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7 跟著感覺走,不拉現實的手(2 / 3)

3.視覺暫留

每個人的眼睛都存在視覺暫留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視覺“殘像”。視覺殘像會給我們造成一些錯覺,隻要速度足夠快,那麼殘像就會產生連貫性,比如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就不會認為自己在看一幀一幀分開的畫麵,並且每一幀畫麵都存在著一定的光影變化,雖然事實就是如此。很多人都玩過自製動畫的遊戲,就是在書本的每一頁的角落裏都畫上一個連續動作的小人,然後迅速翻動書麵,就能夠看到“動起來”的畫麵了。這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視覺暫留現象。

4.心理偏見

由於人類的意識會將自己的人生經曆、主觀情感等融入到認知中去,所以心理上的某些偏見也會造成視覺上的偏差,也就是說,我們“親眼所見”的事物往往具有強烈的主觀意識色彩,而這些主觀意識會蒙蔽我們的雙眼,讓我們眼見的也不一定為實。

現在,你一定不會自信滿滿地說自己絕對相信“親眼所見”的東西,因為有太多的因素會導致視覺誤差的出現。不過,你也因此糾正了認知上的錯誤。另外,這些小小的視覺誤差如果加以利用,還能夠帶來積極的效應,比如動畫片或者訓練駕駛員的模擬裝置等。雖然我們知道“眼見不一定為實”,不過也不能因此懷疑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因為多數情況下視覺誤差還是不會輕易出現的。

移情效應: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愛屋及烏”是每個人都懂的道理,意是說愛一個人要連同他身邊的人或事物一起愛,心理學把這種情感遷移現象稱為“移情效應”。它是指人們在對特定對象形成深刻印象時,當時的情緒狀態會直接遷移到該對象相關的人或事物上,從而引起他人的同類心理效應。

生活中,那些喜歡交朋友的人會說:“不要那麼客氣,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這就是一種移情效應,即將對朋友的情感遷移到朋友的朋友身上;而那些很講“義氣”的人也總是說:“為朋友兩肋插刀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就是將對朋友的情感遷移到相關的事情上去;另外,人們總是會將去世親人或好友的遺物好好珍藏,這就是將對去世者的情感遷移到相關的物品上去。類似這樣的移情現象經常發生,甚至成為人們自然而然會去做的事情。

心理學家指出,除了愛的情感會出現“移情效應”以外,像恨、嫉妒、嫌惡等情感也會出現移情效應,比如在中國古代,如果有一個人犯罪,那麼他的罪行就有可能禍及身邊的人事,甚至株連九族。人類身上的所有複雜情感,都很容易發生移情效應。

移情效應也是一種心理定式,因此我們無法從道德層麵去做出相應的評價,不過很多時候移情效應卻涉及了道德領域。也就是說,它和所有的心理定式一樣,也會產生道德問題。在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移情效應,就是某些名人為商品代言的行為。人們對於某些名人的喜愛,會遷移到該名人所代言的商品上,這也叫作“名人效應”,是一種典型的移情效應。在公關活動中有一種常用手段,那就是利用人們對於名人的情感遷移到自己的商品上來,或者遷移到自己的企業知名度上來。公關人員懂得如何“投其所好”,針對公眾的興趣、愛好開展宣傳活動,從將公眾對於名人的喜愛、信任等情感遷移到自己的商品上。

在現實生活中,當人們在受到批評或者中傷時,往往不會冷靜地思考別人為什麼會批評、中傷自己,而是會將心裏的不舒服遷移到其他人身上,這也是一種移情現象。有的時候,移情效應還會產生一係列的連鎖反應,比如一家公司的老板早上因為和老婆發生了爭吵,而坐在辦公室裏生悶氣,這時候正好有一位經理來彙報工作,老板立刻將內心的憤怒情感遷移到這位經理身上,十分不耐煩地說:“這點事都做不好,你們都是飯桶嗎?”這位經理感到很鬱悶,滿懷怒氣地回到辦公室,這時又有一位員工來向經理請示工作,經理也很憤怒地說道:“這點事都要來找我,你是沒有長腦子嗎?”這位員工感到很委屈,下班回到家剛坐在沙發上,他的兒子便蹦蹦跳跳地過來問作業題,他大聲地吼兒子:“你怎麼這麼笨啊!”兒子被老爸的無名火搞得很鬱悶,隻好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間,這時候自己一直很寵愛的小貓跑過來蹭他的鞋子,他便憤怒地踢了小貓一腳,並且大聲罵小貓:“滾一邊玩去!”小貓受到驚嚇,從窗口一躍而出,在路過一條馬路時,正好有一輛大卡車開過來,而司機趕緊避讓,卻將路邊玩耍的一群孩子撞傷了。這就是移情效應造成了連鎖反應。

