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釋
本篇名為《兵勢篇》。“勢”,就是軍事力量的發揮。孫子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就是說,飛速奔瀉的激流,能夠使大石塊漂移,這是由於水勢強大的緣故。因此,孫子主張作戰必須造成和利用這種有利態勢,出奇製勝地打擊敵人,以達到最有效地發揮軍隊的實力,去爭取戰爭的勝利。與“形篇”主要講軍事實力的儲存相對應,“勢篇”則側重論述軍事實力的運用。
在《兵勢篇》中,孫子提出了“奇正”之術,這是全篇的中心,也是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所謂“正”,是指指揮作戰所運用的“常法”;所謂“奇”,是指指揮作戰所運用的“變法”。戰爭中隻存有“正”、“奇”二策,但它們的組合卻是無窮無盡的。孫子稱這種變化如天地運行那樣無窮無盡,像江河那樣奔流不息,周而複始猶如日月的運行,去而又來好似四季的更迭。這種組合就如五色、五聲、五味一樣,單純個數少但組合個數多。這就要求指揮作戰的人洞悉這種瞬息萬變的作戰態勢,靈活運用“奇”、“正”之術,來取得勝利。
本篇的後半部分,進一步論述了將帥應如何運用“勢”。孫子提出了“擇人而任勢”的原則。即選擇適當的人,充分利用有利態勢。孫子還提出了“節”的見解,更是孫子兵法的高妙之處。空中的雄鷹發現了地麵的獵物,於是以飛快的速度飛撲而下,然而卻沒有抓到獵物,自己卻骨斷翼折,什麼原因呢?是由於不懂得“節”。
所謂“節”,其實就是一種節奏,一種節製,一種收發由心、快慢相宜的舉措。戰爭中,一味地猛打猛衝,常常不能奏效,相反,以退為進、以守為攻,卻往往能收到奇妙的效果。
“正”,指揮作戰所運用的“常法”;“奇”,指揮作戰所運用的“變法”。孫子認為,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靈活運用“奇”、“正”之術。
活學活用
《兵勢篇》之一——以正合,以奇勝
凡戰者,
以正合,以奇勝。
故善出奇者,
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孫子兵法》與軍事——田單“火牛”敗燕軍
“出奇製勝”就是動用特殊的手段,以變幻莫測、出人意料的謀略戰勝敵人。能不能活用“奇正”之術、出奇製勝,是檢驗戰場上各級指揮官是否高明的試金石。
戰國時期,燕惠王免去了大將樂毅的官職,讓親信騎劫代替樂毅指揮燕軍,企圖攻取齊國最後的兩座城池——即墨和莒,滅亡齊國。
即墨守將田單為了迷惑燕軍,故意派出使臣出城,假言要投降,又讓即墨的富豪假意把金銀送給燕軍將領,請求他們在城破之時手下留情,保護他們。騎劫和燕軍將領忘乎所以,隻等田單來投降。
田單見騎劫中計,心中暗喜。他征集了一千多頭牛,每頭牛都披上五彩龍紋的紅綢,牛角上捆上鋒利的刀,尾巴上紮上浸過蘆脂的蘆葦。田單又精選了5000名勇士,手持利刃,身披彩衣,臉畫花,跟在牛的後麵。
一切準備妥當,在一天深夜,田單命令士兵們將牛牽出來,打開城門,點燃牛尾上的油葦,驅趕“火牛”向燕軍營中猛衝,5000名似神如鬼的士兵跟在“火牛”後麵拚命衝殺,即墨城上,男男女女擂鼓敲盆、高聲呐喊。
燕軍從夢中驚醒,看到五彩斑斕的“火牛”,頓時嚇得魂不附體。
“火牛”被火燒驚了,橫衝直撞,燕軍死的死、傷的傷,好不容易從“火牛”蹄下逃了出來,又被5000名齊國的勇士殺得片甲不留。燕軍橫屍遍野,血流成河,騎劫也死在亂軍之中。田單打破燕軍對即墨的包圍,乘勢反攻,一舉收複了齊國在過去三年中被燕軍攻占的70餘座城池。
《孫子兵法》與商業——“紙製圍裙”與“兒童樂園”
對於商業而言,“奇正”之術是企業家們製勝的法寶。出奇的產品、出奇的廣告、出奇的銷售策略、出奇的管理措施等,都是“奇正”之術在商業上的巧妙運用。
