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確實發生了一兩件事情,雖然並未直接預告勝利,卻表明了至關重要的結局。一件事情是袁州告捷,官軍於11月26日攻取了該城。但更重要的是第二件事:周鳳山從湖南率領更多的新兵回到江西了,同來的還有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他們在安福打了一個勝仗,然後向吉安進軍。曾國荃表現出很大的軍事才幹,以至於後來他被挑選出來去實施對安慶與金陵的圍攻。[1]
在給皇帝的奏答中,曾國藩耐心而圓滑地回應朝廷的指控,小心翼翼地解釋他的處境。南邊的贛州在省會的千裏之外,從軍事的角度來看,應該對廣東設防。建昌失利,遭到打擊的是福建官軍,他們的撤退抽空了曾國藩在那個方向的兵力。他牢牢地守衛著瑞州城,這是贛西的關鍵,控製著通往湖南與湖北的道路。曾國藩最後提到石達開,他在前段時間一直關注此人的動向,發現他曾一度死死地控製著皖南,而現在他同樣抓住瑞州、臨江、撫州、吉安與九江不肯放手。如果有人提議向他勸降,那麼先要確定此人有無誠意,首先要求他交出他所占領的一兩座城市。[2]
[1] 《年譜》:卷四,第 37 頁下欄。
[2] 《奏議》:卷八,第 72~79 頁;卷四,第 1~25 頁,尤其是第 4~7 頁,直接回答了斥責。
皇帝欣然接受了這些解釋。根據湖南巡撫的提議,他還批準在曾國藩的故鄉湘鄉縣把秀才的名額從15名增加到18名,武秀才從12名增加到15名,這是賜予曾國藩的象征性榮譽。[1]有了這份難得的榮耀,人們認為他從前受到的斥責得到了足夠的補償。
1856年現已過去,如果說此年是一個黑暗的年份,但它仍然有一個充滿希望的層麵。官軍於1856年12月19日收複了武昌。[2]曾國藩守衛著戰略要地瑞州,而曾國荃與周鳳山一起正在圍攻吉安。太平軍在金陵受到清軍的威脅。這是一個極為緊張、充滿危機的年度。但是如今援兵已經到來,奪取武昌之後,陸軍和水師騰出手來了,正在沿長江而下,曾國藩得以於1857年1月13日在九江城外與之會師。楊載福帶來了400艘戰船,鮑超領來了3600名戰士,李續賓帶來了8000兵力,加上瑞州的兵力,以及曾國藩麾下在南昌或南昌附近的部隊,總數比6萬人少不了多少,這還沒有計入吉安地區的官軍,以及來自廣東、福建兩省的部隊。[3]
1月和2月,官軍從太平軍手中奪回了一些縣城,不過太平軍在一些地方仍然很強大,尤其是在靠近湖北邊界的地方,以及鄱陽湖以東的饒州與貴溪。[4]就在曾國藩認為他可以開始按計劃向下遊作戰的時候,他父親去世的噩耗傳來了。這要求他馬上離職回家,他請求朝廷批準,湘軍由楊載福與彭玉麟接替指揮。曾國藩與曾國華兄弟接到噩耗10天後,於3月16日出發回家,曾國荃也從吉安回到了家裏。皇帝給了曾國藩3個月假期,但後來又延長了,還同意了他對陸軍與水師指揮權所做的安排。財政支持交給了湖北的官文與胡林翼,以及江西的文俊。
[1] 《年譜》:卷四,第 38 頁下欄。
[2] 《年譜》:卷四,第 39 頁上欄;《平定粵匪紀略》:卷五,第 20 頁及以下。
[3] 這個估計取自《奏議》卷四第 38 頁上欄,其中的人數不包括新到的 5 萬人,或者大約 6 萬人的總數。
[4] 《年譜》:卷四,第 40 頁下欄、第 41 頁上欄。
但是,曾國藩離開之後,事情並沒有好轉。皇帝催促曾國藩重新接掌指揮權。曾國藩卻剛好相反,請求延長假期。最後達成明確的諒解:隻要江西出現危急的情況,曾國藩要隨時準備奉旨出發。他暫時的離崗使他有機會思考為什麼他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卻還未取得成功。[1]首先,盡管他有內閣官員的級別,也有總司令的頭銜,但他的實權小於一省的提督。其次,所有的財政收入,不論屬於何種性質,都要通過常設官員之手,曾國藩隻是一位客人,無法插手任何財政事務,也無法將之用於維持部隊。因此,為了獲取必需的資金,他的煩惱永無止境。再次,他的官印上曾有過4個不同的頭銜,級別都是很高的,但都不十分清晰,無法在官民的腦子裏形成明確的權威印象。用他的官印簽發的任命與命令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2]