所以,我們應該推崇積極美好的移情效應,杜絕消極負麵的移情效應。

假作真時真亦假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怪誕的現象:每次在觀看情景喜劇時,總是能夠聽到一連串誇張而滑稽的大笑聲。這些大笑聲不是我們自己的,卻又和我們的笑意分不開。每次聽到這些大笑聲時,我們也會跟著大笑起來,它們好像在提醒我們“這個地方應該笑了”。如果說在這些頗具笑點的地方跟著大笑聲一起笑算是比較正常的,那麼在一些並不好笑甚至有點發悶的情節上,我們也會跟著別人的大笑聲一起笑起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有一位叫麥克的年輕人,大學畢業以後進入了一家國際上市公司,本來發展前景挺好的,可是看到身邊的朋友都開始自己創業,他也跟著一起投資創業。隻不過,他並沒有做生意的天賦。在幾次投資失敗後,他又跟著同學一起炒股,因為有好幾個同學都在炒。這一次,麥克把自己的錢都砸了進去,卻沒有見到一點收益。後來,麥克又做了銷售、理財顧問、家庭教師等,不過都以失敗告終了。麥克為此感到十分鬱悶,好像自己一直在走黴運一樣。有時候,他的朋友會去開導他,陪他喝酒,或者和他一起看看情景喜劇解悶。麥克本來心情挺鬱悶的,可是聽到情景喜劇中的大笑聲時,還是忍不住笑了出來。他覺得挺諷刺的,自己明明事事不順利,卻會跟著情景劇裏的笑聲笑起來,難道自己瘋了嗎?

從麥克身上我們能夠看到一種現象,那就是有的人總是喜歡“隨大流”,並且沒有自己的主見性。這類人做事情總是會“參考”別人的思維模式,自己沒有清醒的大腦,也無法從實際情況出發去處理問題。無論是麥克的人生還是情景喜劇中能夠引起笑聲的配笑聲,都是一樣的道理。很多人都是看到別人怎麼做,自己就怎麼做,這也是一種趨利避害的自我保護方式。情景喜劇中的大笑聲就像一種心理暗示,它告訴我們“這裏的情節非常有趣,現在大家可以一起發笑了”。你知道嗎?那些情景喜劇中的大笑聲通常是由一群人來配音的,他們被稱為“賣笑人”。如果在一群人大笑的時候,我們一個人忍住不笑,那麼就會顯得與眾不同。所以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會為了迎合“大眾”而發出笑聲,哪怕麵對無聊的橋段仍然會發笑。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融入群體,因為脫離群體的個人行為會承擔來自群體的巨大壓力,當絕大多數人都做出同樣的反應時,個人就有強烈的動機去讚同群體其他成員的意見,而選擇同“大多數人”一樣大笑。這種心理造成的盲從行為也時常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後果,比如一個人的選擇原本是正確的,可是在大眾的壓力下卻最終走向了錯誤的道路;或者在大眾的壓力之下,人們很少進行創新,因為禁錮了思想而阻礙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如果說情景喜劇裏的笑聲會引起你發笑,甚至讓你分不清自己的笑是真的快樂,還是苦中作樂,那麼你一定不要讓自己陷入無意識的從眾效應中。在麵對人生的選擇及決策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麵對現實,實事求是,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去解決所有的問題。

斯文加利效應:我們都容易被操控

很多人都自認為是很有主見的人,在麵對選擇與決策時也能保持理性,而不被他人所操控。然而這種“自信”多半是出於自我欺騙,大多數的人在決策麵前通常都不理性,而且很容易在不自覺間被他人操控,比如催眠大師總能夠讓一些人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而這些人並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真是這樣嗎?

