包括回一個不太重要的電話,或者回複電子郵件等。

C類的工作或活動:代表那些自己願意去做的活動,但是做或是不做,都不會有任何不好的後果。比如給朋友打電話,和同事一起吃飯或者喝咖啡,以及在工作時間裏處理一些私人的事情等。

D類的工作或活動:代表那些可以交給別人來完成的事務。

E類的工作或活動:代表你可以完全取消的工作項目,做或不做根本沒有差別。

第二步:將分類任務進行再排序。

比如在A類工作或活動中,有的必須先做,有的可以後做,根據它們的重要性排列成A-1、A-2、A-3這樣的符號,其他分類任務也是如此。

第三步:嚴格執行。

曾經的哈佛學子比爾·蓋茨說過:“當你想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現在馬上就去做!”立即行動也就是將“ABCDE法則”當成自己的行動方案,嚴格執行下去。隻要開始行動,就已經不再拖延,而且當你行動起來之後,會發現完成一件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煩瑣困難。

當然,任何一種方案都會包括很多實施步驟,並且每一個步驟都存在著多種選擇,這就需要我們充分考慮各種選擇可能的方案。首先,我們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注意不同方案之間的本質區別以及它們之間存在的聯係,不然就可能出現毫無意義的重複。其次,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到所有的方案細則,不僅要站得高,還必須站在不同的方位,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全麵。最後,還必須注意,在執行方案的過程中,要根據現實的變化做出各種調整,這樣才能算是靈活地掌握了“ABCDE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