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讓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2 / 3)

1234562-123455×123457

1234562-(123456-1)X(123456+1)

1234562-(1234562-1)

1234562-1234562+1

1

上麵兩個例子,使我們清楚地看到:有不少習題,在客觀上存在著多種解法,要善於鑽研,通過對各種解法的比較,確定一種最佳解法抄寫在作業本上。這樣的作業,從表麵上看和別人的作業一樣,實際上質量卻是較高的,做題的數量也比別人多出好幾倍,因為作業上的題是從多種解法中篩選出來的“最佳方案”。

(2)一題多想,探索解題的各種可能性

例如,有這樣一道題:

梯形兩對角線分梯形為四個三角形,如果梯形兩平行邊所對的三角形的麵積為P2和Q2,則這個梯形的麵積為(P+Q)2.

當用三角方法和幾何方法做完這道題後,可以進一步去想:如果其他條件不變,梯形變為任意四邊形,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結果是S≥(P+Q)2.再進一步思索:它的逆命題能不能成立呢?結果是能成立。

可見,對於這樣一道題,通過一題多解和一題多想後,相當於做了四道題。

如果時間允許,每做一道作業題,都堅持一題多解、一題多想,多動腦筋,把題目鑽研得深些,從表麵上看題目做得少了,做得慢了,但實際上卻是題做多了,做快了,我們應該認識到其中的辯證關係。

有不少學生平時題目做得不少,但缺乏這種一題多解、一題多想的鑽研精神,做過的題目質量不高,印象不深,雖然題目做得又多又快,但在考試做題時仍然又慢又差。

(3)比較歸類,以少勝多

習題之多,有“題海”之稱,怎麼辦呢?應該看到題目之間是有聯係有區別的。圍繞一個專題做了相當數量的習題之後,應當認真地把做過的題目整理一下。想一想這道題目在知識上屬於哪一類?在解題的思路和解題方法上又屬於哪一類?這些題目彼此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又有什麼不同之處?經過這麼一番比較,就可以把這些題目加以分類,使自己的眼界從個別上升到一般,再見到同類題目時,就比較容易將其納入自己頭腦中的分類係統,使問題迅速得到解決。

有這樣一道化學題:

在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克,能不能在20度時配製36%的氯化鈉溶液?

這道題目考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百分比濃度的概念,以及兩者的換算,做完以後,在整理時可以把它歸入“溶解度一質量百分比濃度”這類習題中去。

在做了一定數量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的計算題後,大致可以把習題分成以下幾類:

已知溶質和溶劑的量,求百分比濃度;

已知溶液的量和百分比濃度,求溶質的量(用在配製溶液上);

已知溶質的量和百分比濃度,求溶液的量;

溶解度和百分比濃度的換算;

濃溶液稀釋的計算(用在配製溶液上);

百分比濃度和當量濃度的換算;

百分比濃度和摩爾濃度的換算……

如果把這種比較歸類的“加工”工作做好了,抓住了每一類習題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習題,那麼這一道題就可以抵得上十道題,百道題,再做題時,就增加了識別同類習題的本領。總結出來的帶有規律性的解題方法,就可得到廣泛的應用,以後麵對習題時就不會再有浩如煙海、不知所措的感覺了。

當然,對習題進行比較、歸納、分類,一定要在自己做了相當數量的習題之後,要自己來“加工”;別人對習題進行的分類,別人總結出來的典型例題,隻能作為參考。如果自己不親自實踐,不親自動腦筋,隻是死背別人總結出來的類型題,想以此來套千變萬化的習題,做題效果往往極差。

4.引導孩子掌握考試的技巧

有的孩子一進考場,拿到考卷就緊張,不知道怎樣答卷才好。但是,不管采用哪種答卷法,開始都要先寫好自己的名字,大致看看題目的數量,以便分配好答題的時間。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對孩子進行引導:

(1)讓孩子掌握答卷的幾種方法

常見的答題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按照順序,先易後難答卷法

就是說按照題號的順序審題,會一道就先做一道,一時不會的題目,先跳過去,繼續往下答,直到把會做的題目做完;然後,按照這個方法,把第一遍投做出來的題目再過一遍,認真思考,把其中會做的題目全做完。如果還有時間,則集中精力去突破最後的難題,如果沒有時間了,起碼已經把會做的題目全做完了。

