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奏議》:卷十三,第 68 頁。
[2] 《家書》,1861 年 6 月 2 日及 4 日。
[3] 《年譜》:卷七,第 7 頁下欄及第 8 頁上欄。
[4] 《年譜》:卷七,第 8 頁;《奏議》:卷十三,第 72~75 頁。
[5] 《奏議》:卷十四,第 1~4 頁。
[6] 《年譜》:卷七,第 9 頁下欄及第 11 頁上欄。
這是救援安慶的最後努力,因為安慶城在曆經近兩年的圍攻之後,於1861年9月5日被官軍克複。當晚曾國藩給弟弟寫信說:[1]
郭弁到,接喜信,知本日卯刻克複安慶。是時恰值日月合璧、五星連珠。欽天監於五日具奏,以為非常祥瑞。今皖城按時應驗,國家中興,庶有冀乎!大界之事,王二王三之話均算得矣。餘於初二三日坐長龍赴安慶。惟(唯)此間銀不滿六千金,欲湊萬金犒賞將士,弟處可設法辦得四千金否?
[1] 《家書》,1861 年 9 月 5 日。中國人總是將日、月、五星的組合看作命運的預兆,並在年鑒與曆史中記載這類現象。
兩天後,多隆阿攻占桐城。9月9日,楊載福的水師攻克蘄州。[1]湖北與江西迅速平定,撤退的太平軍被趕回了他們控製的3個省份,即安徽、江蘇與浙江。在安慶與桐城被俘的太平軍遭到了屠殺,在安慶殺了大約2萬人,在桐城殺了1萬左右。[2]
安慶的取得令曾國藩滿心大悅,但湖北巡撫胡林翼的死訊衝走了他心中的喜悅。在過去7年的考驗中,他是曾國藩的摯友與有力的支柱。曾國藩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這位能人的大力幫助和明智的顧問,他在所有方麵都不比曾國藩遜色。在同一個月,皇帝也駕崩了。
在安慶作戰的將領們得到了很大的榮譽。李續宜取代胡林翼,被任命為湖北巡撫,彭玉麟則成了安徽巡撫。出身行伍的鮑超現在當上了大將。張運蘭被任命為福建按察使,但後來獲準留在曾國藩麾下,因為曾離不開他。曾國藩本人得到了“太子太保”的頭銜。曾國荃成了布政使銜的按察使,並得到賞穿黃馬褂的榮譽。他們的弟弟免試成為知府銜的直隸州知州,並賞戴單眼花翎。在三河陣亡的那位兄弟曾國華得到了年輕人罕見的殊榮,朝廷予諡“忠烈”。[3]
安慶現在成了官軍的行動基地與曾國藩的司令部。太平軍手中仍有5大戰略中心:長江沿岸有蕪湖與天京;安慶以北的皖中有廬州;天京以南有寧國,它不但是天京的鎖鑰,還是浙江省的關隘;此外還有江蘇的省會蘇州。[4]
[1] 《年譜》:卷七,第 10 頁;《奏議》:卷十四,第 18 頁及以下。
[2] 《大事記》:卷二,第 6 頁上欄。
[3] 《年譜》:卷七,第 11 頁下欄及第 12 頁。
[4] 《奏議》:卷十四,第 9~11 頁,1861 年 8 月 23 日。
攻取安慶以後不久,曾國荃率領大約2萬人開始沿江而下,向金陵進發,但他覺得自己的兵力還不足以蕩平太平天國的那個最大的基地,他又返回安慶,征得曾國藩的同意,回到湖南增募6000兵力。當他脫離戰場去辦這份差事的時候,勇敢的忠王於10月份再次奔襲浙江,攻占了重鎮紹興與衢州,設法擴展了太平天國的勢力。官軍失去杭州的危險又迫在眉睫。的確,整個這片地區都是官軍不能丟失的糧食供應源,曾國藩立刻采取行動,把左宗棠派往浙江。[1]
忠王橫行無忌的襲擊令浙江與江蘇的百姓十分緊張,一個由官紳組成的代表團乘坐汽輪於1861年11月18日從上海抵達安慶,“哭求”總督給他們派援兵。他們指出,江蘇的民團有豐富的人力資源,也有武器船隻,無數水道組成的內陸交通十分方便。官軍眼看就要失去這一切了,因為當時該地區隻有3個重鎮還在官軍手中,即江蘇的鎮江與上海,以及浙江北部的湖州。
曾國藩告訴他們,在那裏立即開展作戰是不可能的,但在1862年春季,已被舉薦為江蘇巡撫的李鴻章將會整理好他在安徽招募訓練的部隊,有可能前去援助他們。[2]由於這些新問題,曾國藩終於采取了建立3個軍事區的方案,其目的是為了從四麵八方包圍太平軍,逐步向金陵逼近,而其弟曾國荃則將對金陵進行圍攻。[3]這3個軍事區是左宗棠負責的浙江、李鴻章負責的江蘇,以及他自己負責的贛東與安徽。左宗棠已經向浙江進發了。
與此同時,在11月20日,曾國藩接到一份上諭,賦予他江蘇、安徽、江西、浙江4省的最高軍事指揮權,這幾個省份的巡撫與其他官員都必須服從他的命令。左宗棠必須加速前往浙江。曾國藩遵照禮節謙遜地辭謝任命,指出他在安慶取得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胡林翼與多隆阿的援助,現在他還遠不能將必需的兵力派往上海,沒有資格接受4省軍事行動的指揮權。他請求朝廷讓左宗棠全權辦理浙江事務。[4]
當曾國藩正在擬寫奏疏的時候,上述4省的情況進一步惡化了。[5]忠王與侍王都在這個地區,有理由相信他們雇用了外國軍官,這些外國人與太平軍取得的顯著勝利不無關係,因為他們可能讓忠王在下一年采用了外國槍炮,在金陵給曾將軍的軍隊造成了很大的傷亡。[6]
[1] 《年譜》:卷七,第 14 頁下欄。
[2] 《年譜》:卷七,第 15 頁上欄。
[3] 曾國荃曾有機會前往上海,但他寧願駐紮金陵。
[4] 《奏議》:卷十四,第 59~63 頁。
[5] 《太平天國野史》:卷十三,第 13 頁。
[6] 曾國藩於 1861 年 6 月 5 日寫給弟弟的一封信中敘述了一件事:羅大綱身邊有 3 個“洋鬼子”,而現在忠王與侍王的身邊都有“洋鬼子”。他要曾國荃調查這些人究竟是否可靠,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被雇用的。
他們攻占了台州,直奔省會杭州,於1861年12月29日將其攻占。他們的軍隊也到了重鎮寧國,他們將該城控製了一段時間,直到1862年初被逐回浙江。左宗棠被明確任命為浙江巡撫,但是皇帝仍然堅持要曾國藩節製4個省份,不過曾國藩很不願意接受這個任命,因為如此地違反慣例無疑會導致別人對他的妒忌。[1]
在民政方麵,曾國藩給自己規定了愉快的任務,即修建省級的學院與恢複考試。他還重新評估田賦,劃分瘠田,對肥沃的土地征收每畝400錢的戰爭稅,以此來振興省級的財政。他還建立了一所生產軍火的工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