1894年,著名暢銷書作家喬治·杜·莫裏耶發表一部小說名叫《特麗爾比》,這部小說在當時極為暢銷,在暢銷書榜單上也僅次於布萊姆·斯托克的《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小說中描述了一位催眠大師斯文加利對女主人公特麗爾比·歐·費蕘實施了催眠術並且為自己牟取金錢和名利的故事。小說的風行也讓女主角特麗爾比風靡一時,甚至還引發了特麗爾比帽子風潮,以及“斯文加利效應”的討論。當時,人們都相信催眠大師真的能夠操控他人的行為,甚至讓他人做出一些超出自己底線的事情。

後來,很多研究者開始做各種催眠實驗,希望能夠解開“斯文加利效應”的神秘麵紗。直到20世紀60年代,催眠大師及研究者朱莉斯·裏奇奧斯在巴黎做了類似的實驗,不過對實驗的過程進行了嚴格的控製。裏奇奧斯先是將一名女性參與者進行催眠,然後遞給她一把橡皮匕首,並且對她說:“這是一把鋒利的匕首,現在你可以跑到觀眾席去刺人了。”這位女性參與者聽到催眠大師的指令後,立刻跑向了觀眾席,向觀眾揮舞著匕首。裏奇奧斯認為,如果一個人能夠在被催眠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舉動出來,那麼就能夠證明催眠術確實可以操控人們的行為,甚至讓他們做出一些違背自身利益的事情出來。可是在實驗快結束,觀眾都走了之後,一群淘氣的醫學院學生命令那個仍然處於催眠狀態的女性參與者立刻脫掉衣服,她卻立刻跑開了。這說明這位女性參與者仍然具有清醒的意識,她知道橡皮匕首不會戳傷觀眾,而且感覺挺有趣的,而當眾脫衣服卻是一件讓人尷尬的事情。

20世紀60年代,另一位研究者從自願者中隨機抽選了一位女性,在將她進行催眠之後,試圖操控她脫掉自己的衣服,令這位研究者感到驚訝的是,那位女性參與者在聽到命令後馬上解開了扣子,研究者不得不馬上中止了實驗。可是在實驗結束之後,研究者才知道他隨機挑選的這位女性參與者,正好是一個職業脫衣舞娘。這樣說來,她做出那樣驚人的舉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盡管很多人都相信催眠大師真的擁有操控他人行為的能力,不過事實卻並沒有給我們肯定的回答。比如有的催眠大師能夠將小雞定住不動,其實那隻是動物自身的一種“僵直性不動”狀態的本能。

“去個性化”的洗腦術

很多人都有被“洗腦”的經曆,甚至在被“洗腦”之後自己並未察覺。心理學家瑪格麗特曾經說過:“正如大多數士兵堅信子彈永遠隻會擊中別人一樣,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的思想是無敵的—隻有別人會被操控,而我不會。”這是理性與智慧的表達,隻可惜很多都因為缺少這樣的理性和智慧,而讓自己被“洗腦”甚至被操控。

“洗腦”又被稱為精神控製,是指某些團體或個人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去說服其他人,讓他們自願丟棄原有的認知結構,然後重建一套符合操控者意願的思維及行為模式。所以,“洗腦”是一種“去個性化”的行為,即某個群體中個人喪失其同一性和責任感,最終導致個人做出正確單獨條件下不會做的事情。心理學家指出,“去個性化”的狀態,能夠極大地增強個人對於所在群體的認同和依賴感,而消除不一致的聲音,使個人更容易順從團體或組織的壓力,也更服從集體的意誌。

那麼,一些不法分子是如何利用“去個性化”的手段對他人進行洗腦的呢?