在1857年,湖南與湖北的官軍攜手,努力將太平軍趕出湖北的江北地區,一直追到九江,胡林翼參與了對九江的攻擊。[3]10月份(18日),官軍克複了湖口,鄱陽湖的入口完全被官軍控製,湘軍的內湖水師與外江水師自從1855年1月被太平軍分隔,現在會師了。[4]當這條通道肅清之後,楊載福率艦隊順流而下,前往太平軍的占領區,做了一次浪漫的航行,直抵安慶。他沒有攻取城市,從安慶繼續航行上千裏,直到遇見來自定海的海上戰船。那些戰船上的人看見從上遊駛來的湘軍小戰船上飄舞的戰旗,非常吃驚,他們認為,這些戰船從家鄉航行如此之遠來到他們跟前,簡直就是奇跡。湘軍艦隊完成這場盛大的表演之後,返回長江上遊。這次表演具有重要的意義,說明官軍的戰船至少在這個時刻可以在整個長江下遊自由航行,穿透太平天國的心髒。[5]
[1] 《年譜》:卷五,第 5 頁下欄、第 6 頁上欄;《奏議》:卷四,第 33~37 頁。
[2] 1853 年在湖南的官印:前禮部侍郎欽命辦理團練鄉民搜查土匪事務印。下一個官印於 1854 年采用,上麵的字樣為:前禮部侍郎欽命辦理軍務印。1855 年 2 月,啟用了另一個官印,所刻字樣為:欽派兵部侍郎前禮部侍郎印。最後一個官印所刻字樣:兵部侍郎印。舉例來說,在任命周鳳山的時候,官員都懷疑委任狀蓋上這樣的官印是否有效。
[3] 《年譜》:卷五,第 7 頁下欄。
[4] 《年譜》:卷五,第 7 頁下欄。官軍前次在湖口的勝利隻是暫時的。
[5] 《年譜》:卷五,第 8 頁。
在贛南圍繞吉安進行的作戰久延未決。在此年夏季,周鳳山的部隊吃了敗仗,曾國荃部在這場戰鬥中的表現是突出的勇敢,他們秩序井然地撤到安福。於是巡撫請求重新起用曾國荃,讓他指揮那裏的作戰行動。曾國荃在年底抵達安福。
1858年1月,石達開再次進入他離開了一段時間的江西,攻打湖口,然而遭到守將李續宜的頑強抵抗。接著他穿過饒州與撫州,向吉安火速進軍,所有能夠調動的官軍部隊都在此迎戰,石達開在一個名叫三曲灘的小地方吃了敗仗,[1]被迫撤出江西。接著,湘軍於1858年1月22日攻克了臨江府,整個贛西隻剩下吉安與九江仍在太平軍手中。通往福建的道路已經打通了。[2]
在江西之外,太平天國運動於1857年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部分因為石達開未在江西和其他地方,部分因為天京的領導權大部分都被掌握在天王家人無能之輩的手中。太平軍在安徽極為活躍,來自河南的撚軍在此與他們會合,使得欽差大臣勝保與袁甲三將軍必須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以保住河南與安徽之間的邊界。金陵附近也發生了一些戰鬥,結果是官軍獲勝。和春於12月27日克複了揚州,而德興阿同時克複了瓜州。張國梁克複鎮江也是令清政府歡欣鼓舞的成就。
所有這些勝利的確鼓舞人心。但是,對於將要重新出山的曾國藩而言,現在似乎需要一種比過去給他領導的軍隊提供軍餉的隨機辦法更強的手段。他再次試圖讓朝廷相信,他在每個關頭的每一個舉動,完全被他麵臨的各種障礙所牽掣,他提議組建一個機關來為他的部隊籌集必需的給養與金錢,使他能夠專注於軍務,而無後顧之憂。他還提出了這個機關的一些人選,這個機關應該處在統一的控製之下,在湖南、湖北與江西設立分支機構。它不能提供的東西,可以由曾國藩來籌集。[3]在1858年陰曆三月,戶部批準了他的這個請求。於是這個機關組建起來,從此成為一個有用的機構,不過它也未能完全克服為了獲取充足的給養而遇到的困難。
[1] 《年譜》:卷五,第 9 頁。
[2] 此節中談到的湖南軍隊是楚軍,而非湘軍,其組建方式相同。在 8 月 17 日與 9 月20 日之間,它攻克了長久圍攻的瑞州,接著前往臨江府。
[3] 《年譜》:卷五,第 9 頁下欄、第 10 頁上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