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商務宴請禮儀(2)(3 / 3)

在隆重的場合,如果餐桌安排在一個單獨的房間裏,在女主人請你入席之前,不應當擅自進入沒有餐桌的房間。如果都是朋友,大家可以自由入座;在其他場合,客人要按女主人的指點入座。客人當然要服從主人的安排,但是禮貌的做法是,你在女主人和其他女士入座之後方可坐下。

擺放餐具的禮儀

吃西餐使用的餐具有刀、叉、匙、盤、杯等。餐具的擺法很有講究。每個座位的前麵都要放一個盛主菜用的盤子。盛小菜的碟子要放在一個大盤子裏。如果沒有小菜,就換成湯盤。湯盤可以摞在一起,放在女主人旁邊的廚櫃裏或菜幾上,以便女主人盛湯。湯勺要和湯盤放在一起。

在非常講究的宴會上,當你麵前擺有五種甚至六種節日餐具的時候,你也不必驚慌,盡管刀、叉和盤子的種類繁多,要分清它們的用途還是相當容易的。

要先使用離盤子最遠的餐具,然後以漸近順序取用。用於吃甜食的餐具要全擺在盤子的前麵。如果緊挨著盤子還有一套餐具(叉把朝左,刀把朝右)那你就應當知道,那是吃最後一道食品幹酪時用。

通常,餐刀應當放在右邊,刀刃對著盤子,餐叉應當放在左邊,叉齒朝下。湯勺應當放在餐刀的右邊,如果沒有甜食,就放在盤子的前邊。如果上湯之前還有小菜,就把大小適中的相應餐具放到桌上已有的餐具的邊上,就是說,餐刀要放在湯勺的右邊,餐叉要放在最邊上的一個盤子的左邊。如吃魚,吃魚用的餐具要放在湯勺的後麵,而吃肉用的大號餐具則要緊挨著盤子放。

吃小菜用的餐具可以交叉放在菜碟上,並用餐巾蓋住(不要遮嚴)。有時可以用兩把大叉子代替吃魚用的餐具。吃水果要使用專門的餐具。吃甜食、幹酪或幹酪餅幹時用的餐具和盤子可以晚一點放到桌子上。盛甜食的盤子要放在底盤的左側。酒杯要放在底盤另一邊的右前方。先用的酒杯要放在最右邊,喝啤酒用的酒杯要放在托盤上。

胡椒粉和鹽要裝瓶,幾個瓶要分放在桌麵上。鹽瓶要配一把小勺,因為湯匙太大,取不到鹽。

往盤子裏加小菜、熱菜或涼菜,要使用專用餐叉和湯匙。用自己的餐具烤肉、切黃油,很不雅觀。如果沒有專用切黃油的餐具,可以在黃油罐裏放上一把普通的湯匙、餐刀或餐叉,取過黃油之後,再規規矩矩地放回原處。

晚間喝咖啡,布置桌麵時,要讓點心盤的邊與桌邊取齊。咖啡杯托盤要放在點心盤的右側。調羹要放在托盤上或並排放在托盤的右邊。如果調羹已經插進咖啡裏,那麼當然隻能放在托盤上,否則桌布上就會沾上咖啡的汙跡。吃點心用的刀、叉要放在點心盤的右邊,也就是放在點心盤和咖啡杯的中間。如果吃果脯和大蛋糕,要準備一些專門的小鏟子,吃硬點心時要準備一些夾鉗。

如果暫停用餐,刀叉(或叉匙)應互成夾角置於盤上。如果已經用畢,則刀叉(或叉匙)應並排置於盤上,注意叉齒應該向上。

使用餐具的禮儀

使用餐刀時,應將刀柄的頂端置於手掌之中,以拇指抵住刀柄的一側,食指按在刀柄背上,其餘三指順勢彎屈,握住刀柄。

叉如果不是與刀並用,則叉齒應該向上。持叉應該盡可能持住叉柄的末端,而不能抓在叉柄的下部,叉柄倚在中指上,中指則以外側的無名指和小指為支撐。

用左手的人可按自己的習慣持叉。因為這種餐具登上餐桌為時較晚,所以留給它的地位就隻有在餐盤的左側了。這樣,慣用左手的人正好可以持叉進食,而慣使右手的人則必須尷尬地將叉換到右手去。因此,在叉與刀(或甜食匙)並用時,這一習慣就不得當了,它會造成過多的放下和換手的動作。

叉可以單獨用於叉餐(一種為方便起見,隻供應用叉取食的食物的聚餐形式),或取食任何無需用刀或甜食匙的食品;可以用於取食某些頭道菜和餡餅,也可以用於取食那種無需切割的主菜。

刀叉並用時,持刀姿勢如前所述,持叉姿勢與持刀相似,叉齒應該向下。通常,刀叉並用是在取食主菜的時候,但若無需用刀切割,則用叉即可(如上所述)。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對於其他那些需要切割的食品,如甜瓜和開胃菜,則需刀叉並用。

刀除了可用於切割食品,還可用來幫助將食品撥到叉上。有些食品,或將叉背向上取食,或可將叉翻過來當匙使用,以刀把食品撥到叉上去。這樣做時,必須用刀將食品撥到叉的內側,而不是外側,因為那樣做可能會使自己的肘部碰到鄰座。

持匙用右手,持法同叉。但要記住,手指務必持在匙柄上端,而不是匙柄下部。

叉匙並用時,叉的持法和刀叉並用時相同,叉齒向下。或叉或匙,一件用以托盛食品,另一件則用以幫助盛取。

西餐桌上的禮節

應等全體客人麵前都上了菜,女主人示意後才開始用餐。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勺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這是美國人的習慣,同歐洲有些國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