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行完儀式之後的當天,太子便和王政君同會於陽台,這就是古代曆史上的“禦幸”。不能不說,王政君是命運眷顧的寵兒,太子家中大大小小的嬪妃數十人,中間也不乏被太子“禦幸”七八年的,但最終沒有一個人能夠懷上孩子,而王政君僅僅是這一次的禦幸機會,便懷上了太子的骨肉,真可謂是羨煞他人!在漢宣帝甘露三年間,也就是公元前51年,王政君為太子生下一名男嬰。而漢宣帝則更是激動不已,年已不惑的他終於等來了自己的嫡長皇孫,他的用心良苦也得到了回報,心情自然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黃龍元年也就是公元前49年,漢宣帝駕崩。太子劉奭即位,便是史上的漢元帝。而王政君的兒子,年僅3歲的小太孫劉驁則被漢元帝冊立為太子。而王政君也由太子之妃晉升為婕妤,漢元帝還封王政君的父親為陽平侯。三天之後,便為王政君舉行了皇後的冊封儀式。其實看似風光無限的皇後娘娘,日子過得卻是無比的淒苦,因為她自從被漢元帝寵幸一次之後,幾乎就沒有再被召見,終日虛度著年華。
到了竟寧元年,也就是公元前33年的五月,漢元帝駕崩,年僅43歲。而太子劉驁便被扶植登基,成為漢成帝。王政君便被人稱為皇太後,從這個時候開始,王政君的處境才有所改變,在宮廷生活中也不用再像從前那樣小心翼翼,膽戰心驚的過日子了。
漢成帝登基之後,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無心管理朝政,這便為王政君提供了趁機獨攬政權的大好時機,在她的操持下,重用外戚官員,她自己的兄長王鳳則被她任命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從這開始,順著王政君的裙帶關係,外戚專權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一場聲勢浩大的外戚專權在西漢王朝拉開了帷幕。
王氏家族依靠著王政君迅速成長起來,有了皇太後這個大靠山,王氏家族的生活日漸萎靡,整日尋歡作樂,並且大肆購買田地,建造豪華的住宅,規模之大,綿延數裏之外,一眼都望不到邊際。他們霸占百姓的農田,搜刮民脂民膏,惹得天下百姓叫苦連天、哀聲怨道,朝庭上下腐敗無能。百姓們生活淒苦,官吏貪汙成風,風氣日漸低下,許多地方的百姓舉起大旗,帶領著一幹人等起義,一時之間,社會動蕩不安。而西漢盛世也慢慢走向尾聲。
而漢成帝則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醉美人關”。風流無限,醉生夢死,過得好不瀟灑自在,誰知道好景不長,在綏和二年間的三月,漢成帝在溫柔鄉中死去,終年46歲。
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漢哀帝繼位登基。此時的社會矛盾已經激化,並且還在不斷地加劇,官吏占用土地導致人口流失的現象也日趨嚴重。而漢哀帝本身和漢成帝相比,則“有過之而無不及”,私生活更是慌亂不堪,他讓人從民間各地廣選美女充斥著已經將要膨脹的後宮,更加荒唐的是,他還寵幸男色,與當時的美男子董賢打得火熱,外出的時候同坐一輛車,而在宮內則是同睡一張床,給予他的賞賜更是讓很多人望之不及,恩寵無限。有一天,漢哀帝像往常一樣要起床的時候,正在睡夢中的董賢卻正好壓著漢哀帝的衣袖,使他不能動彈,漢哀帝不忍驚醒夢中的董賢,於是他用自己的劍斬斷了被壓住的衣袖,才得以起身。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在後世人中,漢哀帝給同性戀創造了另一個稱號,那便是“斷袖”之說。
為了緩和激烈的社會矛盾,皇太後王政君讓漢哀帝重新頒布律法以限製官吏無限度的占用田地和大量購買奴婢的行為。但是漢哀帝卻自己帶頭打破了自己所製定的規定,甚至一次性就給予董賢二千頃良田,這套律法在漢哀帝的眼中形同虛設。
