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不必勉強工作(1 / 1)

人能為自己心愛的工作貢獻出全部力量、全部精力、全部知識,那麼這一工作將完成得更加出色,收獲也更大。

如果把工作當成是謀生手段,那必須等到退休或死亡時才能告一段落,這就無疑剝奪了為人類所能擁有的最大滿足感。工作本身是件極好的事,除了有益健康,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氣質。因此,工作在我們的生命之中,是個極高貴的成份。工作不是人們的盲從,而是一種崇高選擇,所有敷衍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勉強地幹自己不情願的工作,是對自己、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

同時所有的工作都具服務性質。無論是烹飪、刷地板、裝配零件、或是練習一個舞步,它的主要目的是要使生活更美好、更舒適、更快樂。從這一點上講,工作本身又極富創意性。假如我們想從工作中獲得快樂或好處,都得重視這個富有創意性的目的。所以,工作根本就不是勉強的事情。

不為工作愁眉苦臉,以樂觀的心態去從事工作是工作能夠出色的前提。愛迪生就是一個好例子。這位未曾進過學校的送報童,後來卻使美國的工業生活完全改觀。愛迪生幾乎每天在他的實驗室裏辛苦工作十八小時,在那裏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為苦。“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工作。”他宣稱,“我每天樂趣無窮。”難怪他會成功。

查理斯·史茲韋伯說過和這差不多的話。他說:“每個從事他所無限熱愛的工作的人,都可以成功。”可尼石油公司的人事經理保羅·波恩頓曾經接受過一位記者的采訪。他在過去的20年中,至少接見了75000名求職者,並出版過一本名為《求職的六大方法》的書。當記者問他,今日的年輕人求職時,所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他回答說:他們不知道他們想幹些什麼,這真叫人萬分驚駭,一個人花在選購一件穿幾年就會破損的衣服上的心思,竟比選擇一件關係將命運的工作要多得多——而他將來的全部幸福和健康全都建立在這件工作上了。

當自己不認同的領導或者是工作,一個人大可以享受自己的清閑,沒有必要總是以一種不暢快的心情來折磨自己。袁世凱宣布帝製之後,北方的官僚集團不禁啞然了。原來袁世凱不是還政於清,而是自己當起了皇帝!他已經在道德上判了自己的死刑,在不忘故主的前清舊臣中,他成了篡位的奸臣賊子。

袁世凱幾次征詢徐世昌的意見。徐世昌卻自始至終,不發一言,既不讚成,也不反對。由於外邊的反袁風聲極為厲害,袁世凱對此不得不提心吊膽,他於是旁敲側擊地想讓徐世昌為他的複辟表個態,以示他對此事的看法。可徐世昌抬頭盯了袁世凱一眼,又低下頭去,他當然作為清朝的官員,對此肯定不滿意了。盡管在袁世凱的一再追問下,他還是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由於思想上的不接受,心情上的不愉快,從此以後,徐世昌托病請辭,回到東四五條鐵匠營家中,自書“談風月館”一匾,懸於書齋,表示不再問政治。是啊,他何苦要為自己不認可的皇帝當一個違心的官員呢。一份工作就是一份職業,生活之中,不一定隻有在自己目前的職業位置上就可以幹出成績來,轉入到自己喜歡的職業之上,也許還是更為明智的選擇呢。

其實每個正常的人,都可以在多項職業上成功;相對地,每個正常的人,也可能在多項職業上失敗。以自己為例,如果你自己研習並準備從事一些你相信會成功的職業,那機會一定要多於你不感興趣的職業。職業是你生命中最重要且影響最深遠的兩項決定中的一項。因此,在你采取行動之前,多花點時間探求事實真相。如果你不這樣做,在下半輩子中,你可能後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