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升東方——夏朝崛起真相(2 / 3)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剿滅有扈氏不久,啟的家族內部又發生了爭奪權位的內亂。武觀是禹的第五個兒子、啟的弟弟,他見啟登上王位後一改過去勤勞、節儉的作風,開始奢侈享樂起來,特別是諸侯大會上威風八麵、人人朝拜的熱烈情景,更讓他羨慕得不得了,因此他萌動了取而代之的念頭。他開始對哥哥啟無禮,作為諸侯也不向啟朝拜。啟看出了弟弟的心思,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武觀不但沒有悔改,反而口出怨言:父親的帝位,作為兒子都可以繼承,憑什麼隻讓你獨享?

於是啟就對武觀進行嚴懲,把他流放到黃河的西岸,革除諸侯之位,貶為平民。失去了諸侯生活待遇的武觀心中更加不平,便在那裏組織人力,製造兵器,準備以武力將哥哥啟的位子搶到手。經過四年的準備,聚集了一定的力量後,武觀公開舉起叛亂的旗幟,與夏朝相對抗。

啟非常憤怒,但礙於身份,不便親自出兵鎮壓,就命令在黃河附近的諸侯彭伯壽前往討伐。武觀所糾集的武裝力量隻是一些烏合之眾,沒有經過實戰,因此剛一和彭伯壽的軍隊交戰,就被打得四散潰逃,武觀本人也被彭伯壽生擒,交給了啟處置。武觀悔恨交加,在啟麵前痛哭流涕,承認自己的過錯,表示痛改前非。啟念及手足之情,曾想放武觀一馬,但又怕他惡習難改,再行叛亂,最後還是將他殺了。經過這次鎮壓家庭內亂事件,夏啟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權。

少康巧計複江山

少康複國事件更加曲折,其間夏王朝的統治權一度旁落到別的家族手中。相對而言,這次統治危機與有扈氏反抗、武觀叛亂相比,更加迫切和嚴重。

啟死後,由他的長子太康繼位,太康把都城遷到斟尋(在今天的河南洛陽市東)。太康的統治比他父親啟要遜色得多了。啟不時召集諸侯大會,到各地巡狩視察,注意各種政治動向。比如有一段時間,“巴”這個地方發生的訴訟案件特別多,啟就派大臣孟塗前去那裏,傾聽民眾的意見,糾正冤假錯案,受到當地人民的信賴。但太康整天隻知道打獵遊玩,對朝政、國事根本不管,更不要說關心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了,以致史書上說他“盤於遊田,不恤民事”,絕對是一個昏君。平時的各種遊戲太康都玩膩了,再也搞不出什麼新花樣,就想跑得更遠一些。這一次,他渡過洛水打獵,向南邊遊樂,越遠興致越高,離開都城一百多天還不想回來。

太康的放蕩生活和不理政事使原本依附於夏朝的諸侯國們離心離德,百姓也非常不滿,更嚴重的是,這給那些早就覬覦了夏朝王權的諸侯提供了可乘之機。

在夏朝東北方有一個叫有窮的部落,首領叫作後羿,後羿的祖先就是射落九日的英雄羿。傳說堯在位時期,天上忽然出現了十個太陽,烤灼得大地寸草不生,百姓苦不堪言。堯就讓善於射箭的羿用他的射技來為民除害,羿有一把天神帝俊賜給的“彤弓”和許多有“素繒”裝飾在尾部的利箭。他挽起彤弓,搭上利箭,一連射中九個太陽,隻留下了一個,為天下人做了一件大好事。後來羿又用箭射殺了鑿齒、九嬰、大風等怪獸。於是世界變得風和日麗,氣候宜人,天下趨於太平。當然,這隻是神話傳說,不過也說明了羿的箭術之高超。後羿作為羿的後人,也有一手超人的射技,他手臂特別粗壯長大,射出的箭力量強,命中率高。

後羿仗恃著自己的射技和一支強悍的軍隊,很早就對夏朝存有野心。在啟統治時期,懾於夏朝的軍威和諸侯的歸服,後羿不敢輕舉妄動。現在,太康終日遊獵,諸侯不滿,又一百多天不歸,這正是進攻夏朝的大好機會。於是後羿親自率領一支軍隊,沿著黃河而下,從東北麵攻入夏朝都城,並派重兵把守洛水北岸,阻止太康從南麵渡過洛水返回都城。