元壽二年,漢哀帝在未央宮中駕崩。因為漢哀帝並沒有子嗣繼承大業,所以王政君重新入主東宮,手持傳國玉璽,抓住了至高無上的皇權。她將軍權交給了王莽,還逼死漢哀帝的男寵董賢,冊立中山孝王的兒子劉衎登基為帝,曆史上稱之為漢平帝。當時的平帝隻有9歲,加上他自小體弱多病,對於朝政之事更是無從下手,而王政君雖然還是高高在上,但卻被王莽暗地裏架空了她的權勢,成了一個徒有虛名的太後,而大權則掌握在了王莽的手中。
這個時候的王莽異常的謙恭禮讓,贏得朝中大臣的一片讚揚。而王政君也是十分地相信王莽,以為他德才兼備,可以輔佐新帝治理國家,成就大業。其實,這個時候,王莽已經有了篡奪皇位的野心。
首先,王莽煽動群臣一起上書王政君,以他輔佐幼主有功,讓王政君封他為“安漢公”,隨後,他又設下圈套,讓自己的女兒成為漢平帝的皇後,後來又逼迫王政君稱自己為“宰衡”。並且王政君還宣布:“因當朝皇帝還十分年幼,我一人決定著國家政策,已經力不從心,再加上我已經年邁體弱,精力也大不如從前,如果事事都要我親力親為,隻怕是對於皇帝以後治理國家也有不利的影響,從今天開始,除了有關於封侯拜相的決定外,其他一切的政事都交給安漢公和其他的輔政大臣來處理。其他一切繁瑣的事物則是全由安漢公做決定。”就這樣,王莽趁著這個機會,培養了一大批自己的親信,在朝中清除異己,使得自己的權力空前地膨脹。
為了鞏固自己手中的權力,王莽對於自己的形象也是時刻地注意著。因此,在眾大臣麵前還是保持著他一貫的謙恭形象,他的低調作風也得到了很多官員的認可。對於那些為王政君做事的宮人,無論身份地位怎麼樣,他都是大加賄賂,對他們每個人都“關愛有加”,以此來討取王政君的喜歡。王政君的身邊的每個人都對王莽讚賞有加,這也使得王政君對王莽少了一份戒心,給了王莽培植自己勢力的空隙。
元始五年的十二月,年幼的漢平帝死去。自此,漢元帝已經沒有子嗣了,漢宣帝一族的人員倒是有數人,為了掌控大權,王莽極力推薦年僅兩歲的劉嬰為帝,並且還欺騙王政君說,聽一位占卜人說,劉嬰是最合適的帝王人選,王政君聽後自然沒有異議。於是也便應了王莽的如意算盤,冊立劉嬰為新一代的帝王。
但是幾天以後,王莽就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索性自己戴上皇冠,和王政君拜過之後,在未央宮稱帝,改國號為“新”。而這個便是曆史上有名的“新莽代漢”。事已至此,王政君是悔恨不已,但卻是毫無辦法,乾坤已定,任她怎樣憤恨怨怒都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
始建國五年的二月,王政君這個傳說中的“聖女”就這樣帶著無限的悔恨結束了自己一生的旅程,終年84歲。
環肥燕瘦的主角之一趙飛燕
趙飛燕剛出生的時候便被自己的親生父母拋棄,可是三天之後,她的父母發現她竟然還活著,於是這讓其父母感到非常詫異,便又將她抱回家中撫養。等她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她和她的妹妹就一同被送入了陽阿公主府,在那裏有樂師教她們練習歌舞。趙飛燕在這個方麵有著極高的天賦,不僅習得一手好琴藝,她的舞姿更是出神入化,虜獲了不少人的心。
當時在任的漢成帝劉驁平時喜歡遊樂,常常帶著富平侯張放外出尋歡作樂,當他在公主府上看到姿色出眾,舞藝超群的趙飛燕後,心中頗為喜歡,立即將她召入宮中,冊封為婕妤,對她是萬般寵愛,幾年之後又將當時的許皇後廢黜,另立趙飛燕為皇後,而趙飛燕的妹妹趙合德也被皇上冊封為昭儀,一時之間,兩個姐妹稱霸後宮,盛極一時。
直到漢成帝駕崩,趙家姐妹並沒有產下一男半女,於是便由當時的陶王劉欣繼承皇位,這就是曆史上的漢哀帝,而趙飛燕則被尊為皇太後,漢哀帝登基幾年便死了,而下一任皇帝漢平帝劉衎即位之後,便把趙飛燕貶為平民。
