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羿的臣僚中有一個叫靡的人原來是夏王朝的高級官員,他看到寒浞殺死了後羿自己登上王位,對此感到很失望,就再也無心做官,跑到有鬲氏的諸侯國躲了起來。當寒浞的兒子澆殺死相之後,靡依靠有鬲氏的幫助,很快召集各地被澆滅亡的小諸侯國的殘餘勢力,武裝起一支軍隊來,並帶著這支軍隊悄悄奔襲有窮國的都城。寒浞猝不及防,被眾軍殺死。然後靡又迎少康回到原來的夏都,立為新的夏帝。
少康知道寒浞還有兩個兒子。分別統治著過和戈兩個諸侯國,便派大臣女艾和自己的兒子季杼分別去過國和戈國當間諜,騙取了對方的信任後,趁機將對方殺掉。這樣,有窮國就全部滅亡了。
少康重新登上了夏朝的帝位,各路諸侯又前來祝賀,而少康複國成功以後,將夏朝的勢力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使夏朝的繁榮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少康中興成盛世
經曆了如此多的曲折和坎坷,夏朝的統治權終於又回到了大禹後人的手中。這次經曆給少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認識到要統治好一個國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怠惰、腐敗是肯定不行的。隻有使人民生活安定,國家才會強盛,而國家強盛,才能使各路諸侯敬畏服帖,不敢起異心。因此,少康登基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展農業生產。
有窮氏的破壞和長期的戰爭使農業荒廢,民不聊生,少康迫切需要取得人民的擁護,就用關心人民生產和生活的行動來昭示天下,使他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按照夏朝原來的製度,官吏中有“稷”這一官職,其職責是教育、督促人民從事農業生產。太康統治時,他隻知道遊玩打獵,就廢除了稷官,不管農業,造成農業生產萎縮,人民生活貧窮,國家財政也發生了困難。少康即位便恢複了這一職位,並挑選了賢才來管理農業生產。
當時,水患依然很嚴重,成為發展農業生產的最大的障礙。雖然自大禹疏通江河以後,洪水的泛濫得到了有效的遏製,但每到雨季,河水猛漲,仍然會威脅到近河兩岸的土地莊稼和人民的生命財產。特別是有窮氏後羿篡位以後,政治動亂,戰爭四起,致使河道失修,洪水再次為患人間。少康麵對這種情況,知道要使農業正常發展,必須先對黃河進行整治。於是,他又恢複了“水正”的官職,讓其負責管理水利工程,商國的諸侯冥就是少康選派治理黃河的人。
經過少康的治理,夏朝又恢複了勃勃生機,農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當時夏朝種植的農作物有很多,包括穀、稻、麥、糜、黍、菽等,而且早就有了釀酒的曆史。傳說禹時有個人叫儀狄,造出一種美酒獻給禹,禹喝了還想喝,一直喝到頭昏乏力。更為有趣的時,少康本人不僅會釀酒,而且還很喜歡這一勞動的過程,常親自參與。聯想到少康的經曆就不足為怪了。他曾經逃到有虞國,做“皰正”的官職以隱姓埋名。皰正就是負責飲食的官員,正是從那時候起,少康學會了釀酒之術,並且後來他還發明了一種用高粱釀造的美酒。釀酒、飲酒之風的盛行,折射出當時糧食的豐收。
在此之後,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可以說這件事檢驗了少康治理夏朝的成果,那就是對東夷諸部落、方國的討伐和平定。這些諸侯國家一直威脅著夏王朝的安全,當啟剛建夏朝時,東方九夷中隻有一夷前來納貢稱臣,表示順服,而其他八夷與夏朝的關係仍然相當緊張,太康失國就是因為這八夷中的有窮國入侵而造成的。為了解除來自東部的威脅,杜絕這種事情再次發生,少康決定發動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爭,以顯示夏朝的威力,粉碎東夷入侵中原的野心。
可惜少康還沒有完成這一願望就過早地因病去世了,但他在統治期間所打下的強盛基礎,為他的兒子杼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杼繼位後,繼承少康遺誌,積極厲兵秣馬。據說杼為此製造了許多精良的矛和甲,並為了指揮的便利,把都城遷移到河南開封附近的老丘。然後,杼便率軍東征了。由於這次討伐準備充分,十分順利地就征服了這些夷人部落。夏王朝聲威大振,部落首領紛紛前來納貢臣服。
至此,夏王朝發展到了最鼎盛的時期,諸夷來服,國勢強盛,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穩定。
第三節時代特色——開天辟地曆代先
社會的穩定也給夏朝的文化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文明程度大大提高。銅器的製造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能夠製造出各種工具、武器和器皿等,有刀、錐、锛、鑿、鈴、鏃、戈、爵等。夏朝初期,各個諸侯國貢獻上等的青銅,夏朝利用這些青銅鑄造了九隻具有各式紋像的大鼎,這是相當專業和複雜的技術,可見夏朝青銅器的鑄造已經非常發達了。
夏朝人們的糧食大體可用“北粟南稻”來概括,當然還有麥黍、高粱、豆等。還食用肉類食品,即所謂的“鮮食”(凡鳥獸新殺為鮮),包括動物的肉類產品和水產品。鮮食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麵:一是家禽家畜,豬、犬、羊、牛、馬、雞、鴨、鵝等;二是野生飛禽走獸,獐、兔、鹿、鼠等;三是水產品,魚、鱉、貝、蚌、螺、蛤等。值得注意的是,那時的人們不僅懂得打漁,並且還出現了人工養魚。鹽、梅、酒是夏朝出現的三大烹飪調味品,鹽最重要,夏朝時代的鹵鹽主要來自山西解州的鹽池,梅是用來將其果酸做成梅醋,酒既可做飲料,又能調味。當時的人們還掌握了酒漬肉類的食品保鮮和儲藏技術,其他調味品還有花椒、薑、蔥、蜂蜜等。
車輛的製造在夏朝也是一種重要的手工業,當時有一個叫奚仲的人,由於善造車輛,當了夏朝“車正”的官,專門管理車輛製造事宜。因為他造車有功,被封於薛地,成為薛國的始祖。
夏朝無疑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文字,商朝的甲骨文已經成為不可辯駁的事實,但商的前身原本隻是夏的一個部落,它的文字肯定是在夏文字的基礎上發展來的。並且,一些先秦著作《左傳》、《墨子》等經常引用《夏書》、《夏訓》等書,可見當時還保存著夏代遺留下來的典籍。
建築業在夏朝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能夠建造大規模的房屋宮殿和城牆建築,夏桀曾經組織大量奴隸營造高大豪華的傾宮、瑤台等建築。
夏朝在觀測天文現象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設有專門的官職人員,觀察天象四時以指導農業生產。這種官員往往是一個家族世襲擔任的,對天象的觀測十分細致,並有文字記載。夏朝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的紀錄。而且,根據天象觀測,製定曆法的工作在夏朝也已經開始,夏曆是我國最早的曆法,它定一年為十二個月,認冬至後的第二個月為正月,作為一年的開始。這種曆法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今天我們所用的農曆其實就是夏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