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天才的創意!這個美麗而溫暖的故事出自美國作家喬治·塞爾登之手。他出生於美國的康涅狄克州,原名喬治·塞爾登·湯普森。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去羅馬留學過一年。他之所以能寫出如此動人的故事,與他個人的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喬治·塞爾登每天都乘坐地鐵上班、下班。有一天晚上,當他拖著疲倦的身軀路過時代廣場地鐵站時,突然傳來一隻蟋蟀的叫聲,這是再尋常不過的聲音,此刻卻莫名地給了他一種溫暖的感覺。於是,一部堪稱經典的著作誕生了。
《時代廣場的蟋蟀》於1960年由美國紐約德耳出版公司出版後,美國《圖書館雜誌》、《紐約先驅論壇報》等書評版佳評如潮。
《出版者周刊》說:“一隻蟋蟀,一隻老鼠和一隻貓咪之間的真摯友情足以溫暖這個冰冷的世界。”
《舊金山紀事報》說:“任何讀過這本書的人,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會永遠記得那隻名叫柴斯特的蟋蟀,記住它嘹亮而韻味無窮的鳴叫。”
《時代廣場的蟋蟀》是一部充滿友愛與溫情的經典之作。1961年獲得紐伯瑞兒童文學銀獎,一直到今天仍風行在美國市場。該書入選“1900—1999全球50本最佳童書”。
([美]喬治·塞爾登)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英國著名的《泰晤士報》在“世界圖書日”期間進行過一次“我最喜歡的作家”投票。結果,獲得票數最多的作家就是羅爾德·達爾。他甚至超過了魔法媽媽羅琳。
而羅爾德·達爾最有名的作品就是童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一個名叫查理的小男孩,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一起住在一間小木屋裏。雖然隻有爸爸一個人賺錢,生活過得清苦,但因為一家人在一起相互關心,所以其樂融融。
查理很喜歡吃巧克力糖,雖然家裏很窮,但是長輩們總是會把錢存起來,在他生日的那天送他一塊巧克力糖。
在查理家附近有一家很大的巧克力工廠,它屬於威利·旺卡先生。他做出的巧克力糖總是那樣的神奇。奇怪的是,從來沒人見過有工人從他的工廠裏出來過。查理對威利·旺卡先生的工廠充滿了好奇。
一天,威利·旺卡先生宣布,他要挑選5個孩子來參觀他的工廠以及所有神奇的設備,此外,還有可以吃一輩子的巧克力糖。入場券就是藏在巧克力糖包裝紙裏麵的金色邀請函。全世界的孩子都為這件事而瘋狂。
經曆過兩次失望的查理,就在四張金獎券陸續在世界各地產生的時候,憑借在路上意外撿到的錢成為了最後一張獎券的得主。於是在二月的最後一天,查理帶著爺爺,和其他的四個幸運兒以及他們的家長走進了威利·旺卡先生的巧克力工廠。
參觀工廠是一次奇特的經曆。每個參觀者都著迷、狂喜、好奇、驚訝和迷惑不解。即使做最荒誕的夢也想象不出這樣的事情。
飛瀑而下的巧克力瀑布,流淌著棕色糖漿的河,大片大片的口香糖草地,還有堆成山的牛奶糖。工廠裏的工人全是來自蠻荒叢林的酷愛巧克力的矮人國的小矮人。
巨大的誘惑使得除了查理以外的四個孩子失去了自製,他們或掉進了巧克力河、或變成了糖果、或被送進了垃圾爐、或鑽進了電視變成了信號微粒,這一切小查理均不為所動。最令人驚奇的是查理獲得最終大獎——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工廠的繼承權。
原來神秘的威利·旺卡先生舉行這次活動是為了選擇他的繼承人,他通過重重考驗最終選擇讓善良的查理做繼承人。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又名《五張金票》,作者是英國傑出兒童文學作家、劇作家和短篇小說作家羅爾德·達爾。
羅爾德·達爾早年曾在殼牌石油公司非洲的分公司任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參加了英國空軍,當過戰鬥機飛行員。他是一位既為成人也為孩子寫作的作家,還曾經寫過幾部007電影劇本。
他的作品中多有恐怖情節和鬧劇風味,故事構思奇特、想象新穎、明快多變、富於誇張,從一開始就能打破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常規,給人一種或幽默、或機智、或荒誕的美感。
他的作品及其中的人物已成為許多電影、電視連續劇、音樂和詩歌的創作源泉,令無數孩子和成年人著迷,而教師們也把達爾的書當作向孩子介紹世界文學的入門讀物。
羅爾德·達爾曾經說過:“我熱衷於教孩子們學會讀書,使他們對書感到愜意而不是畏懼。書不應該讓人感到畏懼,而應該有趣、令人興奮、奇妙無比,養成讀書的習慣會讓人受益無窮。”
([英]羅爾德·達爾)
哈裏·波特
《哈利·波特》是一本神奇的書,它用魔法征服了整個世界,已被翻譯成46種文字,銷量數億冊,被評為最暢銷的4部兒童小說之一,成為繼米老鼠、史努比、加菲貓等卡通形象以來最成功的兒童偶像。由它改編成的電影也讓全世界的觀眾狂熱喜歡,甚至電影中扮演哈利·波特的小演員丹尼爾·雷德克裏夫也因此成為了英國最有名的少年。
作者塑造的哈利·波特這個經典的兒童形象是一個瘦弱、戴眼鏡的黑發少年,他額頭上有一個閃電形的傷痕,是霍格沃茨學校的風雲人物。
從小寄養在姨媽家裏的哈利·波特,飽受姨父一家人的歧視與欺侮。
11歲時,哈利·波特來到了霍格沃茨學校,這是一所專門教授魔法與巫術的學校。在這裏,他和羅恩、赫敏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哈利·波特學會了空中飛行,騎著一把型號為光輪2000的飛天掃帚,還得到了一件隱形衣,接著發生了一係列驚險的故事。
伏地魔是魔法世界裏的大壞蛋,法力高強,想要統治整個魔法世界,並用壞魔法殺害許多不服從他的巫師,令人聞之色變。邪惡的伏地魔處處危害著魔法界的安全,他總是附著在一些人的身上,然後來到人間為非作歹。
哈利·波特和好朋友羅恩、赫敏、鳳凰社成員一起,對抗著邪惡的伏地魔。最後,正義總是戰勝邪惡,哈利最終贏得了勝利。
哈利波特係列包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哈利·波特》的作者是J·K·羅琳,她的人生也像她的作品一樣充滿著傳奇色彩。羅琳曾經過著灰姑娘般的生活,但是這本魔法書使得她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小就喜歡寫作的羅琳,六歲就寫了一篇跟兔子有關的故事,妹妹是她講故事的對象。
熱愛英國文學的她,大學主修法文,畢業後隻身前往葡萄牙發展,隨即和當地的記者墜入情網。無奈的是這段婚姻來得快,去得也快,沒多久,她便帶著才三個月大的女兒回到英國,棲身於愛丁堡一間沒有暖氣的小公寓裏。找不到工作的她,隻能靠著微薄的失業救濟金養活自己和女兒。
24歲的那年,她坐在由曼徹斯特出發,前往倫敦的誤點火車上,就在這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中,哈利·波特的形象出現在了她的腦海裏。那時她手邊沒有紙沒有筆,她便用自己那善於編故事的頭腦天馬行空地想象著關於哈利·波特的故事。
七年後,她把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那時,她沒有錢去影印稿子,隻好用打字機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敲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