日本橫濱市有一家叫“有馬食堂”的餐館,從外觀上看,餐館平平常常,毫無誘人之處;從內部裝潢來看,甚至比普通餐館還要寒酸一些,但餐館卻生意興隆,室內氣氛和諧熱烈。
“有馬食堂”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向前來就餐的兒童免費贈送一個“紙製圍裙”——圍裙上畫滿了栩栩如生的各種可愛的小動物,令孩子們愛不釋手。許許多多的孩子就是為了這紙製圍裙讓他們的父母帶著他們到“有馬食堂”就餐的。有時候,餐館內已坐滿了人,孩子們寧可耐心地等待,也不願意去其他餐館。
其實,一個紙製圍裙隻值30日元,但它卻給“有馬食堂”帶來了歡樂祥和的氣氛以及巨大的經濟效益。
《孫子兵法》與處世——東方朔“自我推銷”
生活中,人們總是對一些司空見慣的事見怪不怪,習以為常。這時若能打破常規,換一種思路,則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西漢時期,漢武帝身邊有個大臣叫東方朔,頭腦聰明,言詞流利,又愛說笑話,當時人稱他為滑稽派。
漢武帝剛即位就下了一道詔書,叫各郡縣推舉品行端正、有學問、才能的人,當時有上千人應征。這些人上書給皇帝,多半是議論國家大事,賣弄自己的才能,其中不少建議皇帝看不上,提建議的人也就沒被錄取。東方朔的上書卻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自己博學多才,聰明過人,怎麼身材高大,五官端正,怎麼勇敢靈活,正派守信,最後說:“像我這樣的人,真該當皇上的大臣。”漢武帝看這份上書與眾不同,有些意思,就讓他待詔公車。東方朔雖然被留在了長安,但薪水很少,也見不著皇帝。
過了些日子,東方朔想出了讓皇帝注意他的主意來。當時皇宮裏有一批給皇帝養馬的侏儒,東方朔騙他們說:“皇上說你們這些人一不能種田,二不能治國,三不能打仗,對國家沒一點用處,準備把你們全殺了呢。”侏儒們都嚇得哭起來。東方朔又教他們:“皇上要是來了,你們趕快去磕頭求饒。”不久,漢武帝路過馬廄,侏儒們都號啕痛哭,跪在武帝的車子前連連磕頭。漢武帝覺得奇怪,問道:“你們幹什麼?”侏儒們回答:“東方朔說您要把我們全殺了。”漢武帝知道東方朔鬼點子多,就把他叫來責問:“你為什麼要嚇唬侏儒?”東方朔說:“侏儒身高不過三尺,每個月有一袋糧食,二百四十錢。我東方朔身長九尺,也隻有一袋糧食、二百四十錢。侏儒們會撐死,我卻會餓死。皇上要覺得我不行,就放我回家,別留著我在這裏吃白飯。”武帝聽了哈哈大笑,讓他待詔金馬門。待詔金馬門比待詔公車的地位高,他也就漸漸地能接近皇帝了。
孫子雲:“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即軍事上所謂的“勢”,就像讓圓石從萬丈高山上滾下來一樣,來勢凶猛。
《兵勢篇》之二——勢如張弩,節如發機
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
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
勢如弩,節如發機。
《孫子兵法》與軍事——孫臏減灶惑龐涓
所謂“節”,其實就是一種節奏,一種節製,一種收發由心、快慢相宜的舉措。戰爭中,一味地猛打猛衝,常常不能奏效,相反,以退為進、以守為攻,卻往往能收到奇妙的效果。
魏惠王派太子申和龐涓集全國兵力,再次攻打韓國。韓哀侯向齊國告急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起兵救韓。孫臏建議采取“圍魏救趙”的辦法。田忌說:“軍師上次用過此計,這次再用恐被敵人識破。”孫臏笑著答道:“這次我另有計謀讓敵人上當。”田忌聽從了孫臏的建議,率齊軍直奔魏都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