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年間,蒲城有個叫張蟬雲的姑娘和一個叫俞檜的小夥子定了親。後來俞檜被人誣陷進了監獄,張蟬雲心急如焚,四處打聽解救的方法。當她聽說可以通過行賄試一試的時候,便趁著吃飯的時候對母親說了這件事情,希望老媽能夠慷慨解囊。母親聽說後,大概嫌棄未上門的女婿成了勞改犯,想悔婚,於是對張蟬雲說:“你們還沒結婚,你瞎操什麼心啊。”張蟬雲一聽這話,馬上把飯碗摔在地下,氣呼呼的走了。到了傍晚,家人發現她竟然上吊死了。(需要說明的是,張俞二人素未謀麵。)
江寧府陳伯的妻子黃氏,十八歲出嫁到陳家。結婚沒多久,黃氏的父親死了,母親想改嫁。黃氏知道後,苦口婆心的勸說母親不要改嫁,結果母親沒有聽她的意見,還是另嫁他人。有一天,母親來看望黃氏,黃氏覺得自己母親的行為丟人現眼,結果閉門不和她相見。後來黃氏的丈夫陳伯病危,黃氏發誓要和他一同死去,於是拿著菜刀自刎而死,年僅二十一歲。
無錫有一個姓成的婦女,跟隨丈夫及其家人外出去靖江遊學。有一天夜裏,江水忽然上漲,家庭的男性成員顧不得穿衣服,紛紛爬到屋頂上避水。成氏穿戴整齊後出屋,也想去屋頂避水,她抬頭一望,發現大家都是裸體,大吃一驚,氣急敗壞的問道:“你們怎麼不穿衣服?我竟然看見你們的裸體,有損婦道,我不活了!”說罷,這位婦女不顧大家求爺爺告奶奶般的勸說回到了屋中。等到江水退去後,家人們悲痛的發現該婦女已經盤腿坐在床上淹死了。
這些現在看來讓人不可思議的行為,卻是那時候婦女們的最高道德規範,她們的事跡被官方隆重的記載到了《明史烈女傳》當中,以便天下的女性學習和效仿。
稍微讓人感到欣慰的是,這種滅絕人性的封建禮教並不是一直貫穿於兩千餘年的封建社會中。在漢唐時期,女性還是比較開放和自由的,比如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後就屬於二婚,唐朝的貴夫人們熱衷於穿性感的低胸裝等等。然而到了宋明時期,隨著主張“存天理,滅人欲”的程朱理學的興起和社會日趨的保守,封建禮教在不斷的完善後,終於對婦女顯露出了猙獰的麵目。
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自從五四新文化運動蓬勃開展以來,隨著女性解放運動的興起和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萬惡的封建禮教已經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流毒日漸肅清。青年男女們又找到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種熱情自由的感覺。有趣的是,隨著女性地位的上升,有人提出了新的三從四德標準:“三從”是老婆出門要跟從,命令要服從,說錯了要盲從;“四德”是化妝要等得,生日要記得,打罵要忍得,花錢要舍得。牢牢套在中國女性脖子上的千年枷鎖被改的如此幽默,也不能不讓人感歎社會的巨大進步了。
本文史料來源於《明史》列女傳:
明興,著為規條,巡方督學歲上其事。大者賜祠祀,次亦樹坊表,烏頭綽楔,照耀井閭,乃至僻壤下戶之女,亦能以貞白自砥。其著於實錄及郡邑誌者,不下萬餘人,雖間有以文藝顯,要之節烈為多。嗚呼!何其盛也。
張蟬雲,蒲城人,許字俞檜。萬曆中,檜被誣係獄。女聞可賄脫,謀諸母,欲貨妝奩助之。母不可,曰:“汝未嫁,何為若此。”女方食,即以碗擲地,恚不語。入暮自縊死。
成氏,無錫人,定陶教諭繒女,登封訓導尤輔妻也。輔遊學靖江,成從焉。江水夜溢,家人倉卒升屋,成整衣欲上,問:“爾等衣邪?”眾謝不暇。成曰:“安有男女裸,而尚可俱生邪?我獨留死耳。”眾號哭請,不應。厥明,水退,坐死榻上。
黃氏,江寧陳伯妻。年十八,歸伯。父死,母欲改節,氏苦諫不從。一日,母來省,女閉門不與相見,母慚去。後伯疾篤,黃誓不獨生。一日,姑扶伯起坐,黃熟視曰:“嗟乎!病至此,吾無望矣。”走灶下,碎食器刺喉不殊,以廚刀自刎死,年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