在當時,老百姓之間有這樣一首歌謠:“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琅,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他們所吟唱的便是趙飛燕,“燕燕尾涎涎”這句話就是形容趙飛燕的美貌無雙,而“木間倉琅琅”則是暗指她便是皇後的下一任人選。
趙飛燕在漢成帝時期,能夠獨寵後宮十年光景,權勢一時之間達到頂峰,這並不僅僅是因為她的舞藝和美貌,還有其他的原因。
這還得從趙飛燕所在的家庭說起。她的父親趙臨隻是漢代宮府中一個小小的家奴,自己都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而趙飛燕出生後,這個清貧的家庭已經沒有能力去撫養她,於是便將她丟棄在荒郊野外,讓她自生自滅。可是隨後的幾天,趙臨總會夢到趙飛燕的哭聲。於是被這個夢魘折磨了幾天之後,他決定出去看看被他丟棄的孩子,結果發現小飛燕竟然還沒有死。趙臨見狀,隻得將她抱回自己的家中,湊合著過日子。後來,趙臨實在是沒有辦法,便將趙飛燕賣到陽阿公主的家中學習歌舞,做歌舞伎。而趙飛燕對於歌舞有著過人的天資,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便造就了她的一副好歌喉,一身好舞技。
一次漢成帝出宮尋樂,來公主府上玩。公主則召來自己府上的歌伎為漢成帝助興,趙飛燕便是其中之一。她那妙曼的身姿,動聽的嗓音和令人沉醉的眼睛,都深深地迷住了漢成帝,眼睛一會也離不開趙飛燕的身影。當下漢成帝將她從公主府中要來待在自己的宮中。而趙飛燕剛開始的時候欲擒故縱,接連三次拒絕漢成帝的寵幸,吊足了漢成帝的胃口,隨後便是夜夜專寵,漢成帝再也沒有臨幸過其他的妃子。
趙飛燕的容貌本來就是清純脫俗,後宮無人能比,再加上她的出眾舞藝,更是讓她在整個後宮獨占鼇頭。她所展示出來的舞姿,手指像拈花般顫動,而身姿則是輕盈無比,好比隨風移動,這讓漢成帝對她無法自拔。漢成帝還在後宮的太液池中的瀛洲高榭上為她舉行了舞藝表演。漢成帝敲擊著玉環為趙飛燕打著節拍,馮無方吹笙為其伴奏。趙飛燕當時所跳舞蹈則是為《歸風送遠曲》。一陣輕風吹過,趙飛燕差點被帶入池中,幸虧馮無方眼疾手快抓住了她的手,才沒有跌入水中,而剛才的情況在漢成帝的眼中看來,就像是一個將要隨風而去的仙子一樣,害怕會有一天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離開自己的身邊,這讓漢成帝心慌不已,隨後還命人為趙飛燕專門建造了一個住所,命名為“七寶避風台”。從這裏也可以看出趙飛燕在漢成帝心中無人代替的地位。過了幾年之後,漢成帝廢許皇後,立趙飛燕為他的第二任皇後。
趙飛燕並不是空有外表,她還有著高深的計謀,她知道容顏的重要性,也知道帝王的心思,為了鞏固自己在漢成帝心中的位置,隨後她又讓自己的妹妹趙合德進宮,趙合德雖然沒有趙飛燕的高超舞藝,但是容貌卻比趙飛燕更勝一籌,再加上趙合德溫柔賢淑,這也使得漢成帝一日看不見趙家姐妹,便無法安心處理朝政,而對於趙飛燕姐妹的話更是言聽計從。甚至為了討得趙氏姐妹的歡心,將自己的第一任皇後廢黜,而冊立趙飛燕為皇後,趙合德則被冊封為昭儀。雖然如此,但趙氏姐妹的地位卻是一樣的高,漢成帝就曾經對趙合德說過,如果不是自古以來皇後隻能冊立一位,我一定也會冊封你作為皇後的。
趙氏姐妹雖然得到皇上的專寵,但是卻一直以來都沒有懷孕的跡象,於是為了防止其他妃子懷孕生子,對她們的後位產生威脅,她們對於稍微得寵的妃子進行了瘋狂地摧殘,殺死了無數出生的小嬰孩,而慘遭墮胎的更是不計其數。一時之間,老百姓中就流傳著“燕飛來,啄皇孫”這樣的童謠。當時宮中有一位曹宮,因懷孕產下一男孩,竟然被趙氏姐妹倆活活的逼死,而那位小嬰孩也被扔出宮門外;當許美人生下一子時,趙合德便大吵大鬧,直到逼得漢成帝將許美人母子賜死。漢成帝一時被美色迷惑了心智,對於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下毒手,這也使得他年過不惑時,還沒有一個兒子能夠繼承他的王位,就這樣將自己的江山棄之不顧,可謂是隻愛美人不愛江山啊!
