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們是文學之星。這一批青年作家,同當代不少傑出的青年作家一樣,都可能成為21世紀文學的啟明星,升起在世紀之初。啟明星,也就是金星,黎明之前在東方天空出現時,人們稱它為啟明星,黃昏時候在西方天空出現時,人們稱它為長庚星。兩者都是好名字。世人對遙遠的天體賦予美好的傳說,寄托綺思遐想,但對現實中的星,卻是完全可以預期洞見的。本叢書將一年一套地出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之後,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作家如長江潮湧,奔流不息。其中出現趕上並且超過前人的文學巨星,不也是必然的嗎?
歲月悠悠,銀河燦燦。仰望星空,心緒難平!
1994年初秋
序——關於趙月斌的三點意見
朱向前
趙月斌的評論集《迎向詩意的逆光》經過兩次調整、充實、提高,終於在今年“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編委會上順利通過。按編委會分工,由我來為其編選,並寫幾句編後的話以為序言。
我翻檢著這兩年關於趙月斌的推薦和評審意見,發現有幾點認識是大體一致的,也是大體穩定的,它反映了大家對趙月斌批評的一般看法。不妨在此引用過來再略加說明,就權當序言吧。
其一,趙月斌曾經就讀的魯迅文學院在2009年12月25日的推薦意見中強調:“他的文學評論與文學創作相得益彰,帶有切實的親身體驗和鮮活的審美感悟。”這是一個關於趙月斌批評身份的基本定位,也是解讀趙月斌批評的一把鑰匙。即他具有雙重身份:寫家兼評家。是作家式的批評家,有創作的經驗做底子,有藝術的直覺做導引,有充沛的激情做渲染,有靈動的文字做翅膀。它可能是一種好看耐讀的感悟式批評、印象式批評,或者接近中國傳統的評點式批評,更可能是中西合璧的感悟式與學理性兼具的現代批評。總之,這是一種為我個人所偏愛的批評路子,也許是出於與我自己路數相近的一種惺惺相惜吧。中國古代鑒賞式批評曆經千年而不衰,富有其深厚魅力自不待言。而且,我看20世紀外國(西方)重要文論,若論其經典性,出自海明威、艾略特、喬伊斯、博爾赫斯、略薩、馬爾克斯等作家手筆的恐怕還占上風。至於中國現代文學中,經得住時間淘洗的當更是魯迅、茅盾、郭沫若、老舍、鬱達夫、巴金、沈從文、林語堂、錢鍾書等作家文論或創作談。當代文壇中,能弄好創作與批評的雙槍將確乎越來越少了。所以王蒙曾力倡作家的學者化並且身體力行,寫下了不少漂亮的文論與創作談。上個世紀80年代的優秀青年批評家裏麵能寫出一手好小說來的大概也隻有李慶西等幾人,放眼當下文壇,擁有可觀的理論著作同時又能把小說做大的,恐怕也隻有一個曹文軒了吧。當然,如此拉清單,並不是說趙月斌已經達到了上述諸大家名師的水準或實力,隻是說他接近於這個路子,是當下評壇的一個稀缺品種,具有很好的潛力和前景,我想,這也是我本人和叢書編委會看好趙月斌的主要理由。
其二,雷達先生在2010年4月5日的初審意見中著重談到,趙月斌的評論“有宏觀性、質疑性,觀點犀利,鋒芒畢現,有非常鮮明的個人見解”。這就說到了趙月斌的的最後,趙月斌有針對性地指出:“雖然我們不必強求作家一定要裝備哲學的、社會的、政治的等思想武器,但是一個寫作者最起碼不該浮在感覺的表層,僅因一知半解,異想天開就自命不凡儼然上帝,至少,作家本人應該根植於生活,有自己的感受、省察和洞見,在你的幻想肆意馳騁時,不該放棄對現實世界的敬畏和尊重。一顆粗糙、枯幹的心怎麼可能顧念生命的細節、現實的豐盈,一個草率、空疏的人又怎麼可能僅憑想象就輕易擷取存在的真實?”(參見《當文學遇到現實,當現實遇到主義——偽現實主義批判之二》)據我所知,這些批評意見在業內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讚賞的。我認為,這種讚賞,一是來自趙月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二是來自他言之成理的“鮮明的個人見解”,雖然我們不見得都能完全認同他的見解。這也是當下批評界的一種稀缺品質,因此,也是編委會認同趙月斌的又一條理由。
其三,李敬澤、張陵先生在2011年4月24日北京蟹島全體編委會上的發言中,共同認為:像趙月斌這樣立足本土,以極大熱情和精力為本省文學新人新作撰寫評論推波助瀾的定位與姿態甚為難得,值得鼓勵,而不必讓他們拔高、超越,動輒國家高度、全球視野……應該說,對於趙月斌這樣的外省青年批評家,李、張二位從職業(刊物、報紙主編)的角度提出了與以往相悖的新論。以往,麵對像新疆的韓子勇、寧夏的牛學智等等,更多粘滯於本土作家研究的現象,編委們的主要意見是希望他們能超越地域,立足本土,放眼全國乃至全球,以至拿牛學智開了一個玩笑:老是評論本省區的新人新作,豈不是殺雞用“牛刀”?當然,本省區的新人新作應該得到及時有力的批評,鼓勵乃至於引領,但畢竟有它地域性和可闡釋性的局限性,不利於批評家自身的施展、升華與揚名立萬。這是一對矛盾,但又是一對不難解決或說應該得到平衡處理的矛盾。而且這對矛盾在趙月斌身上並不突出,他既有全國視野(如前所述敢於叫板名家名作),甚至世界眼光(如解讀芥川龍之介,瓦連京·拉斯普金等等),也有本土情結和新人情懷(如主持《時代文學》“魯軍新勢力”,追蹤研究曹有雲、臧利敏等非著名詩人等等)。李、張二位的意見倒是提醒我在編選這本評論集時,麵對處理那組評點文學魯軍的文章時格外慎重,經與趙月斌溝通,略作刪節而己。李、張二位主編的意見值得重視,特記錄於茲,供趙月斌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