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上詼諧幽默的陳賡,在愛情上也是豐富多彩、曲折動人的。1923年,陳賡遇到了第一個自己珍愛的女人王根英,從北伐戰爭的硝煙,到延安的寶塔山下,兩人恩愛有加,幸福甜蜜。一次,日軍對冀南太行山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王根英為照顧傷員,主動留在後麵做收容工作而不幸犧牲。1943年2月,陳賡和第二位妻子傅涯在河北省涉縣結婚,1945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陳賡常常親自搬煤球為傅涯熬稀粥,生活是艱苦的,但他們夫妻的愛情卻在苦樂中升華。
1961年3月,陳賡帶病開始撰寫軍事著作《作戰經驗總結》,原計劃寫序言、作戰準備、進攻、防禦、追擊、轉移等6章,在寫完序言後,由於心髒病複發,於3月16日在上海病逝,年僅58歲,是10位大將中最早辭世、壽命最短的一位大將。新中國成立後,陳賡擔任中國人民誌願軍代司令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等重要領導職務。
05.譚政大將——武壇文將成“怪才”
1906年6月14日出生於湖南省湘鄉縣,原名譚世名,號舉安。譚政還未出生,祖父就去世了,譚政的姓名與學號都是祖父在世時取好的。祖父臨死前交代家人:“長孫出世後,要好好撫養,願他早日讀詩修身。”14歲時譚政在私塾的學習期滿,16歲他告別當時的新婚妻子,就讀於縣立東山高等學堂,畢業後任小學教員。1927年3月,譚政告別父母,惜別愛妻,毅然踏上了革命的征程,一介書生從此投筆從戎。也就是從這時起,他才將自己的名字由譚世名改為譚政。在國民革命軍武昌警衛團任文書時,譚政結識了農民自衛軍的黨代表羅榮桓,羅榮桓向他講述了軍隊中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無巧不成書,後來羅榮桓被譽為“政治”元帥,譚政則被人稱為“政治”大將。
1927年9月,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三灣改編”時在紅1軍任支部書記,在井岡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擔任了毛澤東的第一任秘書。當時毛澤東任前委書記兼總政治部主任,他和毛澤東共同居住在一間草屋裏,在毛澤東身邊工作一年多,光陰雖然短暫,卻是譚政生活中最寶貴而又最值得紀念的一段時光。
1960年1月,林彪認定了以譚政為首的“反黨宗派集團”,把譚政降為副職,並撤銷了其他黨政軍領導職務,遭到了林彪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這位參加過秋收起義的紅軍戰士,井岡山上的共產黨員,古田會議的參加者,爬雪山、過草地,長征二萬五千裏,竟然在“自己”的監獄裏蹲了8年。一次,毛澤東問:“那個譚政哪裏去了?”這才使譚政解除了囚禁生活。1988年11月6日,凜冽的北風不時嗚咽著、呼嘯著掠過古城北京,譚政在昏睡中悄悄地告別了人生,享年82歲。新中國成立後,譚政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國防部副部長、中央軍委常委等重要領導職務。
06.蕭勁光大將——艱難困苦玉汝成
1903年1月4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一個貧苦家庭,原名蕭玉成,正像這個名字所說的那樣“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正是無數的磨難,成就了這位共和國的大將。1927年,在李富春的家裏,蕭勁光遇到了一位姑娘,她個子不高,烏黑的短發,白裏透紅的臉上帶著迷人的微笑,她就是湖南省著名教育家朱劍凡的長女,後來成為蕭勁光妻子的朱慕慈。結婚10多天後,蕭勁光告別新婚的妻子,再次赴蘇聯學習,幾個月後,朱慕慈也受組織的指派赴蘇,1928年12月30日,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在異國降生。
新中國成立後,蕭勁光奉命組建海軍,成為“終身海軍司令”。1955年,這位暈船的海軍司令組織海軍協同陸軍、空軍首次實施聯合作戰,解放一江山島、大陳島等島嶼,取得陸海空聯合作戰的寶貴經驗。1958年,美國鼓動蔣介石集團“反攻大陸”,在我國東南沿海製造事端,第一次台海危機爆發,蕭勁光在福建前線指揮了海軍協同陸軍、空軍炮擊金門的戰鬥。蕭勁光一聲令下,福建前線驟然間萬炮齊鳴,美國第7艦隊旗艦“海倫娜號”巡洋艦掉頭鼠竄,金門炮戰是蕭勁光的精彩之筆,毛澤東引用《聊齋誌異·青風》中關於不怕鬼的故事風趣地說:“你不怕鬼,鬼也無可奈何。”1965年,在蕭勁光的領導下,海軍進行了“8·6”海戰,擊沉企圖對大陸沿海進行偷登襲擾的國民黨海軍大型獵潛艦“劍門”號和小型獵潛艦“章江號”,11月又擊沉了護衛艦“永昌號”和大型獵潛艦“永泰號”。
1976年10月,蕭勁光兩次找葉劍英元帥,建議除掉“四人幫”,他為這一行動的決策和謀略做出了貢獻。蕭勁光於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是10位大將中最後一位辭世、壽命最長的大將。新中國成立後,蕭勁光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中央軍委委員等重要領導職務。
07.張雲逸大將——百色大地顯神威
1892年8月10日出生於廣東省文昌縣(今屬海南省)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原名張運鎰,又名張勝之。張雲逸從少年時即開始追隨孫中山的革命,先入廣東黃埔陸軍小學堂學習,秘密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後又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黃花岡起義。辛亥革命爆發後,加入革命軍行列。張雲逸積極擁護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受派到廣東許崇智部任旅長,他所在的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先後兩次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東征作戰。
1929年7月,張雲逸任廣西教導總隊副總隊長,掩護中共派往廣西的代表鄧小平到達右江地區,12月與鄧小平等人領導了著名的百色起義,創建了右江蘇區,張雲逸任紅7軍軍長,鄧小平任政委。百色起義的成功和紅7軍的誕生,標誌著創建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開始。此後,張雲逸率紅7軍在桂黔邊界開展遊擊戰爭,毛澤東、朱德高度評價了紅7軍的戰績。1923年張雲逸與韓碧喜結良緣。張雲逸與韓碧結婚以後,兩人團聚的日子很少,韓碧剛生下兒子不久,張雲逸就去了廣西組織百色起義,韓碧則自己帶著兒子,8年以後一家人才再次相見。1940年3月,韓碧帶著長子張遠之和新四軍幹部戰士,行至安徽省無為縣劉家渡時,遭到國民黨武裝部隊包圍,不幸被捕,直到7個月之後,頑固的國民黨反動派才釋放了韓碧和10多歲的兒子張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