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魏明帝太和元年,投降魏國、任新城太守的蜀將孟達又暗地聯合吳、蜀,準備謀反。屯軍於宛城的司馬懿得知消息,準備征討。
宛城距洛陽約800裏,往返需半個月;宛城距孟達起事地上庸城1200裏,也要走十多天。當時,魏軍的兵力是孟達的4倍,但魏軍的糧食不夠吃1個月,孟達的糧食卻足以支持1年。
按慣例,司馬懿出兵需要先上報洛陽魏主,接到旨意後才能行動。如果這樣,魏軍隻有在孟達起事後1個月才能趕到上庸,那時麵臨的情況將是魏軍糧草用盡,而孟達則做好了充分準備。時間成了雙方爭取主動的關鍵。
司馬懿當機立斷,一麵寫信安撫孟達,一麵上報魏主,同時暗中率軍向上庸疾進。魏軍晝夜兼程,僅用8天時間就兵臨上庸城下。孟達聞知,驚訝不已:“我舉事之日,而兵至城下,何其速也!”
魏軍不失時機地發起強大攻勢,孟達因準備不足,工事未固,軍心動搖。部將鄧賢、李輔開門投降,魏軍乘勢殺入城中,斬殺孟達,俘虜萬餘。
此戰,司馬懿抓住戰機,火速出擊,贏得了時間,從而贏得主動和勝利。
《孫子兵法》與商業——光大實業公司以速獲利
在商業競爭中,同樣可以按照《孫子兵法》“兵之情主速”的思想快速行動:一旦發現新的技術就要搶先研究,快速開發出新產品,在對手還沒有注意的情況下搶先投放市場;政府一旦公布新的政策,市場有一種新的需求,就要迅速轉產新的產品,趁對手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搶先供應消費者。商業競爭中的快速行動,往往能夠獨占市場,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1983年,中國光大實業公司高層從多種渠道獲取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在南美的智利,有一家銅礦即將倒閉,礦主在企業倒閉前訂購了美國“道濟”、西德“奔馳”牌各種型號的大噸位載重車、翻鬥車共計1500輛,全是新車。但是,這些車剛購進,礦山便倒閉了。為了償還債務,礦主決定將這批新車折價拍賣。
光大公司快速反應,迅速派出驗車小組調查這批車輛的質量,另一邊又迅速向國內汽車專家谘詢,走訪汽車製造單位的行家——西德奔馳公司出口服務部駐京代表,征求國內工礦、交通、商貿等急需大噸位運輸車用戶的意見,取得有關部門的具體幫助。公司高層在本人不能前往的情況下,把拍板成交的大權交給赴現場驗貨的采購人員:“隻要質量好,價錢便宜,你們說了算。”
由有關技術專家組成的采購小組乘機直抵智利,對所有汽車進行了現場驗貨。在確認了質量後,經過一番緊張的價格磋商,以原價38%的價格買下了這批汽車。
光大實業公司以“兵之情主速”的戰略思想為指導,捷足先登,在這筆交易中,共節省2500萬美元的外彙,公司實力因而也進一步壯大了。
《孫子兵法》與處世——敢於決斷的斯太菲克
很多人之所以一事無成,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敢於決斷的勇氣,總是左顧右盼、思前想後,從而錯失良機。成大事者在看到事情成功的可能性之後,敢於做出重大決策,因而占得先機。
士兵斯太菲克二戰後在美國伊利諾伊州亨斯城退役軍人管理醫院療養。在逐漸康複期間,他想到了一個主意。斯太菲克知道:許多洗衣店都把剛熨好的襯衣折疊在一塊硬紙板上,以保持襯衣的硬度,避免皺褶。他給洗衣店寫了幾封信。獲悉這種襯衣紙板每千張要花費4美元。他的想法是:“以每千張1美元的價格出售這些紙板;並在每張紙板上登上一則廣告,登廣告的人當然要付廣告費,這樣他就可以從中得到一筆收入。
斯太菲克有了這個想法,就設法去實現它。出院後,他很快見於行動!由於他在廣告領域中是個新手,他遇到了一些問題。雖然別人說“嚐試發現錯誤”,但斯太菲克相信“嚐試導致成功”,他最終取得了成功。後來他決定提高服務效率,增加業務。他發現襯衣紙板一旦從襯衣上被撤除之後,就不會為洗衣店的顧客所保留。於是,他給自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使許多家庭保留這種登有廣告的襯衣紙板呢?”解決的方法展現於他的心中了。他在襯衣紙板的一麵,繼續印一則黑白或彩色廣告。在另一麵,他增加了一些新的東西——一個有趣的兒童遊戲,一個供主婦用的家用食譜,或者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男子抱怨他的一張洗衣店的清單突然莫名其妙地不見了。後來,他發現他的妻子把它連同一些襯衣都送到洗衣店去了,而這些襯衣他本來還可以再穿幾天。他的妻子這樣做僅僅是為了多得到一些斯太菲克的菜譜!但是斯太菲克並沒有就此停滯不前。他雄心勃勃,他要更進一步擴大業務。他又向自己提出一個問題:“如何擴大?”找到的答案是:斯太菲克把他從各洗染店所收到的出售襯衣紙板的收入全部捐贈給了美國洗染學會。該學會則以建議每個成員應當讓自己以及他的同行購用斯太菲克的襯衣紙板作為回報。這樣,斯太菲克獲得了更大的成功。