1.減小個人的責任感

一個沒有被洗腦的人在單獨行動時,總會考慮道德倫理及社會規範等多方麵的因素,由於個人的行為失誤可能會招來輿論的譴責或法律的製裁,因此減小個人的責任感是“去個性化”洗腦的第一步。當個人融入集體之後,責任感就會被分散,那麼集體成員的一些錯誤行為都是以集體的名義出現的,責任會落到群體身上,甚至分散到每一個個體身上,而個人不會承擔對群體行為的譴責,同時會感覺到“法不責眾”,即使受到懲罰也是集體承受,而不是自己一個人。

2.匿名帶來的便利

心理學家菲利浦·津巴多說:“如果群體正處於激勵性的、狀態紊亂的刺激狀態下,尤其是群體成員不容易被識別的情境下,最容易發生‘去個性化’現象。”如果群體成員都穿著一樣的服裝,那麼人的“個性化”就會被淹沒,人在這種匿名狀態下,更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比如津巴多進行過一次“匿名實驗”,結果發現穿戴白色外套和頭套的女性參與者,要比穿著普通衣服、有姓名身份牌的女性參與者,在實驗中對於實驗對象進行電擊的時間更長—雖然是假電擊。由此可見,匿名可能會導致無克製的攻擊。匿名性是指個人在去個性化的群體中隱藏自己個性的一種現象,它往往由去個性化引起。因為個體覺得自己是一個匿名者,別人不知道自己姓名和身份,那麼做出違反社會規則的行為不會被人發現,這樣就助長了個人的冒險心理,表現出尋常不敢表現出來的行為。某些犯罪團夥的反社會行為及攻擊行為,往往就具有匿名性。

3.群體的淹沒性

如果群體成員的活動都是以群體而不是個人的身份出現的,那麼就會淹沒人的“個性化”,而群體成員越是沒有個性特征,他們的自我感覺就會越少,行為也就越缺乏自我控製。這種群體的淹沒性會減小人類的自覺意識,使人們在行為上更加衝動、無約束,也更具有破壞性。這也是某些犯罪組織或團夥成員被洗腦利用的主要原因。

第二十一節 感覺對了,事情成了

首因效應+光環效應,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

我們都在想如何才能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或許我們能夠找到許多種方法來讓自己更具有魅力,不過真正能夠讓自己受歡迎的方法也有一定規律可循。人是注重感覺的,如果能夠從感覺方麵找到突破口,那麼我們的付出就會更具成效。其實,想要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也很簡單,隻要懂得利用兩個心理效應就行了,它們分別是“首因效應”和“光環效應”。

“首因效應”是心理學家洛欽斯提出來的,它主要反映了人際交流中主體信息出現的次序對於印象形成所產生的影響,也就是所謂的“第一印象”。心理學家通過調查研究後得出結論,和一個陌生人第一次會麵時,45秒鍾內就會產生第一印象,這種最初的印象會對他人的社會知覺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並且在對方的頭腦中占據著主導地位。換句話說,人類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觀性傾向,它會直接影響到以後的一係列行為。

心理學家洛欽斯為了證明“首因效應”的存在,專門做了一個實驗,他虛構了一個叫“詹姆”的學生,然後杜撰了兩段關於“詹姆”的故事。這兩段故事描寫了“詹姆”的生活片斷,從中可以看到“詹姆”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其中一種擁有開朗外向的性格,而另一種擁有冷漠內向的性格。洛欽斯將這段故事進行了不同的排列組合,然後拿給中學生閱讀。

兩段故事的重新組合方式有四種,它們分別是:(1)將詹姆開朗外向的性格放在最前麵,把冷漠內向的性格放在後麵;(2)將詹姆冷漠內向的性格放在最前麵,把開朗外向的性格放在後麵;(3)隻出示描寫開朗外向的性格片斷;(4)隻出示描寫冷漠內向的性格片斷。

最後,洛欽斯將這四種重新組合的故事片斷給不同的中學生看,並且讓他們對詹姆的性格進行評價。其中第一組有78%的中學生認可詹姆是一個開朗外向的人;第二組有18%的中學生認為詹姆是一個開朗外向的人;第三組有95%的中學生認為詹姆是一個開朗外向的人;第四組僅有3%的中學生認為詹姆是一個開朗外向的人。這次實驗的結果充分證明了第一印象對於認知的影響力。所以,想要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你必須懂得“首因效應”的重要性,要給別人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

當然,首因效應隻是對於一個人表麵的非本質的特征基礎上做出的評價,而這種評價會隨著交往的進一步深入而不斷進行修正完善,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而且有的時候光憑第一印象而做出的判斷往往會有“以貌取人”的嫌疑,因此我們不僅要懂得首因效應的重要的,還要注意另一個心理學效應—光環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