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惡貫滿盈的太監們(2 / 3)

李蓮英聽說這件事以後,覺得是一個機會。他苦思冥想,覺得妓女們是最時髦和最會打扮的。於是他便溜出宮來,到從前混跡的青樓妓院向妓女們學習梳頭的技術和發型。他請求沈玉蘭將自己推薦給了懿貴妃,並將學到的幾個新式發型給懿貴妃梳了出來。懿貴妃大悅,從此李蓮英便開始接近了懿貴妃的生活。

從為懿貴妃梳新式發型開始,李蓮英慢慢獲得了懿貴妃的信任和喜愛。鹹豐帝駕崩後同治即位,懿貴妃成為慈禧太後。李蓮英繼續伺候在慈禧左右。他小心翼翼麵麵俱到地服侍慈禧,細心的他善於察言觀色,常常討慈禧歡心。慈禧的想法還沒說出來,李蓮英便先向慈禧提了。如此這般,慈禧認為李蓮英非常懂她心意,就十分寵愛李蓮英,親切地稱他為“小李子”。

李蓮英一直絞盡腦汁討好慈禧,以此獲得榮華富貴。他會細心地用專用的黃布將慈禧坐過的椅子包起來,讓慈禧深感欣慰。他的家人在門口掛出“總管李寓”的牌子讓慈禧不悅後,察覺到不妥的他馬上拆了牌子去向慈禧請罪,慈禧不但沒有怪罪,反而覺得李蓮英很尊重她。慈禧60大壽時,李蓮英事先馴養了一批鳥,會自己飛回籠子。大壽時,李蓮英提議慈禧放生飛鳥以積陰德。當天在頤和園,慈禧親手放飛了一些鳥,但鳥兒不久又飛了回來,李蓮英便立刻下跪歎述慈禧恩賜浩蕩。誰料這馴鳥的把戲被一些大臣揭發,慈禧怪罪下來。李蓮英便又命人先將一批魚餓上幾天,然後在水池邊藏上食物,準備妥當後請慈禧放生魚兒,以洗脫先前的罪責。慈禧將魚放生入水之後,魚先是遊了出去,片刻又遊了回來,在池邊排列,就好像在為慈禧拜壽一樣。這次沒人看穿,李蓮英就與大臣們一起下跪高呼皇恩浩蕩,天降祥瑞。慈禧被哄得心花怒放,將身上的一顆大朝珠當場賞給了李蓮英。

李蓮英為了博太後歡心,可以說是不擇手段,有一次,他將一位大臣準備送給慈禧的帶有祝壽木偶的西洋鍾騙來。明知道慈禧會喜歡,但李蓮英卻以萬一鍾的木偶出了故障慈禧會怪罪下來,等大臣賣掉了鍾,他再轉手買來送給慈禧,討得慈禧開心。當然,李蓮英為了討慈禧開心以獲寵愛的最大的例子,莫過於籌集巨款為慈禧修繕頤和園。

李蓮英知道慈禧太後一直想要造個靜居的園子,於是他便和大臣李鴻章共同商議此事。當時的清朝水軍在戰爭中失利,於是兩人便欺騙朝廷借籌建海軍之名請求朝廷撥款,一半就拿來給慈禧修頤和園,當年修建頤和園花了300萬兩白銀,便都是李蓮英精心坑蒙拐騙籌來的。園子修完後,慈禧極度歡喜,更加寵愛李蓮英。

其實,讓慈禧太後對李蓮英大加寵愛的,不隻是因為李蓮英為討她開心做了這麼多事。雖然李蓮英一心求榮,但當年他對慈禧實在是忠心耿耿。據說他還救過慈禧的命。

當年鹹豐帝臨終前,擔心死後太子的生母懿貴妃會幹涉朝政,於是與戶部尚書肅順私談。肅順舉了當年漢武帝弑鉤弋夫人的例子,暗示鹹豐應除掉懿貴妃。鹹豐帝本身也有處死懿貴妃的意思。這次談話無意中被李蓮英知道了,他便急忙通知慈禧的妹夫醇親王,由醇親王帶著太子等人去鹹豐帝麵前求情,打消了鹹豐帝的這個念頭。否則,慈禧太後在當年,早就成了刀下鬼。所以,她十分感激李蓮英。

