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6~12歲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3 / 3)

①言之有理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在發言時圍繞著一個中心,一個主題來展開內容。在展開內容的時候,應該抓住要領,與中心有關的內容就多講,與中心無關的內容應該少說。孩子明白了“發言應圍繞一個中心”以後,才會把話說好。

②言之有序

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發言時要有順序。講完一層意思以後,接著講另外一層意思,要注意各層意思之間的聯係,使講話的內容上下連貫起來。這樣的發言才能使人明白。

③言之有物

家長要在幫助孩子“說話”的時候,做到以“事實”說話。這是非常有效的一個方法。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介紹物體,應該具體地指出物體的顏色、形狀、大小、聲音、氣味、質料、作用以及感受;介紹事情,應該具體地講出事情的發展變化過程;介紹人物時,應該列舉出具體的事跡等。有的時候,還可以用打比方、列舉數字來補充所要發言的話題。

(3)給孩子起示範作用

①家長平常講話應該給孩子樹立榜樣,講話努力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為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家長講了一段話以後,可以讓孩子講講這一段的題目、這段話的主要內容以及這段話的順序是什麼。這時,家長講的這段話必須清楚,規範,這樣孩子才能有所收獲。

②家長要有意識地收集小故事

在日報、文摘報上經常刊登一些有趣、有意義的短文,例如《出租車司機勇鬥歹徒》等。家長最好讀給或者講給孩子聽,接著讓孩子複述出來。複述的時候,應該讓孩子按照發言的要求做。

③家長應該,耐心地輔導孩子,幫助孩子提高發言的水平

例如,平常隻要聽到孩子講話,就應該用正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發言內容。好的要及時表揚,不好的要及時指出,使孩子重新發言。教育孩子,要想好了以後再說,發言的時候要消滅“嗯,啊”等口頭語,最終使孩子提高發言的質量。

6.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據英國科學家研究報道:寫字快者成績好。寫字速度是決定學生成績好壞的一個因素。寫字差、寫字慢的人,在動作協調、拚字、字母順序、字體和諧與辨別能力等方麵都較差。

“中國漢語漢字是世界上最簡短明確的語言文字,它像數學那樣邏輯性強,像積木、七巧板,是開發兒童智力的魔方……”漢字現代化研究會會長袁曉園曾在聯合國工作20年。他認為,在多種文字的比較中,漢語最簡單明確。聯合國有中、英、俄、法和西班牙五種文本,最薄的是中文本,漢字已經曆數千年,很具科學的表意性,見字能猜音,望文能知意,文字結構含義獨特。

隨著當代社會生活和新科技發展,英語雖原有55萬個單詞,但還是要不斷創造新詞來適應。可是,我國僅用少量漢字即可輕易衍生新的詞彙來適應,能夠完滿地表達這些新概念,而且同樣的內容和信息量,采用漢字表達是最簡潔的,閱讀時間也是最短的。

漢字對於電腦出現了多種輸入方案,語言簡短,方塊字信息量大、抗幹擾性強,更適合電腦存儲記憶,顯示了它的優越性。有人提出:“漢語將成為聲控計算機的第一語言。”

我們要為維護祖國語言文字的純潔和尊嚴而努力奮鬥。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鞏固認字的手段,也是繼續學習、提高文化科學素養的重要技能,對人才培養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必須從小就打好基礎並努力練一手好字。

寫字要做到正確、端正、規範、整潔,行款整齊、均衡有致,有一定的速度,父母可從下列幾方麵培養孩子的良好的書寫習慣。

(1)讓孩子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

在書桌座椅高矮適中的條件下,要坐勢端正。寫字時做到頭正、肩平、身直、大腿平放,兩小腿並攏。寫字時頭稍前傾,兩臂自然放在桌麵上,放正用紙。

用鉛筆或鋼筆寫字時,手指應距筆尖2~3.5厘米(與年齡有關),筆杆稍向右後方傾斜,大拇指與食指自然握筆,中指在筆的下麵抵住,手腕自然放於胸前正中偏右,前胸與桌沿保持一定距離。

書寫要注意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寫鋼筆字、毛筆字時則須注意學習怎樣執筆、起筆、運筆、收筆,掌握好寫字的方法。

(2)讓孩子學習書法,練一手好字

漢字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字,獨具特色。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具有獨特的魅力,源遠流長。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這一優良傳統,必須從小認真練習,父母要嚴格要求,使孩子練就一手好字,並為捍衛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健康而奮鬥。

寫字有用硬筆和軟筆之分。初學要用字貼臨習,應該做到橫平豎直,撇有撇尖,捺有捺角,結構、字距、行距有度。從最基本的楷書練起,認真打好基礎,掌握漢字的書寫規律。盡可能參加書法培訓班,嚴格訓練,持之以恒。要把漢字寫得漂亮、有藝術韻味,達到高水平,並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3)幫孩子克服寫字既慢又差的障礙

