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征服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被情感所征服的人,終將被視為可靠人。
不因自己的私人感情,包括:友情、親情、愛情等情感,而去改變自己的處事態度與處事觀點,是一種理智的做法,同時也是一種偉人的舉動,更是一個想要成功的人必須具備的良好心態。一個人,如果能夠把自己的兒女私情、手足之情、倫理深情滲透到處世原則當中,那麼事情的處理會有失偏頗,遠離公正的砝碼;而將這些感情屈駕於處事原則之下,那麼他就可能公正地處理問題。所有成就事業,做出驚天動地之大事的人,一定是一個不為感情所左右自己行為的人,也唯有這樣的人才可能向著自己既定的目標前進。
感情俘虜,就是被感情所左右的人,他憑著感情辦事,細究起來有點感情用事的意味。不做感情的俘虜,就是要不以自己的感情為先,也不因感情為處理事情的準則,不感情用事。堪稱東方巨人的孫中山先生,就是這樣從不感情用事的聖人。
不徇私情量才錄用,是一英明領導的明智之舉。孫中山就是從不因私下的情誼而亂用官員的民國大總統,他對他大哥申請做總督的拒絕就是其中一例。孫中山的哥哥孫眉早年僑居美國,通過努力創建了豐厚的家業,孫中山的革命活動的大多經費,就出自於他的家產。為了資助其革命事業,他耗盡全部家產,並加入了興中會,直接參加了組織武裝起義等革命活動。按道理講,孫中山的哥哥,在資格和功勞上都可以成為革命黨的要員,可是當武昌起義勝利後,廣東光複,有人擁護孫眉為廣東都督。孫中山對孫眉婉言勸說:“政治非大哥所長,大哥勿涉足政壇。”
當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時,他陸續收到廣東各方人士推舉孫眉任廣東都督的電文一百多封,當時九部部長之一的蔡元培也是熱心支持之一。孫中山在就任總統的第十天,複蔡元培一信說,任人“唯才能是稱”,同時電複廣東各界,解釋不能委任大哥的理由,說:“愛之適足以害之。”甚至等到他大哥親自出馬要官時,他卻說他也要辭去臨時大總統之職務了,這使得孫眉一氣之下拂袖而去。此後還有好多舉薦孫眉之事,但孫中山始終沒有念及在手足之情上錄用孫眉。
孫中山不僅拒絕過他的兄長進職一事,還在三大政策一事拒絕過嶽父的要求。孫中山和宋慶齡結婚八年後的一天,孫中山在上海的住所第一次接待了他的嶽父宋耀如。宋慶齡無比激動地迎接了父親,父女兩人高興極了。在孫中山的禮讓下,宋耀如落座沙發,可他開口卻說他是以同盟會會員的身份,國民黨元老的身份來向總理進諫的,使得孫中山莫名其妙。
原來宋耀如確是受國民黨一些元老之托,前來詢問孫中山是否真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並對此事進行勸阻的。孫中山立即給了他肯定的回答。孫中山並對此解釋說,這是從過去拜歐美為師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民族主義就是不受異族統治,蘇俄革命後,列寧立刻廢除了沙皇強加的各種不平等條約,待我平等。實際上列寧主張共產主義的初期目標社會主義,和我的三民主義天下為公極為相似。
之後,他們又經過三番五次的辯論,孫中山在觀點和辯論上都是寸土不讓,他完全將他們之間的感情和倫理關係拒絕在外。宋耀如見孫中山堅持三大政策那樣堅決,知道勸說無望,隻得帶著對孫中山的不滿悻悻而去。
感情用事是一種非理智的表現,是一種有悖於辦事原則的處事態度。是一個要正確辦事者必須拒絕的處事態度。現實生活中,是自己的子女就不管才能如何而委以重任,是自己的情人就金屋藏嬌而搗亂朝綱……凡此種種,都是情感俘虜的傑作,它不但有悖於實事求是的辦事原則,而且容易引起義憤填膺的公憤。倘若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就千萬不要步感情俘虜的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