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帝王的百態人生(3 / 3)

漢哀帝與他的“斷袖之愛”

劉欣身為藩王,一般情況下是不能做皇帝的。但由於成帝一直無子,他便有了機會。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成帝決定選一位藩王為太子,所議人選一個是其弟中山王劉興,一個就是劉欣。正好這時中山王和劉欣都來入朝,成帝就借機對二人進行考核。劉欣入朝有太傅、國相、中尉陪同,中山王卻隻有太傅侍從。成帝首先考問劉欣:“為什麼把太傅、國相、中尉都帶著入朝?”劉欣回答說,按規定諸侯王來朝可由國中二千石官陪同,傅、相、中尉都是二千石官,所以就讓他們陪著入朝。成帝又讓劉欣背《詩》,他不僅背得非常流暢,還能解說其中意義。而成帝考問中山王為什麼隻帶太傅一人入朝,中山王卻回答不出。讓他背《尚書》,也背不出。以後賜宴,中山王又很貪吃,以至吃得太飽不得不把褲帶解開。這樣一來,成帝深感劉欣有才,再加上祖母傅太後偷偷送了許多財禮給成帝寵愛的趙皇後和外戚驃騎將軍曲陽侯王根。第二年,成帝就下詔立劉欣為太子。

劉欣被立為太子後,並沒有得意忘形,他反而向成帝謙遜地說:我的才能還不足以任太子,陛下您聖德寬仁,肯定還會有兒子。我現在隻願意在您身邊朝夕侍奉,一旦您有了聖嗣,我就歸國守藩。成帝聽了以後更加高興,於是下詔立劉欣父親劉康為定陶王,享受王祀,以獎勵劉欣太子。不久,綏和二年(前7年)三月,成帝猝然駕崩,劉欣繼承皇位,是為哀帝,時年19歲。

哀帝以藩王入繼大統後,頭腦相當清醒。他深知西漢王朝正潛伏著巨大的統治危機:一方麵外戚王氏把持著朝中大權,不斷收買人心,網羅死黨,覬覦著漢家天下;另一方麵官僚、貴戚又不恤國事,生活奢侈腐朽,人民怨聲載道。哀帝在位七年,幾乎是竭盡全力試圖來挽救危機,力圖起死回生。

即位伊始,哀帝就針對王氏專權,極力削奪其權。不過,他的政策是又拉又打。即位之初,他曾以曲陽侯王根以前為大司馬定策立自己為太子有功,太仆安陽侯王舜輔導有舊恩,新都侯王莽憂勞國家,增封王根二千戶,王舜五百戶,王莽三百五十戶。但不久就使司隸校尉解光劾奏王根、王況(王根之侄),然後下詔遣王根就國,免王況為庶人。又過了兩年,哀帝命有司奏王莽前為大司馬貶抑尊號之議有虧孝道,及平阿侯王仁(王譚之子)藏匿趙昭儀親屬,皆使就國。但哀帝也不把事情做絕,他在削弱了王氏權力後,對他們還保留了一定的待遇。不久,他就重封王商次子(長子為王況)王邑為成都侯。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因日食,又征王莽、王仁還京師侍王太後。經過這一番努力,盡管王氏還有不少羽翼,但朝中大權已基本被奪回到哀帝手裏,王氏的氣焰也受到沉重打擊。

哀帝在削奪王氏權力的同時,即封拜外家丁、傅之屬,任命丁明為大司馬驃騎將軍、丁望為左將軍、傅喜為右將、傅晏為大司馬等。但哀帝封拜丁、傅目的是削奪王氏權力,他也並不把實權交給他們,隻是使其尊貴而已。

在削奪王氏權力、抓緊皇權的同時,哀帝也極力試圖緩和階級矛盾。他一即位,就下詔罷樂府官,以求百姓節儉。接著,又針對土地兼並盛行、奴婢數量猛增現象,下詔議限民田宅和奴婢數量。同時,還下令廢止齊國三服官(管理製造絲織服裝的官員)。但形勢積重難返,貴戚、大官僚為了維護既得利益,對此都表示反對,哀帝隻好下詔暫緩實行。

