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桓與林彪早在1930年8月便一起共事了,兩人共事多年,在遼沈戰役中,由於對攻打錦州的戰鬥有不同意見,林彪曾暗中記恨羅榮桓。1960年底,中央決定由羅榮桓出任總政治部主任,林彪不高興,不讓在報上公布。羅榮桓大公無私、肝膽照人,而林彪胸懷狹窄,陰險小氣。羅榮桓逝世3年後,林彪仍不放過他,把羅榮桓長期領導的總政打成“閻王店”。1963年12月16日羅榮桓病逝於北京,享年61歲,他是10位元帥中最早逝世、壽命最短的一位。新中國成立後,羅榮桓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解放軍政治學院院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等重要領導職務。
08.徐向前元帥——五台驕子愛大山
1901年11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五台縣,徐家雖說也算書香門第,因為家道衰落,徐向前一直沒有上學的機會,10歲那年,進了永安村讀私塾,後因家庭貧困失學。1923年5月,徐向前考入黃埔軍校,成為了第1期1隊的一名學生兵。在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第1隊作為孫中山的貼身衛隊護衛孫中山、宋慶齡及蘇聯顧問鮑羅廷,徐向前也成了孫中山的護衛隊隊員。新中國成立後,徐向前在中南海和宋慶齡會麵時,宋慶齡還就此事當麵致謝。
徐向前的第一位妻子朱香嬋,是一位溫雅、勤快、會體貼人的姑娘,1924年徐向前投考黃埔軍校後,她憂急交加,因患重病懷著一腔憂思離開了人世。1929年徐向前與妻子程訓宣結婚,程訓宣比徐向前小10歲,兩人結婚不到一年,程在“肅反”運動中被錯誤地關押和審查,被害時年僅21歲。徐向前生性少言、少笑,更不善於談情說愛,但卻終生都在懷念著那位大別山的女子程訓宣。1946年,在巍巍寶塔山下,清清延水河旁,徐向前與黃傑走到了一起。黃傑是湖北省江陵縣人,1926年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生隊,20年前兩人有緣在軍校共同學習過,20年後又在延安相會,而且成為終生為伴的夫妻。
徐向前自參加革命起,就很少離開過山,在山上運籌帷幄,在大山裏馳騁疆場,大山養育了徐向前,成就了徐向前,徐向前曾比喻說,千千萬萬覺悟起來的老百姓是移不動的“人山”。幾十年崢嶸歲月,他與山融為一體,1990年9月21日淩晨,徐向前走完了他光輝的人生旅程,享年89歲。徐向前忘不了他縱情其中的山,臨終留下遺囑,把骨灰撒到他戰鬥過的大別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新中國成立後,徐向前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等重要領導職務。
09.聶榮臻元帥——戎馬倥傯威名揚
1899年12月29日出生於四川省(今屬重慶市)江津縣,幼年時入私塾和小學讀書。1919年在江津縣立中學讀書時,因參加“五四”運動,支持當地學生的愛國鬥爭,被迫離校,懷著“工業救國”的願望赴法國勤工儉學,1924年到莫斯科,入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在抗日戰爭中戰功卓著,1937年,聶榮臻與林彪共同指揮了平型關戰鬥,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為八路軍贏得了“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傳”的美名。1939年冬,聶榮臻指揮作戰擊斃了被日軍稱為“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中將旅團長。
1926年冬,聶榮臻在武漢第一次見到了後來成為他妻子的張瑞華,許多年後聶榮臻在談到最初見到張瑞華的印象時說:“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子,能夠背井離鄉,投筆從戎,沒有堅強的性格和投身革命的堅定意誌,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他們之間的愛情是從1928年初在香港做地下秘密工作時開始的,當時張瑞華是秘密交通員,負責在香港、九龍和廣州之間傳送組織的秘密文件,聶榮臻首先采取主動,向張瑞華表達了愛慕之情。做地下工作有嚴格的組織紀律,他們的戀愛也基本上是以特殊的方式進行的。1928年4月,聶榮臻和張瑞華在互相依賴的基礎上,經組織批準成為夫妻。他們的婚戀,雖然缺少了一般人所享有的花前月下,但在急風暴雨的鬥爭中,在最能考驗人的艱苦卓絕的環境中,彼此發現了對方最為寶貴的感情。在結婚以後的4年中,聶榮臻和張瑞華,始終在充滿了驚險的白色恐怖中生活。
1992年5月14日,聶榮臻走完了他奮鬥了93個春秋的戰鬥曆程,他是10位元帥中最後一位辭世的元帥。新中國成立後,聶榮臻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等重要領導職務。
10.葉劍英元帥——為花欣作落泥紅
1897年4月8日出生於廣東省梅縣一個小商人家庭,原名葉宜偉,幼年入私塾讀書,後隨父赴南洋謀生,到達馬來西亞的怡堡。青年時代起,葉劍英就追隨孫中山進行民主革命,以大總統隨員的身份,出巡廣西等地,參加北伐的準備工作,並參與了籌建黃埔軍校,為1927年的南昌起義做了重要的工作。
1935年9月9日,在紅軍長征途中,張國燾向陳昌浩發出密電,命令右路軍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陰謀用武力威逼中央就範。葉劍英拿到這份密電後,迅速把電報交給了駐地約3裏以外的毛澤東,使一場可能發生的災難性悲劇得以避免,以後毛澤東曾多次提起此事,稱他是“對革命有大功的人”。1971年林彪叛逃事件發生後,葉劍英重新以中央軍委副主席身份主持軍委日常工作。1976年9月8日,毛澤東彌留之際,緊緊握住葉劍英的手,不停地晃動,說明毛澤東對葉劍英寄予厚望並欲托身後之事。1976年10月6日晚,在華國鋒、葉劍英的指揮下,在中南海懷仁堂以召開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的形式,果斷地對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采取了隔離審查措施,同時,住在另一處的江青也被逮捕。在這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和命運的特殊戰鬥中,葉劍英做出了重大貢獻,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一年以後,80歲高齡的葉劍英曾意味深長地說:“無限風光在險峰!”
葉劍英是一位傑出的詩人。毛澤東生前很欣賞葉劍英的詩詞。1965年,毛澤東在給陳毅的信中寫道:“劍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學律詩,要向他們請教。”聶榮臻在《葉劍英詩詞選集》的序言中稱葉劍英是“當代中國詩壇泰鬥之一”。1986年10月22日,葉劍英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新中國成立後,葉劍英擔任軍事科學院院長兼政委、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秘書長、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重要領導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