李蓮英吸取了安德海的教訓,他害怕落得個像安德海那樣的下場,所以他從不恃寵而驕,處處小心謹慎。但慈禧太後對李蓮英的過度寵信,還是引起了部分朝臣的非議。有人以斂財弄權的罪名彈劾他,但李蓮英始終沒有讓人抓住他的把柄。也正是這樣的小心謹慎,讓李蓮英終生得寵。

光緒十二年(1886年),李蓮英跟隨醇親王一起前往巡閱北洋大臣李鴻章訓練的海軍。人們知道他是慈禧麵前的大紅人,各路將領便紛紛巴結他。但李蓮英始終低調,小心行事。他不住華麗的行宮,一路起居樸素地伺候在醇親王左右。各路官員想巴結他也沒有成功。但李蓮英作為一個太監幹涉軍政之事,朝野中不滿聲四起,但慈禧太後一一化解了大臣們對李蓮英的彈劾。

李蓮英在安德海死後繼任內廷大總管,一直陪伴在孤單的慈禧身邊。慈禧雖然大權在握,但年紀輕輕就守寡的她十分寂寥。李蓮英悉心陪伴在她左右,朝夕相處,兩人關係甚好。慈禧也十分關心李蓮英,在他生病時還親自為他嚐藥。甚至打破先帝‘太監最高四品’的祖規,為李蓮英封了二品頂戴。慈禧還親自給他製作皮袍,朝中大臣也一直對李蓮英奉承有加,眾人禮至。清朝一直禁止宦官娶妻,但慈禧還是批準李蓮英娶妻,以至於後來李蓮英妻妾成群,還收了幾個義子。慈禧太後脾氣暴躁,動輒就動刑殺人,隻有李蓮英能長期陪伴在她身邊得寵,可見李蓮英的伶俐靈巧。

李蓮英一直投靠在慈禧太後身邊,但他在後來又結交了別的靠山。他不像安德海,李蓮英與光緒皇帝的關係十分好。他曾將自己的親妹妹帶入宮中獻給光緒。在“戊戌變法”後,慈禧囚禁光緒,李蓮英在太後與皇上之間兩麵逢源。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京城,皇公大臣逃至保定時,由於慈禧太後當政,虐待光緒,光緒連被褥鋪蓋都沒有,李蓮英就將慈禧為自己安排的華美被褥給了光緒。當年隆裕皇後想探望被慈禧囚禁的丈夫光緒,也是李蓮英幫忙。光緒後來回憶起來,仍然充滿了感動與感激。

光緒和慈禧病亡後,李蓮英與宣統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辦完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的喪事後,離開了生活五十多年的皇宮。宣統三年(1911年)二月,一代大宦官李蓮英壽終正寢,終年64歲,葬於北京阜成門外恩濟莊豪華的太監墓地。他留下巨額財產多達300萬兩白銀,後歸隆裕太後所有。他的墳墓毀於20世紀70年代。

一代宦官,慈禧太後身邊的紅人,權高勢重,被高呼“九千歲”。雖然靠取悅慈禧獲取榮華富貴,但他不像安德海般張狂,以至於一生獲寵。但作為曆史典型宦官的代表,他的阿諛奉承也助長了慈禧太後的腐朽統治,間接地影響了時局的發展。

崔玉貴:位居二把手的太監

宮中生活,並沒有人們想象中得那樣美好。崔玉貴剛到宮中時,也是苦熬十多年過來的。他拜了八卦拳祖師尹福習武,學得一身好武藝,人也長得健壯。慈禧太後看到崔玉貴長得人高馬大,辦事也勤勤懇懇,再有武藝也不錯,就在他20歲那年,將其提拔為二總管。在宮中也是紅極一時,他與李蓮英被稱為慈禧太後的左膀右臂。富在深山有遠親,雖然崔玉貴是一個太監,但是架不住他紅,於是,為了攀附於他,就經常有媒人給崔玉貴保媒拉線,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認為自己是沒辦法才走了這條路,這條路已經是一條死路了,就不要再耽誤了人家的女兒。在當時,凡是有錢有勢力的太監,在宮外納個三房四妾,那是不稀奇的。

