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對青少年進行青春期教育(1 / 3)

1.對青少年進行青春期教育刻不容緩

16~18歲是一個人一生中的重要轉折時期,青年初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變化,使青春期教育成為這一階段必不可少的課題,正確而適時的青春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青春期教育的內容

青春期教育就是性教育,按我國的習慣,一般把性教育叫做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大體包括三個方麵的內容,即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和性道德教育。

性生理教育包括性器官的生理知識教育,使青春期少年對兩性器官的基本生理解剖結構和功能,對月經和遺精等生理現象有科學的認識。進行青春期常見的疾病防治和教育。結合我國計劃生育的國策,對生殖和妊娠、優生優育等知識也應有所了解。性生理的教育可“通過生理衛生課進行,也可有係統地開沒一些性生理方麵的講座,給青春期少年補上初中階段尚未接受過的知識。

性心理教育包括性心理衛生知識的教育,使青春期少年對月經期心理、手淫的危害等有科學的認識,對性欲擔和性衝動的心理因素有所了解,並進行加強自身控製能力的訓練。

性道德法紀教育包括使青春期少年認識到性問題不是個人的生活小節,而是嚴肅的社會問題的組成部分。性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青年道德品質的重要標誌。法紀教育應使青春期少年對性問題有正確的法製觀念,嚴肅對待戀愛、婚姻等性問題。了解什麼屬於性犯罪,指出性犯罪的危險性,提出預防性犯罪的具體措施。

(2)青春期教育的核心是性道德教育

在進行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的同時,應配合性道德教育,也不能把性教育降低為純粹的性知識教育。性教育必須是對友誼、愛情、婚姻和兩性關係的正確理解以及接受這方麵道德行為標準等的教育。

2.16~18歲是性意識的發展階段

16~18歲由於性機能的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現,直接或聞接地影響到青春期少年的心理。這種由性成熟而引起的心理變化是青年初期的重要心理特征。青春期心理的健康是保證青少年完成學業,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的關鍵之一。

性意識是指人關於性問題的心理活動。性意識反映出人對性問題的認識水平。個人的性意識與其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密切聯係。

美國心理學家赫洛克(H。Hurlock)曾把青春發育期的性意識發展分為四個時期。

(1)性的反感期

當自己身上發生青春發育期的生理變化時,由於發現了人類的性生理奧秘,因此產生了對性的不安、害羞和反感,認為戀愛是不純潔的表現,對異性采取回避、冷淡和粗暴的態度。

(2)向往年長異性的牛犢戀期

在這一階段裏,青春初期的青少年像小牛戀母牛似地傾倒於所向往的年長異性的一舉一動。對所向往的年長異性想入非非,很想討他(她)的喜歡。

(3)接近異性的狂熱期

16~18歲這一階段一般隻把年齡相當的異性作為向往的對象,在各種集體活動中,男女青年都努力設法引起異性對自己的注意。他們盡量創造機會與自己喜歡的異性接近。但由於雙方都從理想主義出發,自我意識太強,所以衝突也多,接近的對象常常變換。

(4)浪漫的戀愛期

浪漫戀愛的顯著標誌是愛情集中於一個異性,對其他異性的關心明顯地減少了。喜歡與自己選擇的對象單獨在一起,而不願意參加集體性的社會活動,經常陷入結婚的幻想之中。

應該說,赫洛克的性意識理論是有一定道理的。進入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在正常情況下,大都會經曆這麼幾個階段,隻是各個階段時間長短有所不同,或在某個階段的表現並不特別明顯而已。

在我國,青少年的性意識的表現和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疏遠期。這個階段從兒童束期開始,到少年中期結束。其中女性在兒童末期表現得最為明顯和強烈,並且持續到少年初期;男性在少年初期表現得最為明顯和強烈,並且持續到少年中期。

第二階段:愛慕期。這一階段一般從少年初,中期開始,到青年初期的中、後階段結束。這是青少年異性意識表現和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青少年在整個中學時代異性意識表現和發展時間最長的一個階段。

第三階段:戀愛期。這個階段一般從青年初期的中後階段開始,是青春期異性意識表現和發展的相對成熟階段。戀愛期是青春發育期異性意識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從愛慕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又與愛慕期有著本質區別的一個階段。嚴格地講,隻有從這個階段起,才可能產生和形成真正的愛情。

3.理性地對待青少年的手淫現象

對青少年的手淫不必驚慌失錯,也不必暴跳如雷、打罵斥責,而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孩子溝通,幫孩子解困,並給予孩子科學的解答。

手淫是青少年難以啟齒的“心病”,孩子往往沒有勇氣去求得別人的幫助,我們應正確對待孩子的“心病”。在對待孩子的“心病”上,通常有三種態度:

第一種是極端保守的態度。認為這種行為不僅邪惡而且有害,所以對青少年的手淫、早戀行為應該予以處罰。

第二種態度是認為手淫、早戀無害。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手淫、早戀本身並不會危害孩子,隻是由於成人過分地阻止和幹預,社會輿論的不當宣傳和引導,孩子因此而產生錯誤的認識,導致困擾的情緒、自責的情感,這才是真正有害的。家長不宜過多關注,更不能過分懲罰。

第三種是折中的態度。持這種態度的人認為手淫、早戀是一種並無大害的活動。比如,手淫跟吮吸拇指差不多,可能更讓人討厭一些。他們處理孩子的手淫問題,差不多像處理孩子吮吸拇指一樣,他們不直接取締這種行為,而是設法改進孩子的一般生活,使孩子忙於一些有趣的事情,沒有那麼多的緊張情緒需要發泄。

相比之下,這三種態度中第一種態度是不可取的,第三種態度是比較合理的。

有正確的態度,就能比較成功地醫治孩子的心病。

對青少年的手淫,不必大驚小怪,更不必斥責,而要找出青少年手淫的原因並予以科學指導。

(1)青少年手淫的原因

青少年在青春期時期的手淫原因有點複雜。不僅有各種性信息的影響,而且有生理成熟的內在因素,還可能存在病理原因。例如生殖器局部病變,像包莖、尿道口炎症、陰部濕疹、陰道滴蟲病等都會造成手淫行為。

大多數青少年的手淫是在性衝動驅使之下進行的。最初的手淫行為一般是偶然發生的,以後隨著性生理與性功能的不斷成熟,加之文學作品等外部性信息的刺激,手淫行為逐漸頻繁起來,以此來緩解日漸強烈的性驅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缺乏科學的性生理與性心理知識,一方麵可能由於手淫所獲取的短暫的愉悅體驗而放縱自己,沉湎於性行為的幻想之中,沉湎於手淫行為的體驗之中,產生放縱行為;另一方麵可能產生自責行為,認為自己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情,認為自己犯了不可饒恕的罪惡,越想控製自己,改變自己,越是控製不了自己,改變不了自己,因而對自己越加缺乏信心;加上個別誇大的宣傳,使他們更感到自己將來生活的暗淡,灰心喪氣,自怨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