戰爭不僅是力的較量,也是智謀的較量,是意誌和決心的較量。在一定的條件下,意誌和決心所發揮出的能量,可以改變整個戰場的局勢。
《九地篇》之三——陷之死地然後生
投之亡地然後存,
陷之死地然後生。
夫眾陷於害,
然後能為勝敗。
《孫子兵法》與軍事——項羽破釜沉舟敗章邯
戰爭不僅是力的較量,也是智謀的較量,是意誌和決心的較量。在一定的條件下,意誌和決心所發揮出的能量,可以改變整個戰場的局勢。在九死一生的被動情況下,利用全軍將士求生的心理,喚發全軍將士決一死戰的勇氣,反敗為勝,這就是孫子所說的“陷之死地然後生”。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派大將章邯統率大軍擊敗了陳勝、吳廣的起義軍,然後又北渡黃河,進攻趙國,將趙王歇包圍在巨鹿。趙王歇慌忙向楚國求援,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統率大軍援救趙國。
宋義知道章邯是員驍勇善戰的猛將,不敢與章邯交戰。援軍到達安陽後,宋義按兵不動,一住就是46天。項羽對宋義說:“援兵如救火,我們再不出兵,趙國就要被章邯滅掉了!”宋義根本不把項羽放在眼裏,對項羽說:“衝鋒陷陣,我不如你;運籌帷幄,你就不如我了。”並且傳下命令:“如有輕舉妄動,不服從命令者,一律斬首!”項羽忍無可忍,拔劍斬殺了宋義,自己代理上將軍,並命令黥布和蒲將軍率2萬人馬渡過漳河援救趙國。
黥布和蒲將軍成功地截斷了秦軍糧道,但卻無力解趙王歇巨鹿之圍,趙王歇再次派人向項羽求救。項羽親率全軍渡過漳河,到達北岸後,項羽突然下令:將渡船全部鑿沉,將飯鍋全部打碎,將營房全部燒毀,每個人隻帶3天的幹糧。將士們懼怕項羽的威嚴,誰也不敢多問。項羽對將士們說:“我們此次進軍,隻能前進,不能後退,後退就是死路一條!”將士們眼見一點退路也沒有,人人抱著血戰到底的決心與秦軍拚殺。結果,項羽率楚軍以一當十,九戰九捷,章邯的部將蘇甫被殺,王離被俘,涉間自焚而亡,章邯狼狽逃走,巨鹿之圍遂解。
巨鹿之戰打出了楚軍的威風。從此以後,項羽一步步登上了權力的最高峰,成為了名揚天下的“西楚霸王”。
《孫子兵法》與商業——倒金字塔管理
在市場競爭中,“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同樣具有廣泛的意義。一個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在企業經濟和技術實力都不足以與同行競爭的情況下,就應避免與對方正麵交戰,並另辟蹊徑,爭取轉機。當一個企業瀕臨破產的“死地”時,應激發全體員工的鬥誌,眾誌成城,共渡難關。
“倒金字塔”管理法最早誕生於瑞典的SAS公司,也就是北歐航空公司。這個航空公司當時負債累累,一個叫楊·卡爾鬆的瑞典人受命於危難之中。3個月以後,卡爾鬆腦子裏形成了一個計劃,他宣布:為了使SAS公司扭轉目前的虧損局麵,公司必須實行一種新的管理方法。他給它起名叫“Pyramid Upside Down”,我們簡稱“倒金字塔”管理法。
一般的企業都是按“正金字塔”的模式進行管理的,最上麵這一層是總經理,或者是決策者,中間這一層是中層管理者,最下麵這一層是一線人員,或者稱為政策的執行者。上麵是決定政策的人,下麵是執行政策的人,概念很清楚,現在很多企業采用的都是這種管理方法。那麼當時卡爾鬆為什麼決定把這個顛倒過來呢?因為他發現要把公司經營好關鍵在於員工,他認為,一個企業能不能經營好,員工是最重要的。卡爾鬆在這個“倒金字塔”管理架構的最下麵,他給自己命名為政策的監督者,他認為公司的總目標一旦製定出來,總經理的任務就是監督、執行政策,達到這個目標。“倒金字塔”的中層管理人員不變,最上麵這一層是一線工作人員,卡爾鬆稱他們為現場決策者。
“倒金字塔”管理法的總的含義是“給予一些人以承擔責任的自由,可以釋放出隱藏在他們體內的能量。”那麼這種管理方法出現了什麼效果呢?SAS公司采用這種方法3個月之後,公司的風氣就開始轉變,他開始讓員工感覺到:“我是現場決策者,我可以對我份內負責的事情做出決定,有些決定可以不必報告上司。”把權力、責任同時下放到員工身上,而卡爾鬆作為政策的監督者,他負責對整體進行觀察、監督、推進。
有個美國商人叫佩提,這一天他接到通知要乘飛機從斯德哥爾摩到巴黎參加地區會議。瑞典的國際機場即阿蘭德機場距離斯德哥爾摩市70公裏,當佩提先生到達機場後,一摸口袋,突然發現沒帶飛機票。正在這個時候,SAS公司的一位小姐款款走來問要不要幫助,佩提顯得很不耐煩地說:“你幫不了。”可是小姐還是微笑著說:“您說出來或許我能幫助你。”佩提說他沒帶飛機票,沒想到小姐說:“您沒帶飛機票呀,這事很好辦,您先告訴我您的機票在哪兒?”