漢成帝最終死在了趙合德的床上,朝野上下都為之無比的震動,朝中大臣都要將趙氏姐妹除去。趙合德自己也知道這一次是在劫難逃,便自殺身亡。
趙飛燕則是因為扶植漢成帝的侄子劉欣登上皇位,成為漢哀帝,劉欣心懷感恩,並沒有追究她的過失,而是依然將她尊為皇太後。漢哀帝執政期間,有不少的大臣上書要將趙飛燕處死,漢哀帝都置之不理。直到過了六年後,漢哀帝駕崩,此時朝中已經無人能庇護趙飛燕,大司馬王莽便又集結各大臣對趙飛燕加以逼迫,趙飛燕最終自盡而亡。
就這樣,雖然趙飛燕並沒有幹預朝政,但還是落得個自盡的下場,紅顏消散。如果把趙飛燕稱之為中國古代傑出的舞蹈家,她可謂是當之無愧。但站在政治的角度上看,趙飛燕確實也是淫惑皇帝的代表人物之一。
“娶妻當娶陰麗華”
陰麗華,是一個幸運的女人,也是一個幸福的女人,擁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容的她,同樣具有溫和善良,善解人意的真性情。這樣一位絕代美女,遇到了專情的皇帝--劉秀,便譜寫了一個美麗的神話。劉秀是一位風度翩翩的君王,貌似潘安,他與陰麗華可以稱得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說到他們的結合,可以算得上是一段佳話。
當年身無分文的沒落皇族劉秀,早就聽聞陰麗華的美貌,時常幻想著她的容貌,想象著有一天陰麗華可以嫁給自己。雖未見其人,但是,劉秀早就下決心將來一定要娶陰麗華為妻,於是,就有了“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典故。一次偶然的機會劉秀的姐夫鄧晨帶著劉秀去拜見陰麗華的哥哥陰識,碰巧看到陰麗華在院子裏為牡丹花澆水,劉秀看到這一幕時,整個人都被吸引了,眼神裏充滿愛意,滿含溫柔地、目不轉睛地欣賞著陰麗華的每一個動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名義上是在欣賞牡丹花,實際上他是沉迷於陰麗華的一顰一笑。姐夫深知劉秀的心意,也不便打擾,就在一旁觀看。事後,鄧晨對劉秀說:“如果是以前的話,你們可謂是門當戶對,但是現在,你怎能高攀得起呢?人家可是陰家的掌上明珠,現在的你是一個窮小子,沒事業,沒家世,你拿什麼娶人家呢?”姐夫的一番話,讓劉秀大徹大悟,決定要幹出一番事業。
要知道事業一旦和愛情聯係在一起,肯定會“一發不可收拾”。亂世造英雄,為了推翻王莽政權,匡複漢室,劉秀揭竿起義,百姓紛紛響應,他的雄心和抱負慢慢施展出來,在這幾年的時間裏,劉秀為了替兄報仇,忍辱負重、臥薪嚐膽,曆盡磨難,這是以前那個溫文爾雅、含蓄內斂、與世無爭的劉秀絕對不會做出來的事。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得到了陰麗華的芳心,並娶陰麗華做了妻子。兩個人鶼鰈情深,如膠似漆,但是好景不長,另一位女子就出現了,這個人就是郭聖通,郭聖通的舅舅劉揚看重劉秀一表人才,滿懷雄心大誌,將來一定可以成就大事,就執意要把外甥女許配給他,劉秀不願,但是考慮到劉揚的權勢,最主要的是還需要劉揚的幫助,於是勉為其難答應了,但是他心裏掛念的一直都隻有陰麗華一個人。