光緒十年時,崔玉貴的長兄崔誌方帶著妻子從河間路途遙遙地來到京城投靠他。崔玉貴本來沒有在京城置產的打算,可是看到兄長帶著嫂子來了,也沒地方安置,所以就在東華門萬慶館三號購置了一個宅子,用來安置兄嫂。之後,崔誌方帶著家人在崔玉貴購買的宅子中住了下來。崔玉貴這邊還是在慈禧身邊當差,可是那邊崔誌方卻背著崔玉貴連續娶了三位姨娘,這生活剛過得好點兒,仗著自己的弟弟是慈禧的心腹就有些小人得誌的模樣。崔玉貴勸崔誌方收斂他的行徑,可是每次崔誌方都先斬後奏,等崔玉貴知道後已經木已成舟,也不把人給退回去,隻能無可奈何。不過,這樣讓崔玉貴更加尊敬崔誌方的原配夫人。後來,崔誌方妻妾滿堂,他又把一部分家眷分住在了南苑。崔玉貴長嫂居住萬慶館時,崔玉貴收養了一個趙姓兩周歲的男孩做養子,他就把這個養子托付長嫂撫養,還給養子取名叫崔漢臣。

當崔漢臣13歲時,崔玉貴就把崔漢臣送到了附屬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京師同文館深造。京師同文館是清末最早的洋務學堂,開辦當初隻限招收十三四歲以下的滿漢八旗子弟,他們在那裏學習外文、天文、數學一類的課程。

崔漢臣16歲那年,太醫院副堂官張午樵看其樣貌英俊、才華出眾,就和崔玉貴商量,想要把女兒張毓書許配給崔漢臣。當時,太醫院正堂官姚保生也有個兒子,正巧與張午樵的女兒同歲。姚保生知道張午樵的女兒張毓書不僅長得年輕美麗,而且還精通英、日兩國語言,就也想和張午樵結為親家。姚保生就把自己的意思對張午樵說了,可是張午樵告訴姚保生,他的女兒已經許配給崔玉貴的養子崔漢臣了。這讓姚保生好生氣悶,認為同僚張午樵看不起他,認為他還不如一個太監,兩人因此有了隔閡。崔玉貴知道了此事,覺得很為難,本來好好的親事,這樣一弄反而不美了。他把心中的鬱悶對李蓮英說了,李蓮英後來又把此事稟奏了慈禧太後。慈禧太後是個好管閑事的,尤其喜歡點鴛鴦譜。她就讓三個孩子都進宮,讓她看看。看過之後,慈禧就太後金口玉言的讓張毓書嫁給了崔漢臣,這回姚保生也無話可說了。

當八國聯軍攻進了北京城時,慈禧太後忙活著出宮逃命,可是在臨出宮前,她於匆忙中還是召集了群臣、宮女、太監訓話,還讓身邊的崔玉貴把珍妃召來。崔玉貴就派小太監王捷臣去冷宮把珍妃帶出來。太後告訴眾人,洋人眼看著要打進城,她隻能帶著皇帝、皇後、阿哥和一部分人暫時走避,其餘的人留守紫禁城。她這一說,許多人頓時傻了,驚恐萬狀,哭聲震天,逃出去興許還有命,可是留下來卻是要沒命的。當時,性情倔強的珍妃,聽到了太後要逃走,就跪在太後麵前請求,她認為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此時不能走,國家危難之時,他更應當坐鎮京師。慈禧太後一聽頓時火冒三丈,她本來就夠鬧心的了,想著趕緊逃,再不逃可就沒命了。可是,這珍妃卻非得跟她唱反調,這讓慈禧是怒不可遏。一怒之下的慈禧,就向身邊的李蓮英發火,並稱其為畜生,實在該死。李蓮英是誰啊,那可是聽話聽音就解慈禧意思的人。他非常明白慈禧的意思,就對身邊的崔玉貴囑咐,讓崔玉貴把珍妃悄悄地塞到井裏,也就是讓珍妃跳井去死。本來崔玉貴還猶豫,他想向太後求情,放過珍妃。可是,他身邊的小太監王捷臣卻自告奮勇地領了差,把珍妃拖井裏去了。這個年僅二十五歲的美麗女子,香消玉殞在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