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商務宴請禮儀(2)(1 / 3)

在用餐的時候,不要光跟一個人說話敬酒,如果座位離得太遠,交談不便,要避免大聲說話,在冷餐會或者沒有固定座位的進餐場合,要更加注意輪流與參加進餐的各位人士交談。在進餐的時候,可能會發出一些突如其來的響聲,比如打噴嚏、打飽嗝、咳嗽等聲音,如果打噴嚏,盡量離人遠一點,用手絹、餐巾捂住鼻子,可以轉過頭來避免濺到他人,如果打噴嚏聲音連續不斷,就要到洗手間去,如果友人打飽嗝,裝作沒聽見,可以繼續談話,或者找一些有趣的話題避開大家的注意力。打飽嗝的聲音太大,可以喝口水壓一壓,或者找個借口離開餐桌一會兒,起身的時候說聲對不起。

話別時留下良好印象

當賓客酒足飯飽時,應及時向主人表示感謝與道別,使宴會得以及時結束,個別賓客因貪杯而拖延不散,或餘興未盡而遲遲不起是失禮的。在宴會結束時,應熱情與主人話別,感謝主人的熱情款待,也要與其他認識的客人道別。如果主人有一般禮物饋贈,可在稍做謙讓後將禮物收下,並感謝主人的好意。回去後打電話或下次打電話時一般要再次表示感謝。有時可以在用餐後寄封感謝信。

3、吃中餐的禮儀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對於飲食文化是非常重視的,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已經形成了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進餐禮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作為中國的商務人員,了解吃中餐的禮儀,不但有助於國內的商務活動,對開展涉外商務活動也很有好處。

中餐的上菜程序

中餐上菜順序應是:先上冷菜、飲料及酒,後上熱菜,然後上主食,最後上甜食點和水果。宴會上桌數很多時,各桌的每一道菜應同時上。

上菜的方式大體上有以下幾種:一是把大盤菜端上,由各人自取;二是由侍者托著菜盤逐一給每位分讓;三是用小碟盛放,每人一份。

筷子的使用禮儀

吃中餐首先要注意筷子的使用。中式餐飲的主要進餐工具是筷子,在使用筷子夾菜時不要在菜肴上亂揮動,不要將筷子含在口中,不要讓菜湯滴下來,不要用筷子去攪菜,不可用筷子插取食物,不可用筷子相互敲擊,不可將筷子插立於飯菜中,不要把筷子當牙簽,不要用筷子指點別人。需要使用湯匙時,應先將筷子放下。

吃中餐要有好吃相

有人說,判斷一個人的教養隻需看他的吃相就行了。吃相對於每位參加宴會的人來說,都是必須注意的。吃中餐時,舉止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咽,每次進口的食物不可過大,應小塊小口地吃。在品嚐已人口的食物與飲料時,要細嚼慢品,最好把嘴巴閉起來,以免發出聲響。喝湯時,不要使勁地嘬,如湯太熱,可稍候或用湯勺,切勿用嘴去吹。食物或飲料一經入口,除非是骨頭、魚刺等,一般不宜再吐出來。需要處理骨刺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放在自己的餐盤或備用盤裏,勿置放在桌上。口中有食物,勿張口說話,如別人問話,適值自己的口中有食物,可等食物咽下後再回話。整個進餐過程中,要熱情與同桌人員交談,眼睛不要老盯著餐桌,顯示出一副貪吃相。

最後要注意牙簽的使用。正式宴會中,不宜當眾使用牙簽,更不可用指甲剔牙縫中的食物,如果感覺有必要時,可以直接到洗手間去除掉。在餐桌上必須用牙簽時,最好用手捂住嘴輕輕剔,而邊說話邊剔牙或邊走路邊剔牙都不雅觀。

做一個有教養的主人

招待客人時,要使宴會從始至終充滿愉快和諧的氣氛,不僅客人要舉止得當,彬彬有禮,男女主人的態度也至關重要。

宴會開始後,男女主人的責任是使席間的談話始終活潑而風趣,每個客人都不受冷落。如果有人談及不恰當的話,主人應立即巧妙地設法轉移話題。

用餐時,主人應待客人吃完一道菜後,再換下一道菜。主人吃飯速度不可太快,如果多數人已吃完,而少數人尚未吃完時,更應放慢速度,以免使客人感到不安。

席間,主人應盡力使每位客人感到舒適自如。如客人將餐具掉在地上。應立即禮貌地為他換一把。如果客人不慎打碎盤碗,女主人應鎮靜地收拾幹淨,安慰客人,絕不能顯出不悅之色。

最後,主人絕不能在客人麵前計算請客所花費的費用。

就餐的舉止十忌

以下十種就餐時的舉止均屬失禮之舉:

一是在用餐時口中發出巨大的聲響。

二是在用餐時整理自己的衣飾,或是化妝、補妝。

三是在用餐期間吸煙。

四是再三勸說別人飲酒,甚至向別人灌酒。

五是用自己的餐具為別人夾菜、舀湯或選取其他食物。

六是亂挑、翻撿菜肴或其他食物。

七是用餐具對著別人指指點點,或者把餐具相互敲打,搞得鏗鏘作響。

八是直接用手取用菜肴或其他食物。

九是毫無遮掩地當眾剔牙。

十是隨口亂吐嘴裏的不宜下咽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