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拒絕放棄(1 / 1)

偉人們所創造的成就都不是出於偶然,而是憑一份辛苦、一份毅力,夜以繼日地去追尋。這就是所謂的拿破侖主義——時刻奮戰不得鬆懈。

凡成事者,必有自己的奮鬥目標。為理想而奮鬥,是人生存在的寄托與動力。但是當一個人確立理想,並為之去努力時,他在實際生活中又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可以說是荊棘密布。這裏麵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有陷阱,也有誘惑。

任何一次挫折,任何一個障礙都可能使一個人無法越過,使他失去對理想追求的信心。能夠成功,是每一個有理想者必有的渴望,而能夠成功,又不是每一渴望成功者的必然結果,相反卻是寥寥無幾。隻有那些不向挫折與障礙低頭,拒絕所有障礙給自己帶來的消極影響的人,才有希望獲得成功。

執著地將自己的精力在想做的事上孤注一擲,這是偉人的投入精神。拒絕挫折所帶來的消極因素,對於認準的目標,絕不輕易放棄,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著名的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他是一位有著超人意誌和毅力的人。他幾經挫折,屢遭希望撲滅的厄運,但他都從不輕易放棄,拒絕著所有厄運給他施加的消極影響。

曼德拉的父親是滕希人王族的首長,因而他父親決心要把他培養成為酋長。可是事與願違,令他父親失望的是,曼德拉根本就不願成為統治別人的統治者。而且因為他看到白人與黑人之間存在的歧視與統治關係時,他決心將自己的畢生精力奉獻給黑人解放的事業。

起初,他拒絕了父親的培植,一個人懷著拒絕的心態離家出走,去尋找屬於通向自己理想的道路。黑人嚴峻的生活環境和被曼德拉稱為“瘋狂政策”的種族隔離,使得曼德拉不得不參與“青年聯盟”,領導全國蔑視運動,組織黑人進行對白人的鬥爭。一九五二年,他因領導全國蔑視種族隔離種族製度而第一次被捕入獄;此後因其堅持為黑人解放而戰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捕入獄。

當他在獄中,看到非洲國家的領導被捕,接著又被處死的實際情況時,他發誓他要燒毀這個萬惡的世界。他說:在我的有生之年,已經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為非洲人民的自由而戰的偉大事業。他要反對白人統治,並為黑人的主權而戰。他憧憬著建立一個民主而自由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裏人人平等,大家過著和諧的生活。他要為這個夢想而活著,而努力奮鬥;在必要的時候,他將不惜獻出他的生命。

他的宣言揭示了,雖然他受盡了牢獄之苦,但他對自己的奮鬥矢誌不渝。曼德拉的理想是崇高的,實現這個理想更是困難重重。然而,曼德拉經曆了那麼多折磨與苦難。絲毫沒有動搖他的信念,他有一種拒絕挫折威脅,不達目標決不放棄的意誌,正因如此,他戰勝了敵人,也戰勝了自己。

與之相似,被稱為東方巨人的孫中山先生,他也是拒絕放棄自己為理想而奮鬥的人。他在創立三民主義,進行革命鬥爭的過程中,屢屢的失敗並沒有能夠使他退縮,相反他在屢屢的失敗中屢屢奮起,並勝過以前。他對於革命事業的執著,成為以後革命人的楷模,永遠激勵著後代勇往直前。這是他拒絕放棄自己為理想而奮鬥的成果,是他的拒絕為後人所樹立的榜樣。

拒絕挫折帶給人們的消極影響,絕不輕易放棄,是對個人意誌的考驗。而人的意誌之所以能夠堅持,是因為憑著自己的意誌而產生堅持的毅力,戰勝各種各樣的困難,直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