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昌又對剩下的幾個國家進行逐步的消滅,東邊的黎、邘等分別成為周國的囊中之物後,昌再揮戈向西滅掉崇,從而打通了伐商的通道。為了便於出兵,周國也一步步將都城向交通發達的東部遷移,得密須後,遷到程;滅崇國後,遷到豐;最後又渡渭水,在南岸建造新的都城。一係列的征伐使周在諸侯中的威望更高了,更多的方國反叛了商朝而歸順於昌。
不過為了謹慎和迷惑商紂,昌這時候對於商朝仍然在表麵上表示服從,使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的商紂更加狂妄。麵對百官們的提醒,紂嗤之以鼻:“一個小小的諸侯國,豈能撼動我鐵桶般的江山!”
武王伐紂滅殷商
當推翻商朝的各項準備工作逐一實現後,昌卻病倒了。臨終前,昌將太子發叫到床前,要發繼承自己的遺誌,以德治國,不可奢侈驕傲、沉湎女色,要工農商賈各得其時;要積蓄糧食以備不測,不伐未成之山林,不捕幼小之魚鱉;選用賢能,多聽薑尚的教誨,振興國家,完成滅商大業。
昌死後,被人們尊稱為周文王,而他的兒子發繼位,是為周武王。周武王遵從父親的教誨,將滅商大業視為自己的頭號大事,並且更加尊敬薑尚,加尊號為“師尚父”。周武王即位的第九年,在薑尚的協助下,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盟會,這其實是一次滅商的軍事演習,目的主要是觀察天下人心的向背和各諸侯國的態度。這次演習東渡黃河,約各國諸侯會集於孟津,由薑尚擔任軍事總指揮。大軍出發前,薑尚左手持著象征軍事統帥權的黃鉞,右手拿著白旄,天下諸侯紛紛響應。據說當時不期而會的諸侯就有八百之多,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孟津之會”,標誌著天下諸侯大都叛商而聽命於周,周的王業已基本形成。
諸侯都鼓勵周武王伐紂,周武王認為時機還不成熟,決定回師。然後,周武王派間諜窺探商紂的動靜,間諜回報說,商朝變亂,親用讒惡,罷黜忠良。武王覺得還不夠,又等了一段時間,再派間諜去打探。間諜說,商朝的動亂加劇了,賢能之人都遠走避禍而去。周武王還是搖頭。間諜第三次回報說,商朝的百姓都在心裏痛恨,但嘴上卻不敢埋怨。周武王這才笑著說攻打商朝的時機成熟了。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親自統帥戰車三百輛,虎賁軍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多人,並且聯合庸、蜀、羌、髳、微、盧、彭、濮等許多方國和部落,組成伐商大軍,開始了真正的伐商戰爭。大軍出發前,周武王讓散宜生占卜這次戰爭的吉凶,可是占卜的結果卻非常不吉利,緊接著又是狂風暴雨大作。周武王和群臣都十分驚恐,認為這都是不祥的征兆,伐商的決心有了動搖。薑尚把占卜用的龜骨和蓍草都掃落到地上,說:“紂這個暴君把比幹的心都挖了出來,任用的都是費仲這樣的小人,討伐這個暴君是天意所歸,這些骨頭爛草知道什麼吉凶!”
周武王於是統領大軍出發了,到達孟津渡口,天氣驟變,黃河大浪滔天,陸地上飛沙走石。周武王大怒,舞動著青銅斧鉞斥罵道:“我周人奉天命討伐無道,你是什麼妖邪,竟敢跟我作對!”喝罵聲剛落,風浪就漸漸平息下來,大軍順利渡過了黃河。
接近商朝的都城朝歌時,忽然大風又起,天空中響起炸雷,竟然把周武王車駕中的一匹馬擊死了。眾人都相顧駭然,薑尚平靜地命人更換馬匹,笑著說:“我們果然是順應天命啊,天帝都派風、雷二神來給我們助威!”將士們的士氣再一次大振,重新前進。
當周國的軍隊來到朝歌郊外的牧野時,又有許多諸侯率領四千多輛戰車參加會戰。薑尚給附近的小孩吃進丹藥,小孩全身發紅,嘴裏喊著薑尚教的“殷亡”二字。朝歌附近的居民看見紅色小孩都口出“殷亡”,以為一定是天意要滅亡商朝了,都不願意再為商紂打仗。
商朝大臣膠鬲來到周國軍隊前質問周武王為何出兵,周武王不想讓賢能的膠鬲被商紂殘害,就如實相告。商紂得到膠鬲送來的消息,知道周軍來者不善,馬上集合所有的親軍衛隊迎戰,又將都城附近從事各種勞役的奴隸集中起來,編成軍隊,發給武器,共得七十萬人,同時又派人往東夷調集駐軍前來支援。
