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讓13~15歲少年越來越強壯(2 / 3)

遺憾的是,很多青少年朋友對於自己身體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卻相當膚淺,他們總是抱持著這樣一種想法:現在年輕,身體很好,鍛煉是以後的事情。但事實上,據調查,西方國家少年的身體素質之所以強於國內青少年,其主要原因就是也們鍛煉的自覺性和意識都要比國內的青少年強。

體育鍛煉作為身體保健的重要內容之一,自古以來就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早在遠古時代,世界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曾經說過:“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對身陷於緊張的學習,並為自我的完善不斷努力的少年而言,如果我們任自己這樣發展下去,使自己長期、反複、持續地處於一種超生理負荷的緊張狀態中,同時又不注意體育鍛煉,那麼,我們的健康就必然會受到損害,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學生一般都是靜坐在教室、實驗室、自習室內低頭彎腰學習的,如果長期處於這種姿勢,又不參加體育鍛煉,往往就會引起各種疾病。如供血不足,神經衰弱,胸腔狹窄,肌肉軟弱無力,心髒疾病和便秘等。而如果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就可以使我們的心髒和胃腸得到良好的鋤煉,使精力更加充沛。

所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於我們的身體正常生長發育、各個器官係統的生理機能的提高、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運動能力的發展,以及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等方麵,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同時,體育鍛煉對於學習壓力日趨加重的我們而言,還是一種積極性的休息,可以讓我們勞逸結合。因為腦細胞是各有分工的,在進行身體鍛煉時,管理肌肉活動的精神細胞處於興奮狀態,而思考問題的神經細胞則處於抑製狀態,從而會令人得到很好的休息。

13~15歲正是身體和心理急速發展變化的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為自己的身體生長、發育、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那麼,也就為自己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創造了十分有益的條件。

運動可以打開人的心靈之扉,使人才思如湧、智慧倍增;運動是助人保持健康、增強腦力的活化劑;運動,可以讓人更好地適應未來,創造明天!

3.飲食決定孩子未來的健康

2005年8月22日淩晨,一名少女在世紀壇醫院裏死去。醫生說,她的死因是饑餓過度導致身體各髒器衰竭。

少女的父母說,因為迷戀“超級女聲”,她不滿意自己的身材而節食,並患上厭食症。

當時在醫院的電視台記者張先生說,當晚8時多,他看見護士正給女孩喂餛飩。女孩吃得很費力。張先生問她:“你最想吃什麼?

“青蘋果!”女孩說。

張先生跑出醫院,給她買了一些蘋果。隨後,護士把蘋果弄成糊狀,喂給女孩。

女孩笑了。護工說,這是她來醫院後第一次笑,也是唯一一次。

3個小時之後,醫生宣布搶救無效。

少女的背包裏放著一個藍色的日記本。她的親人打開日記本,7月間有一篇這樣的日記:“我要好好努力,注意營養調節,爭取做一個健康的好女孩……”

樹木的存活,全在於根來吸收養抖,人的健康,全在於嘴吃進去的食物。食物對人來講,就像陽光對植物一樣重要。“民以食為天”,說的就是吃飯的重要性。

13~15歲的孩子,他們的身體發育極其迅猛,而供給發育的營養,肯定要從日常飲食中獲得。可以說,飲食決定我們未來的健康,怎樣吃,吃什麼,也就決定了我們的未來。在人類生活的諸多因素中,要數飲食對人的健康影響最大。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能量的儲存轉化、利用,要不斷地在更新的過程中保持相對平衡。人體為了維持生命與健康,保證生長發育和從事各項活動的能量,就必須每天從外界攝取一定數量的食物。

吃飯固然重要,但日常生活中的科學飲食和衛生更重要。

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健康、營養、科學的飲食對身體發育至關重要。應該食用多種食品,不挑食、不偏食。使身體充分獲得各種營養。

據調查,23%的少年不是每天吃早餐,63.5%的少年不同程度地吃過“保健品”,80%鍾情“洋快餐”,平時吃的各類零食中,30%以上是“垃圾食品”……

城市少年學生吃零食的高達95%。零食中糖果、巧克力是孩子們的最愛,也有餅幹、蛋糕等甜點和瓜手、花生等水果。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方便麵、羊肉串等燒烤或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成為孩子們的零食。而這些食品大都是對少年時期身體發育不利的食品。

13~15歲的少年學生普遍進餐過快,尤其是早餐和午餐。20.3%的被調查者在5分鍾之內吃完早餐,有85.5%的少年學生在15分鍾以內能夠吃完早餐;午餐也是速戰速決,18.3%的少年在10分鍾之內吃完午飯,72.5%的少年吃午餐所用的時間不超過20分鍾。而進餐速度過快,並不利於少年對食物營養的充分消化吸收。

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少年朋友最好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攝取不同種類的食物,並規定攝取量。一日三餐3:4:2的比例是最佳分配。

這是按每頓飯以6分為滿分來計算,早飯吃到3分為最好,食物要好,如多吃一些肉、蛋、奶等食品;午飯吃到4分最佳,多吃些蔬菜食品;晚飯吃到2分為最妥,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正像人們經常講的“早飯吃好,午飯吃飽,晚飯吃少”一樣。這是因為白天活動量大,能量消耗就大,飲食的營養應該滿足身體消耗的需要。而晚間要休息了,人體的各器官也該休息了,就應當少吃。否則,多吃,人雖然休息了,但人體內的各器官還在不停地緊張工作,這不僅不利於身體健康,還會有害身體。

另外,13~15歲的孩子每天的飲食,不但要注意食物的質量和數量,還要注意飲食衛生。記住飯前要洗手,飯後要漱口。攝取的蔬菜水果食品要新鮮,不能發生黴變。

“養生之道,莫過於食。”人的身體是由所吃的食物來維持的。人體細胞,時刻在新陳代謝,每一個器官的一舉一動,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要靠食物來補足。身體的每一個器官,都需要一定的營養。保證這些器官健康有序地工作的前提基礎,就是科學地飲食。

飲食是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而要使自己活得健康愉快、充滿活力和智慧,則不僅僅滿足於吃飽肚子,還必須考慮飲食的合理調配,保證自己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平衡且充足,並且能被身體充分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