改良不行,哀帝又試圖在精神上搞整頓,演出一場“再受命”的劇目。所謂“再受命”,就是漢王朝繼漢高祖得到天命代替秦王朝後,又再次得到天命,以繼續統治。於是在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就下詔宣布,把建平二年改為“太初元將元年”,自己改稱為“陳聖劉太平皇帝”,從而表明已經“再受命”了。但這套把戲不僅欺騙不了多少人,還給人一種漢家真是氣數已盡的感覺,就連哀帝自己也覺得荒唐。所以,僅僅兩個月後,哀帝就下詔宣布:這種“再受命”違經背古,不合時宜,予以廢除。至此,哀帝可謂回天乏術了,漢王朝統治的衰弱也正始於此。

哀帝生活上較為儉樸,不好聲色。他即位不久,就針對當時靡靡之音盛行之風下詔罷樂府官,並反對貴戚生活奢僭。而且,他在宮中也沒有廣立嬪妃。哀帝除了皇後,隻立有一個昭儀。皇後即傅皇後,係哀帝祖母傅太後的從弟傅晏之女。哀帝為定陶王時,傅太後為重親配以成婚,哀帝立為太子後,被立為太子妃,哀帝繼位,即立為皇後。昭儀即董昭儀,係哀帝男寵董賢之妹。

董賢在成帝末年任太子舍人,哀帝繼位後,他隨太子官屬升為郎官,最初哀帝對他並不注意,後來一次董賢在殿下傳報時刻,哀帝發現他長得很漂亮,於是拜為黃門郎,從此寵愛萬分。

董賢不久就被任為駙馬都尉侍中,他出則和哀帝同輦,入則侍從哀帝左右,甚至經常和哀帝一起臥坐。一次午睡,董賢與哀帝同床,哀帝醒後發現衣袖被董賢身體壓住,他想起床卻發現董賢還沒有醒,為了不把董賢弄醒,就用刀把衣袖割斷。而董賢也對哀帝極盡其柔媚之能事,每次休假,都不肯出宮,留在哀帝身邊照看醫藥。這進一步博得了哀帝的歡心,因此,他下令召董賢妻和董賢一起住在宮中。同時又封董賢之妹為昭儀,遷董賢父為少府、嶽父為將作大匠、內弟為執金吾。然後為董賢在北闕下修建別墅,並預起墳在義陵之旁,賜以金縷玉衣以及武庫禁兵和尚方珍寶。後來,哀帝又下詔封董賢為高安侯,不久又增封二千戶,丞相王嘉反對,即迫令自殺。到元壽元年的九月,為尊崇董賢,哀帝竟罷免大司馬丁明,而以董賢代之。

哀帝所以寵幸董賢,有難言的苦衷。當時,西漢王朝已陷入嚴重的統治危機,雖然試圖竭力挽救,結果卻都失敗,這使他對前途感到恐懼;加之身體有病,不能多近女色,所以隻好從董賢這個男寵身上尋求安慰。另一方麵,朝中派係林立,鑒於王氏專權,他對哪派都不放心,也隻有董賢這樣沒有幫派、對他又柔媚體貼的男寵使他最為放心;同時他通過尊崇董賢,不僅可以壓抑朝中各派勢力,而且可以更加強調皇帝生殺予奪的權力。

然而,依靠一個男寵來維護自己的統治,也太過悲哀了。就是在這樣內外交困之中,哀帝於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病故。哀帝共在位7年,享年26歲。諡“孝哀皇帝”,葬義陵(今陝西鹹陽西北)。

傀儡帝王劉協

在劉協很小的時候,他的生母王美人就被何皇後殺死了,漢靈帝害怕他受到奸人毒害,於是把他交給了董太後,希望董太後可以將他撫養成人。漢靈帝在世的時候,就很喜歡劉協,也是因為劉協乖巧懂事、心存仁厚、聰明好學的緣故,而對於何皇後的兒子劉辯心生厭棄,在漢靈帝看來,劉辯輕佻且無威儀,而漢靈帝的母親董太後也不止一次地勸說漢靈帝立劉協為皇太子,故將來傳位於劉協。後宮不穩,則前朝不安,漢靈帝顧忌到外戚何氏家族的勢力及違背立嗣立嫡長為先的祖製,總是猶豫未決。

