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3 / 3)

張學良:“咱們東北老家有一句俗話:知人知麵難知心。管他心裏是怎麼想的呢!”

莫德惠:“從話裏聽得出:漢卿是真的在做學問了裏 ”

張學良:“好!那就先請莫老去參觀一下我做學問的書齋。”

張學良書齋

莫德惠看著四壁皆書、桌上堆滿各種書籍的房間,感慨萬端地說:“漢卿,你可真成了名副其實的學者和教授了!”

張學良:“開始,我是相信無聊才讀書這句話的。後來,我慢慢地走進了曆史,和書結緣,才懂得一個對人類有貢獻的人,他一定要踏著用書搭成的階梯向上攀登。”

莫德惠:“這就是曆代古人前賢所倡導的讀萬卷書的道理。漢卿,從讀明史中也獲益匪淺吧?”

張學良點了點頭:“我曾經對你說過:通過解讀曆史,我發現世間最有權威的人,是學術最為淵博的人。這是因為沒有學術,不足以治人,或者說,世間惟一可以治人者,惟學術而已矣!”

莫德惠:“但是,中國幾千年的悲劇也就在於此。換句話說,哪一個明君有漢卿這樣的認識呢?”

張學良:“因為他們一旦登上九五之尊,需要的不是造福人類的學術,而是鞏固他們統治的謊言!”

莫德惠:“深刻!”

張學良:“就這個意義上講,我很想做一名曆史教授,在台灣大學教授明史,讓我們的後代真正做到鑒古知今,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現狀。”

莫德惠悵然歎氣:“漢卿啊,你還必須懂得這樣的道理:當道者有權不讓你當教授。”

張學良憤然地歎了口氣。

井上溫泉

張學良偕莫德惠徜徉於山水林木之間,隨意地交談著。

莫德惠:“每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都會對時下的政局發出無限的悲歎!就說蔣先生勢力所及的南京、上海、北平等大都市吧,搞得怨聲載道。你認為最有權威的教授和學者們,為了有一個和平的治學環境,天天走上街頭,高喊反饑餓、要和平等口號,舉行示威活動。”

張學良:“依我看,現在就是明朝末年的那個樣子,大勢已去,人心全失,政治官吏和帶兵的軍官都是暮氣沉沉的,積習太厲害了,我看已經無法挽回。”

莫德惠:“漢卿所言極是!全國戰場節節敗退,就說在我們家鄉帶兵的陳誠吧,未經幾個回合,被林彪所部打得損兵折將,隻好龜縮到長春、沈陽、錦州幾個大城市,失去了進攻的能力。”

張學良:“我早就說過:陳誠到東北去,等於火上澆油,更糟。東北的頹勢,決不是陳誠可以挽回得了的。”

莫德惠:“不僅如此,陳誠很快就會變成蔣先生的替罪羊。”

張學良:“這叫罪有應得!最可痛心的是:中國的老百姓實在是太苦了!”

井上溫泉餐廳

趙一荻精心擺放一桌豐盛的飯菜。

張學良引莫德惠走進餐廳,打量滿桌的酒菜。

莫德惠:“漢卿,你能用這樣好的酒菜招待我,這和中國老百姓比起來真是有天壤之別呀!”

這時,餐廳門外鳥籠中的百靈叫個不停。

張學良望著那隻歌唱的百靈鳥:“莫老,打個比方吧,我天天喂它精糧細料,可是它還是希望回到大森林中去呀!”

莫德惠尷尬地:“是,是……”

趙一荻解圍地:“莫老,請人席吧,品嚐一下我做的飯菜,是否又進步了!”

莫德惠:“好,好!”遂落座。

這時,警衛拿著報紙走進:“副總司令!報紙到了。”

趙一獲接過報紙:“謝謝!”打開一看,“啊!南京開始竟選總統了。”

莫德惠:“這是做給美國人看的。”

張學良:“一言中的!這恐怕和蔣夫人也有些關係吧?”

莫德惠:“我想是的。美國人不是說蔣先生獨裁嗎?那我就學著美國的樣子搞一次競選總統。結果嘛,連三歲的孩子都知道:總統非蔣先生莫屬!”

張學良笑了笑:“那就拿競選副總統當陪襯。”

莫德惠:“漢卿變得越來越聰明了!”

趙一獲興奮地:“據報紙上的消息說:孫科、李宗仁、於右任、程潛一還有莫老你,都想競選副總統。”

張學良:“莫老,是真的嗎?”

莫德惠點點頭:“真的。我來台灣之前,在南京、上海的東北人不服氣,讓我出麵參加競選。”

張學良:“我投莫老一票!”

趙一荻:“我也投莫老一票!”

莫德惠搖搖頭:“我的參選,好比是聾子的耳朵―是個擺設。蔣先生內定的副總統是太子孫科!”

張學良:“管他呢!用咱們東北老家的話說:賣了老婆買籠屜,不蒸摸頭蒸(爭)口氣!舉杯,為莫老代表東北三千萬父老參選副總統,幹杯!”

“幹杯!”

井上溫泉門前

一輛轎車停在門前,車門業已打開。

張學良緊緊握住莫德惠的手:“謝謝你給我帶來了歡樂!”

莫德惠:“你今後打算怎麼辦呢?”

