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軍形篇(3 / 3)

英法啤酒廠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很不甘心,於是他們給出售英法啤酒的經銷商增加傭金。煙台啤酒廠針鋒相對,決定在1萬箱啤酒中,拿出1萬元作為獎金。在1萬個瓶蓋中,印上“中”、“國”、“啤”、“酒”4個不同的字,分別代表1元、2元、5元、10元。消費者開瓶時,隻要發現帶字的瓶蓋,就可拿到煙台啤酒廠駐上海辦事處換錢。這一招實在高明絕妙,顧客都願意買他們的啤酒。餐廳的服務員開的啤酒愈多,中獎希望愈大,因此他們也願意賣煙台啤酒。而印在瓶蓋上的字,能激起市民的民族意識,買煙台啤酒的可能性更大些。於是,這場啤酒大戰,以英法酒廠的失敗而告終,煙台啤酒廠則大獲全勝。

《孫子兵法》與處世——樊噲勸諫劉邦

“投其所好”是兵法中“勝於易勝”在交際過程中的一個體現,正如白居易所說:“動人心者先乎情。”情動而心動,心動後理順,理順了,自然萬事大吉。

楚漢之爭的結果是劉邦打敗了項羽,劉邦心裏自然很驕傲,常常問群臣為何能打敗項羽,群臣深諳劉邦勝者為王的心理,於是對他讚美不已,劉邦遂產生了自滿情緒,執政的積極性慢慢懈怠下來。

一次他生病後整日留在後宮,下令不見任何人,不理朝政。周勃、灌嬰等許多身經百戰的元勳都毫無辦法。大將樊噲想出一個點子,闖進宮中進諫,他擲地有聲地對劉邦的過去進行一番讚美:“想當初,陛下和臣等起兵豐沛定天下之時,何等豪情壯誌!上下團結,同甘共苦,打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基業。”幾句話激起了劉邦的自豪之情,

然後樊噲話鋒一轉,說道:“眾大臣皆為陛下之病終日恐惶不安,陛下卻不見大臣,不理朝政,而獨與太監親近,難道忘了趙高禍國的教訓嗎?”

樊噲借著稱讚巧妙地批評了劉邦,先揚後抑一片肺腑之言,終於使劉邦專心朝政,使民休養生息,開創了漢朝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孫子認為,戰前的“稱”(即比較雙方軍事的綜合實力)是十分必要的,誰能占有壓倒對方的優勢,誰就會在戰爭中取勝,反之,落後就要挨打,就會在戰爭中失敗。

《軍形篇》之二——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

善戰者,

先為不可勝,

以待敵之可勝。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敗兵先戰而兵求勝。

《孫子兵法》與軍事——李牧積蓄力量戰匈奴

足夠的軍事實力是殲敵的必要條件。在自己的力量尚不足以擊敗敵人時,要盡量避免與敵直接交戰,在退守中擴充力量,一旦抓住有利時機,便英勇出擊。

戰國末期,趙國名將李牧駐守雁門郡,防備匈奴入侵。他白天訓練士兵騎馬射箭,晚上宰牛犒勞士兵,並下命令說:“在匈奴入侵搶掠時,要即刻集合堅守陣地。如果有人擅自出擊,定斬不饒。”在匈奴入侵時,趙國軍隊隻是固守,從不與匈奴作戰。

趙王認為李牧帶兵無能,遂將他召回,派人代替他統率駐守雁門的趙軍。可是,新統帥出戰匈奴連連失利,趙國損失很大。到這時,趙王才後悔不該召回李牧。

於是,趙王決定重新起用李牧。李牧卻推說自己有病,不能帶兵打仗。趙王再三征召李牧,命其帶兵。李牧對趙王說:“如果起用我,要允許我像以前那樣行事,我才能接受任命。”趙王最終同意了。

李牧重返雁門,仍采用以前的固守戰術。匈奴認為李牧怯弱,很輕視李牧。其實,李牧長期不出戰是為了積蓄力量,同時使匈奴多次出征,勞而無功,官兵厭倦。

後來,李牧認為大打一仗的機會已經成熟,開始進行作戰準備。他精心挑選勇敢的士兵5萬人,弓箭手10萬人,好馬數千匹。當匈奴又來入侵時,李牧佯裝敗走,並故意將一部分物品遺棄給匈奴。麻痹大意的匈奴兵長驅直入,進入趙國軍隊的包圍圈,被等待多時的趙國軍隊一舉圍殲。在此後的數年中,匈奴再未敢騷擾趙國的邊境。

《孫子兵法》與商業——“奔馳”的策略

生產和銷售商品,也要“先為不可勝”,才能在商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商品營銷要做到“先為不可勝”,就要有先進的工藝、高質量的產品、低廉的價格、熱情周到的服務等。有了這些條件,其他商家就無法與之競爭,從而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美國一家公司對世界近萬名消費者的抽樣調查顯示,“奔馳”牌汽車位列“世界十大名牌”之首。究其經營的訣竅,也是“先為不可勝”。“奔馳”牌汽車質量、款式保你滿意。奔馳公司的廣告說:“如果有人發現奔馳車發生故障,中途拋錨,我們將贈送1萬美元。”該公司有3700種型號的車,能滿足各種人的需要。根據奔馳公司負責人的介紹,實現高質量要有兩個基礎:一是要有一支技術熟練的職工隊伍;二是要有對產品的部件嚴格的檢查製度。

無處不在的售後服務。奔馳公司在原西德本土設有1700多個維修站,雇有5.6萬人做保養和修理工作。如果車輛在途中發生意外故障,隻要就近向維修站打個電話,維修站就會派人來修理或把車拉到附近的維修站修理。

安全、節能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1953年該公司裝配車輛使用承載式焊接結構,既美觀又安全;接著又研製出“安全客艙”,可以保證載客的內艙在發生交通事故時不會被擠癟。在每一部奔馳小轎車上,從車身到駕駛室,有136個零部件是為安全服務的。可靠的質量,完善的服務,安全的性能,使奔馳牌汽車處於“先為不可勝”的地位,在世界各地保持旺盛的銷勢。

《孫子兵法》與處世——“珍珠”和“沙子”的區別

“善戰者,先為不可勝。”善於用兵作戰的人,總是首先創造使自己不被戰勝的條件。俗語雲:“打鐵還得自身硬。”為人處世與用兵作戰一樣,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出人頭地,需要有真才實學才行。

傑克的學習成績很好,畢業後卻屢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對社會感到非常失望。他為沒有伯樂來賞識他這匹“千裏馬”而憤慨,甚至因而傷心絕望。懷著極度的痛苦,傑克來到大海邊,打算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

正當他即將被海水淹沒的時候,正在散步的老瑪利救起了他。老瑪利問他為什麼要走絕路。

傑克說:“我得不到別人和社會的承認,沒有人欣賞我,所以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老瑪利從腳下的沙灘裏撿起一粒沙子,讓傑克看了看,隨手扔在了地上。然後對他說:“請你把我剛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撿起來。”

“這根本不可能!”傑克低頭看了一下說。

老瑪利沒有說話,他從自己的口袋裏掏出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隨手扔在了沙灘上。然後對傑克說:“你能把這顆珍珠撿起來嗎?”

“當然能!”

“那你就應該明白自己的境遇了吧?你要認識到現在你自己還不是一顆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別人立即承認你。如果要別人承認,那你就要想辦法使自己變成一顆珍珠才行。”

傑克低頭沉思,半晌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