甲子日的早晨,雙方軍隊在牧野擺開陣勢。戰鬥打響後,很快就短兵相接,展開激戰。薑尚一馬當先,帶領一小隊勇士向商朝軍隊發起進攻,商軍見來者是個老頭,皆不放在心上,誰知薑尚這隊士兵異常勇猛,殺得商軍大亂。商紂王將武裝起來的奴隸都排在前麵打先鋒,把自己的親軍衛隊放在後麵壓陣,這些奴隸本就毫無戰心,隻希望商朝早點滅亡,如今又見薑尚的軍隊如此勇猛,都掉調轉頭來反戈一擊,與周軍一起向商紂王的親軍衛隊殺來。商紂的軍隊被打得大敗,朝歌被攻破了。
商紂回身便逃,但周軍已經大舉入城,再也無路可退。他便跑到專門儲藏財寶的鹿台,走進一間密室,裏麵裝滿了貴重的寶物。然後商紂把這些寶玉、財物都堆在自己四周,穿上寶玉鑲嵌的華貴衣服,放了一把火自焚了,與自己的財寶同歸於盡。
周朝的軍隊很快追了過來,周武王見商紂已燒死在鹿台的密室內,便用大斧砍掉了他的腦袋,把它掛在一麵大白旗上,以示眾人。同時,又在宮廷中找到了妲己這個禍國殃民的女妖以及商紂兩個寵妃,她們三人自知難免一死,都上吊自殺了。周武王也砍掉了這三個女人的頭,懸掛在另一麵小白旗上,與掛商紂之頭的大白旗並列在一起。曆經五百多年的商朝就這樣在商紂的殘暴無道統治下滅亡了。
天下歸心周朝立
攻陷朝歌後,周武王繼續派兵剿滅各地商朝的殘餘反抗勢力,先後攻滅了一百多個小國,殺死十萬多人,俘虜三十多萬人。接下來,在薑尚的謀劃下,又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穩定局勢。
首先,殺掉了商紂身邊的佞臣和奸臣,並對那些正直、有才幹的賢人進行獎勵和表彰。
佞臣費仲是商紂的執政大臣,他經常出點子,教商紂如何搜刮財物;又在商紂麵前搬弄是非,告訴商紂哪個諸侯和大臣是危險人物,應嚴加防範和誅殺。當年周文王被商紂拘禁,就是他向商紂唆使的,還多次勸說商紂將周文王殺掉。還有一個佞臣左強,也是商紂非常寵信的人,他經常教商紂如何物色美女,縱情享樂,如何對忠臣處以酷刑,對諸侯施加壓力。周武王把這個兩個助紂為虐的奸邪之徒斬首示眾,大快人心。
有一個樂官叫師延,善於製作靡靡之樂。商紂最喜歡在靡靡之樂的伴奏下看美女跳舞。師延一麵創作和教人演奏靡靡之樂,一麵訓練舞女跳各種妖冶的舞蹈,以滿足商紂的淫欲,使商紂終日沉醉,不理朝政。商朝兵敗後,師延向東逃跑,在周軍的搜捕下走投無路,跳進濮水自殺了。周武王又讓人修繕了比幹的墳墓,並重用商紂的哥哥微子、忠臣膠鬲等賢人。這些措施都很符合百姓的願望,對於鞏固新生的周王朝,安定人心,無疑是很重要的。
接著,周武王命南宮括把鹿台的錢和钜橋的糧食都施散給平民和奴隸。鹿台建在朝歌中心,據說“其大三裏,高千尺”,商紂王把搜刮來的錢財都收藏在這裏,最後又在這裏引火自焚。钜橋是一座巨大的糧倉的名稱,用來儲藏糧食。現在周武王把商紂的財寶都分給百姓,民心自然就更穩定了。周武王施行這一行動的指導思想還是來源於周公。在如何對待商朝遺民的問題上,周公對周武王說:“商民現在最恐懼的就是我們仇視、虐待他們,這種情況不利於局勢穩定。應該讓商民都有自己的田地宅院,還要發告示說我們把各族都當作親兄弟,隻要真心歸附的,都一視同仁。”可見,在穩定民心的問題上,周公的想法是很正確的。
然後,周武王又命人遷移象征王權的九鼎,向天下昭示天命的轉移和王朝的更迭。這九隻大鼎是夏初時期鑄造的,當時天下九州的諸侯向夏朝進獻了許多青銅,青銅在那時還是十分貴重的,夏王就把這些青銅鑄造成九隻大鼎,鼎上刻畫了九州的風物特產和神話傳說,象征九州,擁有這九鼎的人也就擁有了統治天下九州的權力。九鼎總是放在國都裏,因此商湯滅夏時,就把九鼎遷移到了商都。周武王滅商後,就要把鼎遷移到周的都城鎬京,但因路途遙遠不好搬運,周武王就把都城遷到洛邑,這樣也方便了諸侯來朝貢。
這樣,周朝已經確立了自己在諸侯中威望和統治地位,並與四方九夷百蠻相溝通,讓他們各自貢獻自己地方的特產來朝奉周天子。比如不鹹山北邊有一個叫肅慎的少數民族,就不遠萬裏派遣使者到周都朝拜,貢獻了他們多年打獵活動中研究製造出來的利箭,周武王非常高興,回贈給他們很多財物。
周武王立國後,最重要的、也是對後世影響最深的一項舉措,就是論功行賞,分封自己的親人和有功之臣到各地去建立自己的諸侯國,以藩衛周王朝。第一個受分封的是薑尚,他被封到營丘建立齊國。周武王還授予薑尚征伐敢於違抗周王朝命令的諸侯國的特權,使齊國成為控製東夷諸部的重要力量。
成康之治續國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