孩子到了小學三四年級,一般都有9~10歲了,如果寫字仍然很慢很差,這不僅是“不認真”、“不勤快”問題,還涉及醫學問題。如果孩子寫字有以下特征,就表明屬於這種情況:字跡歪斜、寫字顛倒、間距不當、大小不一、參差不齊、看錯行、抄錯字、漏字、字體潦草、寫字速度太慢、磨磨蹭蹭等。

書寫過程既要正確的執筆姿勢,又要正確的端坐姿勢;既要心態平靜,又要認真用心;既要正確整齊,又要有一定的速度。如果孩子的腰、頸、肩、手腕及手指的肌肉、肌腱力量不足,穩定性差,身手姿勢就容易歪斜,且易疲勞,速度減慢,越寫越差勁,潦草、差錯及塗改過多。

(4)運用教育與訓練相結合的矯正方法

①對孩子寫字差,不應簡單指責訓斥

孩子已認真努力卻無明顯進步,很可能是精細運動功能存在問題,要正麵引導,具體幫助和激發孩子。

②強調身體姿勢、執筆姿勢正確

一、二年級就養成規範書寫的良好習慣。先利用描字簿、米字格簿認真反複練習,打好基本功,逐漸增加練字、書寫要求。

③多做手工技巧,改善身體平衡能力

醫學上常運用感覺統合訓練,增加孩子肌力,改善身體平衡和腦—身、眼—耳—手及五指的精細運動練習,多讓孩子做手工技巧。經常運動兩手五指,多做抓、握、扔、捏、撕、伸、屈、旋轉等活動。

④強化孩子自由活動,預防和克服綜合障礙

自孩子幼小起,多讓其在地上“摸、爬、滾、打”。不必過於“幹淨”,保護過度。讓孩子在地上、陽光下、草叢中自由活動。發展孩子身體的大動作和肢體的精細動作,以預防和克服孩子的統合障礙。

7.要求孩子按時獨立地完成作業

孩子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對他們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孩子如果不會自己學習、思考,那在學習上是難以進步的。而不少一二年級的孩子不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恰恰是很多家長和老師都頭疼的事情。家長在這方麵應該注意一些方式方法,既不能放縱孩子,也不能一味地隻讓孩子做作業而沒有休息的時間。以下是教育專家給家長的幾點建議:

(1)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

孩子做作業都會遇到一些困難,父母也少不了幫助解決。這時就要看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回答孩子的問題了。父母如果輕易幫助,就容易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

當孩子做不山作業的時候,父母應當多鼓勵孩子。例如,父母可以對孩子說:“再仔細想一想,我相信你肯定會做出來的”。並且,父母可以提示孩子,讓孩子細想一下,在班上類似的作業是怎樣做的,而不是馬上告訴孩子答案。

當然,對於一些難題,一味地讓孩子自己做也是浪費時間,父母在必要時也應給予回答。但是,在回答時,父母最好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是應當以啟發式的解答為主,爭取打開孩子的思路,最終讓孩子掌握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2)督促,檢查並因勢力導

對於貪玩的孩子,有效的方法是嚴格規定做家庭作業的時伺,準時做作業,並經常督促、檢查。父母督促貪玩的孩子準時寫作業,可能一開始孩子會有些不適應,但父母隻要持之以恒,不對孩子溺愛,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主動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主動完成作業。當孩子能夠主動完成作業後,父母可以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作業酌習慣,發現錯誤,孩子自然地就會自己去改了。這樣對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對於貪玩的孩子,在嚴格檢查、督促的同時,還要進行適當的因勢利導,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通過一係列的教育,讓孩子逐步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3)不要給孩子太多額外的作業

除了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外,很多父母都有給孩子安排課外作業的習慣。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年齡還小,學習的精力、體力都是比較有限的,父母不要給孩子布置很多額外的學習任務。另外,書本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做作業並不是孩子在家裏惟一的學習活動,孩子更需要開闊視野。在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後,可以指導孩子看一些課外書,拓寬孩子的知識麵,也可以帶孩子一起活動,做一些有創造性的遊戲,培養孩子多方麵的能力。這樣,孩子才可以做到全麵發展,而不是一個隻會啃書本的書呆子。

(4)對孩子進行完成學習任務的訓練

一二年級學生做作業,家長應該主要抓他們做作業的習慣,學校有留晚班,孩子的作業能在這時候完成:不參加留晚班的同學,一般語數兩門課的作業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孩子做作業,要規定他們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完。如果孩子作業拖拉,做做玩玩或做做吃吃,是很容易分心的,長久下去,就會養成作業拖拉、效率很低的壞習慣。孩子做作業,不僅要求正確率高,還要求字寫得端正,簿而整潔。

做完作業後,要每題讀三遍,以檢查作業質量,有的家長見孩子做作業太慢,錯誤率高或不會檢查,就忙著幫孩子,這樣非、但幫不了孩子,還會養成孩子依賴大人的壞習慣及馬虎大意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