他說在××飯店922號房間,小姐給了他一張紙條,讓他拿著先去辦登機手續,剩下的事情由她來處理。佩提先生到了登機的地方很順利就辦好了手續,拿到了登機卡,過了安檢,到了候機廳。當飛機還有10分鍾就要起飛的時候,剛才那位小姐把他的機票交給了他,佩提先生一看果然是自己落在飯店的機票。那麼小姐是怎麼把機票拿到的呢?她撥通了飯店的電話後是這樣說的:“請問是××飯店吧,請你們到922號房間看看是否有一張寫著佩提先生名字的飛機票?如果有的話,請你們用最快的速度用專車送往阿蘭德機場,一切費用由SAS公司支付。”是什麼力量使她這樣做呢?就是“倒金字塔”管理法,因為卡爾鬆把權力充分地賦予了一線工作人員。結果不久之後那位熱情的小姐被提拔為市場部經理,而佩提先生則到處在給SAS公司做活廣告。
在楊·卡爾鬆采用了這種新的管理方法的一年之後,北歐航空公司盈利5400萬美元。這一奇跡在歐洲、美洲等地廣為傳頌。同時“倒金字塔管理法”也在世界管理領域引起轟動,給管理者們提出了更加科學的管理思路。
《孫子兵法》與處世——歐陽德平的傳奇經曆
處於“死地”時,痛苦和絕望會慢慢滋長,人越是拒不接受,越會沉浸其中,既然無法擺脫,倒不如勇敢地接受。正如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洛克所說:“當你麵對無法避免的打擊與挫折時,惟一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它。”
歐陽德平剛剛兩歲時,左腿就因病致殘。祖父憂心忡忡地抱著小德平,天天都在哀歎:“長大了,這孩子靠什麼生活?”
歐陽德平15歲就告別了學校,一步一搖地走進了一家服裝店,當了一名學徒。出師那天,師傅拍著他的肩膀說:“憑你這雙巧手,掛牌開個店,窮不了。”
他沒有急於開店,先後走進幾家服裝企業當設計師,繼續學習和鍛煉。當他的“歐陽德平服裝店”開張之後,師傅的話兌現了,僅一年多,他就蓋起了樓房,還娶上了媳婦。
正在這時,一件偶然的事情改變了歐陽德平的人生之路。
歐陽德平生活在湖北省天門市車灣村。村裏有一個有15名職工的人造革手套廠。由於經營不善,已累計虧損2萬多元,工資發不出去,40平方米的廠房破爛不堪,12台縫紉機快生鏽了。村黨支部書記找到歐陽德平,請他幫忙辦好這個廠子。
到這樣的廠子去,這意味著拋棄自己的“小康”之家,與手套廠、全村共患難。但歐陽德平立即答應了,連一點點附加條件也沒提,從此,他就一步一搖地走進了手套廠。
進廠後,他的職務是特派技術員。他想的第一件事是給廠子找個出路,讓大家早日致富。經過調查了解,歐陽德平拿出了自己的建議:人造革貨不對路,最好轉產服裝。1982年7月,湖北天門東方紅服裝廠誕生了。有人勸他說:“全國服裝廠家多達上萬,你腿腳不便,信息不靈,搞不好就會身敗名裂。”
歐陽德平激憤地說:“瘸子也是人,豁出去也要闖一番事業!”
歐陽德平決心開發新產品,但苦苦思索仍然沒個眉目。他到電影院看了一場《追捕》,影片主人公杜丘的服飾引起了他的遐思。散場了,他趕緊又買了幾張票,連續看了好幾場。回家後,熬了個通宵,設計出一種新穎別致的燈芯絨“杜丘服”夾克衫。適逢武漢舉辦服裝等產品展銷會,歐陽德平帶著他的樣品在展銷會上一露麵,頗有見地的客商們就紛紛圍上來,詢問、洽談、訂貨,10萬、100萬、200萬……
一夜之間,企業起死回生。新廠房蓋起來了,200多名新職工招進來了。此後,歐陽德平又相繼推出“瓦爾特衫”、“光夫衫”、“幸子服”……
1984年,歐陽德平當上了廠長,這年他隻有25歲。
1985年,廠子工業產值達500多萬元,1988年達到1000多萬元。歐陽德平還果斷地引進外國先進設備,使企業效益大大提高,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1988年,歐陽德平榮膺全國優秀青年企業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