中平六年,靈帝在彌留之際把劉協托付於宦官蹇碩,漢靈帝駕崩之後想要先殺死何進之後再立劉協為帝,不幸的是蹇碩的計謀被何進識破。

之後,劉辯在何進和何皇後的擁護之下登基稱帝,冊封劉協為渤海王,之後又封為陳留王。不久,何進遭到十常侍的暗殺,袁紹一行人借勢闖入皇宮誅殺了宦官,劉協和少帝劉辯也被宦官張讓等人劫持出宮。後來幸得被大臣救出。在回宮的路上遇到董卓的軍隊,董卓與劉辯談話,劉辯語無倫次,繼而再與劉協談話,劉協則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完整地很清楚地說了出來。董卓看得出劉協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而且一直為董太後撫養,而董卓又和董太後是同族,所以產生了廢立的念頭。董卓控製朝廷之後,為了立威,廢黜漢少帝劉辯,同年九月擁立年僅九歲的劉協稱帝,即漢獻帝。之後,董卓殺死了何太後,“挾天子而令諸侯”。在關東諸侯發兵討伐董卓的時候,董卓一把火燒了洛陽城,挾持了漢獻帝劉協,遷都長安。

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與呂布等人刺殺之後,王允晉封錄尚書事,呂布任奮威將軍的職務,二人一同主持朝政,即便是這樣,也沒能控製住關中動蕩的局勢。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董卓的殘餘部將李傕等人就打敗了呂布,攻占了長安,殺死了王允,所以東漢政權被李傕等人控製了。李傕被升為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池陽侯,之後不久,李傕又升為大司馬。

興平二年,李傕殺死了樊稠,與郭汜反目,兩個人互相殘殺。漢獻帝劉協趁著李傕與郭汜兩個人內訌之際偷偷逃出了長安城,在楊奉與董承等人的保護之下,暫時進駐安邑。第二年,兗州刺史曹操迎接漢獻帝劉協進駐洛陽城,曹操立下大功,漢獻帝劉協特賜曹操節鉞,這就標誌著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時代正式開始了。以曹操野心他怎可能隻甘心於此?之後,曹操脅迫漢獻帝劉協遷都到許,後將許改名許都。劉協仍然隻是是一個毫無實權的傀儡皇帝,真正的實權在曹操的手裏。雖然曹操想要借助劉協來實現他一統天下的目的,但他始終不敢取而代之。

建安五年,漢獻帝劉協因為不滿曹操獨攬大權,再也不甘心隻做一個傀儡皇帝,於是暗自下衣帶詔,命令董承想辦法殺死曹操。於是,董承和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人一起商議,不料事情被曹操得知,心生殺念,董承被曹操誅殺,就連已經懷孕的董貴人曹操也不放過。伏皇後因為畏懼曹操,就寫信告訴她的父親伏完,細數曹操種種殘暴不仁的行徑,希望父親能夠效仿董承,設法鏟除奸佞之臣,但是伏完畏懼曹操的勢力。始終未敢行動。

建安十九年,伏皇後要求自己的父親伏完誅殺曹操的事情敗露,曹操就要挾漢獻帝劉協廢黜伏皇後,竟然代替漢獻帝寫好了廢黜皇後的詔書。緊接著,曹操就派禦史大夫郗慮協著詔書,和尚書令華歆一同帶兵包圍了皇宮,目的就是搜捕皇後。伏皇後懼怕,藏到夾牆裏,被華歆拖出之後。皇後披頭散發,赤腳走出來,跪著向漢獻帝劉協哭訴求救,漢獻帝劉協一臉無奈地說:“朕對於自己的命運都無從掌握,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何時會終了呢!”回過頭來說:“郗公!天底下會有這樣的道理嗎?”後來,伏皇後因為幽閉而死,劉協和她生的兩位皇子也被曹操灌下毒酒,伏氏家族的一百多人被處死。建安二十年,曹操威逼漢獻帝劉協立自己的女兒為皇後。

延康元年,魏王曹操逝世,而他的兒子曹丕野心竟然比曹操還要大,自認為在北方的地位已足夠穩固,企圖取而代之,同年12月,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漢獻帝劉協告祭天下宗廟,禪位於曹丕。在繁陽亭,曹丕登上受禪壇,接過玉璽,登基做了皇帝。之後,遷都許都,改年號黃初,國號魏,追尊父親曹操為武皇帝,廟太祖。廢漢獻帝為山陽公,曹皇後為山陽公夫人,將他們趕出了皇宮,但是仍可使用漢天子禮樂。

當時民間流傳說漢獻帝劉協被曹丕暗殺,借此,劉備憑借漢室宗親的身份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蜀漢,並追諡漢獻帝劉協為“孝湣皇帝”,魏明帝青龍二年三月庚寅劉協去世,魏明帝身穿素服為他發喪,以大漢天子的禮儀葬於禪陵,諡孝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