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卷一(9)(1 / 2)

由符號化的“詩人”轉向詩意的“凡人”,也許應為曹有雲的潛質之所在,當他意識到“我就是缺乏流水靜止的心跳”時,大概也就開始洞悉“事物”所蘊藏的秘密,也便會如長出第三隻耳朵一般,聽出“流水之聲/落葉之聲/大地之聲/無有之聲”,在平淡、孤獨中聽出一點“禪意”。這禪意來自大地,來自詩人對世間萬物的敬畏與諦聽:“大地隻留石頭和沙子/人類的風塵刮過/隻是刮過”……人之於大地,不過是一絲風,一粒塵,又有誰不化作雲煙,歸之於萬物呢?做一個人,就是作為一個“必死的凡人”安居於大地之上。(《人,詩意地安居》,第114頁。)盡管詩人曾在“天梯”之上,也必須以大地為家,在高原上安睡、度過一生。禪說,“一樹一菩提”、“納須彌於芥子,於芥子呼現大千世界”,也曾有人仿此翻譯威廉·布萊克的詩:“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握無限/刹那成永恒。”(譯者不詳,可參閱:[英]威廉·布萊克:《布萊克詩集》(張熾恒譯),上海三聯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頁。)曹有雲的詩裏亦不乏這般境界,比如:“河流在,又似乎不在/我在,又似乎沒在”;“一頭牛、一匹馬、一棵樹與/一條魚/一直都在呼吸/都在言語/都不會死去”——這種體悟不正是“和萬物同在的逗留”(《人,詩意地安居》,第117頁。)?他的“大地”是豐饒的,廣闊的,他以堅韌的“詞語”確立了一片自在的大地。再如:“一個人像一株小麥/一樣活著多好——/立於天地之間/吸取大地營養/享受陽光雨露/春生夏長秋熟冬藏”;“和每個人傾心交談/和每個人神聖約定/熱愛日常生活/熱愛寶貴生命……從噩夢中醒來/從疲倦中醒來/從遊戲與迷宮中醒來/從歧途與黑暗中醒來/從詞語與神話中醒來……早早起床多麼美好/運動鍛煉多麼美好/喝了稀飯,嚼著鹹菜,騎著單車/身披燙熱的紫外光/走在清晨透明的光裏/去工作、去勞動、去創造多麼美好……”這美好的聲音真的讓人心生感動,詩人不再把“一個人”孤立於眾人、人群之外,而是植根於大地,向“每個人”傳達美好的信息,這才是一種大包容,一種大愛,才是通向拯救之途。是的,當詩人自覺地融入大地,成為一顆向大地紮根的種子,成為一顆向太陽發芽的種子,就不必再擔心上帝是否靠得住,不必擔心那猜想的猜想有誰知道,那語言的語言誰能聽見。

五、餘論:詩何為

海德格爾說:“詩之道就是對現實閉上眼睛。詩人不行動,而是做夢。詩人所製,想象而已。”(《人,詩意地安居》,第91頁。)讀曹有雲詩歌,也會跟著他由現實(時間)走向夢想(詩),或由夢想走向現實(存在),或許你會發現,他似乎養成了一種“對弈式”的認知/表達習慣,比如:有叫喊,有追問;有悲憤,有歡喜;有虛無,有充實;有殘缺,有完美;有罪孽,有拯救;有黑暗,有太陽;有地獄,有天堂;有死亡,有永恒。在這種種對證關係之中,“時間/存在”構成了最基本的理念體係,“天空/大地”則支撐起了最基本的象征體係。詩人就是這般閃回在光影之間,踽踽於天地之間,時有猶疑,時有徘徊,終從“喜瑪拉雅八千裏寒荒的陰影”走出,來到“流氧和雨之地”,就像摩西當年走出埃及那樣,這走出正是回歸,是邁向精神血地的痛苦回歸。

不過,詩也思矣,讀得多了,又不禁困乏:詩人命名了什麼?我又感知了什麼?除了像上帝那樣用洪水毀滅大地,除了像刑天那樣削去頭顱,除了像俄狄浦斯那樣剜掉雙目,除了像耶穌那樣走上十字架,除了像海子那樣倒向鐵軌,除了像曹有雲這樣寫詩,在這曖昧的時代,人類何為?詩何為?因此讀曹有雲,既可能被他崇高的悲情煽動,也可能為他恢宏的痛苦感染,可一旦沉靜下來,又總覺得還有許多需要“追問”之處。

先說詩的語言風格。值得肯定的是,他的詩風高亢,沉鬱,大氣,有力度,有分量,幹淨利落,像飛奔的石頭,即使不撞疼你的心,也會直擊長空,擲地有聲。也許這就是那種高原氣質吧?如他在《高原人》中所寫:“我們吸食太陽豐盛的精血/我們啃咬石頭灼熱的麵包”,也難怪詩人哈出一口熱氣就會燃燒了。再單純從詩的韻味上看,他的許多詩似乎帶有《聖經》式的口吻(尤其是《詩篇》、《箴言》、《雅歌》、《以賽亞書》等),這種經文色彩正與其詩本身所具備的高昂格調相匹配,使他的詩更適於正襟危坐,帶著肅穆的神情去“頌”,而不適於平平淡淡,用尋常的閑情去“讀”(海子的某些“大詩”也如是)。此即曹有雲與某些口水詩人、下半身詩人最大的區別,他關注的是頭顱以上和腳板以下,他使用的是神的語言,他要傳達的是“天啟”,所以他的詩可稱“聖者之詩”。這是曹有雲的優勢,但同時又怕成為一種定勢,限製了他的語言向更廣袤的維度延伸。所以有些詩就顯得梗澀、生硬、枯幹,少質感,欠韌度,句式缺少變化,表達缺少節製,像是一覽無餘的沙漠,大是大了,卻容易讓人望而生畏,很難讓人流連駐足。假如在剛性中加入少許柔性,在平乏中加入些許情趣,在結實中加入一點機智,在沉重中加入一點輕盈,也許會使詩味更濃,增添更多的親和力。也許隻有如此,他的“個人特色”才能慢慢確立起來,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