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認識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征(2 / 3)

(3)腦和神經係統的發育

人體的神經係統在嬰兒出生後迅速生長,並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嬰兒在出生後的前5-6年保持最快的發育速度。6歲左右,大腦半球的一切傳導通路都髓鞘化,這就等於在裸露的導線外包上了一層絕緣體,從而保證了信息傳導的暢通和不受幹擾。這一時期是兒童神經係統發育的重要階段,有人認為對嬰兒該階段的教育可以影響到嬰兒以後的智力發展。青少年腦的生長到12歲時基本完成。這時腦的重量達到成年人水平。腦的容積也接近成年人容積。在這之後,腦的重量和容積雖增加甚少,但皮層細胞的機能則迅速地發育著。科學家通過對大腦電波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13-14歲腦電波出現第二個“飛躍”現象(第一個飛躍現象出現在6歲左右),這說明腦皮層細胞在機能上的成熟。解剖學的資料表明,這一時期的兒童一直到20歲左右,腦細胞的內部結構和機能在不斷進行複雜的分化,腦的溝回增多、加深,神經的聯絡纖維在數量上大大增加。聯絡神經元的結構和皮層細胞的結構機能在迅速發展,這就是形成聯想、概括、抽象思維的物質基礎。這就為青少年在高中階段係統地、深入地掌握高難度的知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新的更加複雜的外部條件影響下,大腦機能進一步發展並在整體上趨向成熟。此時青少年腦機能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興奮與抑製過程的逐步平衡。青少年到16、17歲後,人體內的抑製機製發展,使興奮和抑製能夠協調一致。這具體體現在高中階段的高學生比初中學生對自己的行為控製更加完善。不過,高中生仍處於青春發育期,這時人體內分泌腺相當活躍,分泌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水平較高。這些激素能使全身組織迅速發育,促進了腦和神經係統的興奮,因而這一時期學生的情緒不穩定,神經係統也容易疲勞。青少年腦和神經係統的完全成人化,還得到20-25歲以後。

青少年時期腦和神經係統的基本成熟,為高中學習階段的高中學生走向更為複雜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環境提供了可能性。但高中學習階段的高中生畢竟是處於從不成熟向成熟的過渡階段,因此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兼顧學習與娛樂,注意勞逸結合,對他們身心健康的成長與成熟是非常重要的。

3.性的成熟:青春期的重要標誌

人體生殖係統在童年時期幾乎沒有什麼發展。青少年隨著青春期的到來,標誌著性成熟的開始。此時內分泌腺活動加強,由腦垂體產生的促性腺激素打開了性腺活動的大門,使得沉靜的生殖器官也蓬勃地發育起來。性成熟的過程引起了青年男女身心的一係列變化。

女性生殖器官的發育,從少女時期11、12歲開始,先是外生殖器的改變,繼而陰道、子宮、卵巢快速發育。月經初潮標誌著性發育即將成熟。月經初潮的出現,多半在女性身高增長速度開始下降後的半年到一年。1988年對全國六地區1367名女生的調查表明,月經初潮平均為13.38歲。月經初潮並不意味著卵巢已能排卵。這時卵巢功能還不夠健全,因此初潮後月經周期常無一定的規律,要到幾個月或一年以後才能正規排卵,女性到18歲時卵巢才達到成熟時的重量。

男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比女性要晚。男性的性器官在10歲以前發育很慢,其主要性器官——睾丸要到13歲左右才開始活躍,男生長到15歲左右重量才接近成年人。這時前列腺也已發育可以分泌液體,產生遺精。1988年全國六地區的調查表明,男生首次遺精的平均年齡為14.43歲。遺精初期精液內沒有精子,但首次遺精意味著男性生殖腺開始走向成熟。這時體格處於緩慢發育階段,睾丸、附睾及陰莖卻在迅速地發育而接近成年人。從初次遺精到性器官的完全成熟大約需要4-5年時間。

從上述生殖係統發育情況來看,青少年高中階段的高中男生正處於性萌動到性成熟的階段,高中女生正處於性成熟階段。這個時期的青少年經曆著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的重要調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要引導青少年學生正確處理麵臨的問題。

4.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征

在青少年時期,人的個體心理的發展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不平衡性

青少年時期是個體在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發展上走向成熟的時期。青少年初期,正處在從幼稚的兒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過渡的時期,處於與兒童的外界獲得時期相對應的內部獲得時期。在這一時期,青少年的生理發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發展卻相對落後於生理的發展,他們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麵,都還未達到成熟的指標,還處在人格化的過程中。也就是說,青少年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係的發展是不同步的,具有異時性和較大的不平衡性。

(2)動蕩性

青少年生理、心理發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發展同道德或其他社會意識發展之間的不平衡性,一方麵創造了個性發展以及道德和社會意識發展的條件,但另一方麵也造成了青少年心理過程的種種矛盾和衝突,表現出一種成熟前的動蕩性。正如別林斯基所說的:“青少年期也就是向成年過渡的時期,這種過渡往往總是分裂、不調和的……一個人已經不滿足於自然的意識和樸素的感覺,他想知道更多。可是因為他在獲得令人滿意的知識之前,必須經過千百次的迷誤,必須對自己作鬥爭,所以他也有跌跤的時候。這一點無論對於個人或是對於人類,都是一個確定不移的法則。”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動蕩性表現在知、情、意、行等各個方麵。例如,他們思維敏銳,但片麵性較大,容易偏激。他們熱情,但容易衝動,有極大的波動性,他們的意誌品質也在發展,但在克服困難中毅力還不夠,往往把堅定與扭拗、勇敢與蠻幹、冒險混同起來。在行為舉止上表現出明顯的衝動性,是意外傷亡率最高的年齡階段。在對社會、他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上,常易出現困惑、苦悶和焦慮。對家長、教師表現出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為。另外,生理上的劇烈變化,會帶來所謂“青春期騷動”,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和劇烈的“性困擾”,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有人說,青年既不是一切顯露無遺、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看不見內部結構的“黑箱”,而是一個以模糊不定、動蕩多變為主要性的“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