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卷二(9)(1 / 2)

反複玩味這個小說,我越來越趨向於把它理解為一個人/民族的心靈史。素盞鳴的謀殺過程實質上是一種自我更新、自我喚醒的過程,表麵上看,他的謀殺是由一連串的失敗構成的,不過對他個人來說,卻是徹頭徹尾的勝利。可以說,素盞鳴謀殺的矛頭是指向自己的,他一步一步完成了對自己的謀殺,也就完成了對自我的更新,他通過對自我的考量戰勝了自己。素盞鳴作為日本的神話英雄,甚或為大和精神的淵源根係,芥川選這樣一個人物來作創造性的塑造,或許正寄托了一種自省意識。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人類——不單大和民族——往往以製造危難為快,當一個人跨出了非人的第一步,那麼,他的第二步、第三步就會離人越來越遠,最終跌入罪惡的深淵。這篇小說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自始至終都最大限度地表現出了對人本身的關注。素盞鳴隱居荒島,不正是為了追求人的本真狀態嗎,他和蜜蜂、毒蛇、蜈蚣都能和諧相處,為什麼不能容忍一個活生生的人?你看那葦原醜男雖然一再遭殃,卻總是快快活活,笑口常開,從來沒有把素盞鳴當作敵人,依我看,葦原醜男正是靠著一顆赤子之心躲過了一個個危難,假如他過分“精明”,保不準早已招來殺身之禍。

《地獄變》:殉難的美神

“地獄變”是一種意在勸善懲惡的地獄圖,源於印度佛寺,唐代以後在東土盛行,尤以吳道子最擅,據說他所繪製的地獄圖,會讓觀者驚懼萬分,不敢食肉,把屠夫都嚇得改了行。這樣說“地獄變”好像真有點震懾作用,可以用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嚇唬嚇唬那些心裏有鬼的人。

芥川龍之介有一篇小說就叫《地獄變》,可見日本人也喜好這種自嚇自的小把戲。不過,小說的駭人處並不是“地獄變”本身,而是“地獄變”產生的代價——為了這幅畫,“模特兒”和畫師先後送了命,當然,這並不妨礙它被“當作寶物傳下來”,蓋因這地獄畫得太像地獄了,讓人們看到了一個萬劫不複的活地獄。

製造這地獄的是崛川大公——他要用“地獄變”來裝飾他的屏風,他是“地獄變”的倡導者,是“地獄變”的消費者,更主要的,他還是“地獄變”的實施者。譯者樓適夷認為:“《地獄變》以血淋淋的慘厲的筆墨,寫出了奴隸主驕奢淫侈,和奴隸們所遭受的悲慘命運……”(《羅生門·代前言》)的確,粗讀《地獄變》,看到的確是這樣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一個十五歲的少女,竟成了“地獄變”的犧牲品,在熊熊烈焰中被活活燒死,她“被火焰燃燒的長發,一下子變成了一支火炬”。這一幕恰恰是那崛川大公(即所謂奴隸主)特意營造出來的,在這之前,他就十分逼真地預想到:“她的雪膚花容,在火中焦爛,滿頭青絲,化成一蓬火炬,在空中飛揚。”那惡毒之火隻是證實了他的想象力而已。然而,這個結局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包括故事的敘述者“我”——給崛川大公奉職二十年的仆從。隻有崛川大公自己對事態的發展了然於心,崛川大公是掌握故事方向的人。所以樓適夷把閱讀重心指向了這個萬惡的“奴隸主”。

然而僅讀出這一層似乎還未得芥川真意,另一譯者艾蓮則認為《地獄變》集中反映了芥川的創作態度:“為了寫出‘非凡的作品,有時難免要把靈魂出賣給魔鬼’。在藝術與道德的衝突中,畫師良秀雖然能超越世俗,擯棄一切利害打算,為了藝術的完美,不惜犧牲愛女的生命,可是,藝術畢竟抵不過道德,最後還是自縊身亡了。在藝術與強權的對立中,藝術家注定是要失敗的。”(《前言》)在這裏,艾蓮把閱讀重心指向了罪魁禍首——藝術家良秀,若非良秀提出觀看火燒檳榔毛車的請求,崛川大公怎會痛下殺手?似乎藝術家的偏執才是悲劇的症結所在啊!

讀到這一層大概已深味芥川的苦心,然而我還嫌未及骨髓,我總覺得小說的重心應該是那個沒有名字的小女侍——良秀的女兒——葬身火海的“模特兒”。不是嗎,雖然小說中用於她的文字並不算多,整個故事卻是圍繞她展開的。要我看,她的死幾乎是注定的,即便她父親不作“地獄變”,即便她父親不要求火燒檳榔毛車。小女侍最大的不幸在於:她同時被兩團濃重的霧障籠罩著。這兩團霧障一個是她的主人、一個是她的父親,他們都“愛”她,崛川大公的愛是“分外寵愛”,良秀的愛則是“極為深厚的情愛”、“愛得簡直跟發瘋似的”、“溺愛”,他們的愛像陰冷的濕氣一樣令人窒息,卻無以擺脫,無法違逆。小女侍的不幸正在於此:給了她生命的人無法保障她的生存,而維係她生存的人又不憐惜她的生命。在這兩個男人麵前,小女侍隻是他們的占有物,他們自私的愛,何曾給過她一分人的尊嚴?所以我情願相信:小女侍的死,應該是出於自願的,在做人的尊嚴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她決絕地選擇——接受了死。芥川沒有寫明小女侍如何被捆上檳榔毛車的,她有沒有掙紮,有沒有反抗,有沒有求饒,芥川都未著一字,即使檳榔毛車推到眾人麵前,又被大火吞噬,芥川也是自顧描寫觀者的驚愕,場麵的慘厲,對受難的小女侍仍是隻字未提,她是無聲的,沒有哭泣,沒有喊她父親,沒有呼告崛川大公,整個過程都是死一般寂靜,最後隻剩下“一片銷魂落魄的大火的怒吼”。因此我更有理由相信,小女侍確是從容赴死,對於那些嚇得屏息戰栗的人,她隻是留下了無言的蔑視。