按照順序,先易後難答卷法答卷方法的優點如下:首先,可以迅速解除孩子考試緊張心理。孩子拿到考卷後,由於很快就進入答題狀態,注意力全部放在回答會做的題上,沒有時間去想別的事情,使得剛進入考場時的緊張心理很快得以緩解,隨著解答習題數量的增加,心中越來越有底,信心不斷增強,從而徹底解除了心理上的緊張狀態。其次,這樣答卷可以避免把時間過多地花費在難題上,而使自己明明會做的題目到最後卻沒有時間去答。每次考試下來總有一些學生後悔在考場上沒有先做容易的題,結果是難題沒做出來,容易的題也來不及做了。

這種答卷法最適於考試時容易緊張的孩子,因為它可以迅速緩解緊張心理,盡快進入答題狀態,使答卷效率得以提高。可以說,這是一種比較穩妥的答題方法。

②全麵看題,先易後難答卷法

全麵看題,先易後難答卷法就是拿到考卷後,先把所有的題目從頭到尾看一遍,做個一般了解,再把答題的時間大致分配一下,然後開始做題。當然也是先做容易的題目,然後再做較難的題目,最後再做難題,直到把題全部做完。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一開始就對試卷有了全麵的了解,能夠比較科學地分配好答題時間,對考試結果也能初步做出估計。學習優秀、自控力比較強的學生適宜選擇這種方法。因為看完題以後,知道大部分題目或者全部題目都會做,信心就更足了,可以冷靜地把題目做完。

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如果看完部分或全部題目之後,發現很多題目不會解答,緊張的情緒就會進一步加劇,甚至會驚慌失措。因此,這種方法對學習基礎較差,或自控力弱的學生是不適用的。那些學習雖然不錯,但容易緊張,不善於控製自己情緒的學生,最好也不采用這種方法。

③按照順序逐一答卷法

按照順序逐一答卷法就是按照題號順序,一道題一道題地做。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迅速地把注意力集中到答題上,緩解緊張情緒。缺點是想一遍就把題做完,忽略了先易後難的原則,如果碰到不會的題就要耽誤時間,沒有機會去解答後麵會做的題目。有些學生平時養成了一種鑽研的精神,題目做不出來,決不罷休,這種精神是可貴的。可到了考場上,答題的時間有限,還是應該先把會做的題做完以後再去鑽研難題,從這一點來說,這種答題方法是弊多利少。

(2)提醒孩子答卷應注意的問題

答卷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審題要穩,書寫要快

在考場上經常見到學生漏看題看錯題的現象,對於重大考試來說,這種差錯往往造成終身的遺憾。有很多考生因漏看題或看錯題而導致高考落榜,遺憾之處是題目不是不會做,而是由於馬虎使自己的本領無法施展。

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講,考場上的時間是十分緊張的,經常出現做不完題的現象,因此,在答題時,書寫一定要快,以便擠出更多的時間用於思考問題。當然,也不能為了圖快而書寫潦草。有人提出答卷時要“袖手在前,疾書在後”,這話指出了答題時正確的快慢觀。

②想不起來,先放一放

在做題過程中往往出現這樣的現象:明明記得很清楚的概念、定理或公式,到時候竟然會想不起來。遇到這種情況,不要坐在那裏冥思苦想,可以把此題放一放,先去做別的題目,有時遺忘的內容會突然“再現”出來。如果回過頭再想仍然想不起來,就可想一想與這一遺忘內容相近的知識或有聯係的事情,通過聯想使問題得到解決。當然,這種現象的出現反映了對知識的掌握還不夠熟練,應該引起重視。

③仔細檢查,更正錯誤

試卷答完以後,如果還有時間,就要抓緊時間檢查。檢查時,要先檢查容易的、省時間的、錯誤率高的、自己沒有把握的題目,後檢查難的、費時間的、錯誤率低的、把握大的題目。有的學生忘記了考場上檢查的時間是有限的,固執地先檢查分數多的題目,結果剛好碰到難題,由於題目複雜,不是檢查不完,就是查出了問題也沒有時間改正,結果白白浪費了時間。對於那些查出了問題也沒有時間改正的題目,就不要檢查了,這倒是一種比較現實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