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考證》序
《大乘起信論》,舊題馬鳴菩薩造,真諦三藏譯。千餘年來,殆相習無異議。雖然以曆史上佛教教理發達之順序言之,馬鳴時代,似不應有如《起信論》一派之圓教的學說。以中國佛教思想派別言之,《起信論》學說,與專弘《攝大乘論》之真諦,亦多不相容處。故我國近年善言佛典者,對於本論已不免有幾分懷疑,如歐陽竟無居士即其一人也。然懷疑論實不自今日始,隋法經等所著《眾經目錄》初著錄此論,而以入諸疑惑部。其文曰:
《大乘起信論》一卷。人雲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又唐均正著《四論玄義》[1]雲:
《起信論》一卷。人雲馬鳴菩薩造,北地諸論師雲:“非馬鳴造論,昔日地論師造論,借菩薩名目之。”尋覓翻經論目錄中無有也。
法經《眾經目錄》之成書,在真諦歿後二十五年,而雲:“勘《真諦錄》無此論。”均正年代雖不可考,但既為唐人,與斯論出世時相去必不遠,顧乃目此為“昔日地論師所造”。是則馬鳴之著,真諦之譯,在隋唐間本已成疑問。特後世學者不之察耳。距今十五六年前,日本學界對於此書始發生問題。初則對於馬鳴著述懷疑,繼則對於真諦翻譯懷疑,終乃決定其為支那撰述而非印度撰述,且作者所屬之派別、所生之年代亦大略推見焉。持此說者有三人:曰鬆本文三郎,曰望月信亨,曰村上專精,其論文及著書為吾所見者如下:
鬆本著:《〈起信論〉考》(明治四三年五月)
《〈起信論〉後語》(明治四三年七月)
《〈起信論〉之譯者與其注疏》(明治四三年九月,並見《佛典之研究》)
望月著:《〈起信論〉之作者》(明治三五年一月《宗粹雜誌》)
《疑似經與偽妄經》(大正六年八月《佛書研究雜誌》)
《關於〈大乘起信論〉作者之擬議》(大正七年一月《宗教界雜誌》)
《〈大乘起信論〉支那撰述考》(大正八年一月《佛書研究雜誌》)
《三度論〈起信論〉為支那撰述》(大正九年八月《哲學雜誌》)
《〈起信論〉學說與〈占察經〉之類同及關係》(大正九年十一月《佛教學雜誌》)
《〈大乘起信論〉之研究》(大正十一年三月,單行本)
村上著:《對於〈大乘起信論〉之史的考察》(大正八年十月《哲學雜誌》)
《四度論〈大乘起信論〉之著作問題》(大正九年九月《哲學雜誌》)
《大乘論》(大正十年二月《哲學雜誌》)
《〈起信論〉與〈華嚴經〉》(大正十年十一月《哲學雜誌》)
此問題以望月氏為中心,而鬆本氏導之於前,村上氏以斯界老宿翼之於後,當大正八、九兩年中(即民國八、九年),日本論壇為此問題起一激戰。其持反對論者為常盤大定及羽溪了諦,亦彼都著名學者。吾儕以史家之眼忠實評騭之,則望月派所持,蓋信讞也。望月所著《〈起信論〉之研究》,為五十萬言以上之一巨帙。此外鬆本、村上二氏所論述,又不下十萬言。吾既搜而遍讀之,輒擷其精要,且聞附己見,助彼張目,以成斯論。吾屬稿之際,有兩種感想浮於我腦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