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歲月靜好,盛世歡顏(3 / 3)

由是,心底留下深深的遺憾。

關於此事,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亦有所記載:“嚐記崇寧間,有人持徐熙《牡丹圖》求錢二十萬。當時雖貴家子弟,求二十萬錢豈易得耶?留信宿,計無所出而還之。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

不過,清照說,雖然這樣清貧,但他們二人的生活卻好似“葛天氏之民”,是單純而快樂的。

所謂“葛天氏”,乃是上古部落傳說中的酋長。

相傳,在他的部落中老百姓皆純真樸實,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清照於此,用“葛天氏之民”來自比,意在喻他們夫妻的生活雖清寒,但過得卻是令人愉悅、高雅脫俗、淡泊自在的。

在世人眼中,這樣的清照和明誠,將日子過得似“神仙喝仙露”。愛意濃,可不食人間煙火。誠如她自己說的:“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是這樣安之若素。

於明誠呢,榮華富貴更非他所豔羨。

他真正豔羨的是那些大家的美文、名家的畫作,還有那筆墨古樸玄妙的金石文字。

這是他終生癡迷的事物。

世人常歎,在不準自由戀愛,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時代,他倆能有這樣的愛情結局,真是天賜良緣、百裏挑一了。

我亦認同。

想,她那夫婿雖文才不及她,但也是一位翩翩公子。新婚之後他們便順理成章地成了彼此的文學知己,除卻切磋之情調,更多的是情投意合。更為難得的是,他們還有著一項共同的事業,即對金石的研究。

若是,跟將愛的缺失轉化為“財迷的擔當”的愛玲相比,我更認同清照摒棄物質而追求精神和情感的美好。

事實上,清照終其一生所追求的,從不是物質上的享受,而是精神和感情上的升華和共鳴。

如此說來,她這樣的女子,決然是一個重情之人。

隔著千年時光,我們皆對她產生了濃鬱的敬羨。

也是。

一個女子,若是心中有一份濃稠的愛,便會心無旁騖,若一枝鮮嫩的荷,始終佇立在有愛相伴的水中央。

且,可長久地甜蜜著。

這樣的清照,會讓人想起安妮寶貝寫過的美好畫麵:“一些年之後,我要跟你去山下人跡稀少的小鎮生活。清晨爬到高山巔頂,下山去集市買蔬菜水果。烹煮打掃。生兒育女。午後讀一本書。晚上在杏花樹下喝酒,聊天,直到月色和露水清涼。在夢中,行至岩鳳尾蕨茂盛的空空山穀,鳥聲清脆,樹上種子崩裂……一起在樹下疲累而眠。醒來時,我尚年少,你未老。”

愛裏的清照,絕不會出現簡媜句子裏的深邃冷寂,更不會有那“旦夕之間,情知對於生命的千般流轉,盡須付與無盡的忍愛”“深情即是一樁悲劇,必得以死來句讀。你真是一個令人歡喜的人,你的杯不應該為我而空”。

關於這愛的絕望,千年之前的清照是未曾體味的。

她所期許的,是和她深愛的人一起,煮茶對詩、尋石錄文……

無家財萬貫,又如何?

要知道,他們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神仙眷侶的生活!

至於相處,他們之間也絕不是一般概念裏的朝朝暮暮、形影不離。結婚最初,明誠做太學生,每月隻初一、十五才可回家;後來,明誠畢業為官,他們也不曾日日夜夜耳鬢廝磨、朝夕相處。

於他們而言,最好的愛情的樣子、最好的婚姻的樣子,是誌趣相投。譬如,一起進行詩詞文章的創作,一起搜集整理金石碑刻,一起鑒賞品味文物字畫,如是等等,皆是牽係他們的紐帶。

也是。

整日裏,若全然是對著一個人有情,再是相愛的兩個人也會在日久裏生膩的。

而他倆是我們婚姻生活最好的榜樣!

真好!