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柏鄉建立政權,史稱東漢,劉秀就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一年後,定都洛陽。至此,劉秀終於可以和愛妻陰麗華團聚了,艱難的生活過去了,幸福的日子馬上就要開始了,多年未見的兩個人免不了卿卿我我,整日形影不離。這些被郭聖通看在眼裏,恨在心裏,對陰麗華的恨意也日漸加劇。而陰麗華的,卻始終客客氣氣,禮貌待人,即使是這樣,郭聖通的怨氣還是有增無減,每天都板著一張臉,好像陰麗華欠了她八百吊錢一樣,一直到“立後”事件發生以後。
政權漸漸穩定以後,一件讓劉秀頭疼的事也隨即而來:立後。到底後宮由誰來掌管呢?陰麗華,還是郭聖通?這兩個女人讓他難以抉擇,雖然劉秀一直中意的人是陰麗華,如果立陰麗華為後,那麼郭聖通的舅舅劉揚也不是好惹的,如果劉揚叛變,憑借自己現在的實力肯定不能與之抗衡,心中不免有些擔憂。就在這時,劉揚叛變的消息傳來了,這正中了劉秀的心意,毅然決然地立陰麗華為皇後,卻不料陰麗華拒絕了這個所有女人都夢寐以求的位置,陰麗華的說辭讓劉秀啞口無言。陰麗華說:“立後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天下人的事。我出身貧寒不說,至今沒有給你生下一男半女;而郭聖通呢?她給你生下了長子劉強,我不知道自己以後能不能生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感謝一直以來你對我的寵愛,我也很愛你,但還是要從大局出發,不能兒女情長。”陰麗華的一席話讓劉秀深感欣慰,自己的妻子如此的深明大義,實感欣慰。公元26年,劉秀下詔書,宣布立郭聖通為皇後,長子劉強為太子。
通過這件事,郭聖通對陰麗華充滿了感激之情,對她的態度也有了改觀,親切的稱呼陰麗華為姐姐,經常去宮裏探望陰麗華。而劉秀呢?對於陰麗華讓後位這件事,劉秀一直覺得愧對陰麗華,認為隻有給她更多的疼愛才能彌補。於是就經常去陰麗華的寢宮,噓寒問暖,關愛備至,有時一天就會去好幾次,兩個人的感情更加深厚,為了彌補陰麗華,劉秀開始對陰麗華的家人封侯封地,但是陰麗華卻說自己隻是一個妾,不能接受。這樣的話語讓劉秀更是心生憐憫。每次出征打仗,劉秀都會把陰麗華帶在身邊。劉秀把整顆心都放在了陰麗華的身上,郭聖通猶如被打入冷宮,而對於郭聖通來說,如果劉秀的疼愛與皇後的位子可以選擇,她寧願要劉秀更多的疼愛,也不願要皇後的位子。但是,郭聖通就是郭聖通,永遠也不會成為陰麗華,劉秀永遠不會愛上她,她隻能認命。更讓郭聖通憂心的是,陰麗華為劉秀生下了劉莊,劉莊聰明可愛,為人善良,待人寬厚,深得劉秀喜愛,而對於劉強卻多了幾分忌憚。郭聖通看在眼裏,心生歹心,於是設計將陰麗華的母親和哥哥殺害了。陰麗華傷心欲絕,整日以淚洗麵,劉秀為此痛心不已,決定徹查此事,於是揪出了幕後的郭聖通,劉秀龍顏大怒,下旨廢除了皇後,但是心性仁慈的劉秀並沒有廢除太子,這也是讓郭聖通感到欣慰的地方。
陰麗華終於坐到了皇後的位置上,這是劉秀多年的願望。陰麗華溫柔賢淑,即便是當上了皇後,對於郭聖通依然謙恭有禮,並沒有因為以前的恩怨而落井下石。郭聖通一顆冰冷的心終於漸漸被融化了,性情也溫和了許多。還有太子劉強,他因為不被劉秀喜歡,所以太子之位也是岌岌可危。後來劉強聽取了勸告,自動放棄了太子之位。劉強下台不久,劉莊就晉升為太子,就是以後的漢明帝。
劉秀對陰麗華的感情始終如一,不曾改變,世人都會說劉秀是一個專情的皇帝,他創立了一個朝代。但是在這個曆史的光環背後,隱藏著一個柔情似水、美麗賢惠的女人,她通情達理,恭敬待人,她遠離後宮的勾心鬥角,有著清心寡欲的真性情,並深深地愛著自己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