張學良:“一是繼續讀明史,再是在台下當一名觀眾。”

莫德惠愕然自語:“當一名觀眾?……”

張學良笑了:“對!過去,我在政治舞台上表演,讓全國老百姓看;時下,我被蔣先生轟下了舞台,就再當一名不自由的觀眾,看莫老在政治舞台上和他們競選副總統。”

莫德惠慘然一笑:“充其量,我是一名打旗的龍套。”

張學良:“不!你是我們東北人民的馬前卒。”

莫德惠上車,揮手依依道別。

張學良、趙一荻目送遠去的汽車。

井上溫泉書齋

在張學良伏案讀書,不停地摘抄有關文字的背景上,傳出薯年張學良的畫外音。同時,疊印出有關的畫麵:

“一個決心在台下當觀眾的失敗的演員,他對舞台上演出的那熟悉的故事是不會太投人的。就在南京上演那出競選副總統的鬧劇時,我依然在潛心研究明史,想從明朝敗亡的曆史中,找出蔣先生必然要失敗的規律。如全體中國人所料,在第一輪副總統競選中,於右任和我們東北政壇譽宿莫德惠等出局。接下來,就是蔣先生支持的太子孫科和美國人支持的李宗仁一決雌雄。在投票那天,我覺得上演的戲不好看,或者說沒意思,和四小姐一道看當地百姓敬香去了……,,

井上溫泉附近的一座小廟

張學良偕趙一荻走在通向小廟的山路上。

趙一荻不太高興地問:“你今天為什麼不願意收聽競選的結果呢?”

張學良:“我為什麼要看一個美國人支持的傀儡和一個蔣先生支持的傀儡比武呢!”

趙一荻:“聽個熱鬧嘛!”

張學良:“有什麼好聽的?說心裏話,還不如看那些善男信女向菩薩敬香呢!”

趙一獲:“這又是為什麼呢?”

張學良:“孫科和李宗仁競選是騙人的,你看那些善男信女敬香卻是虔誠的。”

趙一獲:“你怎麼突然信佛了?”

張學良搖搖頭:“看明火執仗的政治騙術,最多弄明白一個表麵的道理:不要當政治騙子;但是,你看這些虔誠的善男信女的所為,你會悟出更深層的道理來。”

趙一荻搖搖頭:“你越說我越糊塗。”

張學良:“他可以使你自問:一千多年了,世世代代的中國老百姓,為什麼要虔誠地向一個印度王子釋迎牟尼敬香呢?”

趙一荻沉思不語。

張學良:“他們的靈魂被釋邇牟尼的佛學俘虜了!”

趙一荻微微地點了點頭。

張學良:“在佛理的光環下,他們自認為是聖潔的。”

趙一獲:,在聖經的光環下,飯依基督的蔣先生和蔣夫人不也自認為是聖潔的嗎?”

張學良:“可他們二人在今天卻早已忘了什麼叫聖潔,我敢斷言,他們想的和做的,全是如何演好這出騙術鬧劇。”

南京蔣介石官邸客室

茶幾上擺著一個美國產的台式收音機。

宋美齡坐在對麵的沙發上在收聽廣播:“親愛的先生們!女士們!我台現場直播孫科同誌和李宗仁同誌競選副總統的計票實況,請注意收聽!……”

蔣介石從外邊怒氣衝衝地走進,啪地一聲,關死收音機。

宋美齡驚愕地:“達令,你為什麼不收聽廣播?”

蔣介石:“我的心太煩了!”

宋美齡:“有什麼好煩的呢?在美國,每到競選的時刻,全國上下都在展現民主的傳統和作風。”

蔣介石:“從現在起,不要再提美國二字!”

宋美齡:“為什麼?”

蔣介石:“沒有美國插手,一個副總統競選,決不會搞得這樣被動!”

宋美齡:“我看,還是從你自己找答案或許更正確一些。”

蔣介石:“為什麼要從我自己找答案?”

宋美齡:“由於你食言越法管束張漢卿,使得東北莫德惠的選票,多數流到李宗仁的手裏;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楊虎城的老鄉長於右任的選票,也白白地送給了李宗仁……”

蔣介石震怒地:“不要再說下去了!我要聽你們三個保人的話,南京的政權早就姓共不姓國了!”

宋美齡抗辯地:“你要早聽我們的勸告,美國政府就不會支持李宗仁!”

蔣介石:“好,好!讓事實來說話:你們美國今天支持李宗仁競選副總統,明天就會支持李宗仁向我要總統!”他說罷倒在麵對收音機的沙發上生悶氣。

宋美齡氣得轉身走進內室。

有頃,蔣經國走進:“父親,計算選票到了最後時刻,應該打開收音機了。”

蔣介石用手示意打開收音機。

蔣經國輕輕打開收音機,遂傳出播音員的話聲:“計票工作就要結束了,監票員正在作最後的驗票工作……”

蔣介石睜開雙眼,緩緩地站起身來。

宋美齡從內室走出,屏氣傾聽。

突然,播音員提高嗓門大聲宣布:“先生們!女士們!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李宗仁以一千四百三十八票對一千二百九十五票擊敗孫科,當選中華民國第一屆副總統―!”收音機中傳出掌聲和喊聲。

宋美齡愕然;

蔣經國不知所措;

蔣介石瞪大兩隻就要冒火的怒眼,碎然大罵:“娘希屁―!”飛起一腳,把茶幾連同收音機一並踢翻在地。

宋美齡驚得不知所以;

蔣經國有些膽怯地望著蔣介石。

這時,桌上的電話鈴聲響了。

蔣經國急忙接電話:“喂!請講……好,我這就報告。”啪地一聲掛死電話:“父親,新當選的李副總統前來拜會父親。”

蔣介石:“不見!”

宋美齡鎮定地:“你作為總統不僅要見,而且還要笑著見!”

台清 井上溫泉書齋

張學良繼續坐在桌前挑燈苦讀。

趙一獲:“謝天謝地,這場競選鬧劇總算落下了大幕。”

張學良邊看書邊說:“錯了,剛剛拉開帷幕,真正好看的戲,還在後邊呢!”

定格疊印字幕:

第十六集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