盛世,歡顏

盛世,歡顏。

這是新婚裏的清照和明誠給我們的最美好的意象。

確實,新婚之際的他倆,始終沐浴在暖軟的情愫裏。就此,她的詞情世界,全然是那“門牆邊,老樹濃蔭,曳著天風;草色釉青,三三兩兩的粉蝶梭遊”。

如是,美好!

所以,我們得以看到她這華美的詞句: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麵不如花麵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透過光影,我們看到一個可愛、嬌媚的清照站在晨曦中,嬌羞的模樣讓人甚是歡喜。

應是婚後一個冬末的日子,她和他結伴到了市集。

見兜售的梅花豔得似隱匿的“春欲放”,於是,他們便從賣花人的擔子上選購了一枝。梅花甚美,尤其是那花瓣上輕綴著的小小露珠。明誠看了,忍不住對其讚賞不已。

清照,因是女子,所以,小心眼起來,竟莫名地嫉妒起這梅花來。

於是,用嬌嗔的軟語對明誠反問道:“奴麵不如花麵好?”畢竟是大家閨秀深養成,稍嗔後,她便釋然,輕輕地將梅花折下,斜斜地插到自己的雲鬢中,並調皮地帶著撒嬌的意味探著頭讓明誠細細端詳,看:究竟是花漂亮,還是她漂亮?

如此一番,明誠被弄了個啼笑皆非。

如是,我們得以從這字句間,看到清照和明誠婚姻生活裏充盈著的美意。誠如,她這筆端描述的日常生活的片段。

想起,樂府詩裏有一首與此意境相仿之作:

牡丹含露真珠顆,美人折向庭前過。

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

檀郎故相惱,須道花枝好。

一向發嬌嗔,碎挼花打人。

——《菩薩蠻·牡丹含露真珠顆》

這嬉戲的畫麵,可見古今都有。

也是,凡女子哪有不愛美的,又有誰不希望自己在情人心中嬌美勝花呢?

那刻,清照亦然。

所以,她會對明誠嬌嗔。

這是多麼真實的生活畫麵呢!

明誠,在看到戴著嬌豔梅花的清照時,心被觸動。此際,妙齡的妻子,在他的眼中便似這枝初綻的梅花。

美豔動人,不勝嬌羞!

真真是,親愛的生活。他們吃五穀雜糧、談人間戀愛,過尋常幸福的小日子。

對於這首妙趣橫生、意境旖旎的詞,才子唐伯虎喜愛有加。他曾以一首《題拈花微笑圖》承襲了這首暖意融融、似楊柳風的意境:

昨夜海棠初著雨,數朵輕盈嬌欲語;佳人曉起出蘭房,折來對鏡比紅妝。

問郎花好奴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見語發嬌嗔,不信死花勝活人;將花揉碎擲郎前,請郎今夜伴花眠。

再看清照另一首飽含濃情蜜意的詞:

繡麵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麵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愛中豐盈,她將自己幻化為一位韶秀的女子。

在月色朦朧、花影搖曳之中,她和自己的心上人相邀在園中約會。幻境中,一個脈脈含情的癡情後生,一個含羞帶媚若芙蓉綻放的多情少女,他們在眼波的流轉中,依依惜別,並用一紙素箋訴說對彼此的幽戀。

這次第,於甜蜜婚姻中的清照,是向往非常的。

她和明誠雖柔情繾綣,但是,久了亦會生“審美疲勞”的。於是,她雀躍著用這樣的意境,婉約地調動著她和明誠之間的情趣。

事實上,她這一調動,即用卻自己登峰造極的詞句將她和明誠之間你儂我儂的情暈染開,使得兩人之間的情愫如晨曦間初綻的花蕾,嬌俏靈動,想不心動、不愛之、不憐之都難。

如此看來,將情詞寫得抵死纏綿的清照,亦可在生活中將愛戀給演繹得抵死纏綿。

這期間的她,在盛世;愛裏亦美好,全然是歡顏。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