太康聞訊大驚,急忙率眾北歸,但遭到後羿重兵的堵截,無法渡過洛水,隻得暫時駐紮在南岸,向各諸侯求救。各地諸侯對太康早已失去信心,沒有一個人前來相助。萬般無奈的太康就向東流浪到一個地方暫時住下來,四年後在窮困中病死。

後羿逼迫太康向東流亡以後,也害怕夏朝人民和諸侯起來反抗,不敢明目張膽地篡位自立,於是他讓太康的弟弟仲康繼位。這一來,仲康成為後羿勢力控製下的一個傀儡,在政治上很難有所作為。

仲康死後,兒子相繼承了王位,後羿的軍隊這時仍駐紮在夏都,隨時都有可能對夏王朝進行顛覆行動。趁著這個機會,後羿把自己的有窮氏部落遷移過來,在夏朝都城附近建立起自己的都城。準備完畢後,後羿廢黜了相,自己登上王位,正式宣告取代夏朝的政權。而相則被後羿驅逐出去,在河南濮陽重新建立了一個都城苟延殘喘。

後羿登基後,竟然學起了太康,不做鞏固政權的打算,對人民的生產、生活漠不關心,整天打獵。他的身邊原來有四名賢臣,曾幫助後羿攻克夏朝都城,策劃篡奪夏朝政權,統治中原。在後羿稱王後又勸諫他治理朝政,關心民事,但後羿卻再也聽不進去,並有意疏遠他們,而和一個叫寒浞的人十分親近。這個寒浞是一個奸詐小人,他因吹牛拍馬、搬弄是非被寒國驅逐,流浪到有窮國,後羿把他收留。花言巧語、口蜜腹劍的寒浞憑著一身吹拍的本領向後羿百般獻媚,深得後羿的寵信,因而把寒浞立為宰相。但寒浞並不滿足,他竟然打起了後羿的主意。他千方百計誘使後羿尋歡作樂而忘記返回朝中,終日糊裏糊塗,不問政事。而寒浞自己則在宮廷中培植勢力,為奪取王位、霸占後羿的妻妾創造各種條件。這一切都在暗中進行但卻進行得十分順利。

後羿的家丁中有一個叫逢蒙的,他曾經向後羿學習射箭技術,學得非常精通,幾乎把所有的本領都學到家了。他知道世界上隻有後羿的技術能超過自己,因此常有殺後羿之心。寒浞賄賂逢蒙,兩人共同策劃了殺死後羿的陰謀。在一切都布置妥當的一天傍晚,後羿外出打獵在回來的路上,以逢蒙為首的眾家丁出其不意地將後羿射死,並把他的屍體放在鍋裏煮熟。逢蒙還將後羿屍體煮成的肉羹強迫後羿的兒子吃,後羿的兒子不忍食父親的肉,也被眾家丁殺死。

寒浞經過幾年精心策劃,迷惑後羿,勾結其妻妾,賄賂其群臣,終於把後羿殺死,自己登上了王位。而此時,沒落的夏王朝又形成了一個偏安集團,一些原來忠於夏王朝的諸侯,都紛紛表示擁護相。這種情況,當然是寒浞所不能容忍的,他派自己的兒子澆率軍去攻打夏王朝的偏安政權以及支持夏的諸侯國,再次攻入夏的宮廷,殺死了相。

當澆的部隊在夏的都城亂砍亂殺之時,相有一個叫後湣的妃子正有孕在身,她趁澆的軍隊不注意,從牆下的陰溝爬出,逃奔她的娘家有仍氏那裏。不久,後湣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就是相的兒子少康。少康長大後,先在有仍氏那裏做主管畜牧的官,當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對寒浞和澆滿懷仇恨,同時,他又十分謹慎小心,唯恐澆知道他的行蹤後而加害於他。但澆已經得到消息,知道相還有個遺腹子活在世上,就派遣一個叫椒的人前去打探,並尋機殺掉。少康無法再待在有仍氏那裏,就逃奔到有虞國。有虞的首領叫虞思,與夏王朝世代交好,他知道少康是相的兒子後,熱情招待,讓他當了自己皰正,主管家庭飲食,以隱蔽少康的行蹤。然後又給少康找了兩個姚姓的姑娘做妻子,並讓少康治理綸這個城邑,作為他奪回夏朝統治權的根據地。少康就在綸城厲兵秣馬,積聚力量,布德施惠,收納夏王朝流落在各地的人員,開始他的複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