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李商隱的詩為何多名為《無題》(2 / 3)

代表作——指若幹篇標誌作者創造思想、藝術水平高峰的作品。

平庸之作——質量平平,毫無新意之作。

成名作——作者以此一舉成名的作品(例如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中篇小說《羊脂球》)。

佳作——優秀的作品。

續作(續篇)——作者本人或別人為之續寫的部分。

原作——據以翻譯、改編的原有作品。

你知道五步詩和三步詩嗎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這是曹植的“七步詩”,也許你已經讀過,但是你可知道唐朝史青五步成詩和宋朝寇準三步成詩嗎?

唐朝人史青,曾經上表唐玄宗。表中稱說,曹子建七步成詩,不足為奇,而且讓人覺得遲澀,他自稱五步即可成詩。玄宗閱罷,十分驚奇,便將他召進宮,當麵試問,命以“除夕”為題,五步內成詩。結果,史青未出五步,已成五律八句:

今夜今宵盡,

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

春逐五更來。

氣色雲中改,

雲顏暗裏摧,

風光人不覺,

已入後園梅。

玄宗大讚其才,授以左監內將軍之職。

五步成詩,還不是最快的。更有快者,為宋寇準七歲時三步成詩。某次酒筵前,賓客讓寇準以“華山”為題賦詩,寇準三步內賦成一詩:

隻有天上見,

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

回首白雲低。

寥寥數語,道出了華山的雄偉峭拔,其語言之精當,氣象之闊大,並不在“七步詩”之下。

詞中的詞牌名是怎麼來的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隻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1000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

關於詞牌的來源,大約有下麵的三種情況:

一、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於唐代大中初年,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指貫穿珠玉的裝飾品),像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說唐宣宗愛唱《菩薩蠻》,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入鬆》、《蝶戀花》等,都是屬於這一類的。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二、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後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後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

三、本來就是詞的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球樂》詠的是拋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麵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麵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係。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