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這不是我的追求(1 / 1)

凡獻身於一種事業的人,就會從那裏找到一個向導,一個支柱,一個仿佛能規定他胸內心跳的調整器。

不管是熱忱地生活,還是積極地工作,人都應該清楚自己究竟是在追求什麼。由於人們的理想不同,自己的追求當然也就各不相同,乞丐希望自己能夠生存下去,追求的隻是一頓美餐;總統希望自己有政績,追求的是千秋大業。同行的職業者,盡管工作內容相似,可因其追求不同而取得的成績也各不相同。

不為金錢所驅使,不為名譽所支配,隻為自己的追求而努力。被人們稱作擁有兩頂王冠的女人格雷斯·凱利,算是最幸運的女人,她不但拿了好萊塢影後的桂冠,又與摩納哥公國列尼埃結婚,成了王妃。凱利一生共演了11部片子,從1951年第一部影片《14小時》到最後一部《上流社會》,沒有一部是內容低俗的次品。格雷斯凱利是一位非常有主見的女性,她演戲時從不爭演主角,而是注意那個角色適合自己。對於那些低級的影片,片酬再高她也堅決拒絕,因之人們稱她為冰美人。也真是有了這些堅決的拒絕,才為她走上王妃之路贏得了堅實後盾,使她擊敗了所有競爭對手,戴上了摩納哥國王妃的桂冠。

有人把婚姻當作衝上最高目標的階梯,以至於不斷的結婚離婚。但凱利卻十分認真,把不該得到或不能得到的拒之千裏之外,使她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雖然她所到之處總會有很多男人獻殷勤,格雷斯·凱利總是把他們當作一般朋友對待,而拒絕和他們談情說愛。格雷斯·凱利出生在一個富豪之家,其父是費城一家大建築公司經理。母親是一位出生在法國服裝模特之家的美女。在凱利18歲時向父母說出了要當演員的希望,但父母堅決反對,而且其父曾打擊她說,就算你能成名,也未必能得到幸福。凱利極力說服了父母,並拒絕了父母讓其放棄做演員後所給的優厚的承諾。

在格雷斯·凱利離開影壇時,是她最輝煌的時間,不但已經戴上了好萊塢的電影王國的“皇冠”同時也擁有了很多影迷。但為了做好摩納哥王妃,她還是決定放棄這些,而專職作一位好王妃。一些人認為她是丟掉功名看重婚姻的大傻瓜,但凱利並不遺憾選擇所帶來的現實。

做了王妃之後,很多觀眾希望她能重返影壇,希奇科克導演認為《馬妮》一片的主角非她不可。曾三次到摩納哥說服凱利,但最終未果。格雷斯·凱利說:“摩納哥的國民絕對不允許看到王妃被別的男人擁抱,就算是演戲他們也不能原諒。況且老公本人也表示:‘我要選擇感情忠實於我的女子為妻。’……”

可以說這又是一次聖明的拒絕,格雷斯·凱利曾經說過:“成就也好,名望也好,如果沒有伴侶共同分享,那隻不過是虛名而已”女人的成敗都在於拒絕,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拒絕,格雷斯·凱利才在大眾的心目中留下了永不衰退的聲望,使她光輝地走完了53個春秋。

她的一生,是為自己的追求所奉獻的一生,是自己無怨無悔地追求藝術真諦的一生。如果沒有自己一往無前的決心,沒有自己為追求所奉獻的精神,一生將會隨波逐流,沒有任何果實駐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